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作者:BM小偉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文 | 徐英進

最近,Nick先生寫了一本新書,書名是《人工智能簡史》(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年12月)。由于我近十年來一直從事人工智能哲學的研究,自然也買一本盡快看完。在這篇書評中,我想特别談談這本書的第9章。該書的第9章“哲學家與人工智能”,主要是為挑戰哲學家,尤其是那些對人工智能有話要說的哲學家而寫的。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國内大多數理工科研究者對哲學的某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即:哲學家不應該幹涉我們的地盤。

作為一名科學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研究者,對于哲學家是否有資格對科學問題發表評論,我覺得自己确實有話要說。我承認,哲學家并不是對所有科學和工程問題都有話要說。比如,哲學家不會對“殲-20為什麼采用鴨式布局”的問題發表意見,至少作為哲學家不會。但對于“進化論能否應用于心理學領域”、“量子力學的本質是什麼”等科學家未必有明确意見的問題,心理學哲學、生物哲學、實體學哲學肯定有話要說。很多人會問:作為一名哲學系的學生,你有什麼資格對這些問題發表評論?答案很簡單,在國外,處理這些問題的哲學家往往擁有兩個以上的學位。 比如神經哲學的專家保羅·丘奇蘭德和帕特麗夏·丘奇蘭德,他們都有很深的神經科學背景,即使你看到一個隻有哲學學位的中國學者對一個科學問題發表了拙劣的言論,你也不能就此推斷這個行業整體上不好,因為事實可能隻是這個行業的專家不在你的朋友圈裡。

按照同樣的邏輯,哲學家當然可以在人工智能問題上發言。原因很簡單:符号人工智能和聯結主義人工智能對于什麼是智能的基本定義都不清楚,說明人工智能怎麼做,業界還沒有統一的意見。聽聽哲學家的意見,大概也不錯。有人可能會問:問題是哲學家連一行程式都不會寫,我們為什麼要聽哲學家的?兩個回答就足以反駁這個問題。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波洛克

第一,怎麼知道哲學家不會寫程式呢?比如認識論研究的重量級學者約翰·波洛克,就曾開發出名為“奧斯卡”的推理系統,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主流人工智能雜志上。再比如,當今英美哲學界享有盛譽的心靈哲學家大衛·查爾默斯,是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人工智能大神霍夫施塔特的弟子,曾随老師發表過人工智能論文。難道他不會寫程式?

第二,對人工智能發表意見,是不是必須會寫程式才能發表意見?作為低級操作,編寫具體代碼類似于軍隊中最簡單的射擊動作。但請大家想一想:毛澤東能戰勝蔣介石的百萬大軍,是因為有運籌帷幄的能力,還是因為他精通射擊?答案無疑是前者。顯然,哲學之于人工智能的低級操作,就如同毛澤東的戰略思想之于射擊等戰術動作。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查爾默斯

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尼克先生顯然不像我一樣重視哲學家。他在書的第九章中列舉了三位與人工智能有交集的哲學家,并一一進行了批判。第一位是試圖借助海德格爾思想資源批判符号人工智能的現象學家休伯特·德雷福斯;第二位是試圖通過“中文房間”論證反駁強人工智能可能性的語言哲學家約翰·塞爾;第三位是試圖通過“碗中大腦”思想實驗證明語義外在主義正确性的分析實用主義者希拉裡·普特南。但從論證的角度看,尼克的相關讨論顯然存在“歸納不充分”的風險:這三位哲學家能否代表哲學界對人工智能的普遍看法?比如,作者對上文提到的查爾默斯和波洛克隻字未提。 以作者提到的塞爾的“中文房間”思想實驗為例,他似乎完全忽略了與論證相關的一個基本事實:網上能找到的數百篇評論塞爾思想實驗的英文哲學論文,大部分都是對塞爾的批評。在這種情況下,把塞爾作為一個典型哲學家的觀點拿來當做自己的觀點,是不是有點偏頗了呢?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西爾

除了歸納不完全性的問題,Nick先生的第二個問題是:他真的了解他所批評的哲學家們的工作嗎?就拿普特南來說吧,他其實是個很優秀的數學家,他的層次分析法研究在一般計算理論的文獻中都有提及,計算機文獻中提到的“Davis-Putnam算法”也凝聚了普特南的心血(後來這個算法演化成了DPLL算法)。誠然,普特南晚年對人工智能表現出了一些敵意,但他早期對“多重可實作性”概念的研究,其實為強人工智能話題的話語架構提供了基本的表達手段。在Nick的描述中,普特南作為人工智能同好者的一面基本被抹去了,隻剩下一個愚笨的、卡通般的科學門外漢形象。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普特南

更多的誤解出現在作者對德雷福斯思想的描述上。作者似乎對德國哲學的真正思想背景——海德格爾哲學——十分不屑,認為這種哲學沒有算法解釋支撐,純粹是賣強力藥丸和狗皮膏藥的人的胡言亂語。說實話,在這個問題上,我并不是百分百反對尼克對海德格爾哲學的批判。作為一名英美分析哲學的研究者,我有時也會為海德格爾的表述方式而抓狂。但與尼克先生不同,我并不懷疑海德格爾哲學至少說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話,盡管我并不完全贊同“海德格爾圈子”的主流如何将這些見解闡述得更清楚。 筆者的積極看法是,隻要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能夠被更清晰地“翻譯”,他的洞見就會更容易被實證科學領域工作者所吸收。

——那麼,這種“翻譯”該怎麼做呢?粗略地說,海德格爾現象學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西方哲學傳統關心的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而他的新哲學要重新揭示這種被遺忘的“存在”。我承認這是海德格爾的“哲學術語”,不解釋确實讓人看不懂。但從原理上講,它們也不是無法解釋的。下面我試着用普通的漢語來解釋一下。

所謂“存在”,是語言表征中能夠被明确客觀化的東西。比如命題、真值、主語、客體都是這樣的存在。但“存在”本身卻很難在語言表征中被明确客觀化,比如你使用比喻時所依賴的模糊背景知識。你能否把開玩笑時的背景知識說得像你能列出十個手指頭那麼清楚?你能找出背景知識和非背景知識的明确界限嗎?這就是傳統AI的弊端。真正的人類智能活動依賴于這種不明确的背景知識,程式員不把事情說清楚就寫不出程式。這構成了人類現象學經驗與機器寫作的機械預設之間的巨大張力。

有人可能會說:機器為什麼要關心人類的現象學經驗?人工智能不是克隆,是以可以完全無視人類如何感覺世界?對于這個很膚淺的問題,下面的回答就足夠了:我們為什麼要打造人工智能?不就是給人類加個幫手嗎?假設你需要打造一個會移動的機器人幫你移動,那你難道不希望它聽懂你的指令嗎?——比如下面的指令:“喂,機器人阿傑,你把那個東西搬過來,然後去那邊拿另一個東西。”——顯然,這個指令包含了大量的方向代詞,其具體含義隻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能确定。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能不指望機器人和你共享同樣的語境感覺呢?你怎麼能容忍你的機器人是另一個時空尺度上的怪物呢? 既然這樣的機器人必須具備與人類相似的情境意識,那麼海德格爾哲學所揭示的人類現象學經驗的一些基本結構,在某種意義上,不也适用于真正的人工智能實體嗎?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海德格爾

有人可能會問:那麼如何才能找到一個算法結構來實作海德格爾哲學的上述洞見呢?比如,如何在算法層面刻畫“存在的可能結構”?如果不能給出一個算法結構,那不是隻是在浪費時間嗎?但請大家想清楚,這個要求應該向人工智能提出,而不是向哲學家提出。或者換一種說法:海德格爾的哲學洞見可以說是人類使用者對于人工智能的“使用者期望”的濃縮,而實作這些期望的重擔應該放在人工智能工作者的肩上。這就好比說,如果軍方要求飛機研制機關制造一架隐形戰機,那麼如何設計這架飛機的任務應該是研制機關的責任,而不是軍方。 換言之:你不能因為使用者不懂技術細節就指責他們沒有資格提出“使用者需求”,就像你不能因為軍方代表不懂飛機設計的某些細節就指責他們沒有資格為軍用飛機寫設計标書一樣。是以,如果我們像尼克先生一樣,僅僅因為海德格爾主義者沒有算法支援就将他們打倒,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用同樣的道理來解散全球消費者權益組織——消費者對技術細節了解多少?而正是因為這種“歸謬法”推理的結論是荒謬的,我們可以推斷尼克先生是把本該放在人工智能研究人員肩上的責任推到哲學家身上,進而轉嫁責任,錯怪好人。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德雷福斯

德雷福斯對人工智能批判的另一個關鍵點在于,人工智能哲學家即使主觀上不想關注哲學,但客觀上總會不自覺地預設一定的哲學立場——而正是因為他們缺乏哲學鑒賞能力,他們不自覺地采取的哲學立場往往非常低端。比如,明斯基的架構研究的基本思想是胡塞爾很早以前就遺留下來的,也早就受到胡塞爾的弟子海德格爾的批判。但尼克先生不同意這種評論。在他看來,哲學家是自戀者,認為别人的思想都源于自己。換言之,明斯基的思想可以完全獨立于胡塞爾的架構之外,在這種語境中完全沒有必要提起胡塞爾的名字。

我認為,尼克先生對哲學家的觀點了解上陷入了嚴重的誤解。德雷福斯當然不是說明斯基因為讀過胡塞爾才設計了他的架構。而是說某種錯誤觀念在西方思想界廣泛流傳,以至于哲學家和工程師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它的影響,盡管工程師們自己可能不知道哲學家們有類似的想法。而正是因為哲學家們更簡潔、更系統地表達了類似的錯誤觀念,是以在哲學層面上讨論這個問題才能把問題解釋得透徹。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胡塞爾

當然,我對德雷福斯的支援是有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比他更激進。我同意他對所謂符号人工智能的批評,但無法接受他對神經網絡技術的熱情。更确切地說,神經網絡無法靈活地在不同的問題領域之間切換(比如,一個會下圍棋的系統不能直接用來處理股票),也無法有效地處理句法生成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因為純統計無法預測新的意義組合)——認知科學家澤農·皮利辛和剛去世的哲學家傑裡·福多早在 1988 年就批評了這個問題(尼克先生在整本書中幾乎沒有提到福多這位著名的認知科學哲學家)。換句話說,即使我個人在文字上承認“海德格爾式人工智能”這一術語的可行性,但我對這一基準高度的估計比德雷福斯更悲觀。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福多爾

抛開尼克先生對德雷福斯的誤解不談,他對其他一些重量級哲學家,比如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的誤解也令人吃驚。比如,他認為特裡·維諾格拉德的《方塊世界》接近維特根斯坦後期的語言哲學。這其實是一個會讓任何對分析哲學史稍有了解的人發笑的結論。維特根斯坦後期的“朋友圈”都是奧斯汀和施特勞斯日常語言學派的成員,他們最喜歡做的就是把幹淨的句法分析拉回到充滿混亂和沼澤的日常語用學的地面上,他們對任何公理思想都表現出極大的疏離。考慮到《方塊世界》程式背後鮮明的公理色彩,把這種方法看作是維特根斯坦早期《邏輯哲學論》的類比或許更為可靠。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雖然對維特根斯坦生平的一些八卦可能并不陌生,但他肯定沒有讀過《哲學研究》,更肯定沒有讀過我自己寫的《心靈、語言與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科學的對話》(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心靈、語言與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科學的對話

說了這麼多Nick先生對哲學的誤解,我還想說一下他對認知科學的忽視,以免讓人覺得我太“哲學自我中心”。其實認知科學在西方誕生于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之後不久,1956年其實是人工智能和認知科學的“孿生年”。但縱觀整本書,Nick先生似乎很少提到認知科學。比如人工智能的創始者H. Simon的“有限理性”研究,其實是橫跨人工智能、認知心理學和經濟學的三重含義,否則他也不會成為圖靈獎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雙料得主。但作者似乎對Simon在這方面的工作漠不關心(經濟學家們注意了!Nick先生不僅鄙視我們哲學家,也看不起你們)。幸好我并不像Nick拒絕哲學那樣拒絕認知科學和經濟學。 想要了解類似思想背景的讀者建議閱讀我撰寫的相關科普讀物《認知偏見》(複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認知偏差

而且,正是因為Nick先生缺少對認知科學和人工智能科學之間關系的探讨,他的整本書的結構顯得非常散亂。他對機器定理證明的重視,搶走了他讨論其他重要主題的空間,比如貝葉斯網絡(貝葉斯網絡的發明者、圖靈獎得主Judea Pearl的工作也被忽略了)。而他對神經網絡技術的讨論,也忽略了深度學習技術在這個方向的最新發展(比如他在讨論“AlphaGo”時,隻是簡單提到了一些相關技術,而沒有很好地介紹深度學習專家Geoffrey Hinton的工作)。至于他對計算理論的基礎知識——圖靈機的介紹,則被放在了第10章。這就好比日本老師在第一課就教日語中最難的敬語,然後等到第十課才教最基本的50個音。當然,這本書也有獨到的貢獻。 比如書中第四章介紹日本第五代計算機計劃時披露的一些細節,在一般的中文書籍中是找不到的,如果書中其他章節的編排也如此合理該有多好!

最後,筆者想做兩點延伸評論。第一,哲學當然與人工智能有關,盡管事實上有能力讨論人工智能話題的哲學家并不多。但兩者的關聯首先是一個規範命題,而非事實命題,後者無法推出前者——比如,如果你從“晚清中國很少有外語人才”這個點出發,就無法推出“晚清中國不需要外語人才”。同樣的道理,筆者利用維基百科的文獻統計體系得出的“現有的哲學文獻與人工智能文獻關聯不大”的結論,也無法推出“人工智能不需要哲學家來插話”的結論。

第二,如果讀者真的想比較系統地了解人工智能與認知科學互動的曆史,還是要讀認知科學哲學家寫的書的,因為認知科學哲學家是跨哲學和認知科學培養出來的,更容易免受狹隘學術偏見的影響。而關于這方面的書籍,除了我厚顔無恥地推薦我的書《心智、語言和機器》外,還要推薦英國資深認知科學哲學家瑪格麗特·博登的名著《心智作為機器:認知科學史》,這也是一本必讀之作(可惜這本書沒有中文版,順便說一句,這本書的作者擁有計算機科學、醫學和哲學等多學科背景,與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許多大咖都有私人關系,是大咖中的大咖)。 如果讀者能将博登夫人的書與尼克的書作一比較,恐怕立刻就能看出“殲-20”與“殲-7”的品質差别。然而尼克先生的書中卻沒有提到博登夫人的這本長達1631頁的著作。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心智作為機器:認知科學的曆史

作者坦言,作者“讓哲學介入人工智能”的觀點并非中國當下輿論圈的主流聲音。在人工智能話題上,中國主流輿論圈的聲音大概是受到資本力量的驅使,資本界對利益回報的迫切期待與哲學家們屢屢推敲的“慢條斯理”的做事作風之間始終存在着巨大的張力。但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作者覺得哲學家們更有必要發聲。所有逆風而行者的決心,都來自于對風向會變的信心。作者并不缺乏這種信心。

徐英進

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2018年世界哲學大會“人工智能哲學”分論壇中方主席

·結尾·

人工智能簡史-人工智能簡史讀後感

本文首發于澎湃新聞·上海書評,請下載下傳澎湃新聞APP訂閱,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可通路上海書評首頁(shrb.thepaper.c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