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型集團公司資金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

作者: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

殷召峰,淮北礦業集團公司總經濟師、财務公司董事長

财務公司作為特殊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内生性”特點決定資金來源單一,資産與負債結構比對難度較商業銀行更高,流動性狀況與集團經營狀況和資金松緊度休戚相關,擔負着加強集團公司資金風險管理、化解流動性風險的天然使命。财務公司行業的發展曆史表明,财務公司并不是風險的免疫區,在經濟周期和金融市場發生波動的共同作用下,潛在的風險也可能被某個個體事件觸發。近年來個别财務公司發生的事件及類似案例提醒我們,公司流動性風險若不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将導緻集團公司的信用風險升高,極大制約集團的發展,甚至危及集團公司的生存,加強财務公司流動性風險管控意義重大。這就要求财務公司在流動性風險管控方面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始終保持對流動性風險的敬畏,對已經爆發的流動性風險及時迅速化解,更重要的是對潛在風險提前做好監測與預警。2023年中國财務公司協會行業發展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流動性風險在所有風險類别中獲得的關注位居榜首(見圖1) 。

大型集團公司資金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

集團公司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短闆

資金精細化管理有待進一步提升。與商業銀行相比,行業特性造成公司資産和負債在期限結構上先天不比對,資金流動性管理壓力較大。日常資金管理重點是確定成員機關正常支付,同時確定集團公司重大項目融資需求,資金精細化管理需全面提升,實作集團公司對資金等金融資源“籌足錢、管住錢、用好錢”的管控目标。

流動性風險系統建設亟待完善。流動性管理系統開發滞後,管理功能不能滿足需求,缺少流動性缺口分析、現金流測算、壓力測試等自動化管控子產品,尚未實作流動性風險預警智能化,監測名額設定較為單一,未将資本充足率、貸款比例、集團外負債比例等高度關聯名額納入系統監測。

流動性風險監測時效性、準确性有待提高。日常風險監測名額的計算主要依靠EXcel表和1104報表資料,未實作流動性名額的動态監測,同時由于支撐流動性管理系統監測的基礎資料不足,有些業務資料未實作系統自動采集,或系統接口讀取資料格式不統一,需要人工補錄或調整,導緻取數的準确度、及時性和頻率較低。

主要做法

體系引領,搭建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

建立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架構。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包括董事會及進階管理層的有效管控,完善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政策、制度體系和管理流程,高效的資料收集能力,完善的流動性風險識别、計量、監測和控制程式,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監督機制,完善、有效的資訊管理系統,有效的流動性危機處理機制(見圖2)。

大型集團公司資金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

建立流動性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明确董事會及其專門委員會、監事會、進階管理層以及相關部門在流動性風險管理中的職責和報告路線,建立适當的考核和問責機制。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經董事會授權制定或審定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政策,董事會對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重大事項如政策制定、風險偏好和限額體系進行最終審批。進階管理層設立資産負債比例管理上司小組,負責平衡資金需求與來源,确定資金計劃,明确公司備付體系等。資金管理部門負責對公司流動性進行專業化管理,組織編制資金計劃,加強對資金的分析和預測,準确匡算資金頭寸,對流動性風險進行識别、評估和監測,制定流動性應急方案。

制定流動性風險限額體系。規範和加強業務風險限額管理,健全風險控制機制,推動公司建構和完善風險偏好管理體系,有效實施流動性風險限額管理,提升流動性風險管理精細化水準,依據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國家産業和金融政策結合年度經營計劃對流動性風險名額設定風險限額,并進行監測和控制。風險限額管理目标涵蓋資本、信貸、投資、資金等業務條線及多個職能部門。上述風險名額确定門檻值、預警值,對名額在預警值以下的,由風險管理部彙總出具監測報告,并就風險名額發展趨勢做出分析,送出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對名額突破預警值的,風險管理部與相關條線部門會商後,由風險管理部發出風險名額預警報告,提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分析突破風險限額的原因,提出處理建議,送出公司管理層稽核、董事會決策,由經營層執行并督促實施整改處置。

精細運作,夯實流動性風險管理基礎

資金計劃管理。資金計劃是資金排程的唯一依據,财務公司嚴格按集團公司資金管理辦法,要求成員機關按日申報資金計劃,根據各機關申報的資金計劃情況合理安排當日資金頭寸。把握各機關用款時間特點,實作資金期限的有效錯配,做好資金備付工作,将經營用款、信貸償還時間納入整體計劃,增強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預見性和前瞻性。結合集團公司月度資金預算會資金計劃,使集團公司持有的貨币資金始終保持合理的流動性水準,確定結算支付及各項業務正常開展,避免因流動性不足和資金過度閑置造成損失。

資金頭寸管理。頭寸管理是流動性管理的核心工具。明确資金頭寸管理的牽頭部門,制定《資金頭寸管理辦法》,授權其在職責範圍内對集團公司資金頭寸進行統一管理。将各銀行賬戶餘額維持在合理水準,確定正常對外支付清算資金需求的同時,不出現透支,并在此基礎上合理排程,實作資金效益最大化。頭寸預報是流動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依據成員機關上報的資金計劃,利用“金融雲”核心系統及RPA機器人監控各清算賬戶的彙總頭寸,結合集團公司現金流預測提高頭寸預報的準确性。頭寸匡算是全面估計影響頭寸的内外部因素,匡算未來一定時期的全公司流動性缺口水準,合理确定資金頭寸餘額,確定昨日餘額+預報頭寸+計劃調整=今日匡算餘額。頭寸調撥主要是清算賬戶與非主要清算賬戶之間資金的歸集與配置設定,通過簽發資金調撥通知書在商業銀行賬戶之間、商業銀行和人民銀行賬戶之間進行資金排程。軋頭寸是依據每日資金頭寸不足或富餘的情況,及時制訂資金的融入或融出方案,通過外部金融市場進行投融資(見圖3)。

大型集團公司資金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

強化分析,審慎識别與計量流動性風險

識别與計量技術保障。識别和計量是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中的難點和重要環節,重點在平衡資産負債期限結構和資産負債分布結構。期限結構考慮未來特定時間段内,到期資産(現金注入)與到期負債(現金流出)的構成情況,分布結構考慮盡量降低資金來源和使用的同質性,形成合力、穩定的多樣化的現金流量。識别和計量名額主要根據财務報表和監管1104報表資料和名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靜态綜合名額,采用靜态現金流動缺口資訊,包括不同時間刻度的比對,精準反映資産負債的錯配情況,如流動性缺口率、流動性比例、存貸比等;二是動态綜合名額,基于曆史資料,考慮業務增量的結構、金額、時間、價格等疊加邏輯因素,較靜态現金流制品更加精準,如流動性覆寫率(LCR)。

現金流分析法。通過原銀保監會1104系統G22流動性比例監測報表對财務公司未來30天内現金流入(資金來源)和現金流出(資金使用)的分析和監測,計算流動性比例,流動性比例為流動資産和流動負債的比率,直接反映财務公司短期内(30天)的流動性狀況,是衡量集團公司保證支付結算安全的重要名額。原銀保監會對于流動性比例監管最低标準是25%,财務公司2022年全年實際流動性比例平均為54.59%,維持較高水準。

缺口分析法。以1104系統中G21流動性期限缺口統計表為基礎,針對未來特定時段,反映表内的各項資産和負債以及表外收入和支出按剩餘期限劃分的情況,計算到期資産(現金流入)和到期負債(現金流出)之間的差額,即流動性缺口,以判斷财務公司在不同時段内的流動性是否充足。此分析重視核心資金來源中成員機關活期存款穩定部分,全面衡量表内外資産,同時考慮到業務的存續及新業務的持續增長。

建立資金流動性管理模型

模型在實際業務梳理的基礎上,依據集團資金的流入、支出資料,分機構闆塊、費用所屬科目類型,通過對收入、支出、票據、貸款、投資、融資等多種資金變動的曆史資料、預測趨勢進行分析,通過業務流程、資料邏輯關系,擷取未來N月的現金流情況。在處理曆史資料時,以最近12個月的曆史,分析其存在的内在邏輯,推算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對于趨勢預測和剔除因素,業務部門根據煤炭價格變動、化工産品價格變動等市場趨勢因素,将市場趨勢因素作為變量參數錄入系統,錄入後計算結果将随之而變,直接影響現金流量預測。同時分析實際業務中或有的剔除因素,如内部信貸、貼現等不會觸發資金流變化的交易,将其作為剔除因素,在模型計算時予以剔除。

實施流動風險名額實時監測

2023年,财務公司上線金融風險管理工具,重點是實作對流動性風險名額的實時監測,通過分析監管名額主次、業務邏輯、資料層次關系等内容,形成具體明确的名額公式設計方案。由名額公式中所列示的元素在本地輸出逐一尋找對應背景資料,背景資料源自浪潮财務系統、興業核心系統各處,最終将資料按方案設計清洗、分析、計算生成流動性風險名額值。在資料計算過程中,自主設計了樹形資料模型,并進行了靈活的資料分層設計,資料由下至上可以按層級彙總,記錄每一層級每一組子節點資料,在風險名額展示時,可以将名額逐層穿透,直至最末層原始資料。通過穿透鑽取檢視名額構成項明細,可以友善業務部門檢視、校對預警值的準确性,及時發現、精準定位每一項異常資料。

預警流動性風險

對于預警日常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内部預警信号,主要包括:财務公司内部有關風險水準、盈利能力、資産品質,以及其他可能對流動性産生中長期影響的名額變化,如資産或負債過于集中、資産品質和盈利能力下降、快速增長的資産的主要資金來源為市場大宗融資;二是外部預警信号,主要包括第三方評級、集團或成員機關所發債的市場表現,如市場出現關于集團或财務公司的負面傳聞、集團外部信用評級下調、上市公司股票大幅下跌、集團主營業務受國家政策限制;三是融資預警信号,主要包括财務公司負債的穩定性和融資能力的變化,如存款大量流失、債權人提前要求兌付造成支付能力不足、集團融資成本顯著上升。

開展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

流動性風險突發性、系統性強,風險傳播快,凸顯壓力測試的重要性,壓力測試是度量集團公司流動性風險承受度的重要手段,是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2023年以來,按季對流動性風險進行壓力測試,切實發揮壓力測試在流動性風險防範方面的重要作用。

設定壓力測試參數。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以每個季度為基點,測試的時間視窗為7日、30日和90日,以1104報表中G21流動性期限缺口統計表為計算模型。測試基于到期期限現金流缺口分析,結合煤炭市場行情及淮北礦業集團主業經營情況,在資産端,對不同資産項目及各到期期限設定不同的流入率,表示資産到期後财務公司持有現金不再進行二次投資的比例。流入率設定的假設前提是集團公司和财務公司持續經營,滿足财務公司壓力情景對集團現金流的影響。在負債端,對不同負債項目設定不同的流失率,表示負債到期後不再成為可用資金來源的比例。流失率是基于同業經驗和實證研究,按照客戶和投資者在極端且短暫情況下的行為進行假設。

分析壓力測試場景。财務公司根據監管要求和實際資金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流動性壓力測試模型。通過到期期限現金流缺口分析,測試不同情景壓力下财務公司負債方的現金流出和資産方的現金流入,測算各時間視窗的财務公司現金流到期缺口。確定能夠識别和計量未來可能壓力測試情景下的流動性風險敞口,分析壓力對現金流、流動性資産、償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響。壓力測試結果作為制定緩釋和減少财務公司流動性缺口的基礎,以此為依據建構流動性緩沖,調整流動性狀況以符合風險容忍度。

優化資産負債管理。資産負債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平衡,對資産負債組合進行壓力測試和分析後,針對問題按一定規則采取措施進行資産和負債的再比對,保持資産負債平衡,提升公司資産配置及主動負債能力。财務公司主要措施:一是總量的平衡,依據資金來源确定信貸資金運用總量;二是結構的平衡,做好單項關鍵性資産負債項目的管理。在負債管理方面,在集團公司行政幹預下,财務公司吸收存款的規模在一定程度上相對可控。是以,财務公司在總量管理上主要是“以收定支”。在資産管理方面,基于流動性原因配置各項資産,同時,通盤考慮各家銀行資金池頭寸分布及成員機關支付需求,做好不同銀行之間的利益平衡,維持銀企關系。

流動性應急保障措施

财務公司作為具有金融企業經營與集團資金管理職能的金融機構,流動性應急措施較多,日常通過以下幾方面豐富、完善流動應急補充管道,保障集團資金流動性風險。

嚴格歸內建員機關存款。提高資金集中度,将增量資金作為流動性管理的彈性基礎,為成員機關提供協定、通知存款等多種産品,增加穩定負債。2023年通過強化資金歸集與管理,可歸集資金集中度基本做到應歸盡歸,票據歸集率為100%。

深化同業合作。與同業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利用同業拆入和轉貼現方式低成本取得資金,彌補流動性不足。開展同業市場應急措施的測試,2023年二季度财務公司在同業市場以持有的國開行金融債在銀行間市場質押融資1億元,打通同業拆借市場通道。

高效利用人民銀行金融政策。再貼現政策和存款準備金制度作為中央銀行三大貨币政策工具的兩項,被财務公司積極運用。2021—2023年财務公司共計在人民銀行再貼現22.27億元,平均年利率2%,遠低于LPR一年期3.7%貸款利率,取得低成本資金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流動性。

運用各種手段在日間彌補缺口。依靠行政手段,與集團财務部門對接,調節成員機關非應急支付、非重要支出、支付時間等管控措施,緩解暫時性流動性壓力。調整資産結構,精細化配置資産,控制信貸投放節奏,協調成員機關收回流動資金貸款,盤活信貸資産擷取資金,提前贖回各項投資。

實施效果

建立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提升司庫管理協同效應。财務公司作為集團資金管理的主要發力點,獨有的“産業性、金融性、企業性”三重屬性,在資金營運上的優勢是無法比拟的。在集團司庫體系中,資金流動性管理與司庫體系建設相輔相成,公司在協助集團推出配套措施、行使各項資金管理職能的同時,自身的賬戶管理、資金預算、資金集中、内部控制、流動性風險管控也能在平台内延伸到下屬成員機關,使公司資産負債管理從偏重内部營運的被動管理上升到對集團整個業務條線資金流的主動管理。形成以風險管控、流動性管理為兩大抓手,自動化監控、資料化管理、人工幹預“三合一”的集團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促進集團司庫體系建設的健康發展。

提升集團流動性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能力。通過金融科技的引領和支援,提升資訊化核心系統功能,整合相關資訊資源,建立多元度的資訊資料收集、加工、分析系統和模型,科學設定流動性監測名額,全面将直接、間接影響流動性風險納入監測視野,依據重要性設定差異化監測頻率,推動流動性風險管理系統與公司核心業務系統、資料分析平台的互聯互通,夯實基礎資料治理,并在此基礎上實作流動性風險名額的提升系統預測分析、動态監測和預警能力。

來源:當代金融家

大型集團公司資金流動性風險管控體系建設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