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作者:蘊藏冬夏

“看到現在于謙老師的成就,你會因為離開郭德綱感到後悔嗎?”

“從未後悔”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近日,相聲界名人王玥波在一次采訪中坦言自己月入七八萬,雖比不上于謙,但對現狀很滿意。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到"離開郭德綱不後悔"這一言論,瞬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這番話不僅讓人對相聲界的收入差距産生好奇,更讓人不禁思考:王玥波與郭德綱這對曾經的黃金搭檔,究竟經曆了怎樣的變遷?

關系決裂的開端

回溯時光,王玥波與郭德綱的相識堪稱相聲界的一段佳話。

然而,曾經親如兄弟的兩人,卻在後來逐漸疏遠,最終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這種關系的轉變,不僅讓圈内人唏噓不已,也讓衆多相聲愛好者感到惋惜。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那麼,昔日的默契搭檔到底因何決裂?這還要一本書說起。

2013年,郭德綱出版了自傳《過得剛好》。在書中,郭德綱毫不避諱地揭露了相聲界的一些内幕和沖突,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德高望重的相聲前輩。

這種做法在相聲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議。許多人認為,郭德綱此舉有違相聲界尊重前輩的傳統,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作為相聲界的後起之秀,王玥波一直秉持着對傳統的尊重和對前輩的敬仰。郭德綱在書中的做法,顯然與王玥波的價值觀産生了沖突。

在一次私下交談中,王玥波曾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些事情,私下解決就好,不必公之于衆。"這句話雖然說得婉轉,但已經表明了他對郭德綱做法的不認同。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随着時間的推移,郭德綱和王玥波在藝術道路上的分歧越來越明顯,最終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郭德綱選擇了将相聲創新堅持到底的路。

他追求相聲的與時俱進,不斷嘗試将傳統相聲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開創了相聲界的新風尚。在他的帶領下,德雲社發展成為了相聲界的翹楚,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相聲新秀。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王玥波則選擇了堅守傳統的道路。

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評書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中。在北京完府戲樓,王玥波有了固定的演出場地,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雖然收入可能比不上德雲社的頂級演員,但王玥波對現狀十分滿意。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他曾在采訪中表示:"搞藝術不能太功利,關鍵是我熱愛這份事業,每次看到觀衆為我的表演而動容,我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二人觀念不同,想法不同,道路不同,漸漸地,昔日兄弟分道揚镳。但依舊有不少人還會提及當初二人合作的這一段美好過往。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茶館相識成搭檔

1996年的北京。彼時,年輕的郭德綱還是個懷揣夢想的北漂小夥。不經意間,他被一陣爽朗的笑聲吸引,循聲走進了一家老茶館。

茶館裡人頭攢動,座無虛席。台上一位年輕人正在說評書,那便是王玥波。隻見他口若懸河,妙語連珠,時而抑揚頓挫,時而妙趣橫生,台下觀衆笑聲不斷,掌聲如潮。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郭德綱被這位年輕人的才華所折服,不由得駐足聆聽。恰在此時,王玥波邀請台下觀衆上台即興搭檔。郭德綱仿佛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驅使,鬼使神差地走上了舞台。

兩人一見如故,默契十足。郭德綱的機智幽默與王玥波的才思靈活完美結合,你來我往,妙語連珠。台下觀衆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笑聲。這場即興表演,成為了兩人藝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演出結束後,兩人相談甚歡,互留了聯系方式。郭德綱回想起這次偶遇,常說:"那天要不是鬼使神差地走進那家茶館,我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那天起,郭德綱和王玥波開始了長達七年的搭檔生涯。他們在北京的大小茶館、劇場裡四處演出,台上配合天衣無縫,台下親如兄弟。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這七年裡,他們共同經曆了相聲界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生意興隆,一天能演好幾場;有時候門可羅雀,連飯錢都成問題。

郭德綱回憶道:"那時候真是窮啊,有時候一天就吃一頓飯。但隻要一上台,看到觀衆的笑臉,所有的苦都值了。"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王玥波也曾感慨:"要不是有阿綱在身邊互相鼓勵,我可能早就放棄了。"

郭德綱和王玥波不斷磨練技藝,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相聲作品。兩人的名氣也随之水漲船高,逐漸成為北京相聲界的新秀。他們的表演場次越來越多,粉絲群體不斷擴大。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1998年,郭德綱萌生了創辦自己的相聲社團的想法。創業初期,困難重重。經濟拮據、場地不穩定、觀衆稀少,每一個問題都像一座大山,壓得郭德綱喘不過氣來。

在這艱難的時刻,王玥波挺身而出,給予了郭德綱莫大的支援。

王玥波二話不說,将自己的演出收入貢獻出來支援德雲社的營運。有一次,為了讓郭德綱能體面地登台演出,王玥波甚至賣掉了自己心愛的三輪車。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在王玥波的鼎力相助下,德雲社漸漸站穩了腳跟。從最初的幾個人到後來規模逐漸擴大,德雲社在北京相聲界的地位日益穩固。

可以說他們互相成就了彼此,互相支撐着彼此走到了如今。對于他們關系的決裂,對很多觀衆和相聲界的人來說都很惋惜。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現狀與關系的緩和

自2006年王玥波離開德雲社後,郭德綱帶領德雲社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憑借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商業頭腦,郭德綱将德雲社打造成為中國相聲界的翹楚。

德雲社不僅在北京紮根,還将觸角伸向全國各地。從最初的小劇場到大型的巡演,德雲社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2015年,德雲社首次登陸央視春晚,标志着其在主流文化領域的地位得到認可。此後,德雲社多次亮相春晚舞台,成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而離開德雲社後的王玥波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評書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中。他深感評書這門傳統藝術面臨着後繼乏人的困境,決心為其注入新的活力。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他嘗試将現代元素融入傳統評書,創作了以現代都市生活為背景的評書作品,讓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出新的魅力。

盡管兩人曾經有過沖突,但在公開場合,他們對彼此的評價一直保持着尊重和欣賞的态度。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王玥波曾說:"德綱在相聲界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他讓相聲這門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了新的生機,這是很不容易的。"

2023年金秋,德雲社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收徒大會。出人意料的是,王玥波應邀出席了這次活動。這是兩人多年來首次在公開場合同台亮相,引起了廣泛關注。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當王玥波出現在現場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郭德綱親自上前迎接,兩人相視一笑,握手寒暄。

在收徒儀式上,王玥波應邀發表了講話。

他說:"相聲和評書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傳承和發展這些藝術。今天能來到這裡,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加入相聲隊伍,我感到非常高興。希望你們能夠珍惜機會,努力學習,為中國的曲藝事業做出貢獻。"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郭德綱在緻辭中也特别感謝了王玥波的到來。

他說:"很高興今天玥波能來參加我們的收徒大會。他是我的老搭檔,也是我的好朋友。雖然我們現在各自在不同的領域發展,但對藝術的追求是一樣的。"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兩人的互動和言論,不僅化解了外界對他們關系的諸多猜測,也為整個相聲界帶來了一股和諧的氣氛。這次相遇,仿佛是對過去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未來的一個展望。

結語

如今,郭德綱和王玥波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德雲社已成為中國相聲界的一面旗幟,而王玥波則成為了評書界的中流砥柱。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展望未來,郭德綱表示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相聲人才,讓相聲藝術在新時代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他說:"我希望有朝一日,相聲能夠走出國門,讓全世界都能欣賞到中國的幽默藝術。"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王玥波則期待能夠為評書注入更多現代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這門傳統藝術。他說:"我夢想有一天,評書能夠像電影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費。"

他們的經曆告訴我們,藝術的道路上雖然會有分歧和挫折,但隻要堅持初心,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王玥波:我現在一月七八萬,比不上于謙,但離開郭德綱不後悔

我們期待着,這兩位藝術家能夠繼續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資訊來源:

德雲點将錄之王玥波:昔年好基友,今朝陌路人 | 界面 · 财經号

王玥波:劇場相聲和電視相聲互為補充 并不對立-文化娛樂-北方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