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軍下放開火權,連長能打第一槍,台中将:被打的不是解放軍

作者:碧泉訊聞站

在台海局勢愈發緊張的當下,一場前所未有的軍事變革正在悄然上演。

今年的“漢光軍演”,作為賴清德和顧立雄上任台地區上司人與防務部門負責人後的首次最高等級軍演,不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更埋藏着一個令人震驚的秘密。

台軍下放開火權,連長能打第一槍,台中将:被打的不是解放軍

這個秘密,或将徹底改變台海的力量對比,甚至可能成為兩岸關系走向的轉折點。那麼,這場軍演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的玄機?

賴清德又将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一切,都始于一個大膽的決策——将開火權下放至營連長手中。

這一決策的實施,無疑為台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賴清德與顧立雄的上任,猶如一股強勁的風暴,席卷了台軍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人事上的變動,更是戰術、指揮鍊路乃至整個戰争理念的颠覆性改變。

在過去,蔡英文時代的台軍雖然也高呼不對稱作戰的口号,幻想在巷戰中擊敗我軍,但由于政治上的種種掣肘,實際上很少進行大型的巷戰演習。

台軍下放開火權,連長能打第一槍,台中将:被打的不是解放軍

然而,今年的“漢光軍演”卻大不相同。在賴清德和顧立雄的上司下,台軍開始認真演練巷戰和夜戰,寄望于通過美式訓練和裝備的優勢,在夜間的短兵相接中取得對我軍的勝利。

然而,這僅僅是變革的冰山一角。賴清德對台軍的改革并不僅僅局限于戰役戰法上。在指揮鍊路上,他也開始進行一些大膽的嘗試。

他将飛彈發射等指令的控制權下放到最基層的連級指揮官手上,使得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等部隊的連長,在沒有收到上級指令的情況下,隻要判斷形勢必要,就可以下令鎖定目标并發射飛彈。

這種完全的去中心化指揮和分布式作戰模式,無疑是對傳統軍事指揮體系的一次巨大挑戰。

那麼,什麼是“形勢必要”呢?賴清德當局給出的定義非常寬泛:隻要上級處于失去聯系的狀态,就視為形勢必要。

這意味着,台軍現在各基層機關也有了開第一槍的能力。這種改革無疑加劇了台海局勢的危險性,使得兩岸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賴清德當局的這一指令背後,其實隐藏着對台軍指揮鍊在戰時生存性的深深擔憂。

台軍下放開火權,連長能打第一槍,台中将:被打的不是解放軍

他們擔心,一旦我軍發起武統行動,會對台軍的各指揮節點展開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直接摧毀台軍的指揮鍊路。

在這種情況下,台軍很可能會因為失去指揮和指令而放棄抵抗。是以,賴清德和顧立雄希望通過将開火權限下放,使得即使在進階指揮層失效的情況下,基層機關也能繼續抵抗。

然而,這一改革真的能夠如他們所願嗎?答案或許并不樂觀。首先,台軍高層與民進黨當局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得這一改革的實施充滿了不确定性。

許多台軍中進階指揮官對賴清德的決策持懷疑态度,甚至有人選擇抗命。他們更願意在戰時待價而沽,以台軍為籌碼與我軍談判投降。

其次,即使是一些願意執行這一改革的基層指揮官,也對其實施效果表示擔憂。他們明白,一旦解放軍對台軍發起行動,台軍隻存在失敗一種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下達開火指令的人将承擔負隅頑抗的曆史責任,并可能在戰後被逮捕并因戰争罪受審。這個可能的曆史責任讓台軍裡沒有人願意承擔。

更何況,這一改革還存在一個緻命的缺陷:敵我識别問題。在進階指揮層失效的情況下,基層機關很難準确判斷敵我态勢。

這很可能導緻友軍被誤擊的情況發生。這種胡亂開火的局面不僅無法對我軍造成有效打擊,反而可能導緻台軍自己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

是以,盡管賴清德當局試圖通過這一改革來增強台軍的戰鬥力,但實際效果卻可能适得其反。

台軍下放開火權,連長能打第一槍,台中将:被打的不是解放軍

這一改革不僅無法讓台軍在戰時保持有效的抵抗,反而可能加速其崩潰的程序。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也是“漢光軍演”背後所隐藏的最大的玄機。

綜上所述,今年的“漢光軍演”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軍事演習,更是台海局勢走向的一個重要風向标。

賴清德當局的決策将對台軍的未來産生深遠的影響。然而,這個決策究竟能否如他們所願,增強台軍的戰鬥力并抵禦我軍的威脅,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裡,我們隻能拭目以待,看這場軍事變革究竟會如何改變台海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