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作者:日常惡魔

紅網時刻新聞7月1日訊(記者 楊淑華)文學,讓我們體驗多種人生,活出不同的味道;美酒,讓我們品嘗出人間百态,體驗萬種風情。文學與美酒,可以說是我們人生中不可錯過的兩次“遇見”,而當文學之光與武陵醬香相逢,一場關于“走神”的探索之旅就此展開。

6月30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芙蓉雜志社、新華書店和武陵酒聯合主辦的王躍文首部曆史随筆集《走神》讀書分享會在常德新華書店舉行。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著名作家王躍文攜新作《走神》,走進常德這座桃花源裡的城市,與湖南的文學巨匠們一起分享創作心得;他們走進武陵酒廠,在酒香中感受文學魅力,在墨香中品味武陵酒的文化根魂,共同品味詩意般生活。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曆史走神處,思想已入神

在墨香中品味武陵酒的文化根魂

讀王躍文的小說,大都給人以深沉、深情的印象,無論是過去的《國畫》《大清相國》,還是新近的《家山》,無論是寫溆浦綿綿的鄉土、宦海浮沉的幽深心境,還是浩大的大清曆史,想象之中的那個作者,雖不至于苦吟,大約寫作時也要正襟危坐,文思要浩渺深遠,寫到動情處,未免捶胸、掉淚。《走神》則不然。

在《走神》這部最新的曆史散文集中,王躍文像是換了個人,筆觸要輕巧很多,短幅的篇章,興之所至,把閱讀、寫作時冒出的念頭,鋪展開來。幽默和諷刺的機鋒于是閃現,調皮的文筆,靈氣飛濺,顯現出蓬蓬勃勃的思辨之趣。在書中,我們不難發現,多篇參考正史或野史雜文中,王躍文并沒有教條式地讓讀者直面曆史的厚重與深沉,而是用诙諧和調侃的筆鋒,将曆史故事剖析開來,告訴大家,你看,那一年有這麼幾個有趣的人發生了一件多麼有趣的事。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王躍文說,“走神”并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優勢,它代表了人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在文學創作中,“走神”讓他能夠跳出正常的思維模式,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和解讀世界。這種“走神”的精神,也展現在他的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深刻的哲思和獨特的魅力。湖南師範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魏劍美在分享會現場評價道:“《走神》看似嬉笑怒罵,實則蘊含着強大的力量。我們當下流量時代,很多人發表着自己的觀點,但王躍文的堅持和堅守是一個時代的思想與精神資源,具有深遠的意義。”

這種“走神”的精神,展現在酒裡,便是“不同更加美好。”武陵師從茅台,但沒有全盤照搬。在遵從傳統大曲醬香的“四高三長”與“12987工藝”的基礎上,武陵醬酒在釀造系統的每一個關鍵點都做了适應性改良,最終成就了“名貴焦香、純淨柔和、體感輕松、健康優雅”的獨特風格。在中國酒業,絕大多數醬酒産品以風格無限接近于茅台酒為榮,但武陵卻和而不同,強調自身差異化,由此形成了“同門兩派”的酒業奇觀。這種“和而不同”除了考慮常德産區的實際地理因素外,更有刻到武陵人骨子裡的“既要學,又不跟,更要創”的“走神”精神。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通過武陵酒,到達桃花源

在酒香中實作文學與酒的雙向漫遊

分享會上,王躍文從古代詩經講起,“君子有酒,酌言嘗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他多次提及了陶淵明與其名篇《桃花源記》,并表達了對常德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敬仰。他說:“陶淵明與酒有着不解之緣,他流傳下來的與酒相關的詩篇就有20首之多。而‘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這句詩,正是我所鐘愛的。常德作為《桃花源記》的原型地,自古土地肥沃,釀造曆史悠久,正可謂‘一杯武陵,四海同春’。”

自古以來,酒就是文人墨客的好友,以酒為意象、符号、題材的文學作品更是不計其數。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南文學》主編沈念表示:“白酒自古就是中國國酒,不僅是一種交際媒介,更是激發靈感的源泉。今天實地了解武陵酒後,知道了它有着桃花源原型地的強大文化背景,以後更加有信心向外界、向朋友們去推介我們湖南人自己的美酒。”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如果心有美好的追求,那麼也應有關于美好的實踐。湖南第一師範文學院教授龍永幹認為,每個人心中都向往着一個理想世界,一個精神自由的世界,但在正常情況下,人又是理性的。以酒為媒介,可以解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束縛,達到一種空靈的境界,在這個時候的創造力會有無限可能。

近幾年,随着武陵酒文化戰略的持續升維,實作與文學的雙向漫遊也開始成為武陵酒更明确的前行目标。在讀書分享會之前,王躍文一行還參觀了武陵酒廠。他們深入了解了武陵酒的釀造工藝和酒的文化底蘊。湖南詩歌學會副會長、著名詩人張戰在現場更是靈感突現,她以武陵上醬酒瓶上的小孔為引子,巧妙地诠釋了“通過武陵酒,到達桃花源”的意境。這一靈性而又睿智的表述赢得了現場嘉賓陣陣掌聲。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文以載道,心向美好

武陵酒IP矩陣再添新物種

作為中國獨有的酒類,作為無數文人墨客的“靈感缪斯”,白酒自誕生起就與中國文化形成了緊密的捆綁。這種捆綁或許源于兩者之間的内在聯系:作家是文字的釀酒師,他們把方塊字、标點、符号這些古老的食材,分揀、攪拌、蒸煮,裝進紙裡;就像酒鬼酒的釀酒大師們,把高粱、小麥、玉米、大米、糯米這些原汁原味的五谷投入發酵池,然後在窖池邊耐心等待,渴盼那醬香悠長的味道。

酒文化孕育文化酒,但文化酒卻不止于酒文化。讀書分享會上,有嘉賓表示,如今酒都在與文學做關聯,但其實文化酒不好做。因為它不僅考驗酒企的戰略定力,也離不開酒企對執行的全方位考量。隻有與消費者産生有效連接配接,才能確定文化酒不是空有其表。這一點,他認為,武陵酒做得不錯。

心向美好 武陵酒與文學的一次“走神”碰撞

作為中國十七大最年輕的名酒、中國三大醬香名酒之一。武陵酒,在誕生之初就與大陸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行盡潇湘到洞庭,桃花源裡飲武陵。”武陵酒在桃源文化中孕育,生來自帶文化烙印。上千年的薪火相傳,武陵酒延續着文脈,并在時代語境下,創造出了多元的文化表達形式:

每年5月9日,武陵酒與中國名酒節一起啟動品牌日活動,把桃源文化裝進酒裡;每年9月9日,與粉絲一起體驗武陵酒的釀造秘法,把家鄉的風土人情文化裝進酒裡;開啟功勳窖池,啟動窖主節,把中國古典文化裝進酒裡;攜手王躍文,與湖南的文學巨匠們聊《走神》,把中國文學裝進酒裡……

在武陵酒這些IP活動中,文化是多種多樣,有神秘的桃源傳說、有文學、有家鄉風土。這些IP活動,有的是武陵酒自己搭台唱戲,有的是與其他平台深度合作。什麼是酒文化,就是與酒有關的文化,是酒類品牌把自身的地理、釀造、品牌曆史等内容通過某種表達方式傳遞給消費者,這種表達方式可能是文字、視訊,或者是戶外廣告。

“武陵酒一直在堅持做難而正确的事,并做到極緻。”武陵酒公司總經理張毅超認為,名酒不止是高品質,更有文化。文以載道,心向美好!武陵酒的文化,始于文學,卻不止于文學,它将各種不同的文化裝入酒中,回爐重“釀”、再勾調“出廠”,才成就了如今獨一無二的武陵酒。讓文化滲進酒裡,讓自己本身也成為文化的一種,或文化的載體,這就是武陵酒“美好”文化的真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