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作者:澎湃新聞

回顧一周藝術人物,在上海,長年旅居美國的藝術伉俪花々和奇谷展出近50件作品,呈現跨越東西的思想碰撞;藝術家馬轲于西海美術館的個展是對藝術家過往三十年創作曆程的回溯。在北京,畫家章耀呈現了筆下的江南山水,被水墨洇染的宣紙呈現鄉土江南的原生态風情。

香港蘇富比釋出最新人事任命,何杏淇(Elaine Holt)出任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由露西·米切爾-因斯(Lucy Mitchell-Innes)和大衛·納什(David Nash)在紐約創立的MITCHELL-INNES&NASH畫廊關閉,轉型咨詢業務。

上海| 花々 奇谷

藝術作品中的跨越東西

近日,旅美藝術家伉俪花々、奇谷近50件作品在上海聖佳藝術空間呈現。他們長年旅居美國,深受東西方文化的熏陶,将不同文化背景和個體經驗巧妙地融入創作中,在此次展覽中,可以去感受這種跨越東西的思想碰撞。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展出作品

花々的繪畫作品以油畫亞麻籽油丙烯為媒介,有着互相疊罩的豐富肌理分層、充滿閱讀可能性的形象以及優雅獨特的筆觸質感,有着超現實主義的神秘氣息。蔣奇谷的水墨作品,以“瓶花”這一中國繪畫中的經典母題為切入點,将他個人經曆與藝術創作的中西曆程凝練其中;在構圖、用筆、用色、敲章乃至裝裱中不斷探索創新,追源筆墨之根本、交融筆墨之精神和意境,最終呈獻簡潔超逸、甯靜緻遠的獨特面貌。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展出作品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奇谷、花々夫婦

花花和奇谷長年旅居美國,都是有着中國及美國雙重文化背景學習和生活經曆的創作者。倆人均出生于上海,童年和青少年在武康路上渡過,之後去美國,并先後就讀于芝加哥藝術學院。奇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即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從事繪畫與藝術史的教學及研究,而花花的則經曆了,詩人、教育工作者、兒童文學作家,等等不同的職業經曆,最終倆人雙雙選擇回到繪畫創作的天地之中,比翼齊飛。

上海|馬轲

個展“前奏與沉思”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6月22日至9月8日,藝術家馬轲個展“前奏與沉思”于西海美術館呈現。展覽是對馬轲過往三十年創作曆程的回溯,也是他迄今為止最大型的中期回顧。

展覽展出了馬轲自1997年至今創作的130多件作品,包括繪畫、紙本、手稿、檔案、紀錄片。展覽分為九個單元,将叙事編織進西海美術館的兩層展覽空間,以不同的視角去呈現藝術家的創作。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展廳空間中錯落出現的展牆,常使同一題材下的幾件作品互相對望,這不僅是藝術家對傳統文本的重寫,例如盲人摸象,抑或是西遊記,藝術家試圖在重複中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二樓的六号展廳被劃分成了三個空間,将馬轲不同創作階段的切片向大家展開,觀衆仿佛進入一個又一個的蒙太奇時空中,這種非線性的展覽叙事也回應了馬轲創作中的“折疊時空”概念。而七号展廳隔海相望的窗戶與“風景的變革”互相映照,共同營造了一個詩性空間。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馬轲,大學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并留校任教,後借調文化部赴東北非厄立特裡亞援教。碩士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畫室。現工作、生活于北京。對于馬轲的藝術,學者汪民安評價:“藝術家是很難置身于繪畫傳統之外的,每個流派都活在藝術家的身體當中。對于馬轲的創作,除了鮮明存在的立體主義影子之外,還有超現實主義的色彩,而這種繪畫的魅力在于繪畫各要素間的沖突、動蕩所組成的戲劇性,而馬轲的繪畫都有一種夢境的感覺,一種不真實,有的不真實并不通向夢境,而馬轲的不真實通向夢境”。(高丹)

北京|章耀

“四時煙雲”山水畫新作展出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章耀

6月29日至7月10日,畫家章耀山水畫新作展在北京清秘閣呈現。

展覽展出了章耀山水畫新作,呈現江南山水展現的人與人、人與畫的關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包含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展出現場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展出作品

章耀,1963年生于浙江海甯,祖籍浙江湖州荻港。曾任徐邦達藝術館館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畫院特聘畫師。

據其友人介紹,章耀最初的筆墨發轫于對傳統的摹習,四僧以及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對他的山水有過啟發性的影響。80年代中期新水墨興起,他又有幸追随姜寶林先生等先生,其間還得到過曾宓先生的指點。進入21世紀後,章耀的畫風發生過一些變化,更側重内心的表達,在外則顯示與寫意風騷的某種暗合。

曾經被無數畫家描摹過的四時江南,他畫出了時代的新面貌,有驚鴻一瞥的小橋流水,有青瓦白牆掩映中民居,也還有柔梗聲中楊柳梢頭的一灣新月……被水墨洇染的宣紙呈現鄉土江南最後的原生态風情。

香港|何杏淇

香港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6月26日,香港蘇富比釋出最新人事任命,何杏淇(Elaine Holt)出任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7月正式就職。何杏淇先後在Opera Gallery、羅芙奧拍賣、佳士得拍賣工作。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原主席白思齊(Alex Branczik)、亞洲區當代藝術銷售原主管馬世墨(Max Moore)調回到歐美地區工作。

同時,現代及當代藝術部有新的人事任命。楊宗勳及博裡斯(Boris Cornelissen)加入亞洲區當代藝術部,擔任資深專家,分别于8月及10月上任。近些年,香港蘇富比的現當代藝術闆塊人事變動頻繁。由于蘇富比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下降和成本上漲,标準普爾已将蘇富比的信用評級從B下調至B-。

紐約|露西·米切爾-因斯,大衛·納什

紐約MITCHELL-INNES&NASH畫廊關閉,轉型咨詢業務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根據一份新聞稿,在紐約經營多年的Mitchell-Innes&Nash畫廊即将關閉位于切爾西的空間,并将業務模式轉變為“基于項目的咨詢”。該畫廊于1996年由露西·米切爾-因斯(Lucy Mitchell-Innes)和大衛·納什(David Nash)在紐約上東區創立,兩人之前都在蘇富比拍賣行擔任要職。2005年,畫廊搬至現在所在的位址。目前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包括讓·阿爾普(Jean Arp,1886-1966)、阿爾貝托·布裡(Alberto Burri,1915-1995)、瑪莎·羅斯勒(Martha Rosler)、Pope.L(1955-2023)等,以及加拿大藝術團體General Idea的藝術遺産。

創始人在一份聲明中寫道:“今後,我們将以一種新的模式開展工作,為精選的一級市場藝術家和遺産提供專業建議,為個人藏家和基金會提供藝術咨詢服務,并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上代理藝術品。”

上海|藝術家宋陳

呈現“圭土——崇土觀念藝術”

藝術家宋陳喜歡運用圭表的所謂高表測影法中的标尺“圭”來創作《崇土之圭》系列藝術及裝置作品,其新展“圭土——宋陳崇土觀念藝術”系列作品展近日在上海M50的梵赫德藝術空間對外展出。圭(guī),引用于漢典,最早見于金文。又指古代測日影儀器“圭表”基底的部件,圭指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以測定天地之間的節氣節令與時間。策展主題“圭”以上下之“土”為強調和重疊“土”之文化屬性。

一周藝術人物|旅美藝術伉俪中西碰撞,蘇富比最新人事變動

崇土系列 No.20‍‍

宋陳生于1979年,洛陽人,2003年至今生活工作在上海。宋陳表示,土壤具有深刻的身心療愈功能。“大土”是一種深深沉靜的存在,“小土”則暗示生命揚升的活躍,是以在創作關于泥土的當代藝術作品時,她能同時感受到一種深沉的平靜與生命再生的能量。同時她相信這種力量的啟示可以讓人們忘記人類短暫的紛擾、當下的壓力以及未來的不确定性,使人們革新對于時間和空間的現實了解,并以此重新檢閱當下生命生态,進而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相處和融入,她提出了當代土能量療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