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蘇祠唯一!挂滿東坡鄉愁的荔枝即将成熟 邀您品嘗家的味道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荔枝北移,東坡南遷。東坡先生注定要和荔枝一生結緣。從西蜀到嶺南,荔枝是他的鄉愁,更是他的鄉味。”7月1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獲悉,館内唯一的“東坡丹荔”今年豐收在即。

“這棵荔枝樹,是東坡先生綿延千年的鄉愁。今年長得特别好,我們計劃7月4日開啟采摘,邀請遊客們免費品嘗,共享‘家’的味道。”三蘇祠博物館從業人員介紹。

三蘇祠唯一!挂滿東坡鄉愁的荔枝即将成熟 邀您品嘗家的味道

圖為三蘇祠裡的蘇宅丹荔。

大有來頭的東坡丹荔 挂滿了中國人的鄉愁

根據對東坡詩作的考證,公元1068年,蘇東坡在眉山老家為父親守孝三年後準備離鄉,蔡子華等幾位老鄉為他在院子裡種了一株荔枝,希望荔枝開花結果之時,他能榮歸故裡。

22年後,已經53歲的蘇東坡在距故鄉千裡之外的杭州任職,想起當年的約定仍念念不忘,寫下《寄蔡子華》:“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但令人遺憾的是,栽樹一别,東坡先生再也沒回過家。而那株荔枝也于上個世紀90年代衰死,900多年的守望終沒能喚回東坡先生的歸來。”三蘇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說,為了延續這份等待,三蘇祠從業人員将枯死的樹根挖起,打磨上漆就近陳列,并在原址補種一株,因與蘇東坡的特殊淵源,這株新植的荔枝如今已成網紅樹。

三蘇祠唯一!挂滿東坡鄉愁的荔枝即将成熟 邀您品嘗家的味道

圖為三蘇祠裡的蘇宅丹荔。

著名作家蔣藍、著名詞賦家何開四都對東坡丹荔贊不絕口。“古人抒懷時通常會用到一個具體的事物,而蘇東坡用了種在家裡的荔枝樹。”蔣藍說,“這首《寄蔡子華》,是蘇東坡詩詞中寫得非常直白的一首,但感情流暢。用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表達了他對故鄉、對親人無法割舍的情感。”

“鄉愁是一種聖潔的情懷,它代表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中國很多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表現鄉愁,蘇東坡也書寫了大量有關鄉愁的詩詞歌賦。”何開四說,蘇東坡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有關鄉愁的詩詞歌賦,就是中國鄉愁文化最基礎、最典型的代表。”

三蘇祠唯一!挂滿東坡鄉愁的荔枝即将成熟 邀您品嘗家的味道

遊客參觀三蘇祠的東坡丹荔。受訪者供圖

有家何處不心安 荔枝讓生活有了“鄉味”

據統計,蘇東坡一生在黃州、惠州、儋州寫過關于荔枝的詩詞20首,其中在惠州寫得最多。“宋朝的惠州還是蠻貊之邦、瘴疠之地。蘇東坡被貶惠州時,年近六旬,北歸無望。但一顆顆荔枝讓他的生活有了味道,有生活就有家,有家何處不心安。”陳仲文說,“在東坡先生心中,荔枝已不單單是一種水果。從西蜀到嶺南,荔枝是他的鄉愁,更是他的鄉味。他的灑脫,對荔枝産生了跨越千年的深遠影響。也讓三蘇祠這棵荔枝樹,顯得意義非凡。”

早在7年前,東坡丹荔首次大面積挂果時,就陸續有來自廣東、浙江、湖北等地的蘇氏後裔和蘇學愛好者,希望認購這批東坡丹荔。有人甚至出價1000元一顆,三蘇祠博物館還專門開會讨論。“我們覺得,這些荔枝最有古意、最有詩意、最有深意,再高的價格都不能展現它的價值。”館方決定,從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角度,應讓更多人分享這份喜悅,讓更多人嘗到鄉愁的味道。

2017年以來,三蘇祠已舉辦三場品東坡丹荔的活動。三蘇祠博物館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東坡丹荔計劃于7月4日上午開摘。屆時還将邀請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曆史學系副教授李昕升,帶來“‘東坡荔枝記’——漫話荔枝古與今”的講座。惠州市博物館、惠州市旅遊協會的嘉賓還會帶着惠州的荔枝來到眉山,與大家分享。大家可以通過三蘇祠博物館釋出的推文報名參加,免費品嘗。

圖由伍靜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