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謂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

作者:思想與社會
何謂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

文 | 向玉喬

來源:《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

  馬克思主義并不是一種高度系統化的倫理學理論,但它包含豐富而深刻的倫理思想。“馬克思本人并沒有直接探讨道德哲學問題。”馬克思在其著述中多次使用“道德”這一概念,但他并沒有像倫理學家那樣對它進行細緻入微的理論分析。在他的著述中,“道德”似乎是一個意義确定的概念,是以,任何解釋似乎都是多餘的。換言之,馬克思似乎并不關心“應然”的問題,而僅僅關心“是然”的問題。如果有學者以這種方式來認識、了解和解釋馬克思主義,那麼這一定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解。我們認為,雖然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很少專門探讨倫理學問題,但是他們的思想和理論包含豐富而深刻的倫理思想。他們抨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道德性,揭露奴隸主、封建貴族、資産階級的貪婪和殘暴,并對無産階級的道德情操以及社會主義社會和未來共産主義社會的道德合理性給予充分的倫理肯定,這些事實都說明他們的内心自始至終都裝着旗幟鮮明的道德價值觀念。

  事實上,哲學研究無論以何種方式展開,最終都會涉及倫理次元的運思。哲學是一種智慧,但它絕對不是一種脫離人類生活現實的智慧。關注現實和服務現實是哲學的内在品格,而哲學一旦展現這一品格,它就不可避免地會與人類的道德生活緊密相關,并且顯示其倫理次元。說到底,哲學之是以有必要存在,是因為它能夠給人類生存提供啟迪,而在發揮其啟迪人生真谛的功能時,哲學不可能僅僅停留于揭示“是”的事實層面,它必然會切入“應該”的價值世界。哲學智慧不僅引領人類認識和了解其自身作為一種存在者存在的事實,而且引領人類認識和了解其自身作為一種存在者存在的應然狀态。作為一種哲學,馬克思主義向倫理學領域的切入不是直接的,可能也不夠充分,但它畢竟進行了實實在在的切入。

  社會學研究強調“價值中立”,但它不可能保持絕對的價值中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而社會的存在狀況總是要受到社會倫理的支配,故而社會學不可能與倫理學徹底劃清界限而“獨善其身”。事實上,倫理學、社會學、文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之間不可能有絕對清晰的界線,“越界”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作為一種社會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從來就沒有保持所謂的價值中立性。它對人類社會所做的深刻分析和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倫理分析和批判的範圍,它對理想社會的建構也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倫理建構的範圍。

  上述分析對我們認識和了解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存在狀況有啟示。不可否認,英美新馬克思主義之是以可以被納入“馬克思主義”的範圍,是因為它繼承和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内在品質。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無論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如何存在,它都會保持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内在的倫理價值取向,進而使自身具有一個倫理思想的次元。

  事實亦如此。英美新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潮,但其中包含豐富而深刻的倫理思想。在當代英美哲學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和影響,哈維、卡利尼科斯、施韋卡特、馬爾庫塞、伊格爾頓、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羅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遜等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都提出了比較系統、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進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倫理思想次元在當代英美資本主義國家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從馬克思、恩格斯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哲學著述中吸取倫理思想智慧,對英國、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環境問題等進行倫理審視和分析,深刻地揭示壟斷資本主義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道德生活狀況。就如何消解壟斷資本主義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當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狀況建言立論,他們的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在當代英美哲學園地裡占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并對當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産生了深刻影響。

書名: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

作者:向玉喬

ISBN: 978-7-300-23193-8

定價: 48.00

出版日期: 2016-09-15

内容簡介:

在當代英美哲學中,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和影響。哈維、卡利尼科斯、施韋卡特、馬爾庫塞、伊格爾頓、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羅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遜等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提出了比較系統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進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倫理思想次元在當代英美資本主義國家得到了極大拓展。他們從馬克思、恩格斯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哲學著述中吸取倫理思想智慧,對英美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環境問題等進行倫理審視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壟斷資本主義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壟斷資本主義下的道德生活狀況,并就如何消解壟斷資本主義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當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狀況建言立論,進而使他們的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在當代英美哲學園地裡占據了重要地位,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産生了深刻影響。

  在經典或老馬克思主義之後,國外出現了很多新馬克思主義流派。它們在堅持與繼承經典或老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理論的基礎上,對人類社會特别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曆史和現實進行新的理論反思、分析、解釋,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經典或老馬克思主義“推陳出新”,使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煥發出“新”的光彩,展現出“新”的魅力,釋放出“新”的意義。對于這種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出現的馬克思主義思潮或流派,國内外學者有不同的稱呼。

  有學者稱之為“國外馬克思主義”。張一兵在其主編的《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中就使用了“國外馬克思主義”這一概念,并且為這一概念的使用進行了理由說明。他說:“這個概念是我們研究的對象……從理論上說,廣義的國外馬克思主義應該包括一切中國以外的馬克思主義思潮,這會涵蓋所有在馬克思主義旗号下的理論和實踐上的社會主義運動、思潮。” (張一兵主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上卷),9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他還進一步指出:“我們還是想強調:我們這裡的國外馬克思主義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國外馬克思主義’。”(張一兵主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上卷),9頁。)顯而易見,張一兵意識到了“國外馬克思主義”這一術語可能引起的争議,是以他試圖說明:“國外馬克思主義”既不包括蘇聯式的、教條化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也不包括那些直接模仿、照搬教科書體系的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果,而是僅僅指“作為哲學思潮的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同上書,9~10頁。)。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對“國外馬克思主義”這一術語的含義和适用範圍作出何種限定,我們都不能否認,它确實是一個容易引起争議的術語。要知道,從中國或中華民族的視角來看,馬克思主義(無論它以何種形态或形式出現)本質上就是一種外來的思想和理論,是以,對其作出或内或外的區分顯然是多餘的。

  有學者稱之為“西方馬克思主義”。這是一個被國内外許多學者使用的概念,例如,佩裡•安德森在著作《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讨》中就使用了“西方馬克思主義”這一術語。在安德森看來,西方馬克思主義是在歐洲大陸出現的一種學院色彩濃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态,它在很多方面與蘇聯的馬克思主義相差別,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批判,但嚴重脫離了勞工階級的生活實踐。“西方馬克思主義”這一術語在20世紀80年代被介紹到大陸,并為大陸一些學者所采用,例如,王曉升等人著有《西方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态理論》。該書從多個不同角度介紹和分析了20多位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在研究意識形态方面形成的思想和理論成果,并且對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意識形态理論進行了分類介紹,梳理了不同思想家建構意識形态的理論邏輯和思路,進而比較全面地展現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态理論在西方國家發展的複雜畫面。又如,陳學明主編了《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該書共分為4卷,對20世紀和21世紀初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和評述。第一卷述評了第二國際理論家、西方共産黨理論家和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三大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20世紀上半葉在西方的先後問世與互相争鳴。第二卷分析了上述三大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在20世紀下半葉發生的部分“合流”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朝着多元化方向發展的格局。第三卷重點分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内部的兩種傾向在20世紀下半葉形成的對立以及新派别湧現的局面。第四卷剖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西方的全面複興以及各種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蓬勃發展的态勢。從國内外學術界對“西方馬克思主義”這一概念的使用情況來看,該概念與“國外馬克思主義”在含義上大體上是相通的。

  有學者稱之為“後馬克思主義”。這一概念似乎首先出自丹尼爾•貝爾。貝爾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運用社會學中的中軸分析方法,深刻探析了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及其帶來的社會結構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建構了資訊社會理論——後工業社會理論(或稱中軸轉換理論)。“後馬克思主義”是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中形成的一個概念,它僅僅适用于指稱少數英美哲學家。正如大陸學者張一兵所說:“對于這個概念的界定雖然仍存在争議,但是在最狹義的層面上,可以确定為由拉克勞和墨菲的《霸權與社會主義政策》所引發的一種特殊的理論思潮,在理論方法上受到了法國後結構主義的直接影響,并且在目前的英美學界備受關注。” (張一兵主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上卷),11頁。)衆所周知,由于“後”字在含義上具有無限拓展的想象空間,很容易引起歧義,是以“後現代主義”目前已經不是一個時髦的概念。單從這個角度來看,“後馬克思主義”這一術語恐怕難有長久的生命力。

  有學者稱之為“新馬克思主義”。喬瑞金等中國學者著有《英國的新馬克思主義》一書。該書以人物研究為突破口,選取了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10位典型代表人物,對他們的新馬克思主義思想作了深入系統的發掘和探析,比較好地展現了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化和地域化特色,并從多個角度探析了英國新馬克思主義與經典馬克思主義、蘇聯馬克思主義等馬克思主義形态的緊密關聯性。英國新馬克思主義是指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一種旨在實作馬克思主義英國化的學術思潮和傾向,其研究内容涉及曆史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地理學和生态學等學科領域。英國的新馬克思主義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共同的理論基石,并且自始至終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和方法,但同時又在某些方面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理論有所推進,因而被稱為“英國新馬克思主義”。

  在上述各種名稱中,我們傾向于采用“新馬克思主義”這一稱呼。我們以為,所謂“新馬克思主義”,是指各種與經典馬克思主義或老馬克思主義相比較而言的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總稱。雖然在經典馬克思主義或老馬克思主義之後出現的各種馬克思主義思潮存在複雜而激烈的内部争鳴,但是它們都打着馬克思主義的旗号,并在不同程度上堅持和發展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思想。當然,這些新馬克思主義流派中也可能存在背離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是以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具有批判意識。不過,總體來看,以新舊來标示這些馬克思主義思潮與經典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差別,既顯得形象、貼切,也容易被人了解、接受。

  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是當代英美新馬克思主義者在試圖發展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倫理思想的總稱。

  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在英國和美國、旨在将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的倫理思想本土化的産物。在我們看來,英國與美國曆來在哲學思想和理論的建構方面與歐洲大陸保持一定的差別。它們在建構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方面也如此。雖然英美哲學家在戰後建構和倡導的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并不是鐵闆一塊,但是它們與經典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具有内在一緻性。為了研究的便利,我們将英國和美國的新馬克思主義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努力建構和倡導的倫理思想統稱為“英美新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