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鵬,站在「分岔路口」

作者:高工智能汽車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

曾經是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如今正處于尴尬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該公司正試圖通過對eVTOL(飛行汽車)和AI的高風險押注來拯救投資者預期,但幾乎沒有明确時間表的回報期,仍無法恢複市場信心。

今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小鵬汽車實作收入同比增長62%至65.5億元人民币,然而,和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卻環比下降了40%以上。此外,一季度,小鵬汽車銷量為2.18萬輛,較去年同期僅增長19.7%,環比上一季度更是大幅下滑63.79%。

相比而言,同期蔚來的銷量為3.01萬輛,理想為8.04萬輛。此外,小鵬的季度同比增速,甚至還低于同期純電動市場的平均增速(20.09%)。

而唯一的利好,是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平台和軟體技術服務”的收入已開始成為小鵬汽車盈利的重要來源;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标志着公司已發展出與傳統車企不同的創新商業模式。

但平台和軟體技術服務的毛利率,同樣需要品牌自身銷量的保證才能維持一定的成本競争力。要知道,以智駕為例,大衆集團除了小鵬,還有地平線、大疆車載、華為等強勁對手也在加快項目落地進度。

這意味着,小鵬開始了「雙線并行」前行模式。

作為智能化方案供應商,小鵬的新角色(類似Tier0.5)依靠的是,過去幾年在自家車型研、産、銷一體的垂直整合效應帶來的先發優勢。畢竟到目前為止,全市場真正跑通全場景NOA的車企和供應商,更是屈指可數。

比如,最早一批上車英偉達域控方案、最先開啟感覺的自研、最早落地高速和城區NOA等等數個行業領先标簽,這也為小鵬在大衆的合作談判中争取到了足夠的籌碼。

而作為一家新勢力車企,卻已經從過去的前三強,變成了如今的追趕者。按照今年1-4月新車資料,小鵬的傳遞量排名已經掉落至新勢力品牌第8名,排在前面的分别是理想、問界、埃安、零跑、極氪、蔚來和深藍。

有意思的是,對于小鵬來說,兩種商業模式并非并行線,而是緊密相關。

去年,小鵬汽車科技日活動期間,首次以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身份亮相的李力耘表示,在進一步開放城市NGP覆寫範圍的同時,将啟動影子模式邀請使用者參與開放計劃,以完善更多具有地域特征的紅綠燈、車道線等資訊資料。

“在将來即使在沒有開放的城市我們也會使用影子模式,希望我們朋友越來越多,幫我們跑的路也越來越廣,開放城市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李力耘強調,使用者資料傳回至關重要。

這意味着,賣出更多的車,拿到更多的道路資料,這無疑是高階智駕系統完成從可用到好用的關鍵。換個角度來說,搭載智駕傳感器的車型保有量,将是車企未來算法持續、快速提升的戰略資源儲備。

而大衆等外資品牌看中的,恰恰也是資料。

小鵬汽車原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曾坦言,城市的場景極為複雜,每個城市的道路規則也不一樣,需要做大量的泛化性測試,解決海量的工程問題。

這意味着,對于目前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标的小鵬來說,是一個緻命傷。資料顯示,2023年小鵬新車銷量為14.2萬輛,同比增長17%,未能完成20萬台的年度銷量目标。

小鵬,站在「分岔路口」

另一組資料更是凸顯背後的尴尬境地。

按照小鵬汽車公開的資訊,2024年春節期間,小鵬車主累計智駕總裡程超372萬公裡,這相當于每天産生約50萬公裡。而在2023年初,特斯拉CEO馬斯克曾披露,使用者現在每天使用FSD測試版行駛100萬英裡(相當于160萬公裡)。

實際上,背後的差距就在于硬體配置率和銷量。

資料顯示,小鵬汽車在2020年傳遞的新車中,搭載前向ADAS的比重不到30%;2021年更是下滑至22.44%,2022年小幅回升至24.81%。而随着2023年新車配置的優化,這個比例才快速攀升至90%以上。

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鵬汽車累計傳遞量才剛剛突破40萬輛裡程碑。資料顯示,今年前5個月,小鵬汽車一共傳遞41360輛,同比也僅增長26%。按照年初設定的28萬台年銷量目标,僅完成目标的14.78%,排名新勢力墊底。

同時,在其他幾款車型方面,除了X9在小衆的MPV市場表現尚佳,G6、G9由于硬體更新較慢(主要是座艙上一代8155平台未更新至8295),顯然錯失一波紅利。相比而言,理想則是今年上半年實作了全系車型的8295換代更新。

畢竟按照小鵬的官方資料,基于8295再加上全新一代的XOS天玑系統,相比于上一代座艙平台,開機啟動速度提升33%,應用響應速度提升50%,系統流暢度提升30%,滑動跟手速度提升30%,觸控響應速度提升30%。

而從整車銷量角度來看,MPV始終不是撐起銷量的關鍵;X9對于小鵬來說,更像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資料顯示,今年1-4月,小鵬X9傳遞9426輛,而同期MPV整體市場傳遞為27.58萬輛。

這意味着,沖量,還是要看SUV或者轎車。

2023年4月18日,上海車展,小鵬G6正式釋出。作為搭載SEPA 2.0扶搖技術架構的首款車型,G6背負重任。尤其是半年前亮相的G9車型,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為「爆款」。

小鵬,站在「分岔路口」

在當天的釋出會上,何小鵬高喊,“下一個10年,市場将進行一場‘32進8’的淘汰賽,隻有少數主流品牌能夠存活,300-500萬輛的規模是晉級門檻。”

如果要達到這個量級,對于任何一家車企都必須提前布局20萬元以下,甚至是15萬元以下市場。按照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在中國乘用車市場,20萬元以下新車傳遞量占到全年整體市場比重的60%左右。

不過,在此之前,小鵬G3、P5兩款20萬元以下車型都沒有取得成功。同時,由于小鵬标榜的智能化技術标簽,此前也受制于成本因素,無法完全下放到這個價位區間。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何小鵬直言,2024年年内目标是實作智駕降本50%。打造“年輕人的第一台AI智駕汽車”,也是Mona的重任。能否成為「中國首個将高階智駕能力帶到10-15萬元A級車市場的車企」,看起來也是小鵬的奮力一搏。

而從今年的新車釋出節奏來看,Mona成了小鵬品牌放量的最大潛在機會之一。Mona是以智能駕駛為亮點的15萬級别走量定位,并将陸續推出多款具備不同等級智駕能力的新車型。

小鵬,站在「分岔路口」

目前,輿論方面,相對正面的評價是:小鵬MONA和P5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側臉,可能這就是P5的優化版本,要是當時P5能早點設計成這樣,可能有着更好的結局。

而負面評價是:MONA這個造型看着真像p5改款,搞這麼多鋪墊最後上這個圖真拉垮。小鵬靠堆車型的方式對銷量貢獻有限,爆發力強但持久力不足。

小鵬的處境還是比較危險的,智能化的棱角被競品磨平,銷量掉隊,缺乏爆款車型,打上AI智駕标簽的MONA上市銷量也存在較高的不确定性。

但最關鍵的還是滴滴(Mona作為小鵬從滴滴收購盤活的資産)的助力。按照計劃,除了私人消費市場,Mona的重要目标市場就是網約車。其中,滴滴将負責Mona項目車型在網約車管道的銷量,目标是年銷量超過10萬輛。

而2023年,小鵬的全年新車傳遞量也才13.36萬輛。而網約車的特性,意味着,Mona有機會在幫助小鵬快速拉動銷量(從比亞迪到埃安,都是如此)的同時,可以争取在城區場景快速采集規模化道路資料。

公開資訊顯示,通常專職網約車的每天行駛裡程在300-400公裡左右,是私家車的4-6倍左右。此外,相比于私家車的高頻固定AB點通勤模式,網約車可以覆寫城區主要的道路,甚至是一些相對偏僻的路線。

而按照滴滴此前釋出的資料,該平台注冊的網約車,每年可以獲得近1000億公裡的有效駕駛場景資料。按照行業人士的預測,和早期依靠工程師和軟體紅利不同,資料會占據端到端自動駕駛方案80%以上的長尾成本。

這被視為小鵬未來生存的第三條路徑。但最壞的情況是,Mona把整個小鵬的品牌認知度變成了另一個埃安,後者就是靠網約車起量。

就在本周,何小鵬在個人微網誌上宣布,新同學Candice(袁婷婷)現已加入小鵬汽車團隊,擔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産品進階總監一職。而此前,袁婷婷除了曾擔任阿裡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營運負責人,還有一個關鍵的履曆:新能源汽車出行平台“盼達用車”的副總經理。

小鵬,站在「分岔路口」

盼達用車創立于新能源分時租賃市場風口正起的2016年,由力帆控股戰略投資;資料顯示,到了2018年上半年,盼達使用者全國累計已經超過300萬,一度成為國内注冊使用者數量最多的分時租賃平台。

彼時,在智能化方面,盼達用車還與百度Apollo在重慶啟動了共享汽車自動駕駛示範園區項目,正式宣布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落地營運。關鍵場景之一,就是解決使用者取還車場景的車找人以及自主泊車。

然而,由于公司經營原因(核心是業務模式的可持續和企業盈利的難題)以及行業寒冬(大量出行平台的惡性競争和市場需求的驟減),盼達用車在2021年宣布全面停止營運。

此後,轉戰菜鳥,袁婷婷擔任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營運負責人,其中重要的業務場景之一就是無人車「小蠻驢」在國内物流末端的規模營運。

這也不禁讓人聯想未來小鵬Mona的商業突圍方向。

而在大洋彼岸,作為小鵬一直以來的對标玩家,同樣正處于銷量困境周期的特斯拉CEO馬斯克,本周突然在X上宣布:“8月8日釋出特斯拉Robotaxi”。(有意思的是,此前,馬斯克多次透露,正在考慮将FSD授權于其他車企,類似小鵬與大衆的合作)

顯然,深陷造車、賣車場景的特斯拉和馬斯克,也很難克服市場行情的突變。今年以來,全球市場對于純電動車的需求正在下滑,尤其在中國市場,混動車型的銷量正在成為主力。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市場插混(含增程)與純電的傳遞量是1:2.1,而今年1-4月,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1.42;尤其是随着華為、理想、比亞迪以及更多車企在非純電市場的押注,全年數字更是有可能接近1:1。

這對于仍堅持單一純電動路線的部分車企來說,壓力倍增。

事實上,當下市場的這種形勢突變,即便是對于有着中國汽車圈的“鐵娘子”之稱的小鵬總裁王鳳英,也很難扭轉乾坤。畢竟,僅僅依靠純電車型,小鵬的市場觸角已經受限。

這意味着,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小鵬,都迫切需要轉移大家(尤其是資本市場)的視線,進而為公司争取更多的主動權。

按照幾年前馬斯克的設想,如果實作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本身可以在很多使用者之間共享,能夠提高5倍的車輛使用價值。同時,特斯拉的公司(估值)标簽也将從一家造車公司真正轉變為一家未來出行服務平台。

此前,一家投資機構曾預測,如果上述業務轉型能夠如期落地,到2030年,特斯拉移動出行業務收入将達到170億美元,成為新的業務增長極。而此舉,也是馬斯克希望弱化資本市場對于新車銷量的關注,轉而聚焦想象空間更大的未來出行場景。

如今,對于小鵬來說,整車、技術輸出以及出行服務,是三條看得見的路徑;但現有的資源困局、市場形勢以及白熱化競争環境,更是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