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知》:原來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讀懂了,治愈一生

作者:顔一凡

#記錄我的2024#

《先知》,是著名詩人、畫家紀伯倫的代表作品,意境高深,主題明确。

書中的詩句,凝結着紀伯倫對人生、社會深刻而睿智的思考。

而這些思考,是他站在曆史,可以俯瞰世界的高度進行的。

在紀伯倫所有的作品當中,《先知》是代表其最高成就、堪稱文學金字塔的作品。

這是一部讓紀伯倫嘔心瀝血的作品,按他自己的說法,是“思考了一千年”才寫成的。

紀伯倫借書中主人公穆斯塔法之口,向世人傳達的大慧之言。

如果你們為愛情、婚姻、孩子等而煩惱,不妨讀一讀紀伯倫的《先知》。

世人都說林徽因是人間清醒的奇女人,原來紀伯倫才是這個世界最清醒的人。

01 論愛

《先知》:原來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讀懂了,治愈一生

紀伯倫在書中寫道:

“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為愛在愛中滿足了。

要知道過度溫存的痛苦。

讓你對于愛的了解毀傷了你自己,而且甘願地喜樂地流血。

日中靜息,默念愛的濃歡。

晚潮退時,感謝地回家。”

短短的幾行字,把對愛的了解非常透徹與通透。

多少人,曾經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

如果能像紀伯倫對愛看得如此人間清醒的話,世人就不會因為愛而痛苦不堪。

有的人,還因愛而不得付出慘重的代價。

前段時間,21歲胖貓網戀兩年,在此期間拼命幫人打遊戲賺錢,給27歲女友打款51萬。

跳江前還自願贈與6.6萬給女朋友,然後真的一走了之。

當得不到對方的愛,可以選擇分手的,千萬不要做傻事。

愛情不是占有和被占有,而是在互相了解和關愛的平等基礎上滿足人的内心需求。

愛情是一份自由的感覺,是人們内心深處最深厚的向往。

過度的占有和溫存,可能會讓人感到壓抑和束縛,甚至會帶來痛苦和傷害。

了解愛情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經曆,它需要人們在面對複雜的關系和人際互動中,去不斷探索和思考。

愛情也需要人們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以及對方的情感感受,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去表達和交流。

愛情帶給我們的不隻是甜蜜和快樂,更是在成長與修行的道路上領悟到的智慧。

要我們學會懂得自我限制,學會在禮儀與愛的平衡中保持内心的獨立和自由。

用心去經營和呵護彼此的愛,去挑戰自我的底線和界限。

願我們彼此相愛、真心相伴,一同走過人生更大無畏的旅程。

02 論婚姻

《先知》:原來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讀懂了,治愈一生

“彼此相愛,但不要做成愛的系鍊。

隻讓他在你們靈魂的沙岸中間,做一個流動的海。

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

彼此遞贈着面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

快樂在一處獨舞,卻仍讓彼此靜獨。

連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單獨的,雖然它們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

彼此贈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互相保留。

因為隻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們的心。”

紀伯倫的這段話,一語道破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點:

婚姻并不是要讓兩個人合二為一,而是讓兩個獨立的個體在彼此相愛的基礎上,互相支援、互相成就。

在婚姻中,不要因為彼此相愛而失去自我。

而是适度地表達愛,保留一部分愛給自己。

夫妻留三分,是為了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和自我成長的空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興趣和理想。

保持獨立思考和行動,而非盲目地彼此融合。

隻有保持獨立思考和行動,才能與伴侶獨立和鮮活的思想互相碰撞,成就彼此。

尊重對方的獨立空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在愛情中,尊重對方的獨立性,給予彼此追求夢想和興趣的權利與自由。

但當愛情中出現問題時,我們也需要有勇氣及時抽身。

放過自己,也放過對方。

這并不是放棄愛情,而是為了更好地重新開始。

03 論孩子

《先知》:原來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讀懂了,治愈一生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紀伯倫對于孩子的看法,也是一針見血。

孩子并不屬于我們的,而是借我們而來。

我們能為他們做的,最多隻是保證孩子物質保障。

但孩子獨立的靈魂,必須由他們自己去成長、去發展。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自己孩子的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特征。

家長的作用就是幫助孩子們發掘自我價值、探索人生方向、培養自我創新能力。

然後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在人世間,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和困難。

我們不能隻看重孩子的各種能力,并試圖将其強化和塑造成我們所期望的樣子。

而是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們探求和釋放自我,以此培養他們更為獨立和自尊的人格。

作為家長,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的成長環境,讓他們的思維自由度和表達自由度得到發揮與吸取。

無論孩子能夠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給他們足夠的寬容和支援。

當我們真正明白“孩子不是屬于我的孩子”,我們才能更理智地呵護着這些被借給我們幸福的靈魂。

給予他們成長的自由和發展的空間,陪伴他們走好人生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