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作者:中國手藝網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是指以非物質形态存在的,各族人民世代相傳、被視為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其相關的實物、場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非遺的形成與人在何時、何地、如何生活相關,是考察人、地、時間資訊的文化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從四五十萬年前有人類活動至今,遼甯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一應俱全的大省,在天遼地甯之間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這當中,非物質文化遺産因類目豐富、多樣而備受世人關注。目前我省有市級以上非遺項目上千項,省級以上非遺項目294項,其中包括國家級項目76項。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講好遼甯故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遼甯山川秀美、河流縱橫、海洋疆域遼闊,多元的自然環境與深厚的曆史底蘊交織,孕育了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從遼西的古戰場傳說到遼東的滿族刺繡,從遼南的海城喇叭戲到遼北的東北二人轉,每一項非遺都是遼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記錄了遼甯人的生活變遷,并在新時代發展中,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被賦予新的時代内涵,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遼甯的每一項非遺都承載着千百年來人民的智慧與情感,它們在歲月的長河中沉澱、發酵,最終凝結成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文化畫卷,帶有曆史的溫情和未來的氣息,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

萬物并作,吾以觀複。

遼甯日報全媒體策劃《天遼地甯說非遺》,以“群山毓秀”“碧海潮音”“長河瀾興”“豐草遼原”四大闆塊34塊整版,對充滿濃郁鄉土氣息、源遠流長、多元多樣的遼甯非遺項目進行全景式描繪和記錄。

本期推出第一闆塊“群山毓秀”8塊整版,敬請關注。

1

T01

厚重如山

遼甯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稱,東部的長白山支脈和西部的山地丘陵标記了遼甯的海拔高度,也挺起遼甯地域文化的精神脊梁,山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

大山腳下,孕育着帶有鮮明遼甯印記的非遺項目,其文化血脈因山的恒久矗立而綿延赓續。山,積澱遼甯厚重的人文曆史、多彩的民俗和精湛技藝。

遼甯的山,峻奇靈秀——醫巫闾山為滿語,意為“翠綠的山”,有“北方鎮山”之稱;千山被譽為“東北明珠”;鳳凰山古稱“烏骨山”;老秃頂子山則被稱為“遼甯屋脊”⋯⋯這些名山蘊藏着跌宕、斑斓的民間故事,在時間長河中激蕩回響。

遼甯的山,包容豁達——它們不會因險峻而難攀,在曆史的沉澱中透着深邃,閃爍着遠古文明的熒熒之光:位于遼東的廟後山,45萬年前迎來了東北第一批客人;位于遼西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代表中華文明古國第一階段⋯⋯從遠古時代開始,遼甯的山脈就已經印下了文化足迹。山脈,不僅是遼甯地理版圖上堅韌、挺拔的存在,也為遼甯文化發展奠定了根脈。

“地理因素,特别是氣候和空間位置,是人們的體質、心理差異、意識與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這一理論說明了地域對民風民性、民俗民藝有着強大的塑造作用。由此,我們用地理理念重構非遺及其項目傳承的邏輯架構,本期以山為話題,發掘遼甯山川與非遺文化相輔相成的深厚背景,感受遼甯文化的力量。

千山彩繪技藝自古聞名。從唐代起,千山上倚岩而築的殿宇内便有了缤紛的色彩和精巧的紋飾,曆史文化名山為匠人提供了創作靈感,也為匠人技藝的施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遼甯松花石硯跻身“四大石質名硯”。遼甯境内廣泛分布松花石,唯獨本溪橋頭鎮産出的石料能雕出“色欺洮石風漪綠”的松花石硯,成品紫若煙雲、青如碧水、黃似彩釉,色澤明亮,花紋美觀,被稱為“會說話的石頭”。今之傳承者以匠心守初心,成功複刻清宮舊藏硯台,使失傳的石硯雕刻絕技重制民間。

岫岩玉雕靈動古樸。遼東半島山川河谷交錯的自然風貌和複雜的地質構造孕育了豐饒的玉石資源。岫岩玉雕穩重的器形、對稱的構圖、精美的雕工,承載着巨大的文化價值。整天和玉料打交道的師傅被源于山川的“土氣”浸潤,手下雕刻的器物便土得自然、土得厚重、土得鮮活、土得珍貴。

勤勞智慧的滿族人自古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大山賦予他們靈感,滿族人以大自然為養料,創造一項又一項技藝。例如在漫長的冬季,聰慧的他們就地取材盤火炕,在熱騰騰的火炕上,用絲線繡出大自然的花木鳥獸,用剪刀裁出對生活的祝福,用樹條編出日用品。這些作品無不展現粗犷、豪放的東北人性格,表現滿族人對大自然、祖先的崇拜,被稱為“古老民族民間文化活化石”。

靠山吃山,大山裡的傳統小吃對于滿族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一碗成一味,口口皆滿足,暖了山裡人的胃、撫了平常人的心,為舌尖上的美食注入了濃濃的東北味。

依山而居,一代又一代人把山一樣的硬朗與堅毅澆築到基因裡,山因人而名,人因山而靈,一個個非遺項目,起源于山,傳承于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這樣有血有肉、實實在在地儲存在我們的非遺項目中,傳承下來。它們跨越山川,與當下的我們、與将來的他們交流、碰撞,不斷煥發嶄新的光彩。

2

T02

一把剪一張紙 山的故事能講一輩子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遼甯民間剪紙藝術有着悠久的曆史傳統、豐富的文化内涵,是依附于獨特的曆史文化背景和鮮明的地理環境而産生發展起來的,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我省有五項民間剪紙藝術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七項省級代表性項目。二〇〇九年,這五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名聲大噪。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新賓滿族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關長勝在示範松明煙熏剪紙技法。本報記者查金輝 攝

剪随心動 大山深處的神秘躍然紙上

一個小山村,一間再普通不過的民房。女人坐在炕沿邊,右手操起剪刀,在左手的紅紙上随意地剪了幾下。她自顧自地哼着小曲兒,任憑紙屑紛紛落下。放下剪刀,抖開了紙,迎着窗戶透進來的陽光,她看着剪出來的小人偶,微笑着。

她的名字叫汪秀霞,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醫巫闾山滿族剪紙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初夏,六重山巒掩映環抱的醫巫闾山,古木蒼蒼,鳥鳴啾啾。汪秀霞就住在醫巫闾山東麓的北鎮市富屯滿族鄉新立村,院子裡的花開得正旺。

曆史上,醫巫闾山是封建王朝的北方鎮山。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曆史地位使其成為東北地區遊牧文化、山林文化、海洋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交彙處、融合點。生活在這裡的滿族人先祖崇拜山林、動植物、始祖神,形成圖騰,表現在剪紙上,作品不僅記錄了滿族風俗,還表現農耕文化與山林文化的融合。

汪秀霞從4歲起就跟随母親學習剪紙。1966年,19歲的她嫁到新立村。那時生活艱辛,每當憂愁的時候,她就跑進林中,向大山傾訴。她的傾訴方式很特别,拿着剪刀剪樹葉,看到鳥獸,就剪鳥獸的圖案,看到花草,就剪花草的圖案,看到蟲魚,就剪蟲魚的圖案,一剪就是一天。就這樣,她的剪紙作品越來越傳神。《牛首樹神》《嬷嬷人》《山神爺爺山神奶奶》《九乳媽媽》,這些著名的剪紙作品均出自她手,形式凝重古樸,走剪大膽粗犷,不僅有約定俗成的祈福之意,而且能讓人明顯地感受到那股來自大山深處的神秘氣息。

省非遺保護中心原主任宋曉冬被這些作品打動,他評價:“從汪秀霞的作品中看出了醫巫闾山滿族民間剪紙對自然、祖先的崇拜,也記載了北方民族曾有過的與自然界相依共存的生命、文化狀态。”錦州民俗學家王光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系統研究醫巫闾山滿族剪紙,他說:“看到汪秀霞的剪紙,我非常驚訝,因為跟我以前看到的那些剪紙風格很不一樣。汪秀霞的剪法保留了醫巫闾山滿族剪紙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原始的符号,又有非常強烈而鮮明的個人風格。”

2006年,醫巫闾山滿族剪紙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作為傳承人之一,汪秀霞剪紙時一不畫草稿,二不挑工具,随手操起剪刀,剪随手走,手随心動,腦海中的圖案信手剪來,而成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生活在錦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娘娘宮鎮崔屯村的趙志國也是醫巫闾山滿族剪紙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956年出生的趙志國住在海邊,他的剪紙就以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場景為主要内容。

趙志國在繼承了老輩人剪刻方法的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我的剪紙既有東北剪紙的粗犷豪放,又具關内年畫的裝飾美。真的感謝生養我的這片土地,農村的生活經曆使我的作品極具親和力,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趙志國說,在藝術造型上,要求自己不講究細膩,隻講究傳神,運用變形與誇張抓住美好生活中的某個精彩瞬間,以達到作品精緻飽滿、風趣生動的效果。

正是這樣嚴格的要求,趙志國的作品得到了認可。其中《扭秧歌》《時來運轉》被中國民協收藏,《二十四節氣剪紙》被省非遺機關收藏,部分剪紙作品亮相上海世博會。

同樣傳神地表現對大自然的崇拜,還有朝陽建平的剪紙技藝。2008年,建平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從造型來看,建平剪紙造型與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玉器有相似之處,某些題材的造型甚至與玉豬龍等文物造型不謀而合。建平剪紙藝人朱瑞蓮剪紙作品《龍戲珠》中的龍就保持了豬頭、鹿角、蛇身、雞爪、鳳尾的傳統造型樣式。

建平剪紙多服務于百姓的婚喪嫁娶,表現百姓的喜怒哀樂,是以它具有通俗性和時令性的特征。

建平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智宏說,建平剪紙以白色基調為主,線與面互相襯托,對比強烈,富有韻律感;造型粗犷而不呆闆,誇張變形而不失真。尤其動物剪紙,構思浪漫而不浮誇,造型嚴謹而不拘泥,動作情态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寄托了當地人的美好願望。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醫巫闾山滿族剪紙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志國的剪紙作品《挑豆種》。 (受訪者供圖)

邊剪邊唱 故事民歌融入薄薄剪紙

新賓滿族自治縣稱得上山清水秀,這裡有世界文化遺産——清永陵,有後金第一都城赫圖阿拉城。厚重的曆史文化、獨特的地理環境積澱了大量的滿族民間活态文化。其中,新賓滿族剪紙傳承已有200多年的曆史。

新賓滿族剪紙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關長勝今年80歲,他的剪紙手工坊就坐落在永陵鎮嘉禾村。小時候,他在家人潛移默化的熏陶下繼承了剪紙技藝。

關長勝的剪紙作品造型簡練、線條粗犷、拙中見巧、寓意豐富,耐看、耐思、耐品。他的剪紙手法以剪為主、以刻為輔,彙集新賓滿族文化元素,從設計、剪制到裝裱均無草稿,一把剪刀随手剪出想要的圖案,而且擅長長卷剪紙。

關長勝的代表作有《滿族婚俗》《滿族過大年》等10多套滿族長卷剪紙,最新創作的《清朝全貌》滿族長卷剪紙共4卷,由600餘幅畫面組成,全長500米,全部采用傳統滿族剪紙手法剪制而成。

新賓滿族剪紙作品内容取材廣泛,除了滿族傳統的“嬷嬷人”、花鳥草蟲之外,滿族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鄉風民俗等都是表現對象。在新賓當地,還流行一種特有的剪紙習俗,即專門為節日進行剪紙,寓意祈福消災、辟邪迎祥,如《端午節滿族吊線剪紙》《滿族蟲王節》等,具有濃郁的滿族文化特色。

遼甯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遼甯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副主任尹忠華說,新賓滿族剪紙技法多樣,包括單紙剪、雙紙剪、立體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煙熏剪、火頭燒烙剪、吊線動畫剪等。構圖上講究以剛柔相濟的線條來分割空間,物象表現上互不遮攔,将不同時空的人物、情節凝固于一幅畫面,進而突破二維空間的局限,使故事具有時空的流動性,豐富了作品的層次。

令記者驚奇的是,與普通剪紙不同,新賓滿族剪紙融剪、說、唱于一體,它将滿族剪紙、滿族民歌和滿族故事結合在一起,通過邊唱邊講的形式剪出作品來。新賓滿族剪紙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關素镅回憶:“每年端午節,讷讷(滿語,母親)都要剪窗花貼在玻璃窗上,說是避邪。在推開封閉了一冬天的窗子一刹那,讷讷要往窗外扔一把剪子,我充當的是拾剪刀的角色。我飛快地跑出去,用最快的速度把剪刀拿回來,目的就想聽讷讷邊剪邊唱歌邊講故事。看到讷讷剪出的蜘蛛、小猴等小動物挂在窗前,想着讷讷講的那些有趣的故事,那情景太幸福了。”

不止于剪 現代科技注入古老技藝

2008年,岫岩滿族剪紙、莊河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岫岩滿族剪紙的造型以祖輩相傳的“底樣”為依據,講究對稱構圖,多采用折疊剪刻,表現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題材,福壽、娃娃、鯉魚等形象在岫岩滿族剪紙中處處可見。此外,與漁獵時代生活密切相關的走獸和當地的柞蠶、闆栗等,也是岫岩滿族剪紙中經久不衰的主題。

傳統上,岫岩滿族剪紙比較注重主體的外貌、神态,手法上不拘一格,随意性強,藝人剪出物象大輪廓後不加修飾,隻是在内部剪出必要的紋路和花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可。随着中原剪紙藝人“闖關東”來到此地,岫岩滿族剪紙的風格發生了變化,部分藝人學習中原剪紙風格,剪刻時運用鋸齒紋、月牙紋等元素,使作品于樸拙之中蘊蓄工巧。

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新立是地道地道的岫岩人,自幼得祖父母傳授,學會了剪紙技藝。大學就讀美術專業,她的創作方法與剪刻技巧有了很大提升。從她的《滿族婚俗》《鬧花燈》《二妞放羊》《滿鄉端午》《夥伴》《滿鄉幸福家》等代表作中,可以看出她既擅剪傳統樣式,又精于命題創作,作品構圖嚴謹、剪刻細緻,在内容上着重展現岫岩滿族的風土民俗,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為了适應社會的發展,王新立對傳統剪紙藝術的材料和表現題材進行改革,研發文創産品。她研創了剪紙工藝扇、剪紙陶藝擺盤、亞克力投影剪紙、剪紙徽章等多個文創産品,讓新時代剪紙藝術走進百姓日常生活,也為剪紙藝人拓寬了思路,為剪紙這一古老技藝注入時代科技。

與岫岩滿族自治縣接壤的大連莊河市,依山傍海,獨特的地理空間讓生活在這裡的藝人對剪紙有了發揮自由。

莊河剪紙在造型上突破一切時空限制,将不同時節、不同地域、不同屬性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具有浪漫主義的獨特剪紙藝術作品,達到了生動而不雜亂、洗練而不失真的藝術效果。

1941年11月,韓月琴出生于莊河一個叫小河東的地方,她是莊河剪紙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韓月琴的作品以中國傳統剪紙形式來塑造角色造型,借鑒了窗花和皮影戲的藝術元素,吸取了中國民間藝術特有的裝飾性、古樸性、簡括性,極具民間戲曲特色,呈現鮮明的地域特征。

難得的是,韓月琴出版了多部剪紙專集,還發表了多篇與剪紙相關的論文,用自己的實踐總結理論,再用理論指導實踐。她是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獲得者、曾被評為全國先進文化志願者,其剪紙作品多次在全國剪紙大賽上獲金獎。

“我把剪紙當作我的終生事業,一輩子不離開民間、不離開傳統,一輩子不放下剪刀,一輩子為傳承和弘揚莊河剪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努力。”韓月琴說。

3

T03

質潤色綠聲清 本溪松花石硯會說話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遼甯的松花石硯,與端硯、歙硯、紅絲硯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石質名硯。其特殊材質來自長白山餘脈的深情饋贈——松花石。三百年來,本溪的山塑造了以石為基的非遺技藝,也建構起以匠心為根的人文精神。從山與人的碰撞中,我們可以找尋遼甯松花石硯制作技藝傳承發展的密碼。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複刻的清宮康熙禦硯——松花石梅花圖硯。

“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壘壘”

進入5月,斷斷續續的幾場細雨讓山城本溪有了更多清新的氣息。前往橋頭鎮的路上,滿眼是綿延不斷的山。枝頭綠葉紅花,烏雲給山邊勾勒上淡淡的水墨色。

本溪橋頭是松花石的重要産地之一。其特有的地質地貌經上億年演變孕育出了紫雲石和青雲石,是制硯的好材料。衆所周知,硯可由澄泥陶土、漆木、磚塊、瓦當、玻璃或半寶石等材質制作,材質、産地如同其出身,決定了它的門類和面貌。橋頭松花石以“溫潤如玉、色澤俏麗、質堅而細、色嫩而純”的特點使松花石硯聞名世間。

2014年,本溪市申報的松花石硯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此地之硯素有“滑而不流墨,澀而不磨筆,養墨為群硯之首”的雅譽。其器之精巧,正是匠心之物化,映照着地理次元的獨特,積澱着曆史文化的厚重,閃爍着工匠精神的光輝。

在橋頭鎮坑口附近的山地上,走幾步就能看到散落的紅褐色、青綠色的松花石,但在專業的采石人看來,淺層風化的石頭是不能拿來做硯的。“得挖二三十米深才可能有好料。我們不取表皮料,也不取山頂上的料,一般都是在水準面以下起料。這麼大一片山地,能用的料也就幾米見方。”當地人說。

坐落在本溪市南郊的橋頭鎮,以富産松花石而聞名。早在明朝永樂年間,當地人已用松花石制硯。清朝,康熙帝創制清宮禦制松花石硯,本溪橋頭與吉林安圖為兩大供石地。乾隆時期,吉林采場封坑,本溪橋頭便成為重要的供石地,因其産于“龍興之地”,清朝皇帝将松花石硯視為國寶。

說到松花石硯,就不得不提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作為清朝禦用的文房用品,松花石硯得到了三位帝王的推崇,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曆史價值。康熙贊譽其“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在他所寫的《制硯說》中,曾提到松花石硯作為宮廷禦硯的起源以及發現該硯材的欣喜之情:“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壘壘,質堅而溫,色綠而瑩,文理燦然,握之則潤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見之,以為此良硯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圓,悉準古式,制硯若幹方,磨隃糜試之,遠勝綠端,即舊坑諸名産亦弗能出其右。”這段話明确了禦用的松花石硯材料源自“盛京之東”的“砥石山麓”。砥石,即磨刀石,可見這種石材在百姓眼裡很适合做磨刀石。後人查閱了檔案,明确了文中所提到的石頭為橋頭石,還進一步查到了清朝京城造辦處選料就是在本溪橋頭的位置。在常建華所著的《康熙制作、賞賜松花石硯考》中,推斷出康熙皇帝很可能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第二次東巡祭祖途中發現此石的。

對于找料來說,人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山裡走并不算最艱難的,在很多情況下,找料的途中并沒有路。而且,業内人士都知道,水坑料保水性好,質地更為溫潤滑嫩,是以每年雨季,當地的采石人和制硯工匠會在山下的溪水邊找料。蹬起水靴,在河裡蹚着走,彎着腰,翻着一塊又一塊石頭。每每翻到一塊好料,所有的疲累都消失殆盡,仔仔細細地端詳,心裡合計着能用它雕出什麼樣的硯來。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松花石硯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馮月婷在制硯。

“看三個月,思兩個月,做一個月”

黃白相間的方形硯盒上,一株古梅自壽石後探頭而出。梅花有正側,有仰,有俯,有含苞,有盛開。顔色有黃有白,完全為石之本色,凸凹有緻,活靈活現。蓋面左上方雕有七言詩兩句:“月中分外精神出,雪裡幾多風味長。”下附兩篆體方印:“冰”“心”。石硯則為綠色,墨池下浮雕着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池周三面淺浮雕4個仿古骢龍紋,硯背中央陰刻行書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

這方雕工精美的松花石梅花圖硯,是康熙禦硯的1∶1複刻品,現收藏于本溪市明山區歡喜嶺的一座非遺工坊裡。工坊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遼甯松花石硯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馮月婷和一批琢硯工匠正在辛苦地勞作着。

馮月婷介紹,松花石石料埋藏在大山深處,它原是海底淤泥,經過幾億年的沉積、覆寫、壓制成為石料。松花石有着豐富的色彩和紋理,是唯一既适合制作硯台又适合做精美硯盒的石材。松花石硯的器型有随形、仿生、長方形等數種。硯盒形狀中,長方形比較多見,也有如意首形、葫蘆形、竹節形、瓜形等不規則形。紋飾除仿生形狀外,還有龍、鳳、仿古紋、勾雲紋以及桃、靈芝等寓意吉祥的紋飾。松花硯盒常用化石、玻璃、貝殼等鑲嵌。

在中國硯林中,清宮制松花石硯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必須依皇家制式制作,且存世量不多,僅有部分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等,民間少有收藏。

最令馮月婷驕傲的莫過于成功複刻的一批清宮舊藏松花石硯,本已失傳的宮廷制硯絕技在這裡得以重新發掘,曾被皇室專寵的硯種重回大衆視野。走在工坊展廳中,一件件巧奪天工的石硯恍若明鏡,折射出以馮月婷父親、松花石硯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馮軍為代表的匠人們純熟的技藝、不懈的追求。

制硯不同于其他石雕,“看三個月,思兩個月,做一個月”,這是老一輩雕刻師父傳下來的秘訣。執着于細節,計較毫米之差,所謂“咫尺匠心難”就是這個道理。其制作工序加起來有100多道,大工序則有9道。

選石是第一步。松花石色彩豐富,有黃綠、黃白、紫綠、純黃、純綠、純紫等數十種,但由于裂隙極多,是以選石十分重要。制硯用料須質堅而潤,色彩或純淨或豐富,既要做到不破壞原石結構,又要保證不會浪費石材,物盡其用。

第二步是放樣開料,根據石料尺寸畫樣後再上鋸切割。松花石的莫氏硬度在3.5度至4度之間,比花崗岩軟,開料需精确,剔石需精心。

接下來就要去石皮、砍荒。平料規方之後,用鑿子去掉上下石皮部分。

再下一步是鏟平,用較寬的刻刀鏟掉硯心外面的一層粗糙石衣,露出細膩的松花石石材後,再細化出坯。

第五步是紋樣設計,根據石材進行設計并繪畫圖紙,把設計好的圖紙畫在石材上,為下一步的雕刻做準備。

第六步的精雕很關鍵。用制硯的專用工具——平口刀、圓口刀、鯉魚肚刀等刀具進行器物、器形的粗雕、細雕,每一條線必須調整到張力内斂圓潤,呈現中和之美。

接下來進行水磨,依次用油石和砂紙對硯石耐心打磨,打磨過程中需不斷加水,将刀刻的紋路打磨平整,然後上蠟抛光。待整方硯台上蠟完成,還需對重點部位進行褪蠟抛光。

最後一步是包裝,松花石硯一般會配置硯盒,材質也為松花石。除使用松花石盒外,也有木盒及錦盒。

制硯過程中,每道大工序都由一個專門的大師傅負責“掌眼”。高玉發是精雕環節的大師傅,18歲開始入行,從看料、選料學起,幹了20多年,現在已是遼甯省優秀工藝美術師。見到他時,他正在用最細的刻刀為一件半成品收邊。他頭也不擡地說:“羽毛狀态應該是一片壓着一片,這個學員刻出來的感覺像鳳凰被驚到了,有點‘炸毛’。”寥寥數語就是對“可巧手以繼拙作,不可庸工以當精制”之匠人精神最生動、最質樸的注解。

“我不會說啥,隻知道一輩子把這一件事做好。”當記者提出采訪要求時,高師傅緊張地搓起了手。那隻執雕刀的右手,大拇指已然變形。

刺耳的機器轟鳴聲充斥于開料工廠中的房間,滿手漿水的鄭力正在操作切割機。“這塊石料的硬度不能滿足做硯心的要求,是拿來做硯盒的。”他講解道。馮月婷在一旁補充說:“很多人以為這麼一大塊石料全都能用上,其實,隻有料眼的地方可用。”

歲月不語,唯石能言。一群為松花石硯雕刻而埋頭苦幹的人彼此為伴,化心為筆,呵護着流傳數百年的非遺瑰寶,讓“會說話的石頭”在新時代煥發異彩。

“古法手造,煥新‘松花’,落入你家”

2017年,松花石硯與岫岩玉、阜新瑪瑙、撫順煤雕被譽為新“遼甯四寶”。2018年,松花石硯制作技藝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2019年,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遼甯省文旅廳主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展示研究中心、本溪市文旅廣電局、本溪市文化發展服務中心承辦的“祈福納祥——遼甯松花石硯制作技藝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舉行,展覽從松花石硯的傳統制作技藝入手,既展出仿制清宮舊藏松花石硯,也有現代創新作品,轟動一時。

越是古老的技藝,越需要新鮮的、充滿青春氣息的表達,更需要融入新的時代精神。近年來,在原有松花石硯傳統宮廷技藝的基礎上,新一代傳承人将珠寶玉器加工等傳統技藝融入松花石硯雕刻制作,傳統文化基因與時代共鳴,他們開發出松花石高新技術産品9種,讓松花石出現在更多樣的應用場景與空間。各種松花石文創衍生品進入北京故宮、國子監、沈陽大帥府、錦州筆架山等景區。在保護新開發的工藝技藝的同時,該非遺工坊也不忘傳承弘揚,将相關工藝全部對外公開并免費教學。

此外,他們還将研墨、做石硯紋樣拓片等内容做成研學項目,向大衆科普文房相關知識,成為受大家歡迎的趣味橫生的活動。“其實做這些事的初衷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松花石硯。隻有被更多的人肯定,我們的制硯事業才會發展得更好,也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學習這項傳統技藝。”馮月婷坦言。

天色漸晚,馮月婷開始在粉絲群裡釋出當晚的直播預告:“古法手造,煥新‘松花’,飛入你家。今天有超便宜的福利品荷趣硯,聽我慢慢道來它背後的講究……祥雲迷你硯也上架了,适合随身攜帶把玩;松花石楓葉冰箱貼,好看又實用……”網際網路時代為非遺匠人開辟了新的賽道,在小屏上,從曆史遠處、大山深處走出的傳統技藝更加鮮活、動人、接地氣。

松花石是大自然寫給山川的歌,制硯匠人把這首歌傳唱給當代和未來。

4

T04

盤中餐杯中酒 山林人家的舌尖記憶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民以食為天”,新賓滿族傳統小吃曾是古遼東森林部落賴以生存的必需品,這些經年形成并甘之如饴的美食,如今依然可以從滿族人家的餐桌上品嘗到。滿族傳統小吃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姜麗麾每天都在忙碌着,為客人準備各種小吃。新賓地區的非遺項目與滿族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項目間都有着一定聯系,我們以美食為線索,品味滿族曆史。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新賓滿族傳統小吃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姜麗麾在做饽饽。本報記者 郭平 攝

原汁原味 傳統食俗蘊含的活态文化

乘車從沈陽市區一路向東,過了撫順,車窗外面的景色便發生了明顯變化,再也看不到廣袤原野,代之以連綿起伏的山巒和莽莽蒼蒼的森林。稍微熟悉明清曆史的人們會感覺到,沿着這個方向走進群山的溝谷中,再逆流而上,就會走進生活在這裡的滿族人家。

新賓滿族自治縣文化館館長富勃從事了30年群衆文化工作,為調查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他的足迹遍布了這裡的山山嶺嶺。他說:“新賓地區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得這裡的許多滿族民風民俗和民間活态文化得以較好地儲存了下來。原汁原味!”

經過全面調查和研究,新賓滿族自治縣如今儲存有八大類35個非遺項目,是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為數不多的縣級分布密集區。與非遺保護并行的兩難選擇是地方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在富勃看來,新賓地區非遺代表性項目雖然很多,但是與上世紀80年代的狀況相比,有些保護工作還是遲了,就如新賓滿族傳統小吃,在年輕人看來僅僅是一種地方特色小吃而已,而在東北上了年紀的人眼中,喚醒的則是關于滿族曆史的深刻記憶。

富勃說:“新賓一帶多是低矮丘陵,沒有大片的耕地,是以當地的農産品以小雜糧為主。這種自然條件決定了滿族傳統食材較少有大田地裡的作物,生活在這裡的人形成了以黏食、面食和甜食為主流的飲食偏好,加工食物的方法以蒸、煮為主,間或采集山林間的蘇子葉、柞樹葉(又稱玻璃葉、桲椤葉)來改善食物的口感。”

滿族傳統小吃于2015年被列為省級非遺項目,其制作技藝對于生活在東北地區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種必備的生活技能,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可選擇食材的豐富多樣,這些技能逐漸淡出了東北人家的視野,如今需要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方式将其傳承下去。

新賓滿族自治縣位于遼甯東部山區,1985年經國務院準許,這裡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個滿族自治縣,400多年前的女真部落就是在這裡逐漸發展壯大,最終建立清王朝,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曆史文化使得這裡儲存了大量的滿族民間活态文化。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新賓滿族八碟八碗——2013年被列為撫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資料圖)

八碟八碗 開啟寓意吉祥的味覺盛宴

車行至赫圖阿拉城,在一座青磚灰瓦的三間房舍旁停下,這裡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新賓滿族傳統小吃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姜麗麾經營的滿族餐館。這家餐館用細木樁做圍欄,木闆材釘制的門樓富有民族特色,院中擺放着石磨,三間瓦屋中間開門,保留着滿族傳統式樣的花格窗。

走進院落,鼻息中立即盈滿飯菜的香味。轉頭望去,豎立于房屋東側的青磚煙囪正冒出炊煙。做好吃的,是滿族人家慣有的迎客方式。觀望間,姜麗麾已經開門相迎,步入三間瓦屋中間的竈間,耳邊便傳來柴火噼啪的聲響,柴火的聲音混入竈台上大鐵鍋中滾燙的開水發出的咝咝聲,仿佛在合奏一支山村人家特有的迎賓曲。

迎接遠方客人,姜麗麾和夥伴們都穿上了大紅底色、印有鳳鳥和牡丹圖案的罩衫,她說:“這已經不是滿族傳統服飾了,但是鮮豔的色彩和吉祥的圖案卻是滿族人家的共同偏好。”

姜麗麾的母親冷春芳是新賓滿族傳統小吃的傳承人。2017年母親去世後,姜麗麾承擔起了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責任。

由于受制作時間、地點的限制,姜麗麾隻是簡單地準備了蘇子葉饽饽、酸湯子等食材,将客人迎進門後,她立即忙活起來。備好的糯米面、黏玉米面,洗得幹幹淨淨的蘇子葉,早先便已經煮好并搗爛的紅小豆,旁邊放着滿滿一大碗白砂糖,姜麗麾隻剩下最後兩道工序——将蘇子葉饽饽包成形,再放入鐵鍋中蒸熟。這兩道工序因為衆多人的參與,尤其顯得熱鬧和富有喜慶感。

其實,這之前的準備工作也有很多講究。糯米面、黏玉米面需要提早和好,并放在适當的溫度環境下發酵,這樣蒸出來的饽饽口感才會更為綿軟。

這場景特别容易喚起上年歲人的童年記憶。在那一代人的記憶中,在竈間燒火煮紅小豆是一件愉快的事:可以時不時地揭開鍋蓋看着紅小豆在沸水中翻滾,流着口水狠命地聞一下鍋裡發出的香氣。最讓人期待的是搗制豆沙的過程,可以邊搗邊向裡面撒紅糖或白糖,平時被母親嚴格看管的糖罐子這時可以随意取用,借着品嘗豆沙甜不甜的機會,堂而皇之地偷吃,再也不用看大人的臉色。

有一道東北菜,姜麗麾并不是具體的傳承人,但她經常會被慕名而來的客人要求展示,這就是2013年被列為撫順市級非遺項目的新賓滿族八碟八碗。她說:“這個非遺項目的申報就是母親在世時與縣裡的師傅一起研究确定的。”

“八碟八碗”顧名思義,盛裝菜肴的器皿為八隻碗和八隻盤(在女真人時期,沒有盤、碟之分,都叫feila,幾百年來傳襲至今稱為“八碟八碗”)。相傳每逢節慶活動時,滿族首領會指令八旗子弟各奉上一碟一碗兩道菜,最終彙集到一起。八碗都是炖菜,八碟分為四涼四熱,有四平八穩之意。

滿族人的日常生活講究吉祥、祝福。除了小吃外,常見的還有滿族剪紙中經常出現的兩條大魚,魚鱗用一大一小兩個銅錢來表現,寓意年年有餘、财源廣進;滿族服飾中多見五個蝙蝠環繞福字圖案,寓意五福相伴、五福齊享……

好吃好看 追溯源自森林的飲食偏好

滿族發展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肅慎人,《史記》中記載:“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到南北朝時期滿族的先人又被稱為勿吉人,這裡勿吉讀作“窩稽”,意思是森林。

上世紀30年代由劉爽編修的《吉林新志》記述:“凡北部之興安嶺山系及本省(吉林省)各山脈,大抵皆浮青潑翠,一望無涯,亘古未經砍伐之大森林……漫無蹊徑,人迹罕至。”清初的文化流人楊賓在其所撰的地理學專著《柳邊紀略》一書中描述:“自混同江(松花江)至甯古塔,窩稽凡二,曰那木窩稽,曰色出窩稽。那木窩稽四十裡,色出窩稽六十裡,各有界嶺。其中萬木參天,排比聯絡,間不容尺……或數日、或數十日不得達。”

可以想象,當年在森林中以遊獵為生的人們,在饑餓之時随意摘下身邊的蘇子葉或者柞樹葉裹着饽饽在煹火中加熱的場景,更容易體會森林人家的獨特飲食偏好。當年人們可能嘗試過各種葉子,後來才發現蘇子葉和柞樹葉更能改善饽饽的口味。

富勃說:“‘饽饽’為滿語,是滿族各類面點的統稱。作為遊獵民族,長期在野外捕獵和征戰,攜帶黏食類饽饽既省事又扛餓。慢慢地,滿族人養成了在居家日常飲食中吃饽饽的習慣。”

此言不虛,在記錄滿族早期事件的《滿文老檔》中多次出現“饽饽”一詞,其中記載有:“賜……銀五兩,跟役銀三兩,并遣人送饽饽四柳鬥,蜂蜜一大瓶。”反映了當年饽饽也是滿族首領賞賜手下的物品之一。

姜麗麾話不多,但是操持起竈間事物來手腳麻利,她特意為客人安排了現場制作新賓滿族傳統小吃——酸湯子。

酸湯子是用玉米磨成的面粉在發酵後做成的一種粗面條,完整的制作過程需要十多天。姜麗麾為人們示範的是酸湯子制作的最後一步,将發酵好的面團用開水燙過,再搗碎,用水調制均勻形成糊狀,稱面羹。随後,她在食指上戴一個鐵皮打制的小漏鬥,手心握住一團面羹将其用力擠入鐵鍋的沸水中,鍋中金燦燦的面條煮熟撈起,便是人們喜愛的酸甜适口的酸湯子了。

閑下來時,姜麗麾指引記者看竈屋房梁,那裡挂着一排用白紙包裹的長方塊,她說:“那是大醬塊。”這些大醬塊也關聯着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新賓滿族大醬制作技藝。

據介紹,滿族人做豆醬的曆史悠久,早在隋唐時期,滿族的祖先就種豆制醬。《新唐書》記載“栅城之豉”,其中的豉就是豆類釀造的食品。《金史》記載:“女真人以豆為醬,制作豆醬,以蒜、芥末、醋加菜中調味。”清代編修的《滿洲源流考》中記載:女真人“以糜釀酒,以豆為醬,芼以蕪荑”,說的是滿族先人以黏米釀酒,以大豆做醬,佐以山菜食用。

祖輩相傳,制作大醬的技藝有一套相對完整的規範,人們通常是在臘月初一或農曆二月初一“烀醬”,也就是将黃豆煮熟再搗碎,并堆成一尺長、半尺多寬的醬塊子,用紙張包上,放到房屋棚頂的木闆上,等待發酵。

到了農曆四月初八、十八或二十八,人們便将發酵好的醬塊敲碎放入醬缸并加入鹽和水,用布封好放在園中等待進一步發酵。大約過了一周時間,人們再用一端固定有小木闆的醬耙子不斷進行攪拌,富有獨特芳香的大醬至此制作完成。

富勃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新賓地區的非遺項目與滿族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項目間都有着一定聯系。”反映在飲食方面尤其如此。

不光是吃,在這處滿族民居的西屋,我們在火炕上看到了一些“嘎拉哈”。“嘎拉哈”是滿族語言,也叫“羊拐”,學名叫“髌骨”,是羊、豬、牛等動物後腿關節部位的一塊骨頭。現在,“抓嘎拉哈”已經作為“新賓滿族遊戲”的活動内容之一成為新賓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在東北地區上了年歲人的眼中,“嘎拉哈”是伴随着自己童年的重要遊戲項目,喚醒的是一群娃娃在漫長冬日裡,從炕頭耍到炕梢的歡樂時光……

5

T05

盤火炕編花筐 老手藝來自山居智慧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内舉目皆山,山的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綿綿群山美化了桓仁的環境,陶冶着人們的性情,更激發他們的智慧,淬煉他們的技能,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老手藝。千百年來,桓仁人與山相處、與山相融,摸索出适應山居的生活方式、生産技藝。口傳心授的老手藝背後,是桓仁人與大山的千年對話。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國家級非遺項目桓仁盤炕技藝中的重要工序——鋪炕面石闆。(受訪者供圖)

盤炕技藝 一鋪熱炕禦寒冬

5月初,桓仁滿族自治縣通天村還有些微涼,記者剛走進村民徐福勝的家中,老兩口便笑盈盈地招呼:“今天降溫了,快上炕暖和暖和。”搭着炕沿坐下,一股暖意襲來,與這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桓仁盤炕技藝縣級傳承人初見的生疏,也消弭在暖烘烘的氛圍中。

徐家父子都是盤炕技藝傳承人。父親徐福勝是個泥瓦匠,在蓋房子的同時也盤炕。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徐福勝向記者講起了他的絕活兒。

東北人家的火炕一般由鍋竈、炕體和煙囪三部分組成。炕體裡是用小土坯壘砌成的矮牆,起承重作用。矮牆呈橫豎錯落排列的炕,稱為“花洞炕”,桓仁盤炕技藝,就是在總結傳統“花洞炕”技法的基礎上,結合新型砌築材料特點不斷完善形成的。所謂“盤”,就是壘、砌的意思,盤炕在民間俗稱砌炕、打炕。盤炕包括設計定位、選材備料、和泥醒泥、煙道設定、吊炕布局、壘砌炕牆、鋪土夯基、壘砌煙道、鋪墊石闆、上泥、澆湯膩縫、武火文火燒炕等12道工序。

徐福勝向記者講道,12道工序考驗的都是手上功夫和實踐經驗。比如砌築吊炕時,要按炕闆大小确定放線位置,與現代裝修時提前在屋内布設水管、電線類似;和泥有講究,澆水過程得有緩有急;鋪土夯基時,炕頭至炕梢要形成一定的斜坡,這樣才友善爬煙。尤其是最後一步,炕盤好後需要烘幹,先以急火快燒,後以慢火慢燒,直到炕幹才能停火,否則炕面層容易起皮且不耐踩踏,形成民間俗稱的“夾生炕”。“哪個環節沒做好都有可能導緻火炕久燒不熱,或竄煙嗆煙。雖是粗活,卻得細做。”徐福勝說。

40餘年的盤炕經曆,讓徐福勝感覺到了這項技藝的變化。“一鋪炕面看着差不多,其實内部結構随着炕的格局一直在變,泥瓦工們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手藝,得出讓炕熱得更均勻、不易倒煙、不易塌陷的經驗。”徐福勝帶記者從屋子裡走進廚房,又到屋外指着煙囪解釋道。

現在,年逾古稀的徐福勝不再以瓦工活為生,他将從父親那裡學到的手藝悉數教給兒子徐志偉。“從小看我爸盤炕,他将和好的黃泥攤到石闆上、用瓦刀抹平的畫面總會出現在眼前。隻要是我爸盤的炕,使用過的人都豎大拇指。”徐志偉說,接過父親的瓦刀時,也感到了盤炕手藝人沉甸甸的責任,俗語“農村三大難”中,“不好燒的炕”排在其中,可見,盤炕對農戶的重要性。

2021年,盤炕技藝(桓仁盤炕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東北,普普通通、習以為常的農村火炕,為何能評上國家級非遺項目?

離不開!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桓仁冬季漫長寒冷、夏季陰濕多雨,尤其是每年10月之後,大雪封山,冰天雪地,直至次年5月方冰消雪融。據《桓仁縣志》記載,桓仁地區年平均氣溫僅為6.3℃;根據幹燥度分級名額看,全縣均屬濕潤類型。群山環抱的地理環境和潮濕天氣,使桓仁人自古以來便在建屋時以設定火炕的方式取暖祛潮。

考古成果表明,盤炕技藝在桓仁沿襲久遠。桓仁境内現存的早期火炕遺址在北甸子鄉北甸子村盛家街的王義溝,專家考證,該火炕遺址的年代應為戰國到漢朝,其煙道形制與現在的形制基本一緻。這意味着,盤炕技藝在桓仁已傳承2000年之久。

時至今日,火炕仍是大陸北方農村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桓仁滿族自治縣文化館館長、非遺中心主任李久旭告訴記者,即便在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使用鍋爐、空調取暖的農村家庭仍不超過兩成。盤炕技藝是北方地區特有的,是以在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時,經專家指導,桓仁選擇了這個項目。

據了解,目前桓仁有泥瓦匠300餘人,會盤炕的多在50歲以上。盤一鋪炕約4000元,成本高、占地大、時間長,如何傳承好這項國家級非遺技藝是桓仁非遺工作者一直思考的問題。近年來,桓仁滿族自治縣非遺中心創新非遺技藝傳習方式,以非遺帶動扶貧,受到鄉親們的好評。“組織盤炕傳承人去貧困戶家中免費盤炕,大家共同讨論炕怎麼盤最好。一場活動下來,貧困戶省下4000元,我們也進行了技藝教育訓練,一舉多得。”李久旭說。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遼東條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曹文清正在編制籃筐。本報記者 查金輝攝

條編技藝 一捆枝條編花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距離通天村約50公裡的八裡甸子鎮秀裡村,家家戶戶都有火炕。清晨,老手藝人曹文清醒來時,火炕還溫熱。

眼下并不是進山割條子、采山菜最好的季節,但春天就要結束了,眼見家門口的山上泛出綠色,曹文清再也按捺不住,挎着杏條筐出門了。對于84歲的他來說,獲評的“遼東條編技藝省級傳承人”稱号還有點陌生,大山裡的各種植物倒是格外親切、熟悉。

割了一捆帶皮的杏樹條、榆樹條後,老人從山上下來,順便去買了一條魚,裝在斡荊條簍裡。“十二三歲的時候下河網魚,就學着大人的方法編筐,簍子肚大口小,魚鑽進去就出不來了。”就這樣,他從小就學到了世代相傳的編筐編簍手藝。

桓仁地區山高林密,境内林區處于長白植物區系和華北植物區系過渡地帶,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森林覆寫率達80.4%,為條編技藝提供了便利條件。遼東條編手工技藝具有獨特而完整的編制程式,割條、選條、泡條、豁條擰條、插邊條、鎖沿、裹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搬個小闆凳坐在小院門口,背靠大山,曹文清一邊熟練地擰杏條編筐,一邊緩緩道來:“山上割回來的新鮮樹條,困上三兩天就能用,或者晾幹随用随取,用之前先用水泡軟。以編筐為例,杏條需要泡水,泡軟後再擰條可以加強韌性,常用來打底兒;如果豁開後再泡,可以做邊條。”曹文清說,過去農村不用塑膠袋,背個大筐去縣城趕集,筐裡裝着油鹽醬醋,有的還裝着孩子。一般情況下,這種大筐下面有底座,人走累了可以靠着山坡坐下歇一會兒,休息好後借着底座的反彈力一下子就能站起來。聽曹文清這麼一說,一幅背筐趕集的生活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記者眼前。

2020年,遼東條編技藝被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其産品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極廣:杏條筐承重輕,可用于采山菜、撿蘑菇;榆條筐可用于撿糞、濾肥;斡荊條簍可用于背糧食、網魚,還可作為母雞下蛋的窩;臘木條可以編土籃、糧囤、小孩子的悠車;柳條質地柔軟、色澤潔白,可編簸箕、笊籬、笸籮;槐條稍硬,可編牆篦⋯⋯祖傳的手工編織技法林林總總,啥都能編。

時至今日,條編産品仍有需求。“這項技藝記錄了桓仁的地理風貌和人文風情,是桓仁曆史文化的一部分。如今,散發着植物清香的花籃、果盤、寵物窩等樣式新穎的産品,也以返璞歸真的姿态走進市場。”桓仁滿族自治縣非遺中心副主任趙丹說。

靠山吃山 林下山參富農家

慈愛厚重的大山,不僅提供了生産生活資料,還點燃了人們緻富的希望。在桓仁山區,名貴中藥材不難尋覓,野生人參紮根生長。桓仁山參在晉朝古籍中即有記載,馳名于清道光年間,此後一直是全國一些大參行的“開行參”。利用山間資源,經過艱苦創業,桓仁人不但延續了老手藝,更形成了以山為依托的産業優勢。

山參,是這片山地給予人們的特殊禮物,參藥資源早已成為桓仁的名片。桓仁境内的山嶺、林帶和土壤,為林下參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千百年來,人們在“放山挖參”的實踐中,逐漸掌握了山參的生長習性、分布情況,形成一套種植、采挖山參的技藝。據了解,桓仁現有的104項非遺項目中,與山參相關的有7項。2010年,桓仁山參(林下長蘆參)栽培加工技藝、桓仁張氏紅參古法制作技藝等項目,被評為本溪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該項目市級傳承人楊國孝告訴記者,先祖楊作雲秋季放山,将采集到的種子帶回來,種到附近的深山密林,逐漸掌握了林下長蘆參的栽培加工秘訣。從爺爺和父親處傳承了這一技藝後,他和哥哥楊國君苦心鑽研,以洗刷、選等、綁把、蒸煮、排針、灌糖、晾曬、包裝、儲存等20餘道加工工序為基礎,開發出一系列人參精加工産品。

山參栽培在遼東地區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種植及加工山參過程中流傳的習俗,是桓仁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2015年被評為省級非遺項目的祭山習俗就是其中之一。

據《桓仁縣志》記載,農曆三月十六為祀山神日,農人共食祭餘,俗稱此日為“老把頭生日”。老把頭是指進山挖參的“放山人”中的上司者或有經驗的人,是以,“放山人”将這一天定為祭山的日子。桓仁祭山習俗包括祭祀準備、祭祀儀式、禮成共食三大内容,有一套完整的儀式規程。随着社會發展,這一習俗被放山、種參、養林、開礦、種地等各行各業人士所認可,成為桓仁地區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動。

2020年,本溪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将位于二棚甸子鎮搖錢樹村的山參谷,确定為祭山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習基地。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六這天,山參谷會吸引遠近村民,以及國内外客商、中藥行業人士前來,像一場小型的人參行業洽談會。

大山不但給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精神寄托,衍生出一系列非遺技藝,而且幫助人們實作生活富足。“桓仁的富戶大多是種參、放山的人,老百姓依靠大山發家緻富,鄉村依托大山實作振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态本身蘊含着無窮的經濟價值。桓仁一直注重生态環境建設,保護好青山。依靠大山,将我們的老手藝、老習俗一直傳承下去。”李久旭說。

6

T06

塑泥像繪新顔 千山工筆重彩越千年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自唐以降,千山地區即有廟宇古建,千山彩塑彩繪也自此發端。數千年來,獨特的山川地貌塑造了千山人,也孕育了别具一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這當中,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千山彩塑彩繪最為亮眼。“塑”與“繪”的結合代表了千山彩塑彩繪藝術的核心表現手法,加之由南方傳來的清音雅韻營造出的氛圍,更是為千山彩塑彩繪烙上了粗犷、奔放的印記。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千山彩塑彩繪代表性傳承人張世滿正在對建築進行彩繪。本報記者 朱忠鶴 攝

以木為骨 千山稻殼泥塑其形

長白山宏闊秀麗,将餘脈向南延展。是以,在遼甯境内,從北至南,一道競相争奇的雄偉險峰将平原與丘陵一分為二。

這道險峰,就是千山。

本身就是長白山餘脈,也背靠着長白山餘脈,千山是以呈現出磅礴、壯麗的山川風貌。數千年來,這座被稱為“遼甯名山”的千山積澱了厚重且獨特的曆史文化,引來大量文人騷客駐足,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千山彩塑彩繪”即是其中之一。

初夏,我們踏着缤紛的落花進山,嘗試找尋“千山彩塑彩繪”的根源。愈往山中走,山中愈發甯靜,偶爾一兩聲鳥鳴劃破長空,更顯山中清幽。滿眼的蒼綠,夾着粉色的山花,綠與粉,近與遠,勾勒出了最佳透視效果。

山腳下,在一處安靜小院裡,我們見到了今年67歲的千山彩塑彩繪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世滿。小院深處,不起眼的平房被張世滿改造成了展廳。

推門而入,平房裡略顯清冷。開燈後,或造型誇張,或色彩濃烈的各式彩塑、彩繪作品映入眼簾,仿佛立刻熱鬧起來,讓人目不暇接。實際上,展廳裡堆積如山的這些作品隻是張世滿塑造出來的衆多塑像中很少的一部分,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已經布置在千山各個景區,供遊客觀瞻。

史料記載,在千年風雨中,千山彩塑彩繪多有損毀。1978年,千山作為全國第一批修複機關率先開啟古建築修複工作。當時海城的韓孟鄰、遼陽的顧景陽還有千山的關慶元等千山彩塑彩繪第三代傳承人承擔起了這一重任。張世滿就是韓孟鄰的親傳弟子。

展廳裡,我們在一尊半成品的彩塑像前站定。這是一尊不足半米的人物坐像,他慈眉善目,神情安然,雖然全身還未施彩,但我們已經能夠想象到其全部完工後的端莊優雅與不凡氣韻。

為了這份莊嚴,張世滿潛心鑽研了半個世紀。1979年,22歲的張世滿偶然聽說千山招募彩塑彩繪學徒,身為城裡人的他毅然報名,将行李卷從家中搬到了山裡的寺廟,一住就是一輩子。“當時身邊人都覺得我瘋了,别人都是想方設法進城,而我則是出城住進了山裡。”久居山中,張世滿已不願與人交往,就是這次采訪,也是經過了女兒張轶男的再三說服才同意的。

時間催老了張世滿,也精進了他所掌握的彩塑彩繪技藝。從展廳到辦公室,從操作間到設計室,張世滿一直在和我們聊天,向我們講解千山彩塑彩繪操作中的每一個細節。

以泥塑為例,從一抔黃土到最終彩塑成形,要經曆“砌神台—定大形—細節塑造”這三大步驟。

“這三個步驟隻是粗略的、總體上概括的流程。其實在每一個步驟裡,還有很多操作細節。比如在‘定大形’階段,就需要先‘立神骨’,也就是按照塑像的造型來制作骨架,而後在骨架上釘些釘子,綁草用。綁草泥階段也有要求,那就是不能綁得太緊,隻要可以貼挂住稻殼泥即可,要給後面的工序留有空間……”不善客套的張世滿講解彩塑的每一個操作步驟時卻滔滔不絕。在他的講述下,記者腦海中的一堆泥一步步地變成眼前的塑像。

實際上,彩塑的過程要遠比張世滿的講述更煩瑣、更細緻,僅所用泥料就分好多種。

比如泥塑中的最後一個環節——“細節塑造”,在塑像的大形定完、龍骨成形、草泥幹透後,即可進入細節塑造的步驟。這一步驟則是要求藝人擁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對工具的掌控能力,也是彩塑中最重要的步驟。

面對尾聲階段的塑像,手藝人首先要用較稀的稻殼泥如畫畫般在塑像上勾勒出泥像的細節造型,如臉部的眼、鼻、嘴、發髻和服飾的走向等。實際上,稻殼泥也不是最後的效果,待稻殼泥幹透後,還要在其上面抹一層細泥。

細泥的配制十分講究。張世滿介紹說,要把事先泡好的細泥兩鍬(需配棉花10克)和成糊狀,放到操作台上,再拿少量的棉花往泥裡拍,要把棉花均勻地拍到泥裡,然後再往裡面加入沙子。沙子的用量以用手搓捏感覺不黏手為宜。

“在抹細泥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泥像每一個細節的準确度,因為這是最後的定型階段。用和好的細泥準确地塑造出塑像的衣紋、手和臉等部位,上細泥一定要從泥像的腳開始,向上塑造。這樣可以有修改的餘地。如果發現某部位矮了、瘦了,可以增高、增肥,反之亦然。如果從泥像頭上往下塑造,就無法補救了。”張世滿接着說,細泥工序過後進入“打壓子”階段。因為所要“打壓”的部位造型已塑造得十分準确,使用壓子技術要求高,一般需要三遍壓光、壓實工序。第一遍“打壓”用力一定要輕、要平、形體要準。而待回水後壓第二遍、第三遍。壓子打完後,泥像的形體塑造階段才算全部完成。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彩繪工藝對比圖(左為塑像原貌,右為彩繪後的效果)。(資料圖)

以像為底 瀝粉着色繪其意

2020年,“千山彩塑彩繪”被列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這裡的彩塑彩繪是兩項截然不同且又有所關聯的技藝。張世滿說,千山彩塑彩繪分為“泥塑”和“彩繪”兩大部分,而“彩繪”又分“泥像彩繪”和“建築彩繪”兩個方面。

待塑像塑造完畢後,就進入泥像彩繪環節了。泥像彩繪不同于建築彩繪,前者是要在立體的人像上進行彩繪,除了衣服上的紋飾外,還要對泥像的頭、手、發髻等進行彩畫。

在對泥像進行彩繪前,手藝人要把塑好的泥像身上的裂縫填實,然後刷一遍膠礬水,這個過程被稱為“填縫”。

如同在紙上作畫一樣,在正式上色前,工匠要先在上好底色的泥塑上畫出樣稿,主要是針對衣服的紋飾。要根據泥像的身份、時代,以及所處的背景設計出符合人物特征的圖案,有些圖案是專屬的,不能用錯、用混,這一點與建築彩繪如出一轍。然後在畫好的圖案稿上瀝粉,瀝粉着色時要求線條粗細勻稱、流暢平滑,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卻考驗着手藝人的耐心與功力。接下來就是着色工序了。着色的過程要求較為細緻,要從大色、二色、小色三個階段進行。顔色搭配以青、紅、黃、綠為主。在準備貼金的地方要先着黃色。

最後還要給泥像手、臉上氣色。上氣色要待手臉上的底色完全幹透後再進行,用棉花蘸所需要的氣色粉(氧化鐵紅、紅土子、炭黑、群青等),往塑像的手臉部搓擦,這樣上的顔色有皮膚的質感。

與泥像彩繪不同,建築彩繪指的是在建築内外的梁、頂、鬥、廊上繪出裝飾的圖案與壁畫,種類很多。比如“金頂墨”,其特點是所有的線及獸類圖案都要瀝粉貼金,是以設計圖案時要考慮到所畫圖案是否适宜貼金。一般貼金圖案多為獸類,如龍、鳳、獅、麒麟等。另外還有不瀝粉不貼金的池,則畫人物、山水、花鳥畫等。這些池的底子多用卧金底或麻金底。彩畫的用色為青、綠、金(遼甯傳統稱建築物上的彩色為高照),這種彩畫華麗、莊重、典雅。

從22歲進山學徒至今,張世滿已經在山裡居住了45年。女兒張轶男在上國小前,和他一樣一直穿行于千山的各大殿宇間。

數千年來,千山給不同的人群提供了生存空間。如今,這座曆史文化名山不僅給張世滿提供了傳承先輩技藝的平台,還給他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更給他提供了充沛的非遺創作靈感素材。可以說,張世滿與千山難以分離。

從業幾十年,張世滿中途也有過迷惘。他不滿足于簡單的技藝延承,更想在彩塑彩繪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為此,他一次又一次研讀千山曆史,一遍又一遍翻越崇山峻嶺,從中找尋創新靈感。很幸運,他找到了——如今,傳統的彩塑造像經他之手有了全新的樣式與多種文化内涵。

“應該說,千山是我創作靈感的源泉。”對于千山,張世滿心懷感激。

以雅為樂 南韻北奏傳其音

“千山也稱為‘千朵蓮花山’。它的名稱近10種,對于一座山來說是很罕見的文化現象。是以,從名稱這個次元來看,遼東千山可謂天下第一‘名’山。而千山的每一個名字背後,又必然是某一個時空下,千山地域、人文、風俗的生動寫照,可以看作是千山古老、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信史。”長期專注遼東半島地域曆史文化溯源研究的鞍山師範學院圖書館黨總支書記、校史館館長鄭激宇說。

正因為千山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作為非遺項目的千山彩塑彩繪才會有與衆不同的風格。

如果說千山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千山彩塑彩繪提供了創作養分,那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千山寺廟音樂”更因千山獨特的文化而起、因千山而興。

20世紀20年代,一些南方行者因為仰慕千山之名,相繼來到鞍山地區的同時,也将南方的樂韻帶到了東北。由于千山位于遼南,是以千山寺廟音樂中“器樂”部分的笙管樂的曲牌又多與遼南民間流傳的笙管曲相同,形成了南北融合的新曲調。

南北文化的交融交流,讓千山寺廟音樂博采衆長後韻味獨具:它既有神秘清心的文化色彩,又有濃郁的遼南鄉土氣息。其韻律嚴謹,節奏明快,尤其借助笙管來伴奏唱誦的形式,更突出了濃郁的北韻風格。

由此,我們可以說,千山賦予這種獨特音樂以不同特質。

7

T07

磨璞石鑿重器 岫玉雕琢需步步精心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岫玉與新疆和田玉、陝西藍田玉、河南獨山玉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玉”,岫玉成就了一大批以琢玉為業的手工藝人,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帶動下,他們守正創新,讓玉石靈動,讓璞玉生輝,尤以“素活”聞名。在傳承中,年輕的手工藝人大膽突破,形成新的藝術風格。從礦到玉,從玉到人,岫岩玉雕正煥發新的生機。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岫岩玉雕代表性傳承人王運岫正在雕琢玉器作品。

南北派雕工聚岫岩 “素活”手藝全國聞名

從天空中俯瞰,岫岩滿族自治縣宛若一張深綠色的、盡情舒展的荷葉——脈絡清晰,布滿褶皺。這裡的“褶皺”,是俯視之下連片的丘陵,它們首尾相連,延綿不絕;而那些清晰的脈絡,則是一條條穿山鑿洞後連結各個交通節點的公路,以縣城為中心,向外發散。

岫岩就這樣被群山環抱,以出産岫玉聞名。

岫玉與新疆和田玉、陝西藍田玉、河南獨山玉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玉”。岫岩所産的玉料成就了一大批以琢玉雕刻為業的手工藝人。他們守正創新,讓玉石靈動,讓璞玉生輝,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岫岩玉雕代表性傳承人王運岫就是其中之一。

采訪車從縣城出發,轉了幾道彎,在城郊的一個小村子停了下來。從村裡主幹道向北,穿過幾戶人家,就是王運岫的玉雕工作室。這位今年67歲,在岫玉行業埋身一輩子的遼甯省優秀民間藝人正守在門口迎接着我們。此時,山巒映照,晴空萬裡。

2006年,岫岩玉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其曆史久遠,據史料記載,岫岩近古玉器生産初起于清乾隆年間,漸興于道光、鹹豐時期。清末民初,岫岩地區形成了有300多人從業的玉石街,出現了以江保堂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德純為代表的“素活二李”。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河北等地匠人來到岫岩,帶來了不同的玉雕技藝,是以,岫岩玉雕“北工”之風愈濃。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岫岩玉雕廠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吸引了不少南方玉雕工匠來到此地。由此,在借鑒吸收了南派雕工的細膩後,岫玉素活工藝有了進一步提升與發展。

“素活”是玉雕行話,指的是所雕刻之物差別于人物、花鳥、動物、花卉等生物類造型,它一般包括爐、瓶、薰、鼎、杯、壺、碗、盤、洗等玉制器皿。這類專屬造型大多借鑒秦漢以來的青銅器物,端莊大氣、雍容華貴,注重穩重平衡。在雕琢技法上,以立體圓雕、镂空雕刻見長,可以做到四面見工、内外通透。

王運岫因岫玉素活技藝而名冠中國玉雕界。為了生動展現岫玉素活風采,他在工作室裡專門辟出一間微型展覽館,用于全景式呈現岫玉作品:一件件玉雕磅礴大氣、雍容華貴、溫潤素潔,在燈光下閃着耀眼的光。這些岫玉素活器型大氣,又不輸細節,渾厚圓潤,又玲珑剔透。尤其是“打鑽掏膛”“取鍊活環”“肩耳制作”等工藝的巧妙運用,更顯岫玉素活的匠心獨運。

實際上,在中國玉雕界,岫玉素活一直傲視群芳。王運岫說,岫玉雕刻之是以能以素活脫穎而出,一方面得益于幾百年來素活技藝在岫岩的傳承未間斷,另一方面得益于岫玉品種豐富以及能夠開鑿出大型玉礦石。“可以說,這是大山賜予我們岫岩人得天獨厚的寶藏資源。”王運岫說。

岫岩人無疑是幸福的。長白山餘脈所形成的連片丘陵在這裡蘊藏了豐富的玉石資源。

岫岩所産玉石品質獨特,深受國内玉雕業的青睐。首先,岫岩玉石體形大,這是岫岩玉最為突出的特點。其次是玉種多樣,岫岩玉可分為河磨玉、岫玉兩大類十幾個品種。岫岩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既産蛇紋石又産透閃石的地區之一。第三個特點是顔色多樣,岫玉分為深綠、淺綠、黃綠、黃色、淺黃、白色、黑色、灰色、紅色、藍色等顔色。老玉和河磨玉又分為雞油黃、黃白、青白、綠、黑等顔色。

玉雕行業有一種工藝叫“岫岩工”,指的是岫岩玉雕深受京派玉雕的影響,吸收南方玉雕的精華逐漸形成的鮮明藝術風格和工藝特點的雕刻技藝,這種玉雕作品既展現雄渾、大氣、豪放的一面,又以細膩、玲珑、精緻著稱。“岫岩工”會因料施藝,廢料巧做,剜髒去绺,化瑕為瑜,巧用俏色、浮雕、圓雕、透雕鑲嵌組裝等工藝。最近幾年,岫岩玉雕在傳統素活、玉石巧雕、俏雕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已處于國内一流水準。

豐富的玉石礦資源以及習慣了精雕細琢的玉雕技藝,讓岫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他們對地域文化中的大美與内美的挖掘,不僅反映在玉雕作品上,也映照在他們的心靈上。

設計獨具匠心 傳承注重德才兼備

每天淩晨4點多,王運岫都會早早起床,來到工作室。打開燈,沉下心,拿起筆,将前一晚在頭腦中構思好的細節圖案逐一繪在玉石上。這是玉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天大亮,徒弟們相繼來到工作室。此時,王運岫已經工作了幾個小時。對徒弟面對面交代清楚後,王運岫抽身退出了工作室,準備去完成下一項工作。此時,工作室裡,琢玉之聲四起,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這既是王運岫每天的工作節奏,也是他“傳幫帶”中刻意保持的步驟。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運岫不僅視上述工作節奏為必需,而且将岫玉素活中的每一個操作環節視為必需。

一件岫玉素活作品的完成,一般要經過采玉、破料、設計、雕琢和抛光等幾個步驟。“步步精心,才能最終展現我們的匠心。”王運岫說,岫玉素活之是以備受矚目,絕不僅僅因為它形體較大,更在于藝人要熟練運用浮雕、透雕等技藝雕琢出輪廓清晰的紋飾,必要時,還要娴熟地運用内雕技法,從裡到外雕出幾層環環相套的紋飾。這些紋飾大多充滿濃郁地方色彩,它們與器形相輔相成,粗犷中透出精細,豪壯中藏着工巧,這是“岫岩工”的絕活。

岫玉素活技藝傳承脈絡清晰。王運岫介紹,岫玉素活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傳人分别是李德純、李富,二人為父子關系,他們擅長浮雕,紋飾古樸,線條流暢。第三代傳人賀德勝則是在傳統技法基礎上創造出镂雕和透雕。“我是第四代傳承人。”王運岫說。

在王運岫看來,所謂的“傳承”,不僅要向徒弟傳授雕琢技藝以及岫玉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還要傳承岫玉素活裡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岫玉素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玉雕作品中的具體展現,做好傳承,十分必要。”王運岫說,傳統與傳承,已經成為這位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每日的身體力行。對每一位登門拜師的學徒,王運岫都會先給他們上一堂正身正己的思德課。為此,王運岫總說:“做一個好的玉雕手藝人,首先要做一個好人。”

德才兼備,不僅是王運岫對自己徒弟的要求,也是岫岩當地政府對玉雕手藝人的要求。截至目前,岫岩共培養和推薦中國玉石玉雕刻大師10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人,遼甯省工藝美術大師14人,遼甯省級玉雕大師100多人,鞍山市工藝美術大師、玉石雕刻大師若幹人。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保證了岫岩玉雕工藝水準的提升。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王運岫用河磨玉雕刻的塔薰。

大膽突破創新 老手藝煥發新生機

山與館,玉與人,藝術與鄉村。一座私人玉雕博物館将本不搭邊的這些巧妙融合在一起。

岫岩縣前營鎮新屯村有一座造型簡約,内部别有洞天的所在——唐帥藝術館。

唐帥藝術館以館主唐帥的名字命名。雖居鄉間,但藝術館的氣質卻與傳統的玉雕博物館以及鄉居民宿大不相同。因為在外圍設計上增加了田地面積,是以,這座現代化的藝術館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毫無違和感。

不僅是外部造型大力突破,藝術館内部展出的幾千件玉雕作品同樣打破了人們對岫玉作品的原有認知。它們自由,灑脫,不拘一格,絲毫看不出傳統玉雕作品的影子。

比如,一大塊淺綠色的岫玉被雕琢成了浪花,它們恣意奔放,自由噴湧,充滿了生命的律動。再比如,一組名為“家在東北”的玉雕作品在燈光與漫天飛雪的背景烘托下,将用岫玉“雕刻”的東北人的樂觀、豪爽和不拘小節生動淋漓地展示了出來。

如果說王運岫的素活将傳統岫玉雕琢技藝原汁原味地傳承下來,那麼,新一代崛起的岫玉雕刻大師唐帥則另辟蹊徑,巧妙挖掘岫玉本身特質,試圖在作品中既觀照地域文化與傳統人文,又從現代化中提煉精神原動力,形成新的藝術風格和玉雕語言。

這正是岫岩當地政府樂于見到的。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岫岩玉雕的成功當然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使然,其中“人”的因素尤為重要。當地政府認為,不論是玉雕設計人員還是雕刻人員都要不斷提高水準,特别是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

“我們要發揮名人效應,要成立大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帶徒弟的方式來培育新人。”岫岩滿族自治縣文旅局局長于文鑫說。

從去年開始,唐帥一邊經營着自己的藝術館,一邊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個項目——中國玉雕大師創意産業園。這位岫岩玉雕的少壯派代表一方面意識到了岫岩對“岫玉大師”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意識到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岫玉雕刻想要提檔更新,精益求精,唯有在玉雕大師培養上下功夫。就這樣,一座旨在通過多種扶持手段培養岫玉雕刻大師的基地拔地而起,預計今年6月末正式投入營運。

璞玉藏深山,雕琢成絕倫。延綿不盡的群山既蘊藏着岫玉礦料,也蘊藏着無數岫玉雕刻手藝人創作的源泉與靈感。從礦到玉,從玉到人,岫岩玉雕正煥發新的生機。

8

T08

五彩線手底針 繡出熱辣滾燙東北風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提要

滿族民間刺繡記錄着滿族人民從漁獵、遊牧生活步入農耕定居生活的曆史變遷,與蘇繡、湘繡、蜀繡、粵繡一樣,是中華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相比之下,滿族刺繡作品更加富有層次感和立體感,粗犷大氣、色彩豔麗、針法靈活,具有濃郁的北方地域特色,鮮活地表達了東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文化品味和審美習慣。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岫岩滿族民間刺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立梅在刺繡。本報記者 楊競 攝

骨作針皮作線 滿繡誕生山林間

4月末,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興京滿繡坊。春日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在幾名繡娘身上,她們正專注地飛針走線。

“小針紮,裹青麻,青麻裡面藏點啥?青麻白,青麻新,青麻裡邊插花針。”51歲的桑菊是新賓滿族刺繡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她從小就會唱這首兒歌。她制作的一件黃色長袍娃衣挂在一角:柞蠶絲面料,上繡祥雲在龍鳳之間缭繞,寓意龍鳳呈祥。這件作品在2021年遼甯省首屆工藝美術大賽上獲刺繡類二等獎。桑菊說,這件娃衣是滿族人日常穿的衣服,是用桑蠶絲繡的。

新賓滿族刺繡的針法主要有平繡針、打籽針、盤金繡、滾針繡等。盤金繡是新賓滿族刺繡傳統繡法之一,以金、銀線為主要繡線,其繡品裝飾性強、耀眼奪目,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觀感。

滿族民間刺繡作品實用性強,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服飾類、日用品類和佩飾類,如旗袍、坎肩兒、花邊、鞋、帽子、枕巾、圍裙等,幾乎涵蓋了滿族人日常所穿所用。滿族刺繡紋飾豐富多彩,講究的是“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主要有人物故事、山水風景、祥禽瑞獸、花木果蔬、民俗生活等。2020年,新賓滿族民間刺繡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滿族服飾文化學者、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滿懿說,因與山有關,是以滿族刺繡最早用的面料不是布而是動物皮或魚皮。線也不是普通絲線,而是由動物筋或獸皮、魚皮切成的細條兒。針是用獸骨或魚骨做成的。滿族刺繡從誕生起就融入東北的山地文化中。

後來,滿族人融入農耕生活,種棉種麻,在同中原人的文化交流中學會了用棉麻絲刺繡。

桑菊畫過的娃衣設計圖有上百張,繡坊已經完成百餘件。多數娃衣上面繡有山水雲圖案,山崖聳立于海水中,寓意團結富強,展現出滿繡特有的藝術魅力和風格。

“不但講究結實耐用,而且手能感覺出繡品的立體感。”桑菊補充說,新賓滿族刺繡的主要流程包括選花樣、描稿、選底料、上繃、勾繃、配線、刺繡、整理及裝裱等8個步驟。刺繡品按材料分為皮革類、棉麻類。棉麻類繡品還可以細分補花、堆绫、盤金等。

與蘇繡細膩如水、小家碧玉的風格不同,滿族刺繡更适合表現大氣、粗犷、豪放的東北風情。在造型上,比蘇繡、粵繡等南方刺繡更加誇張、粗犷、拙樸。在色彩上,冷暖色調對比強烈、凝重豔麗。在構圖上,飽滿、對稱,極具北方民族特色。

“我們可以通過常用針法來了解滿族民間刺繡。因蘇繡對滿族刺繡的影響最大,我們不妨以蘇繡做參照物來講解。”滿懿對比分析,蘇繡講究的是絲薄通透,技藝高超的繡娘在使用繡線時會将一股繡線劈分成16根絲,講的是慢工出細活。蘇繡的桑蠶絲繡線與桑蠶絲面料非常和諧,繡品幾乎沒有凹凸起伏的立體手感,這正是蘇繡的線與面料所決定的美,講的是絲滑。而滿族刺繡則是誕生于動物皮革之上的技法,滿族繡娘會把幾股柞蠶絲線撚成一根粗的繡線,而普通人家直接用自己撚的粗棉線來繡,粗線配粗布,給人以粗犷立體、大氣豪放之感,反映了東北人的性格。

同是滿族刺繡,沈陽滿族刺繡由桮氏家族祖先從宮廷帶入民間,于2020年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桮小麗是代表性傳承人。她自幼耳濡目染,繼承了祖輩、母親和姑姑的刺繡技藝,手藝精湛,掌握的針法更加全面。她創新構圖和造型,逐漸融合現代藝術,并将技藝傳授給女兒。目前,沈陽滿族刺繡主要在遼沈地區傳承發展。

桮小麗告訴記者,沈陽滿族刺繡具有典型的滿族傳統刺繡特征,作品是以家織布或紡織布做材料,以藍和淺藍、黑和黃、白和藍、黑和白等為主色調,以粗線條造型、勾勒輪廓,呈現出粗犷、拙樸、生動的特點,主要應用于服裝衣飾、婚嫁喜壽、門簾桌簾、枕頂被褥、家居裝飾等,具有典型的滿族民間吉祥文化符号,寓意着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天遼地甯說非遺 群山毓秀

夏麗雲的刺繡作品《堆秀老虎》。(受訪者供圖)

立體豪放大氣 浮雕繡絕技驚四座

錦州地處遼西走廊,在曆史上一直是中原文化與東北文化融合之地。為此,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受新思潮的影響要比新賓滿族刺繡更強烈,更具時尚性。

錦州滿族刺繡一方面保留了滿族人以皮革刺繡的樸實厚重工藝風格,有“生命樹”“嬷嬷人”及滿族神話傳說等圖案内容,另一方面吸收中原魯繡、江南蘇繡等漢族刺繡技藝和文人繪畫的藝術營養,在粗犷的風格中融入細膩,顯示出錦州文化的豐富性和包容性。

2008年,錦州滿族民間刺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夏麗雲是這一項目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夏麗雲出生在義縣。受母親影響,她從小就喜愛滿族刺繡,10歲開始學習刺繡方法。盡管最初隻是繡各種荷包、襪底兒,但她心靈手巧,勤學苦練,十五六歲時已掌握了滿族刺繡的大部分繡法。

2008年,她帶着錦州滿族民間刺繡走進北京奧運會,其浮雕繡品“盛世龍”技驚四座。這是一幅長1.9米、寬0.8米的巨龍繡卷。讓人稱奇的是,巨龍呈現躍然騰飛般的立體感,而這也正是滿繡的獨門絕技“浮雕繡”的妙處所在。“浮雕繡是滿繡的特色繡法,是其他刺繡所不具備的,尤其是龍鱗部分,是一片兒一片兒繡成的。”夏麗雲說。

“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又叫‘針繡’‘紮花’‘繡花’。同岫岩滿族民間刺繡、新賓滿族刺繡一樣講究實用性。作品多是衣帽服飾和日常生活用品,衣服、披肩、兜肚、套褲、圍裙、繡花鞋、帽子、枕頭頂、門簾、手帕、坐墊等均是滿族婦女展現智慧與技藝的載體。”滿懿說。

錦州滿族民間刺繡的繡法較多,有平針繡、緞繡、割繡、補繡、包繡、編繡、納紗、鎖邊針繡、打籽繡、挑花等。其技藝要求可概括為:順、齊、平、勻、潔5個字。“順”是指直線挺直,曲線圓順;“齊”是指針腳整齊,邊緣無參差現象;“平”是指手勢準确,繡面(刺繡的底布)平整,絲縷不歪斜;“勻”是指針距一緻,不能露底,不能重疊;“潔”是指繡面光潔,無污迹等。

夏麗雲說錦州滿族民間刺繡繡線很有講究,除了棉、絲等材質差別外,線的結構還有單股、雙股、四股、六股的區分。線的材質、粗細的選擇要根據底布材質、刺繡品類、圖案特征等搭配組合。例如在緞面上刺繡時,需将一根絲線劈成多股,針碼也極為細膩。

錦州滿族民間刺繡的題材十分廣泛,吉祥圖案、花鳥魚蟲、菜蔬瓜果皆可入繡,神話傳說、地方戲曲、文字詩詞、幾何圖案無所不包。家鄉的山川、廣袤的大地、庭院中的花草、豐收等生活中常見的景物也帶給滿族婦女取之不盡的靈感。

曆史上,随着民族融合,漢族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神話傳說也被滿族人熟知,如“八仙過海”“劉海戲金蟾”“白蛇傳”“姜太公釣魚”等傳統故事在錦州滿族民間刺繡中有所表現,在構思、立意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例如,有的作品取材于曆史故事《楊家将》系列;有的作品取材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浒傳》等精彩片段;還有的作品取材傳統二人轉。

紋樣美針法多 大膽創新繡出“油畫”

相比新賓滿族刺繡、錦州滿族刺繡,岫岩滿族民間刺繡的民俗氣息更濃,強調實用性。

岫岩地處大山中。生活在這裡的婦女會将内心深處對春天的向往、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繡在作品中。自古以來,滿族婦女從小就學描花樣、刺繡,會親手繡制嫁妝,通過母女相傳、姑嫂交流、妯娌切磋、鄰裡相授等途徑,使刺繡技藝和藝術風格代代相傳。

2008年,岫岩滿族民間刺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60歲的吳立梅是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岫岩滿族民間刺繡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曆史,刺繡的紋樣豐富多彩,有山川河流、花草樹木、日月風雲等種類。針法上也靈活多變,套針、搶針、亂針、長針、鎖針、花針等穿插運用。其繡品造型、構圖十分講究,延續了大陸傳統的“層層剝皮,疏密相間。疏能跑馬,密不透風”的民間構圖法則,點、線、面有機結合,三角、菱形、方形、圓形巧妙穿插,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其配色醒目豔麗、對比強烈、豔而不俗、展現出質樸熱烈的藝術風格。

在岫岩滿族自治縣水巷風景區内的一個繡坊裡,我們見到了吳立梅。

吳立梅正在編寫滿繡繡譜——一本供後人查閱滿繡曆史及技法的書,用文字、圖形、圖檔等深入淺出地解說滿繡的各種技法,是初學者學習滿繡的教科書。

為了編寫繡譜,吳立梅走訪了百餘位“老繡娘”,因為岫岩滿族原汁原味的刺繡都掌握在這些老人手裡。吳立梅說:“要展現滿繡的傳統風格,我們必須要用岫岩當地的語言去描述滿繡的技法,而不是用蘇繡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才能確定岫岩滿族刺繡的地方色彩,這是編寫繡譜過程中的最大難點。那些繡了一輩子花的老人根本不會用語言來表達,她們隻會做各種刺繡的動作,這時就需要我自己翻閱相關記載,了解當地的文化風俗和語言特色來準确表達。”截至目前,吳立梅總結出滿繡有28種技法。

吳立梅為人直爽、潑辣,這樣的性格偏偏就繡出細膩的作品,森林、老虎、雄鷹、鳳凰、牡丹花、梅花等都在她的繡品中栩栩如生,手法上不拘一格,或粗犷豪放,或細膩樸實。吳立梅說,是這裡的山山水水養育了她,給她創作的靈感。

滿懿很喜歡吳立梅的作品,認為她的作品繼承了岫岩滿族民間刺繡中的多樣繡法,有紮繡、緞繡、割繡、補繡、包繡、編繡等。其中,割繡是岫岩滿族民間刺繡的特色繡法:刺繡時把兩塊堅挺、厚實的面料緊貼到一起放在撐子上,然後用紮針的方法正反面走線,根據畫面需要變換彩線顔色,針腳盡量緊靠一起,并适當掌握彩線的松緊度。繡好後,用寬刀從兩塊刺繡中間将彩線均勻割斷,即成一模一樣的一對繡品。

吳立梅不滿足于現有的技法,不斷進行創新。她大膽吸收蘇繡的技法,結合自己的了解,創作出新的刺繡作品。她用4年時間繡出一幅名為《貴妃醉酒》的油畫作品。“我用滿繡結束了我們滿族刺繡沒有表現畫面背景針法的曆史,這種針法的變化使用,能夠很好地表現出畫面中平劇人物甩袖的空氣流動效果,我覺得自己值了。” 吳立梅說。

滿族的民間刺繡不僅豐富了曆史文化内涵也飽含着滿族人民的創造力與智慧,其工藝技巧和文化内涵使其自成體系,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來源:遼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