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稀土管理新規釋出後,外媒稱其為報複性措施,與中西貿易摩擦有關

作者:賀文萍

日前,國務院正式釋出《稀土管理條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稀土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壞稀土資源,國家對稀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采。

消息一經釋出,西方輿論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指責中國意圖控制全球産供鍊,遏制西方國家的戰略反制能力。

稀土管理新規釋出後,外媒稱其為報複性措施,與中西貿易摩擦有關

“政治新聞網”歐洲版評論稱,中國所釋出的管理條例旨在實作對稀土資源的長期控制。當下全球清潔能源的發展都有賴于稀土産業的支援,隻要中國從上遊切斷控制稀土産業,就能夠確定自身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其中又以電動汽車、風力渦輪發電産業尤為明顯。

彭博社指出,中國長期以來幾乎壟斷了稀土、锂和石墨等精煉材料的供應,這些材料對高科技制造業和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至于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媒體,則将《稀土管理條例》與中西貿易糾紛挂鈎,将此視為中國的“報複性措施”。評論稱,中國此次透過這項《條例》,在稀土開采、冶煉和流通等領域制定法規,旨在以國家安全名義來保護稀土供應。

稀土管理新規釋出後,外媒稱其為報複性措施,與中西貿易摩擦有關

不過,也有部分理性的觀點認為,中國多年來一直不鼓勵稀土出口,最新的《條例》隻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合法化”。

據了解,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産與儲量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釋出的資料可知,2023年大陸稀土産量為24萬噸,約占全球三分之二;全球17種稀土元素的儲量為1.1億噸,大陸占40%。

去年早些時候,大陸便收緊了幾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包括對鍺和镓相關物項、作為電池關鍵材料的部分石墨實施出口限制。

到了年底,大陸又宣布禁止稀土的提煉、加工和利用技術的出口,以捍衛自身在稀土技術上的市場主導地位。外媒将此視作中國“挫敗西方發展稀土行業的努力”。

稀土管理新規釋出後,外媒稱其為報複性措施,與中西貿易摩擦有關

近些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嘗試各種方式,試圖擺脫在稀土領域的對華依賴,但卻收效甚微。有分析指出,相較于中國在稀土領域幾十年如一日的深耕,西方在該行業的努力還不夠,而且存在明顯缺陷。

分析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便穩居全球稀土供應的上司位置,其稀土加工技術也是首屈一指。不過,由于中國力推稀土資源可持續化戰略,加之西方國家大力發展新的稀土供應鍊,國在稀土出口總量中的份額已從2010年前後的90%,下降至如今的70%左右。

在稀土的産供鍊中,上遊生産涉及稀土的開采以及氧化物的提取和分離,而下遊則主要是清潔能源産品的生産。

稀土管理新規釋出後,外媒稱其為報複性措施,與中西貿易摩擦有關

中國在稀土的提煉、加工和利用技術上擁有絕對優勢,主導了稀土原礦和其他上遊産品的出口,這就令西方望塵莫及。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全球任何地方發現了一座稀土礦山,在沒有惡意阻撓或政治幹涉的情況下,開采出來的礦石大機率會被送到中國精煉,以得到純金屬。

對于絕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至少要十年以上的大規模投資或能在稀土加工領域與中國一較長短。但從現狀來看,西方雖有這種戰略思維,但卻乏有實質性行動。

對于中國來說,實作稀土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方能維護自身利益與全球産供鍊穩定,這一點不容任何西方國家無端說教指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