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作者:汽車大公司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把油箱做大是套路,把電池做小才是技術。”

“論造發動機,豐田的深厚功力在新能源時代仍将大派用場。”

“廣汽豐田智能電混更比插混強。”

看到廣汽豐田副總經理彭寶林在廣汽豐田科技開放日上的演講,或許你的第一感覺,是在激烈的市場競争與内卷下,連豐田也“繃不住”開始掀桌子了。

這可能并不是豐田過往的傳播習慣,但也并非一些人所言的“急眼了”。

在會場外,廣汽豐田用詳盡的資料參數,對比了各個品牌的混動技術,也用了大量的數字來展示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的價值。

其實,相比于吃瓜群衆喜聞樂見的“打打殺殺”,廣汽豐田更希望用資料和事實,為市場對于HEV混動的認知糾偏,并且用理性告訴使用者在這個時代,HEV混動存在的價值,以及如豐田這樣傳統車企存在的意義。

重新審視混動的最優解

造車,“技術為王”固然沒錯,但所有的技術歸根結底是為使用者價值而服務。而如今市場上混動的“内卷”,其實你很難說是為了營銷的噱頭,還是使用者的體驗。

當然你也許會說,續航越長對于使用者來說,意味着更少去加油站或是充電站;同樣的價格之下,誰給的電池越多,油箱越大就越“厚道”。

但這是“最優解”嗎?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更低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他們所需要的。

而更大的電池意味着成本、重量、更多的安全風險以及為消除這些風險所做的措施;更大的油箱同樣意味着成本和占用空間的增加。

就像純電動汽車也并不會為了增加續航而單純地堆積電池,因為更多電池的自重會逐漸抵消增加電池所帶來的續航增加。

汽車作為商品,本質上決定了它必須找到一個成本、功能和效率的最優平衡點。

固然我們不能忽略PHEV插電混動車型所擁有的更長純電續航裡程、免購置稅以及享受新能源牌照的政策傾斜,對于擁有家充樁并且大部分用車場景為市區的使用者來說,的确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體驗。

但對于沒有家充樁的使用者而言,PHEV插混還是最好的選擇嗎?

包括EREV增程式和PHEV插電混動在内的混動車,更多基于“電”的邏輯來設計整套混動系統,這也意味着在動力電池虧電的情況下,其使用體驗會大幅下滑,甚至會在一些極端場景下出現動力受限的情況。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而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擺脫了對大電池、大電機和大油箱的依賴,同時從工作原理上也解決了高速工況動力延遲、油耗增高的困擾,進而獲得一個“極緻均衡”的使用體驗。

如果從使用者使用體驗的角度出發,我們将HEV和PHEV放到一個從燃油車跨越至純電動車的坐标軸上,HEV會更靠近燃油車,而PHEV會更靠近電動車。

當然PHEV可以獲得更久的純電駕駛裡程,但或許你也要擔心不同季節電池續航的變化、多次快充後電池的安全,甚至是下載下傳滿屏的App隻為找到一個最優惠的充電時段,亦或者忍受公共充電站擁擠、髒亂的環境。

而HEV可以讓使用者把這台車當做一輛燃油車來開,不必考慮何時充電,因為曆經5代進化的智能電混雙擎系統,已經可以将系統的工作邏輯處理得非常精妙;也不必擔心電池安全與系統的可靠性,1.12度的小電池、淺充淺放的電池管理政策,讓電池安全性大幅提升。

至今全球2600萬台豐田混動車擁有“0起火0爆炸0洩漏”的成績,也有計程車行駛150萬公裡而混動系統無故障的紀錄。

此外,更加輕量化的動力系統,也讓車輛的空間布置更加靈活、車重更低,不僅帶來更好的能耗表現,同時也降低輪胎、制動、底盤的負荷,進而用更低成本達到更好的體驗,最終是為使用者降低擁車成本。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的底層邏輯就是“效率”,這不僅指代動力系統本身的能耗表現,也指代整個系統從成本、結構原理、可靠性以及最終達成的使用體驗上的極緻效率。

這并不是所謂的“偷工減料”,看看如今在内卷中掙紮的衆多主機廠,有哪個不是為了更低的成本而選擇不斷優化?而廣汽豐田通過智能電混雙擎系統,背靠豐田2600萬輛的混動家族,從更根源優化效率問題。

最近有權威媒體将豐田混動與比亞迪第五代DM-i進行了對比測試,結果顯示,不需要充電、油箱容積小了22L的豐田混動,續航裡程也超過了1300km,僅比滿油滿電的比亞迪少了500km。

當然,這可能意味着比亞迪的車主可以少去一次加油站,但這也肯定算不上什麼跨時代的差距。尤其對于沒有家充樁的使用者來說,與其糾結是否去充電,倒不如心安理得地開着一輛和燃油車一樣省心的“新能源車”。

混動之外,廣汽豐田的“後手牌”

看到此時,或許你還會說:“我承認豐田混動很棒,但除了混動,豐田還有什麼?”

這次廣汽豐田科技開放日上,前半場的時間屬于廣汽豐田,而後半場的時間則屬于華為、騰訊、Momenta與小馬智行。

在這些中國本土科技公司與自動駕駛公司的技術合作之下,廣汽豐田在智能化領域的追趕在快速拉近。随着現地化研發體制的不斷深化,廣汽豐田計劃到2025年實作全面領先合資,緊跟新勢力;2026到2027年跻身行業第一梯隊的目标。

而豐田與Momenta在高階智駕領域的合作,也有了更具體的進展。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廣汽豐田即将推出的鉑智3X車型,将首搭與Momenta聯合打造的端到端高階智駕,擁有英偉達254TOPS計算平台,全車11個超高精度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和1個雷射雷達(126線),基于Momenta的資料飛輪,可以通過海量量産資料回流,自主學習、快速疊代。

這套智駕系統将提供覆寫泊車、高速、城區NOA的全場景高階智駕體驗,實作“有路就能開,有障就能避,有位就能停”。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而在智能座艙方面,廣汽豐田通過與華為、騰訊等頂尖科技大廠的賦能,為全球車型更新符合中國使用者需求與體驗的智能座艙。今年,廣汽豐田推出的第9代凱美瑞、2024款賽那和漢蘭達三大旗艦車型,都使用了基于華為HMS for Car車載解決方案,打造人-車-家全場景互聯,融入了華為AI語音助手、鴻蒙智聯車家互聯生态及運動健康能力,同時整合了豐富的騰訊系生态服務。

未來,廣汽豐田與華為更全面合作的智能座艙産品,将搭載于2025年上市的C級純電轎車上。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面向更遠的将來,廣汽豐田與小馬智行合作開展的L4級無人駕駛計程車商業化營運不斷擴大規模,并且逐漸推動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量産。

目前,搭載小馬智行自動駕駛系統的賽那全無人Robotaxi已經連續運作1年0事故,而由豐田中國、廣汽豐田和小馬智行共同出資的合資公司骓豐科技也已正式成立,首期規劃在一線城市投放千台規模的鉑智系列L4級Robotaxi,開展規模化營運。

合資,在紛亂中堅守

在釋出會的會場之外,其實廣汽豐田還設定了和混動、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技術一樣篇幅的,圍繞品質與品質的展闆。

比如追求“零缺陷率”的廣汽豐田工廠,不僅擁有自動化率100%的沖壓工廠中的房間、焊裝工廠中的房間和塗裝工廠中的房間,還有領先行業10個百分點,一次性合格率99.2%的總裝工廠中的房間。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有錢就能買到的一流機器人、沖壓機,豐田多年生産制造經驗積累所帶來的管理體系,是其他新品牌難以複制的。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廣汽豐田的從業人員向我們介紹了一套“變化點管理”體系,其實看上去流水線生産的工廠并非穩定的一成不變,人、機、物、(方)法和環境都在不斷變化,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流程來驗證這些變化對于生産品質的影響,而這就需要經驗的積累。

再比如豐田對于供應商品質标準的設定,如果過高,可能會造成成本浪費甚至是供應商的造假;如果過低,則無法滿足品質要求。對于缺少生産經驗的企業來說,“抄現成的”是一種捷徑,但卻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而廣汽豐田的标準設定會更加均衡和科學,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是最适用的。

盡管汽車行業的競争邏輯、技術發展正在經曆巨大的變化,但合資企業多年的經驗積累依然有着巨大的價值,尤其是在當下的“内卷”環境下,合資企業一方面需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價值,就像廣汽豐田科技開放日上所講的那些;另一方面,也需要堅持那些“難而正确”的事情,在競争中以長期主義赢得未來。

當然,這也需要與時俱進。

比如廣汽豐田全新一代插電混動技術即将到來,搭載能夠快充的插混技術的車型将于10月在中國上市,其WLTC純電續航可以達到90公裡,綜合續航超過1200公裡。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小油箱小電池,廣汽豐田挑起混動效率之争

此外,在電池技術方面,廣汽豐田也儲備了多種類型,并且會在未來數年内陸續量産裝車。

這是廣汽豐田成立20年來,首次舉辦科技開放日,也讓外界第一次完整地看到廣汽豐田的經驗積累和技術儲備。而相比于過去的“躺赢”,合資品牌也在轉變思路,更積極地對外發聲。

畢竟,市場技術多元化的競争,本質上是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豐富、更符合價值的産品,而并非“你死我活”的内卷和營銷嗓門。而不要讓嗓門掩蓋了産品本身,是這個行業應該回歸的正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