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加大對人工智能巨頭交易審查力度

作者:經濟參考

針對包括人工智能領域在内的科技巨頭的交易行為,歐盟監管機構加大了審查力度。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在遏制惡性競争的同時確定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但仍有擔心認為,過度監管或影響人工智能開發程序,加大公司經濟負擔。

微軟與OpenAI等合作面臨審查

據彭博社報道,歐盟反壟斷機構日前表示,準備重新審視微軟與OpenAI的合作以及對谷歌與三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交易尋求更多監管審查。

歐盟競争事務負責人瑪格麗特·維斯塔格表示,準備就有關OpenAI獨家使用微軟雲技術的排他性協定向競争對手進行詢問。她于今年3月向微軟、谷歌、Meta以及其他達成人工智能合作的大型科技公司發送了調查問卷。“我們已經審查了回複,現在正在發送後續請求,以擷取有關微軟和OpenAI之間協定的資訊,了解某些排他性條款是否會對競争對手産生負面影響。”

對此,微軟回應稱,将随時準備回答歐盟委員會可能提出的任何其他問題。據媒體報道,作為OpenAI的主要投資方,微軟自2019年雙方開始合作以來已投資了至少130億美元。尤其在OpenAI去年11月“人事大地震”事件之後,微軟在董事會中獲得了一個觀察員席位。根據微軟與OpenAI達成協定的條款,微軟将為OpenAI提供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工具支援,而微軟的Azure雲計算平台也将成為OpenAI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平台。

分析認為,與用時較短的并購審查不同,反壟斷調查往往會持續數年。但那些最終被認定違法的公司,如存在通過捆綁銷售産品或阻止競争對手獲得關鍵技術的行為,将面臨巨額罰款和整改的法律風險。

歐盟的這些舉措凸顯了全球監管機構對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在新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感到不安。專家指出,在歐盟對科技巨頭企業監管趨勢整體趨嚴的情況下,如果歐盟再像此前推出《數字市場法案》(DMA)那樣,新拟出一個類似“數字守門人義務”的規定,可能會對大公司的投資和并購産生更多的限制。

此外,歐盟也關注到技術人才正在向科技巨頭集中的現象。維斯塔格表示,她正在研究“收購-招聘”行為,即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主要是為了獲得人才和團隊。例如,微軟今年3月斥資6.5億美元收購了初創公司Inflection,進而可以使用Inflection的模型并聘用其大部分員工。“如果這些做法最終導緻企業集中,我們将確定它們不會違反我們的合并控制規則。”

維斯塔格還提到了對大型科技公司阻礙小型人工智能開發商接觸使用者和企業的擔憂。她說:“我們還發送了資訊請求,以更好地了解谷歌與三星達成的協定。在某些三星裝置上預裝谷歌Gemini AI基礎模型最小版本的影響。”今年1月,谷歌與三星公司達成了一項多年期協定,将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嵌入三星的Galaxy S24系列智能手機。

加大監管力度確定交易合規

今年3月7日,歐盟《數字市場法案》正式落地生效。從徹底改革線上平台到幕後工程,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Meta和位元組跳動這些被法案确認為“看門人”的企業紛紛采取措施,以遵守該法案。

作為歐盟針對科技巨頭頒布的反壟斷舉措之一,《數字市場法案》将明确數字服務提供者責任,遏制大型網絡平台惡性競争行為,確定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有媒體指出,該法案具有裡程碑式意義,其落地意味着“監管大型科技公司的轉折點”。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該法案将重塑全球科技行業。

據悉,如果這些企業沒有遵守法案,最高可能被處以營業額10%的罰款;如果違反規定的行為持續超過1年,還可能被禁止在歐盟市場經營。法案還要求相關科技巨頭旗下的應用程式能夠與競争對手“互操作”,這意味着這些企業需要開放應用程式的接口,與其他應用程式進行互動和共享資料,讓使用者能夠自行決定在裝置上預裝哪些應用。法案還禁止将手機使用者的資訊變現,禁止違規收集資料等行為。

據外媒報道,德國聯邦卡特爾局局長安德烈亞斯在該機構的年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數字市場的集中度将進一步加深,從晶片到前端,各個層面的實力都将增強,這是一個很大的危險。”有财經網站表示,英偉達正主導着為人工智能軟體提供動力的資料中心晶片市場,而OpenAI則引領着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領域,這些公司主導着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

“但這場獨家派對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報道評論稱。除了歐盟以外,美國和英國的監管機構也在密切關注該聯盟。美國相關機構正在對微軟、英偉達和OpenAI在内的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可能存在的反競争行為進行調查。

對于反壟斷調查對消費者和市場的影響,國際法律與經濟中心競争政策主任奧爾認為,微軟和OpenAI等公司将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來滿足合規要求,而不是開發最新、最好的人工智能産品。這可能會讓競争對手趕上它們的市場主導地位,進而使人工智能市場受益。

然而,有反對者認為,歐盟的超前和過度監管可能會進一步造成歐洲人工智能産業落後的局面,諸多事前監管環節都将影響人工智能的開發程序。此外,人工智能監管等要求使創新型初創公司面臨巨大挑戰,導緻經濟負擔過重。

歐盟亟待追趕人工智能發展潮流

歐盟委員會6月27日釋出的2024版《歐盟科學、研究和創新績效報告》顯示,過去20年歐盟研發投入不斷增加,但歐盟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鍊技術和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落後于中國和美國。

在研發投入強度方面,2021年歐盟僅排在世界第五位,落後于美國、日本、南韓和中國。此外,報告指出歐盟在研發方面面臨三重挑戰,包括未能充分利用其研發創新生态系統、研發創新鴻溝持續存在、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存在技術差距。

與此同時,畢馬威近期釋出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53%的德國企業希望在未來12個月内增加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資,這其中超過一半的企業計劃增加至少40%的投入。企業還認為需要在人工智能戰略、治理和應對監管方面迎頭趕上。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金融服務、戰略與管理咨詢合夥人貝内迪克特·赫克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實驗階段正在慢慢讓位于實施階段,企業正采取更具戰略性的方法來處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該技術,但相關領域仍有改進餘地。歐洲需要在這個方面加速追趕。

對此,德法兩國日前在柏林附近的梅澤貝格城堡舉行部長會議并釋出聯合檔案稱,歐盟需要增強創新、刺激投資、創造公平競争環境,并改善監管架構,進而在未來維持技術和工業領域的實力,并在綠色和數字化轉型方面占據優勢。檔案呼籲歐盟支援發展綠色産業、人工智能、量子、航空航天、生物等關鍵技術,減少單一市場内的不合理壁壘,刺激數字化和綠色轉型等領域的投資。(記者 秦天弘)

來源:經濟參考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