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作者:今瓜州

漫漫求學路

作者:蘇雲霞

這幾天,聯考、中考狀元陸續出爐,我的思緒被慢慢拉回到自己過去的求學經曆中。我就讀的國小,會甯縣老君坡鎮蘇堡國小,在國家近幾年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示範點和建立美麗鄉村的過程中,2021年作為一個省級鄉村文化振興示範點,進士故裡——蘇家堡。就是在這個有文化底蘊的村莊,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留下了我人生成長經曆中的美好記憶。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那個年代由于經濟條件落後,鄉村孩子的玩樂之地大多是自然場所,玩具也是經過簡單地打磨、折疊、縫補而成,而且随着季節變化,春夏秋冬的玩樂也在不斷變化着。女生踢毽子,跳繩,玩抓石子;男生打彈珠,摔四角,挑稭稈,吹紙闆玩。留下了特殊年代的痕迹,使我難以忘懷。甚至到現在出現在夢中的都是家鄉的山山水水、兒時的玩伴、父輩的身影。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我上學的那個年代,村裡是沒有幼稚園的,也沒有學前班,直接從一年級開始。那時候沒有專業的老師教我們國語,我們基本上都是唱讀,上課老師講解完後,因為沒有更多的筆和本子供我們肆意寫、畫,我們就散開來盤坐在堡子的院子裡,拿着廢舊電池的黑碳棒唱讀着、畫着(還記得父親說我好學,就把自己收藏很久的一個牛角送給我畫字,也是因為這,哥哥很不服氣,也有沒有吃到葡萄還嫌葡萄酸的因素吧,他嘲笑我戴的紅領巾是牛轭(耕地時套在牛頸上的曲木),我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深記憶的。“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片片黃葉從樹上落下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篇篇帶着方言的課文内容在堡子的天空裡到處飛舞。用會甯縣中學進階教師吳建烈老師的話說:就是靠這些低學曆“雞娃抱雞娃”的教師,硬撐着把學生從“大山褶皺裡”送出去的。是的,我們是從大山褶皺裡出來的,但是我們的根卻深深紮在了那片貧瘠的黃土地裡。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記得升三年級的時候,我因為數學考試成績離及格線還差2分,面臨留級的境遇,父親買了八兩白糖提上向我們的班主任“走後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禮當太少的緣故,反正最終以失敗告終,就這樣我二年級複讀了一年。正是因為複讀,也助長了我的膽量。班主任房門前的院子裡長着一棵櫻桃樹,那幾日,熟透了的櫻桃像小燈籠一樣挂在枝頭,晶瑩剔透,誘人極了,引來了同班幾個學生的觊觎。一天中午,趁着老師同學們都回家了,我們偷偷摘光了那些成熟的櫻桃。下午放學的時候,班主任在全校師生面前承諾:要把我們這些“小偷”給揪出來,幾經周折,最終偷櫻桃事件水落石出。原來,班主任是拿櫻桃當誘餌,就這樣,我們幾個被迫征訂了一期的《學生天地》。雖然花了父母一筆錢(我記得是6毛5分錢),但是對于當時那個很難得到課外書籍的我來說,覺得還是因禍得福,那本《學生天地》我一字一句讀了好幾遍。

上五年級的時候,因為交不起70塊錢的學費,我留在家跟上父母幹農活,放驢,一星期過去了,同姓的老師找到父親,借給我學費,我才重返校園。當時并不覺得苦楚,隻覺得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和自信。六年級,我是在鄰村上的學,需要翻越兩座大山。那一年,父親生病了,母親外出務工為我們掙學費。我回憶着母親做家務的流程,洗衣,做飯,蒸馍馍。早晨,等我做好飯吃完後,一起的同學已經翻過了山,我一路小跑,等追上他們,已經到了校門口。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我求學最艱苦的歲月就是國中了。學校離家遠,隻能住校,宿舍是一間能容納40人左右的大通鋪,在高不及膝的水泥墩上架着鋪闆,鋪闆占據兩面牆的地方,中間留有一塊空地,供我們洗漱、做飯、吃飯。鋪闆前頭放個木箱子,裡面裝着一周的食材,人多鋪闆少,一個人獨占一塊是不可能的,大家隻能把彼此的褥子壓住一個邊,每個人的位置也就是一個被窩的寬度,晚一點上床的人就直接睡不下去,大家都得側睡,才能容納下所有人,但是你得保證不起夜,要不然舍友睡姿一變,你隻有在床後面坐的份。那時候開學搶床位一度成了我們的噩夢,記得那是上初三的時候,已經熄燈了,大家正在因為有的同學還沒睡下去而嚷嚷着,忽然宿舍門口傳來一個聲音:你們側睡下,再往一起擠擠,那幾個同學就能睡下了,這宿舍,我們上學的時候學生比你們現在還多,都睡得下。臨床一個不滿的聲音傳出來“那人也有個胖瘦之别呢”。“我們那會都是初三補習生,還能比你們瘦”。當得知頂撞的是校長之後,我們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宿舍的屋頂有兩處瓦片滑落了,雨水沖走了上面的泥土,透過屋頂向外望,能夠看見外面的光,遇到下雨天,會往下漏雨,我們就把包鋪蓋的塑膠蓋在身上,任由雨滴打在塑膠上,濺到臉上。到了冬天,一個宿舍隻有一個火爐,還是那種幾乎着不起來的火爐,偶爾哪天火沒有滅下去,晚飯後,大家搶着在炭灰裡埋上一塊磚,等下自習取出來捂一下腳底闆。平時上課火都是滅的,晚上熄燈前時間緊張也沒人生火,很冷很冷,大多數學生都手腳起了凍瘡,皮膚經常出現紫血疱壞死,潰爛流膿。

至于飲食,由于是住校,周末回去會背足母親花一天時間為我們姊妹仨準備的一周的幹糧,有餅子,晾曬的手擀面(要不然夏天堅持不到周末就會馊掉),鹹菜,洋芋。弟弟負責下課排隊打水,我切好洋芋,等着弟弟的溫開水一來,洋芋和水一起下鍋,為了節約時間,水開了就下面條,硬洋芋加上沒煮爛的面條,好多學生都吃出了胃病。煤油爐子煙熏火燎地做飯,吃剩的馍馍隻要拿出宿舍,一股煤油味熏得人再也無法下咽。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40人吃住就在這一間宿舍,黴腐味、臭腳丫子味、被窩的味,交織在一起,宿舍的衛生清潔程度可想而知。經常會有老鼠啃破木箱鑽進去偷吃食材,站在宿舍門口,常常聽到裡面丁零咣啷的聲音,循着聲音從門縫裡看去,原來是老鼠從鍋蓋上蹚過去了。有一次,我們剛睡下,冰冰涼涼的,軟綿綿的一個東西從我耳朵踩過去了,我下意識地躲了一下,舍友吓得大叫了一聲:“啊?老鼠!”原來,老鼠從我耳朵踏過去後,又踩到了她。

上了高中,學習壓力更大了,為了騰出更多時間學習,有條件的就去吃食堂,家庭條件差些的就繼續用煤油爐子做飯,偶爾到食堂吃個包子解解饞。早晨天蒙蒙亮就借着樓道的燈光、操場的路燈背書,中午吃過飯一個箭步沖進教室,一頭紮進書堆,瞌睡地堅持不住了就叫同桌幫忙掐掐胳臂、大腿,刺激清醒了繼續學,實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眯5分鐘。

高三和班上的第一名住在一個宿舍,早餐時間,她咬兩口幹馍馍,喝點水就去背書,晚餐吃個泡面或者馍馍将就一下就去學習,搞得我們心裡更加急迫,我也效仿着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營養不良暈倒了,在學校附近的一家診所打點滴,班主任打電話把我母親從鄉裡喊上來,母親把我摟進懷裡心疼地哭了好久。就這樣,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靠着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終于結束了三年高中的學習生涯。

瓜州文苑 | 漫漫求學路

俗話說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正是因為生活的艱辛,造就了會甯教育的“三苦”精神,打小我們就很清楚:隻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回想求學路上的點點滴滴,這條路充滿了荊棘,充滿了不易,它不僅需要我們付出很多汗水、淚水,而且要求我們具備更加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鬥志,不斷鞭策自己、突破自我。感念這些年,一路風雨漂泊,一路崎岖坎坷,一直未曾放棄的自己,更需要感念的是,那些年陪伴我一起走過艱苦歲月的恩師、父母和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