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志傑之殇:羽球國際賽程過度密集,林丹李宗偉曾疲于奔命

作者:上遊新聞

6月30日,在印尼舉行的2024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标賽混合團體小組賽中,中國羽毛球隊17歲小将張志傑在比賽中突然暈厥,送醫後不治身亡。這一新聞震撼了整個國際羽壇,蔡赟、昆拉武特、德差波爾等名将紛紛在社交平台發文悼念。與此同時,張志傑家人、網友、媒體紛紛質疑賽場救援不及時,錯過了搶救張志傑的良機。

張志傑之殇:羽球國際賽程過度密集,林丹李宗偉曾疲于奔命

中國羽毛球隊17歲小将張志傑。央視新聞

正值上升期的國羽未來之星倒在賽場,究竟是誰之過?梳理公開報道可以發現,除主辦方被質疑賽場救援不及時這一主要原因外,“羽毛球賽程太過密集拖垮運動員”的相關觀點也頻頻被提及。那麼,對于需要通過頻繁參與國際賽事來掙積分、拿排名、進大賽的各國羽毛球高手,世界羽聯公布的重大比賽賽程究竟有多密集?運動員和教練、專家都有哪些吐槽點?“羽毛球運動量遠大于網球更易引發猝死”的說法有無科學依據?

羽毛球賽程太密集,頻遭選手吐槽

羽毛球比賽賽程密集,幾乎是所有羽毛球運動員的共識。

據藍鲸新聞,2018年,羽壇名将林丹曾因密集的賽程安排,一度變身“空中飛人”,在5個月内飛了6萬公裡,“從北京到馬來西亞是4651公裡,林丹在馬來西亞一輪遊,又要去戰印尼賽,而北京到印尼的直線距離是5193公裡。這來來回回,打東南亞兩站就要飛2萬公裡左右。随後林丹奔赴德國打比賽,又要戰全英賽……不到五個月,飛了将近6萬公裡。”

馬來西亞名将李宗偉也曾在2018年吐槽羽聯的“魔鬼賽程”,“希望與世界羽聯讨論一下,因為哪怕是自己被罰款,也無法按照世界羽聯的規定,一年内如此高頻率地參賽。”

2018年世界羽聯對羽毛球國際比賽賽制進行了調整,要求世界排名前15的選手必須參加一定數量的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包括3站第2級别賽、5站第3級别賽、4站第4級别賽。照此計算,世界排名前15的選手一年必須參加12項國際巡回賽。這一新規定也被部分媒體稱為“頂級選手強制參賽制”。如果再加上奧運會、世錦賽、湯尤杯等國際大賽,一年的比賽任務在十六七項以上,頂級選手們對此叫苦不疊。

張志傑之殇:羽球國際賽程過度密集,林丹李宗偉曾疲于奔命

張志傑比賽中突然倒地不起。視訊截圖

據澎湃新聞,2018年威克多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中,不僅林丹、谌龍兩位國羽奧運冠軍提前回家,安塞龍、戴資穎兩位當時的世界第一也都铩羽而歸。為何這一站比賽冷門頻出?這或許與世界羽聯的最新改革有着莫大關系——密集的賽程、強制性參賽,無論是年輕選手還是老将,都難以承受如此高強度的比賽。

石宇奇的恩師、江蘇羽毛球隊總教練孫俊坦言:“現在要打滿12站(強制參加12項巡回賽)對運動員的消耗很大。運動員往往容易透支甚至受傷,尤其對年紀大的運動員更吃不消。”

面對新規,林丹和李宗偉在2018年賽季一開始就持續“一輪遊”,以“出工不出力”來表達不滿。“超級丹”也是以沒能獲得當年亞運會男單的參賽資格,隻參加了團體比賽。

同樣不滿的還有當年24歲的丹麥名将安塞龍。他在2018年年初就表示,新規則會對球員造成傷害,“我不得不在2018年初連續參加3站比賽,頻繁參賽會傷害球員的健康。”

“世界羽聯沒有過多地去為運動員着想。”在日本公開賽上,裡約奧運會冠軍谌龍也對頻繁參賽大倒苦水,“他們硬性規定一年要參加12站比賽,沒辦法,我們隻能做好我們分内的事。”

世界羽聯全年多達38項大賽,幾乎每周都有

世界羽聯公布的國際羽毛球賽程有多密集?看資料說話。

據中國體育報,2022年8月29日,世界羽聯公布了更新版的2023年、2024年重大賽事月曆(賽曆)。世界羽聯指出,2023年、2024年羽毛球賽季,将以馬來西亞公開賽和印度公開賽作為未來兩年的指定賽季揭幕戰開始,共計31場巡回賽日程表中,超級1000、超級750和超級500賽事的數量将不斷增加。

據新民晚報,按照世界羽聯新規定,國際羽毛球賽事分第一等級(奧運會、世錦賽、湯姆斯杯、尤伯杯、蘇迪曼杯等),第二等級(主要是巡回賽,共6個級别,即總決賽、超級1000、超級750、超級500、超級350、超級100)。其中,超級1000賽事是世界羽聯巡回賽中級别最高的公開賽,僅次于世界羽聯總決賽。每年僅有4站超級1000賽事,分别是馬來西亞公開賽、全英公開賽、印尼公開賽和中國公開賽,目前這4站賽事的獎金都不低于130萬美元。

7月2日,上遊新聞記者搜尋發現,在世界羽聯官方微網誌上,至今仍挂有2023年、2024年重點賽事月曆。

在2023年世界羽聯賽事月曆中,共列有38項賽事,時間跨度從2023年第2周到第50周,幾乎每周都有重大賽事安排,這些賽事的持續時間多為6天,時間基本都錯開了(不重複)。除去31項世界巡回賽外,還包括2項洲際錦标賽(團體、單項)、蘇迪曼杯決賽、世錦賽、世界中老年羽毛球錦标賽、2項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标賽(團體、單項)等重大國際賽事。整個賽季以1月10日馬來西亞公開賽開始,以12月17日世界巡回賽總決賽收官。

在2024年世界羽聯賽事月曆中,共列有37項賽事,同樣是從2024年第2周到第50周,幾乎每一周都有賽事安排。除去31項世界羽聯巡回賽外,還包括2項洲際錦标賽(團體、單項)、湯姆斯杯和尤伯杯決賽、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标賽(團體、單項)等國際重大賽事。整個賽季以1月9日馬來西亞公開賽開始,以12月15日世界巡回賽總決賽收官。

張志傑之殇:羽球國際賽程過度密集,林丹李宗偉曾疲于奔命

世界羽聯公布的2024年世界羽聯賽事月曆。世界羽聯官方微網誌

按照世界羽聯“頂級選手強制參賽制”相關規定,排名前15名的選手必須參加3站(巡回賽)第二級别賽(全英、印尼、中國三大公開賽,即超級1000),5站第三級别比賽(馬來西亞、中國、丹麥、法國和日本,即超級750),以及4站第四級别比賽(超級1000、超級750名單幾乎每年都在更新,如馬來西亞公開賽已是超級1000——編者注)。

這就意味着,頂尖運動員往往一年要參加十五六站國際羽毛球大賽。以國羽主力為例,2018年不僅要參加12站巡回賽,還要參加湯尤杯、世錦賽、亞錦賽、亞運會等。僅以每項賽事6天計算,16項賽事僅比賽時間就占了96天,一年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全世界賽場之間飛行穿梭,賽程密集程度可見一斑。

羽毛球運動量遠大于網球,猝死率排前三

據藍鲸新聞,張志傑之死也引發了大衆對于運動急救的關注。運動專家朱峰表示:“羽毛球運動看似對抗不大,但其實消耗很大。很多動作都是瞬時的無氧運動,容易導緻心率快速飙升,誘發潛在的心腦血管問題,導緻急症。這也是我們經常會在媒體報道裡,看到羽毛球場館出現猝死意外的原因。”

林丹也曾釋出視訊稱,由于羽毛球運動的特殊性和賽程過于緊密的安排,運動員時常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羽毛球因為節奏快,回合多,二次啟動和重心變化多,強度其實遠比網球大。而且網球運動員,打完一場比賽可以休息一天,再去打下一場,但我們羽毛球運動員可能休息時間不到12小時,就要打下一場了。世界羽聯能不能多為我們羽毛球運動員考慮一下。”

張志傑之殇:羽球國際賽程過度密集,林丹李宗偉曾疲于奔命

強制參賽等新規對于林丹這樣的老将尤其嚴苛。澎湃新聞

據澎湃新聞,從項目特點來說,羽毛球對身體要求極高——既要速度又要耐力,既要無氧也要有氧,既要力量還要彈跳,還需要有靈敏度、能夠急停急起……“打一場兩場你感受不到,但一年兩年下來,肯定會造成運動員的傷病。”江蘇羽毛球隊總教練孫俊說。

那麼,具體來講,羽毛球運動的強度究竟有多大?

首都體育學院講師、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學博士徐大鵬表示,羽毛球是一項間歇性運動,是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和間歇不斷交替的過程,其中運動和間歇的時間比大約為1:2。一場高水準羽毛球比賽的持續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對抗雙方實力相當的比賽則有可能超過1小時。

據統計,羽毛球的競賽時間不到網球運動員的一半,但跑動距離卻是其兩倍,擊球次數也幾乎是其兩倍。也就是說,在相同時間内,羽毛球運動員所付出的運動量近乎網球的4倍甚至更多。

2019年溫布爾登網球錦标賽決賽上,德約科維奇與費德勒打滿五盤,鏖戰接近5小時,創造了溫網紀錄。比賽中,德約科維奇的跑動距離為5.6公裡,費德勒為5.8公裡。以一場1小時16分鐘的高水準羽毛球比賽為例,運動員的跑動距離就超過6400米,已經接近目前國内中超聯賽球員平均跑動距離7000米。

在足球、籃球等領域,類似的球場猝死事故并不罕見,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羽毛球同樣是一項強度極高、挑戰生理極限的運動,包含大量的高強度間歇性運動。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頻繁地進行快速加速、急停和變向,這是對下肢肌肉和關節的要求,大力揮拍、殺球,對上肢力量的考驗同樣很大,其急加速和急停的次數甚至超過了籃球和足球。

上遊新聞記者發現,2022年4月刊發在《法醫學雜志》的《廣東地區運動相關性猝死的流行病學調查》通過收集廣東省近15年(2007-2021年)來與運動相關的374例猝死案例發現,導緻運動猝死人數位列前三名的運動分别是:籃球(34.5%)、跑步(19.5%)、羽毛球(12%)。研究指出,大部分案例(77%的人)發生運動猝死前幾乎沒有先兆症狀。

根據計算,張志傑的運動極限心率為每分鐘196-203次。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理學碩士、運動訓練學博士唐玉成介紹,達到75-84%極限心率是羽毛球比賽的平均強度,達到85-94%的極限心率是高強度無氧運動,如連續多次滿弓跳殺的強度,而羽毛球比賽中出現85%以上最大心率的時間占30%。

上遊新聞記者 湯皓 朱亮 部分内容綜合澎湃新聞、藍鲸财經、世界羽聯官博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