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作者:蟬說

1989年,沙特石油儲量2600億桶。

2005年,沙特石油儲量2640億桶。

2014年,沙特石油儲量2670億桶。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從以上資料可看出,即便沙特每天開采大量石油,總量居然不降反增,或許有人會說,後續沙特探測到了更多油田,石油新增儲量大于消耗量,有些道理但或許石油是一場世紀騙局。

關于石油的成因,在網上“沖浪”的朋友基本都知道,目前主流說法是有機論。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也就是說,大量遠古生物屍體被掩埋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時間才形成了石油,而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消耗石油的速度太快,導緻我們很快會将積累的石油消耗一空,聽得最多的便是西方專家說“石油還能再用50年”。

經現代儀器檢測,石油中的成分的确跟生物成分相似,并且發現油田的沉積岩中含有生物遺迹,是以這種觀點曾一度占據主流。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但随之而來的一個疑問便是,地球上真的有這麼多生物嗎?

雖然我們無法穿越時間回到遠古,但卻能從遠古遺迹中窺一斑而知全豹,以沙特加瓦爾油田為例,其儲量超過700億桶,經過一系列計算公式反推,就算石油轉化率為100%,加瓦爾油田起碼需要27萬億立方米的生物屍體,當地哪來這麼多屍體?

經過一系列推敲計算,科學家發現了石油有機論的不合理之處,是以現在無機論開始流行。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幔源油氣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石油的生産廠家是地幔,在地球形成之初,大量碳氫化合物被鎖在内部,在壓力下形成氫流。

随着時間的流逝,氫流開始逐漸滲透到外界,部分形成了油氣,當然了,地球内部也不僅隻有氫元素,還有大量的碳元素。

如果石油真的來自于地幔,那麼除了石油礦藏外,還會産生其他類型的礦藏,例如二氧化碳氣田。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如果能找到二氧化碳氣田,是否能從側面證明,石油真的來源于地幔?

還真有這回事。

1995年~2005年,中國在東部斷裂帶中發現6個二氧化碳氣田,例如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是中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氣田,其純度高達98.7%,儲量高達600億立方米,開采後被廣泛應用于焊接、金屬加工、食品飲料等領域。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想要找到石油來源于地幔的直接證據,就是對地幔進行采樣,目前人類最深的南非的Mponeng礦井深度為4530米,蘇聯最深的科拉超深鑽孔深度為12262米,但地幔距離地表最近的地方也有33公裡的深度,人類目前隻能觸及地殼表層。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對地幔進行采樣,但地球内部劇烈的地質活動卻會偶然間将地幔樣本向外界運輸,例如松遼盆地周邊的火山玄武岩中發現了地幔橄榄岩,經過一番對比後發現,色質譜圖與油氣藏中石油的色質譜圖完全一緻。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此外,如果石油是由遠古動物遺骸産生的,那麼地球上所有開采的石油生成年份起碼在百萬年之前,另一個有效證據是,加利福尼亞中部的Guaymas盆地熱液噴口處的石油樣本,經過碳14檢測,其“平均年齡”隻有4692年,足以說明,地球内部正在源源不斷的産生“新生石油”。

既然石油是地幔産生的,照理說幾乎無窮無盡,為什麼石油還這麼貴,是不是西方營造的另一場世紀騙局?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現在清醒的消費者已經意識到,鑽石是典型的世紀騙局,但石油不同,這種能源的用處跟鑽石不在一個層面,石油被廣泛應用于能源、化工、建築、紡織、電子産品、化妝品、食品、農業等領域。

石油價格居高不下,不僅跟需求量有關,還涉及到昂貴的成本。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從探測成本角度來講,海底勘探需要特殊水下天線和電磁傳感器,除了技術達标外,成本也高的離譜,以海上地震采內建本為例,二維地震采集大約每千米8000美元,三維地震采集每平方千米超過10000美元。

從開采成本角度來講,如果油田埋藏深度較深,地質結構複雜,那麼開采成本也會水漲船高。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從環境角度來講,開采石油會帶來海洋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沉降等問題,一邊開采石油,另一邊也要修複環境,例如煉油廠的廢水排放、含油廢物處理不當等問題,都會引起較大的環境污染,是以這筆環境修複費用也不低。

石油枯竭理論是西方騙局?石油不是動物屍體變得,而是來自地幔?

石油的勘探、開采、運輸、加工、環境治理等環節,都需要昂貴的費用支出,是以即便石油真的來源于地幔,價格仍然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