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作者:言身醫社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 病,即疾病,是緻病邪氣作用于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争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髒腑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障礙的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
  • 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内在聯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的症狀和體征構成。
  • 症,即症狀和體征的總稱,是疾病過程中表現出的個别、孤立的現象,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種異常感覺和醫者所感覺的各種異常表現。症是判斷疾病、辨識證候的主要依據,但因其僅是疾病的個别現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證候的本質。

謝老師說:“小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辨證論治。”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小王點點頭,認真做起筆記。謝老師說:“其實‘證’在中醫學中指的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所出現的各種症狀的綜合表現,也可以了解為征候。由于疾病發展的階段不同,反映這一階段的征候也會不同,是以證是具有可變性的。由于‘證’在是對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反映的概括,是以證比症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質。‘辯證’在中醫學中是指認證、識别證的過程。辨證的過程是根據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小王又問:“論治呢?”

謝老師說:“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确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互相聯系不可分離的兩部分。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的手段和方法。通過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的正确與否。”

辯證是為“論治”服務,如何來“辯”?

辨病因:

謝老師接過筆記本,微笑着點點頭,示意小王坐下。他深知小王的用心和努力,一直以來對這位年輕學生充滿了鼓勵和期待。

“病因辨證,是中醫診斷的重要環節,它幫助我們了解疾病的發病原因,進而指導我們的治療。”謝老師言簡意赅地解釋道。接着,他指着小王的筆記本上的内容繼續說道:“病因辨證有很多種,比如六淫侵襲、疠氣傳染、七情内傷、飲食失節、勞逸失度、金刃跌撲等,都可能導緻疾病的發生。同時,疾病的原因和結果通常是互相關聯的,一階段的病理産物可能成為下一階段的新病因,比如痰濁、瘀血、食積等。而醫藥不當也是一種潛在的病因。”

小王點點頭,繼續追問:“那麼,辨證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謝老師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辨病因主要是通過望、聞、問、切等四診手段,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飲食情況、工作環境、情志狀态等,分析病因的性質、部位、時序和關系。首先,要仔細分析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發展過程,以及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情況。其次,觀察患者的症狀,比如脈象、舌苔等,這些都是反映病因的重要線索。接着,要将這些線索與不同的病因聯系起來,推斷出最可能的病因。最後,根據病因進行辨證,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小王沉繼續問:“那麼,可以再舉例嗎?”

謝老師笑了笑說:“以感冒為例,其發生原因可能與受到寒邪、風邪、濕邪等外邪侵襲有關,也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生活不規律等内因所緻。通過辨證分析,可得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濕邪感冒、氣虛感冒等不同類型的證候,為針對病因治療提供依據。”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辨病位:

謝老師又說:“小王,正确的辨識病位,可以更準确地确定病因和病性,進而指導治療方案的制定。要精通這一技巧,你需要對髒腑、經絡、六經、衛氣營血、三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首先,你必須明白辨病證的部位對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它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蔓延程度,幫助你确定遣方用藥。”

小王認真地記下了這些重要的資訊。“謝老師,我明白了,但我還是不太清楚應該如何準确地進行病位辨證。”

謝老師微笑着,取出一本古籍,翻開了一頁。“比如,感冒初起時表現為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這時證明病邪在表,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而若病情加重,出現發熱、咳黃痰、胸悶、氣促等症狀,就要考慮病邪已經入裡化熱,治療應以清熱化痰為主。是以,辨病位在中醫診斷中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小王跟随謝老師的指導,接着,謝老師又說道:“常用的病位辨證方法有髒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其中髒腑辨證主要用于内傷雜病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證;經絡辨證是對髒腑辨證的補充和輔助,适用範圍較廣,而在針灸、推拿、骨傷等專科診治中尤為常用。”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辨病性與辨病勢

謝老師開始解釋:“病性辨證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對患者所表現的各種症狀、體征等,進行分析、歸納、判斷,進而确定疾病目前證候性質的辨證方法。辨病勢即是辨明疾病的發展變化趨勢及轉歸。”

小王點點頭,示意自己在認真聆聽。謝老師繼續道:“辨病性是指确定疾病的虛實和寒熱屬性。在中醫理論中,認為緻病的邪氣有陰陽之分,而人體的正氣也有陰陽之别。不同屬性的病邪入侵人體,會與人體正氣相争,導緻陰陽失調,出現不同類型的病證,其表現為寒熱不同。”

謝老師又說:“另外,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發展變化規律。掌握疾病的傳變規律,可洞察疾病變化及轉歸的全局,預測在疾病程序中證候的演變,進而提高辨證的準确性。”

小王問:“謝老師,我一直很想了解中醫論治的三個次元,因證立法、随法選方、據方施治是怎麼回事呢?”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中醫論治的的第一個次元:因證立法

謝老師微笑着點點頭,開始了解釋:“小王,中醫論治的第一個次元是‘因證立法’,它指根據所辨明的病證來确立相應的治療方案。每種病證都有其特定的病理機制和表現形式,是以治療方法也應因病證而異。例如,對于風寒感冒證,應選用辛溫解表的治療法,而對于風熱感冒證,則應采用辛涼解表的治療法。是以,因證立法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根據病證的特點,選用相應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中醫論治的的第二個次元:随法選方

小王一邊認真聽着,一邊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謝老師,那‘随法選方’是什麼意思呢?”他好奇地問道。

謝老師微笑着解釋:“‘随法選方’就是在确定了治療手段後,我們需要根據治法的要求來選擇具體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案包括具體的用藥方案、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的具體實施方法,以及治療的時間和次數等。治療方案的制定應該綜合考慮疾病的性質、病程、年齡、體質、病人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治療方案,以確定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醫論治的的第三個次元:據方施治

小王點點頭,滿臉認真地記錄下這段解釋。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知識的海洋,滿心期待地等待着更多的啟示。

“最後一個次元是‘據方施治’,”謝老師繼續說道,“這意味着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執行相應的治療方法。治療方法可能包括服用藥物、進行針灸、推拿等非藥物治療,以及飲食調理等。治療的實施通常由醫務人員負責,但在某些情況下,病人也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自行進行治療。”

小王一邊聽,一邊将這段話寫入筆記本。“謝老師,感謝您的解釋,我覺得這三個次元真的很有深意。”

謝老師微笑着點頭:“是的,小王,辨證與論治是中醫診治疾病過程中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其中論治則是基于辨證結果,制定治療方案和選擇藥物。如果說辨證是論治的前提和基礎,那麼論治則是對辨證準确性的檢驗和延伸。另外,也隻有辨證準确,才能制定準确的治療方案,取得良好的療效。是以,辨證與論治是中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展現,是中醫臨床實踐中的基本原則。同時,辨證與論治也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理論、方法、方劑、藥物等各方面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明清時期,診斷辯證、傳染病學說和中醫醫案的發展

小王又問:“謝老師,同學們都在檢視明清時期的中醫古籍,到底明清時期的中醫發展主要有哪些?”

謝老師回答:“首先,我告訴你,明代張景嶽的《景嶽全書·傳忠錄》、清代程鐘齡的《醫學心悟》都将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作為辨證的大法。這些基本的辨證方法貫穿了明清時期的中醫診斷。”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小王專心聆聽,将謝老師的每個字都銘記在心。他不禁想起以前看到的書本,腦海中開始逐漸形成對這些理論的清晰概念。

謝老師接着說道:“清代沈金鳌的《雜病源流犀燭》是一部闡釋雜病的專著,将各種雜病按髒腑經絡、風寒暑濕燥、外感内傷等進行分類。他詳細地列舉了每種疾病的源流、脈法、症狀以及相應的方藥,述其原委,悉其形證,考其主治,因病用方,為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指導。”

小王緊緊盯着謝老師的眼睛,仿佛要從中汲取更多的知識。他感受到了謝老師深厚的醫術積澱,也了解了這些理論在實踐中的重要性。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明代吳又可的《溫疫論》對溫病學說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謝老師繼續說道,“他區分了瘟疫與傷寒的不同,總結了瘟疫的侵犯途徑、傳染方式以及流行特點,提出了治療法則和用藥思路。”

小王目不轉睛地注視着謝老師,感受到了他對于這門醫學的熱愛與敬畏。他回憶起在醫學院時學習的溫病理論,現在聽到謝老師的闡述,不禁覺得豁然開朗。

“清代葉天士在《外感溫熱篇》中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方法,強調辨舌、驗齒法在臨床中的重要意義。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創立了三焦辨證方法。王孟英的《溫熱經緯》完善了溫病學的辨證理論體系。”謝老師的聲音漸漸柔和下來,仿佛是在與時間的長河交流。

小王靜靜地沉浸在謝老師的講述中,他開始了解這些曆史文獻中蘊含的智慧,以及其中蘊含的對人體健康的關懷。

謝老師翻開筆記,仔細閱讀,神态專注而又溫和。他慢慢地解釋道:“另外,明清時期的中醫診斷學在傳染病方面的發展做了很大貢獻。這個時期,許多醫家開始撰寫傳染病專著,如明代盧之頤的《痎瘧論疏》,專論瘧疾常症與變症的證治。《時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條辨》等均為白喉專著,對白喉的表現症狀、診斷方法、施治原則、遣方用藥、預後判斷等進行了介紹。《麻科活人全書》《郁謝麻科合璧》《麻證新書》《麻證內建》等為麻疹專著,對麻疹的發病規律、症狀特點等予以概括。”

他的聲音溫和而又清晰,仿佛在耳邊響起的音樂。小王靜靜地聽着,專注地記錄着每一個重要的點。

小王又問:“是不是還有對霍亂和鼠疫的認識發展?”

謝老師非常滿意,說到:“是的,王孟英的《霍亂論》、羅芝園的《鼠疫約編》較詳細地論述了霍亂、鼠疫的診斷與辨證。”

謝老師繼續道:“同時,明代醫案的發展也漸趨成熟。江瓘編著的《名醫類案》荟集了明代以前曆代醫家醫案及經史百家中所載醫案近3000例,醫案以内科為主,兼及外、婦、五官各科,開創了大陸醫案類書之先河,也是研究古代醫案的重要專著。”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小王的筆記本上快速出現了更多的内容,對謝老師的解釋非常感興趣。

謝老師接着又說:“同時個人醫案專著大量湧現,有代表性的如《石山醫案》《周慎齋醫案》《王肯堂醫案》《李中梓醫案》等。”

“而在清代,醫案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謝老師繼續說道,“像《古今醫案按》、《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醫案》等等,都是一些名家的醫案集錦。這些醫案不僅涵蓋了臨床經驗,還對病曆書寫格式有嚴格要求,這對後來的中醫病曆書寫規範産生了影響。其中魏之琇著《續名醫類案》是對《名醫類案》的補充,補輯了清初以前曆代名醫臨證的驗案。”

小王的眼睛一直緊緊地盯着謝老師,仿佛要将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刻在心裡。

中醫文化:辨證論治的核心與次元,2024年版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