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作者:伊蝶社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一般就是對錢有概念之後),一定要給零花錢,否則孩子可能會偷拿家裡的錢。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位部落客自述,很有感慨。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起因是部落客表哥家孩子偷拿家裡錢,大人愁得着急上火,就馬上跑來問當老師的媽媽如何是好。

表哥說,“小姨,怎麼辦呀,都說三歲看老,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這孩子不會完了吧,還有沒有救啊?”

媽媽卻說沒大事兒,然後一指旁邊的部落客說,“曦曦小時候也偷錢,現在不也是個自由身嘛,沒在監獄裡關着。”

部落客這才知道媽媽一直是心如明鏡,就問她是怎麼知道的。

媽媽說:“你自己那個小櫃子裡那麼多書、錄音帶和vcd,總不能是大風刮來的。”

媽媽也借着機會詢問部落客,“當時為什麼要愉拿錢?其實這些東西問我要,也會給你買的。”

部落客說自己不喜歡問父母要錢,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偷拿。還倒打一耙:

“既然發現了,知道我缺錢,就應該主動給我啊,我一個小孩能有什麼壞心思,隻要錢夠花,肯定就不偷拿了。”

接着又問媽媽,“為什麼知道我偷錢還不教育我呢,不怕我長大偷金嗎?”

媽媽說也想教育,但是不知道怎麼教育,感覺拆穿了大家都很尴尬,愁着愁着他就長大了,不但沒偷金,針也不偷了。

其實孩子偷錢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後續父母處理不當,給孩子貼上小偷、“壞孩子”的标簽。

評論區很多人都說,這位部落客媽媽很智慧。

孩子偷拿錢的問題可大可小。這位媽媽明顯是經過理性判斷,才決定假裝不知道的。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首先,她看孩子偷拿錢的用途。

孩子沒有被霸淩和劫持,也沒有做違法亂紀的事,而是用于日常買書和錄音帶,她對孩子的人品放心了。

緊接着,她又關心起孩子的心理感受來。

雖說孩子的行為是有些出格,但還在自己可掌控的範圍内,就沒立即拆穿他。

後來随着時間推移,孩子自己慢慢成長修正,問題迎刃而解了。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說起小孩子教育,咱們做父母該管還是要管的。

這位媽媽的“無為而治”,本質上也是一種管,關鍵是把控了“管”的尺度,做到張弛有度。

因為如果父母眼裡都難容一粒沙子,事事管得太緊,絲毫不給孩子留餘地,可能會适得其反。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我就見過一些父母,無論大小事都要時刻叮囑:

“看看現在都幾點了,還不睡覺!”

“别老吃那些垃圾食品,多吃點菜,有營養!”

“快去把東西收拾了,總磨磨蹭蹭的……”

對這種指令式的口吻,孩子可能剛開始會選擇服從,随着長大,你會發現他處處跟你對着幹。

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能像機器一樣,時刻按你的指令來。

比如說,你不讓他吃垃圾食品,他偶爾也會嘴饞,吃上一點。你不讓他追星,他卻買了明星的小卡片當書簽夾本子裡。

父母陷在管孩子的細枝末節裡,那麼當孩子稍有偏差就覺得失控,不但自己累,還在長期下去也會覺得壓力巨大。一味追求“精細”和“精準”,還很容易掉進“超限效應”的陷阱裡。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這個效應源自一個小故事:

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隻捐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

在牧師終于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于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美金。

這種由于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我們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

當碎碎念成為教育孩子的日常,孩子受到某種刺激過多或時間過長時,就會産生逃避傾向,這是人出于本能的一種自我保護。

這時,父母的關心也隻能成為孩子“左耳進、右耳出”的唠叨而已。

即便我們說得再對,但因“超限效應”會讓孩子從内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甚至是逆反。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其實那些非原則性的事,我們并沒有必要去唠叨他,又或是立刻拆穿他。

有句老話怎麼說來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些事,父母可以假裝不知道,教育要适當留白。

01.

讓孩子太丢臉的事,可以假裝不知道

台灣著名作家席慕容,小時候成績很不理想。

有次考試,班上40幾個孩子,她排了第35。

可這成績無論如何是交不了差的,她當時就想了個辦法,用紙條把分數糊上,又在上面寫上排名第5。

當她膽戰心驚的把成績單遞到媽媽手中,就後悔了,因為這種辦法破綻百出,明眼人很容易看破。

可媽媽隻是平靜的告訴她:“老師怎麼把成績單弄得這麼髒,有些看不清了,你明天問一下老師,然後再把成績告訴媽媽,好嗎?”

她知道媽媽是在裝“糊塗”,給自己台階下,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就鼓起勇氣向媽媽坦白了一切。

正是媽媽的“假裝不知道”,呵護了女兒自尊心,讓她反思自己的行為,也激勵她努力向上,最後在文學等領域取得一席之地。

很多孩子犯了錯,從内心是希望父母給自己留足面子的。

是以,教育中最大的留白,是一個家庭強大的容錯力和包容力。

有些事我們可以不用立即跳腳,可以假裝不知道,給孩子一個自我修正的“空間”。

02.

不涉及原則的小事,可以假裝不知道

除了顧忌孩子的面子,我們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孩子的情緒。

記得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當孩子做錯了,要裝作沒看見,不以為然,當他做對的時候,使勁誇他。”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她說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家長對孩子吼叫時,是在強化孩子的錯誤行為。

孩子隻會加深這件事的印象,但他根本沒明白你為什麼大喊大叫,是以他以後會很怕犯類似的錯,做事就可能變得畏首畏尾。

是以李玫瑾建議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做出最好的回應就是先假裝沒看見,讓孩子自己去慢慢摸索,當他做對了,家長再鼓勵。

保護孩子情緒的關鍵,是我們先做核心穩定的父母。

前段時間有部挺火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裡面的張鳳俠心态特别穩,被網友稱為媽媽屆的“天花闆”。

其中有個橋段是,女兒在集市上不小心弄丢了奶奶,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

媽媽得知消息後,沒有批評女兒,而是先冷靜下來找回了老人。

事後女兒向媽媽道歉,誰知媽媽卻安慰她說,“有啥可對不起的,我經常弄丢奶奶,把她找回來不就成了!”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每個犯了錯的孩子,内心都是無比忐忑的,此時父母對孩子的做法決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父母的假裝不知道,會讓孩子擁有足夠多的安全感,他就會停止叛逆和自責,不斷向外自我探索。

03.

孩子自己有能力處理的事,可以假裝不知道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們要活得遲鈍一些,但凡孩子有能力完成的事,就不要管。

因為人這一生要面臨很多困難,如果父母事事親力親為,管得事無巨細,那麼孩子很難有機會展翅高飛。

我自己在孩子小時候,就經常選擇性“失聰”。

比如“媽媽,我鞋子髒了,能幫我刷一下嗎?”

“媽媽現在很忙,你自己試着刷一下好不好,肯定比媽媽刷得幹淨。”

“媽媽,這個字要怎麼讀啊?”

“媽媽也不會呀,你查查字典,學會了教媽媽好不好?”

孩子有能力處理好的事,就鼓勵他自己解決問題,與這個世界發生真實的聯結。

當孩子意識到人生是由自己決定和負責,想明白要如何過一生時,那麼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于他而言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父母做得多,留白少。

我想起一個社會學家說的話,“文明是閑出來的。”

閑暇的時光,就像國畫中的留白,是藝術的一部分,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和美的體驗。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隻有給足了孩子自由呼吸的時間和空間,他才有機會去想象、去思考。

過了這個年齡,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就會“偷”錢,

留白的教育可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個性發展,之後自信心也就慢慢培育起來了。

那麼,孩子的未來之路一定是後勁十足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