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作者:蕭蕭暮雨後

喬曉春教授在一次采訪中評論稱,中國要想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很難,原因在于我們國内教材不是英文,這說法一出,在網上引起廣泛讨論。許多人贊同喬教授的觀點,認為英語乃國際通用語言,中文教材相對閉塞。仔細考察,“教材不是英文”這理論站不住腳,難以說服人。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教材選擇語言本身和教學品質關系不大。教材的選取應該以教學效果和學生需求為依據。中國是以中文為主體的國家,以漢字為基礎的中文為主流知識體系,這是自然而然的選擇。英文教材能否真正符合國内學生學習習慣和心理需要,還有待讨論。

教材的優劣不應單純以語言标準判斷。内容品質和教學設計水準才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我們不能忽視中國高校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真實成就。以中文為主的高校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都有豐碩成果,産出諸多國際頂尖品質論文。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同時,大陸一批名校在國際學術交流和學生培養實力上也處于世界前列。如果說中國教育“根本原因”在于教材選擇語言,顯然忽視和否定了中國高等教育的重大貢獻,過于片面和主觀。教材語言本身不會決定一個國家教育體系的先進性。

以色列等國采用希伯來文教材,葡萄牙使用葡萄牙文,南韓使用韓文,但它們在教學和研究能力上同樣顯示出世界一流水準。英美其他國家過去也曾使用本國母語進行教育,但并不影響它們建設世界級大學的決心和成果。相反,英國牛津劍橋等名校的輝煌都建立在拉丁語和本國語言的基礎上。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喬教授的說法可能忽略了全球化趨勢下知識體系的多樣性及互通性。在數字化時代,國界和語言壁壘日益暗淡。網際網路讓各國優秀成果能夠友善傳播交流。中外名校也在推動海外合作與交流。知識産出不應以語言為限,更重要的是内容和方法的創新。

将一個國家或民族限定在單一語言閉塞中,本身就含有某種文化偏見。簡單用語言标準來論斷一個教育體系的優劣,理論上站不住腳,很難成立。中國教育能否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關鍵不在于教材的語言,而在于如何引領未來,培養創新人才。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隻有擺脫成見限定,開放進取地改革創新,中國教育才能邁向新的台階。“教材不是英文”這一論點,難以成為可信 吃的依據。我們需要以更寬廣、坦誠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總之,一個國家或民族教育體系的品質,不應簡單由語言标準來定論。中國教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難點,不在于教材是否使用英文,而在于我們是否具備開放進取的精神,是否能引領未來方向,是否能培養創新型人才。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在新的曆史階段,中國教育面臨着新的挑戰和機遇。經濟全球化與科技發展的趨勢,對教育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也逐漸掌握更多主導權,可以根據自身國情需要探索更符合中國速度的教學模式。

對中國教育來說,重要的不是論斷自己與别國的優劣,而是積極總結教改經驗,憑借著堅實理論基礎和開放進取的心态,解決教育發展面臨的痛點和難點。隻有通過實際探索與改進,培養出大批适應社會需求的創新人才,才可能助推中國教育邁向新的高度。

北大教授喬曉春:教育體系比不過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希望各界能摒棄成見,面向未來共同努力,讓中國教育水準得以實實在在地提升,最終建成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水準。

歡迎評論區發表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