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浮萍(發散風熱藥)

作者:言身醫社
浮萍(發散風熱藥)

《浣溪沙》 清朝 納蘭性德

浮萍漂泊本無根,天涯遊子君莫問。

浮萍(發散風熱藥)

浮萍是一種喜歡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古人雲,浮萍無根,四處飄散,其認為浮萍是沒有根的,是以它們才能四處飄散,其實浮萍它是有根的,隻是它的根很短,又細,是以沒辦法插入到這個土中鞏固地生長。浮萍的生命力很頑強,隻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它的蹤影,包括一些臭水溝、污水溝。浮萍可以作為一種魚飼料喂魚,但是養殖戶也不敢在池塘裡種多了。因為浮萍會和魚兒争奪水裡的氧氣,太多了就會導緻魚因缺氧而翻“白肚”,需要趕緊增氧,不然後果很嚴重。

浮萍(發散風熱藥)
在古代本草中,本品多以水萍為正名。《新修本草》:“水萍者,有三種,大者名蘋。水中又有荇菜,亦相似,而葉圓。水上小浮萍者,主火瘡”。因臨床多用“水上小浮萍”,如《圖經本草》:“大蘋,今醫方鮮用”,故方書多用“浮萍”之名。清代部分本草改用浮萍為正名,浮萍又有青萍與紫萍之别。入藥以紫萍又名紫背浮萍、紫浮萍為優。

中醫

中藥浮萍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幹燥全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産。6~9月采收,洗淨,除去雜質,曬幹。本品氣微,味淡。以色綠、背紫者為佳。生用。

本品性味辛,寒。歸肺、膀胱經。具有宣散風熱,透疹止癢,利尿消腫的功效。

注意:前人認為本品發汗力較強,故《本草經疏》謂“表氣虛而自汗者勿用”。

浮萍(發散風熱藥)
清代《玉楸藥解》提出中藥浮萍“辛涼發表”,治“瘟疫斑疹”、“癰疽熱腫”、“隐疹瘙癢”、“楊梅”、“粉刺”、“汗斑”等。現代對浮萍的應用,多集中在祛風止癢、利水消腫等方面,其發汗解表、透疹、涼血解毒等功效,臨床亦有使用。
浮萍(發散風熱藥)
《本草綱目》:“《本草》所用水萍,乃小浮萍,非大蘋也,陶蘇俱以大蘋注之誤矣。萍之與蘋,音雖相近,字卻不同,形亦沮别。浮萍處處池澤止水中甚多,季春始生。一葉經宿,即生數葉,葉下有微須,即其根也。一種背面皆綠者。一種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謂之紫萍,入藥為良。七月采之。紫背浮萍,七月采之,揀淨,以竹篩攤曬,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幹。”
《本草經疏》:"水萍,其體輕浮,其性清燥,能祛濕熱之藥也。熱氣郁于皮膚則作癢,味辛而氣清寒;故能散皮膚之濕熱也。寒能除熱,燥能除濕,故下水氣。酒性濕熱,而萍之質不沈于水,其氣味辛寒,輕清而散,故能勝酒。血熱則須發焦枯而易堕,涼血則營氣清而須發自長矣。《别錄》主消渴者,以濕熱之邪去,則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氣,以沐浴生毛發者,亦以寒能除熱,涼血之驗也。"
浮萍(發散風熱藥)

現代藥理

中藥浮萍主要含黃酮類成分:荭草素,異荭草素,木犀草素-7-單糖苷,芹菜素-7-單糖苷,蘆丁等;有機酸類成分:5-對香豆酰奎甯酸,5-咖啡酰奎甯酸等。還含鞣質及類脂化合物等。

浮萍(發散風熱藥)

中藥浮萍有解熱、抑菌作用。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為醋酸鉀及氯化鉀。浮萍水浸膏有強心作用,并能收縮血管使血壓上升。

時間:2024
浮萍(發散風熱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