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作者:原鄉書院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現在的人,沒錢的,沒出路的,壓力大的會有隐士情節,我們大抵都是這樣的。

你看古代那些門閥高官都什麼去歸隐的,隻是些被貶的文人想歸隐。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閑翻明人李日華的《味水軒日記》,卷一記一商賈攜四幅元人行卷登門,其中有書畫大家趙孟頫的行草絕句。

雲:“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照夕陽收。欲題名姓知相訪,又恐芭蕉不耐秋。”

詩是寫尋訪隐者的,很有韻緻,但是從後兩句來看,來人沒遇到隐者。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尋訪隐者,算是古詩中一個常見的題材了。遇與不遇,都是一種風雅行為。但似乎不遇倒更有意思些。

遇是一種現實,不遇呢,則成了一種境界。

最著名的尋訪,當是賈島的《尋隐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沒尋訪到人,結果倒尋訪到一個幽缈無際的境界。就連那座山,似乎也想在天地間隐起來了。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關于隐者,周作人的《苦茶随筆》一書中,有《論語小記》一文,其中對此有精辟的論述。

周對《論語》中的隐者向來喜歡。他認為中國的隐者都是社會的或政治的,并非超然于世外。

周中年後,閑逸的一面增加,也并非就離社會遠了吧。至少,他自己不會這麼認為。

我覺得他關于隐者的論述,也許有幾分夫子自道的成分。《論語》中的那幾個隐者還比較質樸,後來的,就慢慢理想化、詩意化了。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中國的文人,大都有一些隐逸情結的,甚至像幽憂之疾一般揮之不去。

遠的不說,像明、清時代的袁中郎、袁子才、鄭闆橋等,做了一回官,過了一把瘾,感覺不好,辭去。

雖談不上隐(準确地說,應該是退),倒确是很逸。逸出某些秩序和規則之外。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李日華也是如此。他在晚明文人畫界的聲望很高,又喜歡著述,知識廣博,尤精于書畫賞鑒。其在西華縣令任上,返鄉奔母喪,即上疏乞歸。

他嘗自言,願終身啖白飯羹魚,飲美酒,啜精茗,家中藏書萬卷,石刻千種,長年足不出戶,一個俗漢也不見,這樣活到七老八十,即是極樂國人。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這正是典型的名士态度和士大夫式的隐逸理想。

不過太雅了,過猶不及,。

太精緻奢侈,對一般人來說,實在可望而不可即。我不讨厭俗漢,因為我自己就是俗漢一枚。

如果讓我隐,我就隐于世俗閻闾之間,沒有人世的喧嚣,但要有人世的細語。有淡淡的紅塵味,但又不能太嗆。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我對隐者也很喜歡,不僅是《論語》裡的隐者。最後不妨玩一下時下流行的時空穿越劇,如果尋訪隐者,我願意尋訪誰呢?傳說中的許由有點做作,不近人情,我壓根就沒有尋訪他的念頭。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那麼,隐者的思想領袖莊子呢?他又缺乏親和力,我更喜歡讀他的文章。還是陶淵明最可愛。大家都知道,陶淵明嗜酒,如果尋訪他,最好帶着酒去。

但上哪兒再去尋找那種叫“魏晉風度”牌子的味道綿長的醇酒去呢?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中國人,都有些隐逸情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