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作者:家居廊ELLEDECO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二十年,二十人。

2004年,自《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創刊起,就認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路行來,共同見證了中國設計、文化、藝術與時尚的流變。

為慶祝DECO創刊二十周年,此次,我們特别邀約了20位來自時尚、文化、藝術、建築、設計領域的“老友”。在跨越空間與時間的對話中,請他們分享這些年來在各自領域中的觀察。

從二十年的美、二十年的設計、二十年裡家的變遷,以個體折射時代,不僅為我們繪制出一幅多元度的時代畫卷,也在用他們的智慧經驗啟發着關于未來的思考。

特别策劃下輯,DECO與10位親曆中國設計崛起的老朋友們對話,通過他們的分享,描繪中國設計時代的變革藍圖。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為理想幹杯

·人物按照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列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這些年來,《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對陳暄的多個項目進行了追蹤。(攝影:林半野)

是女博士,也是女建築師,作為十上建築的創始人,陳暄多年來一直活躍和專注于公共及商業建築、室内和家居家具設計,為成龍、梅婷、楊瀾、羅振宇等衆多名人設計家,也主持設計過隋建國美術館、UCCA藝術商店等公共空間,還不時跨界到藝術、時尚領域。

在這個男性占據主要話語權的行業,她是難得一見的亮色,長長的波浪發,纖細的身型,總是溫柔微笑、輕聲細語,給人以知性而專業的印象。同時,陳暄有着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她一直在嘗試和體驗着不同的人生經曆,幾乎将個人、家和工作完美平衡。去年她開啟了為期一年的環球旅行,旅途中她和我們分享了這二十年來關于設計、生活、個人的點滴思考。

“這二十年堪稱中國設計界的‘狂飙猛進’期。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從被忽視到被重視,甚至到被‘推崇’,中國的設計行業經曆了一次全面的蛻變。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設計師群體有了大幅增長,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設計行業地位的逐漸提升。設計師們從幕後走到台前,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她說。

“最初的設計行業可以說是‘野蠻生長’的,大家對形式有着無限的渴望和獵奇心态。從粗放的起步階段,到如今的精益求精,創新創意層出不窮。這種狀态經曆了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今更趨于理性和簡約。設計師們不再一味追求視覺沖擊力,而是更注重功能性和使用者體驗。可以說,這二十年是設計界快速自我更新和進化的二十年。”

不僅具備國際視野,更展現了極強的‘在地性’,将國際潮流和本土文化與生活方式相融合,為讀者呈現出獨特而高品質的内容。在這個資訊媒體爆炸的年代,顯得愈發珍貴,希望《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在未來繼續散發獨特魅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啟發和美的享受。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2021年2月刊雜志刊發了陳燕飛位于上海的家。(攝影:朱海)

曾聽過一個說法,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黃埔軍校。DECO也曾出過不少才俊,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2005-2010期間擔任美術總監的陳燕飛。如今他是原創品牌“璞素”的創始人/藝術總監,也是新中式設計風格的代表人物,寫得一手好書法。

璞素在上海先後開設的幾家門店都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從茶藝、民藝、繪畫、文學……真正創作出了一個屬于璞素的東方文人小宇宙。回想起最早作為同僚去燕飛家看到他視若珍寶的木頭收藏,恍悟有些熱愛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各種領域的創新都不能算是革命性的,一直等到這兩年AI人工智能的飛躍發展,類似chatGPT的出現才真正讓所有人類都為之振奮。未來随着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肯定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空間和産品的設計必定會因為人工智能的加持變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另外一個方面,具有人文和天然手工的産品設計也會更加凸顯其價值,我認為科技和人文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是我揮灑了五年青春和熱血的地方,對它的感情非同一般,我感覺它已經遠遠超出了一本家居雜志的價值,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它是一種陪伴,一種心靈的成長和啟迪。我衷心地祝福它在這個紙媒日漸式微的時代裡,能重新找到它價值的福田。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位于阿那亞的孤獨圖書館,2015年開業。(攝影:林半野)

作為中國最受關注的建築師之一,董功主持設計了海邊圖書館、船長之家、陽朔糖舍酒店、長江美術館等經典項目,并被人們廣泛讨論。其中海邊圖書館最受矚目,又被稱為“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主要的閱讀空間被設計成一個看台,在逐級升起的平台上,不同位置的人都能不受阻礙地看到大海,陽光透過屋頂上細窄的通風井道在空間中移動,木紋混凝土構造為建築增添了一絲溫暖,整個圖書館充滿着詩意與美;陽朔糖舍酒店則以一間老糖廠為中心,新舊景觀和諧地融合于自然景觀,建構出别樣的人文氣氛;“船長之家”用簡潔的拱形窗景在海邊村莊建造起一幢充滿煙火味詩意的住宅……在最建立成位于景德鎮陶溪川的川上行酒店,幾十棵香樟樹之間,董功駐足凝望,他在确實地感受場地所帶來的情感與體驗,并與我們分享對于建築的觀察。

“20年基本上涵蓋了我的職業生涯,我認為建築這一行還是越幹越覺得值得的。每做完一個項目,能感受到世界上多了一個真實的存在。當進入建成的空間裡,身心會産生各種感受,這讓我覺得很踏實。‘建築能不能變得更具體和真實’——這是我目前這幾年想的最多的事,也是我現在希望達到的一個境界,建築其實不需要那些花裡胡哨的說法。尤其在我們現在所處的時間點,對于建築師來說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也不是設計能力,而是一種勇氣——在博弈的狀态下能不能繼續堅持。”

祝賀《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創刊二十周年!期待雜志越辦越好!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馬岩松首個沙發作品「丘CHIO」于今年米蘭展期間釋出。(圖檔提供:品牌,原文刊載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2024年6月刊)

也是2004年,馬岩松從美國回到北京創立了MAD,算起來和DECO也是同歲。猶記得第一次對他的采訪拍攝是在2006年,當時成立不過兩年的MAD剛剛在798辦了第一場名為“MAD建設中”的設計回顧展。那時的北京還沒有經曆奧運會,地鐵線隻有兩條,鳥巢、水立方、央視大樓、中國尊還是虛無缥缈的未來,而就在MAD位于二環内的辦公室裡,他與DECO分享了對2050年北京城的規劃暢想。

二十年一晃而過,如今的馬工已經是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建築師,一方面緻力于探尋建築的未來之路,倡導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結合起來,通過重建立立人與自然的情感聯系,走向一個全新的、以人的精神為核心的城市文明時代。以“夢露大廈”、哈爾濱大劇院、胡同泡泡、朝陽公園廣場、中國愛樂樂團音樂廳、FENIX移民博物館、衢州體育公園及深圳灣文化廣場等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内實踐着這一未來人居理想的宣言。

2014年,馬岩松獲邀成為美國盧卡斯叙事藝術博物館首席設計師,成為首位獲得海外重要文化地标設計權的中國設計師。另一方面,更多的群眾則是在社交媒體上被他創作的裝置藝術刷屏,進而記住了“馬岩松”這個名字。從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到中國的南海、浮梁大地藝術節,乃至剛剛過去的米蘭設計周,藝術與環境的結合成為更加即興的表達和先鋒探索。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帶給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參考和想象。祝願繼續精選,繼續精彩!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2017年11月刊報道了石大宇與他設計的椅子。(攝影:Boris Shiu)

當DECO在十四年前把EDIDA中國區最佳座椅設計獎項授予石大宇時,那年他剛從台北搬到北京,一把椅君子讓人看到竹的現代表達;2023年,他的架讓博古架在巴黎M&O期間首發,還是熟悉的竹材質,宜古宜今的設計讓世界贊歎不已;2024年,他跟太太一起做了個重要的決定,從北京搬到上海,位于浦東工作室的後院裡毫不意外地種滿了竹子。

他是那樣深切地愛着竹,愛着中國文化,采訪中不斷強調,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具備中國基因的當代設計,這些設計“講”的是中文。許是從台北紐約到北京上海,近三十年的經曆,讓他可以站在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去審視我們自有的文化。

這二十年裡,“我想最重要的是院校開始重視民藝,比如大漆、竹藝等。我現在工作室裡也有同僚來自中央美院,受他們老師的影響才開始對竹有興趣。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放棄對竹的研究,其實竹是一種被低估了的材質,它很環保,也很适合商業化,而且應該被商業化。但不能簡單用便宜或貴去評價這個材料,我們需要的是誠實地對待竹,根據特質用在對的設計中,那麼竹是既可以走入群眾日常,也可以走進設計藝廊的。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有足夠的設計研究知識,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

Forever young!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2024設計上海現場。(圖檔提供:Design Shanghai)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KIOSK 3.0@設計上海2024。(攝影:笑涵、Gin studio)

正如米蘭國際家具展覽會展示了全球家具産業的最高水準,在國内,“設計上海”也在十年之間成長為行業頭部展會中的佼佼者,并在2018和2023年先後推出“設計中國北京”與“設計深圳”。與國内知名女演員同名同姓,總是一身白西服、黑直長發造型出現的譚卓正是這三個展會背後的幕後推手。

作為一個展會營運人,商業思維是必備素養,很可貴的是她對設計的一片初心,是以才有魄力去打造出為城市賦能的新天地設計節、聚焦年輕設計力的TALENTS展區和建築可持續論壇這樣的優質IP。DECO與設計上海也在這10年中以各種方式不斷深入合作交流,共同見證了中國家居設計産業的興盛繁榮。

“家居設計領域在過去20年裡的變化非常大——從一開始大家盲目地追求宮廷奢華風,到如今的現代簡潔風格,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颠覆。同時,我也看到這個行業的上下遊從業者,不管是室内設計師、産品設計師,乃至工廠、供應鍊,整個産業都越來越專業。其實這些變化的背後是中國消費者審美的變化和自信,尤其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是這幾年看到的一個最讓我欣喜的趨勢。”

我認識的《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是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引領了廣大的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提升。祝賀DECO二十歲生日快樂,這是一個最好的年紀。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吳濱帶着“遊山記”藝術裝置《爿園:須臾即永恒》亮相今年的米蘭設計周。(攝影:隋思聰,原文刊載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2024年6月刊)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2023年EDIDA中國區設計大獎獎杯“墨軸”由2022年EDIDA中國區年度設計師吳濱帶領無間設計研發中心設計。(攝影:Gin studio)

謀設計者之道,突破設計的邊界,無間設計成立至今已逾20載,開創其獨一無二的“摩登東方”的設計語言,而成為時代的思考者。設計靈感來源于生活,從早期的集合店世尊家具到2017年成立設計師品牌未墨;從倡導生活方式的WS SPACE無集複合型美學空間到高端新海派餐廳HAI SHANG與奧廬Aolu;從無間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到“摩登東方”美學概念提出者……會設計,更愛生活懂藝術,吳濱毫無疑問是當代中國設計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就在剛剛落幕的米蘭設計周上,他将“遊山記”裝置帶到米蘭,占據米蘭大學展區的 C 位,讓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被東方的五感設計打動。在這個特别的日子裡,這位2021-2022 EDIDA中國區年度設計師、2023年中國室内建築設計年鑒評委和我們分享了他對設計、美學與生活的感悟。

“回過頭來看自身的設計旅程,從一開始的學習狀态,到Art Deco時期,再到‘摩登東方’概念的提出,我覺得這是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對于設計,我們把東方元素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來做,而不是把它當作西方凝視下的表淺異域風情與裝飾元素,于是‘摩登東方’設計語言應運而生。安吉酒店就是我們在設計領域創新實踐的一次重要突破。在設計中引入‘遊山記’的概念,起伏的空間裡,人的視線和身體都會感覺到空間的變化。結合中國繪畫中蘊含的散點透視和時間性,進而産生更豐富的視覺感受和感官記憶。未來是一個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并進的時代,我們能否打破設計僅僅局限于實體空間的塑造,關照人更真實的感官記憶,去創造全次元、更多元、更有意義的生活形态,是值得大家一起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感謝《ELLE DECORATION家居廊》跟我們走過的每一段歲月,陪伴我們感覺生活中的點滴,讓我們勇敢探索未知,洞察生命的美好。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由謝柯擔任室内及陳設設計的YAZA野在山川酒店。(攝影:雷壇壇)

謝柯顯然不是那種典型的擅長自我表達的設計師,就像他工作室的同僚所說,他更願意通過作品而不是采訪來表達自己,盡管不少群眾是通過《夢想改造家》這檔熱門電視欄目才認識了他。

謝柯創立于2008年的尚壹楊設計先後打造出包括 “既下山”“夕上”“野在山川”在内的多家著名酒店,而最近剛剛完成的阿那亞·三亞3期山谷住宅,則是他第一次設計住宅樣闆間。

并非設計科班出身的謝柯畢業于川美油畫系,山城重慶的本土文化滋養了他的創作,每年的《中國室内建築設計年鑒》總有佳作入選,并在2022年衆望所歸地摘取了EDIDA中國區年度室内設計師的榮譽。他的設計風格是那種有分寸感的進階,以簡單質樸的材料講述空間與人的關系,尊重在地文化但不浮于表面的表達,創造出更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世界語境的東方人文美學建築空間。

在創刊20周年之際,送上我們最誠摯的祝福!《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一直引領着我們探索家居設計的美妙世界,激發着藝術創意,成為每一個熱愛生活和設計的人的靈感源泉。感謝在過去二十年裡持續不斷地創造着美,分享着美,期待與你一起走過下一個二十年!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由許剛及團隊為農造帶來的數字編織——黔西南布依族傳統紋織與3D列印設計轉譯項目獲得了2023-2024 EDIDA CHINA中國區設計大獎年度最佳可持續實踐獎。(圖檔提供:設計師)

今天在中國提到可持續設計,就一定不能遺漏許剛和他帶領的本土創造(BENTU)團隊,最早關注到這個獨立設計品牌,還是因為他們設計的一系列混凝土物品。上個世紀90年代,許剛還在廣東做室内設計師,别人眼裡看到的是房地産發展帶來的經濟機遇,而他看到的卻是拆遷所帶來的大量廢棄材料。于是從13年前開始,他成立了本土創造,思考如何變廢為寶,将廢棄物設計再生,他開始大量的田野調查,遍訪工廠,從回收鋁材、陶瓷到磚瓦、塑膠,從建築廢渣到貝殼菌絲,都成為他研究的“寶貝”。

而當時,誰會想到在不久的将來,可持續設計會成為全球設計界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投入重金開發。3月,廣州家博會CMF展展示了他與東鵬新材合作開發的景德鎮廢瓷再造系列瓷闆,已經成為投入市場的商業化産品。想找他合作的企業越來越多,但許剛依舊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思考什麼是可持續設計的未來。

願《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繼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時尚、舒适的家居産品。也期待能夠繼續引領家居設計的潮流,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與美好。生日快樂!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ziinlife吱音創始人朱晖、楊熙黎在上海吱音生活藝術館。(攝影:趙易宏)

最早認識吱音并非通過展會或門店,而是在天貓,可以說是最早一批網際網路生長出來的設計品牌。然後才認識了兩位創始人——設計總監朱晖和總是自稱首席打雜官的Lily。這一對事業上的搭檔給人的感覺特别接地氣,就像是他們做的産品,好用,輕松,價格合理,不經意間讓人會心一笑,特别适合都市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少紅極一時的品牌如昙花一現,但吱音卻一步步走得穩且踏實。

曾經一提到中國原創設計就繞不開新中式風格,但吱音似乎并沒有刻意去做這種中國風的表達。“去對立化,互相融合是當下比較顯著的文化特征和價值觀取向。由于社會發展的先行,西方現代主義設計,美學,在二十年前是受追捧的。但在經過了幾年全球化‘碰撞’之後,本土設計和創意文化領域的設計師,開始尋求自身的‘根’,當下的文化特征,不再是單純強調民族性和在地性,而是在更高次元去審視自己。我認為中國的美學文化,在未來會形成一個獨立的分支,自成體系。我們具有獨一無二的美學土壤,不同地區與民族具備各自的文化和審美,互不幹涉,又能與全球化現代審美融合,形成百花齊放的區域性文化特點。”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用前瞻性和國際化的眼光,一直支援着本土設計一步一步向前。某種程度上,如同記錄中國設計發展的一卷電影膠片,尤為珍貴,真心祝福DECO二十歲生日快樂!

篇幅有限,完整訪談詳見

7月号《ELLE DECORATION家居廊》雜志

(點選文末“原文連結”可購買)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在你的觀察裡,中國設計在這20年經曆了哪些變化?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選出三位精彩留言,各送出一本新刊,分享“20歲生日”的快樂。

策劃 丨 本刊編輯部

插畫 丨 小小梅

視覺統籌 丨 桂皮

特約顧問 丨 Xu

文 丨 Mi、qili、斑斓、王立早、DI

編輯 丨 顔宓、關迪、Kevin Ma 馬子謙、徐露梅

設計 丨 Yeer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系留言擷取方式。

20周年特别策劃|馬清運&馬伯骞:“不一樣”的父子關系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二十周年刊:以美之名,共赴未來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DECO與朋友們的20年:是誰打造了更好的設計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