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羽小将張志傑心髒驟停離世 中國每年超75萬人次發病

作者:經濟觀察報
國羽小将張志傑心髒驟停離世 中國每年超75萬人次發病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英 7月2日,印度尼西亞媒體報道,中國青年羽毛球隊運動員張志傑是因心髒驟停去世。6月30日,17歲的張志傑在印度尼西亞參加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标賽團體小組賽時,突然暈厥,因搶救無效去世。

比賽視訊顯示,張志傑在突然朝前倒地後,全身抽搐,中國隊教練随即進場檢視,此時張志傑尚有知覺,裁判示意中國教練離場,之後醫療團隊進場施救。不過醫療團隊未及時對張志傑進行心肺複蘇,而是将他放上擔架,轉運至醫院救治。

7月1日,亞洲羽毛球聯合會與印度尼西亞羽毛球協會聯合釋出公告稱,賽事醫生和醫療小組對張志傑進行了搶救,“他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内就被救護車送往醫院”。

多位心内科、急診科醫生告訴經濟觀察網,張志傑突然倒地時的身體症狀是常見的心髒驟停表現,如果賽事醫療團隊能在現場第一時間進行心肺複蘇,是有機會避免悲劇發生的。

劇烈運動可能引發心髒驟停

心髒驟停是指心髒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緻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又被稱為心源性猝死。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導緻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多種。例如,心肌肥厚患者,在劇烈運動時可能導緻肥厚梗阻進而引起心髒驟停。

汪道文說:“一般而言,競技運動員都要進行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嚴格的體檢,如果有心肌肥厚就不能進行競技運動。”

他表示,還有一種情況是,少數人有先天性心律失常,平時沒有症狀,不易察覺,在劇烈運動等特殊情況下發作。

此外,長新冠、感冒引起的心肌炎,在劇烈運動後也可能導緻患者心源性猝死。

汪道文團隊在對奧密克戎住院患者随訪一年後發現,感染後出現了輕微心肌炎的患者,在一年内有10%—25%的人死亡。“另外,如果最近得了流感或者登革熱等,即使是引起的輕度心肌炎,都不能進行競技運動,身體經過休息恢複正常後才能參加比賽”。

目前并無張志傑此前身體狀況的官方資訊。張志傑啟蒙教練李偉對紅星新聞透露,記憶中張志傑過去并無癫痫或心髒相關疾病。

航空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海伶介紹,劇烈運動後的猝死發生率是比較高的,2019年台灣演員高以翔在綜藝錄制現場突發暈厥後去世,也屬于此類情況。由于這類猝死一般發生在醫院外,搶救成功率并不高,不到1%。

黃金4分鐘不能錯過

印度尼西亞羽毛球協會稱,張志傑在暈倒後不到2分鐘的時間内就被救護車送往醫院,送至第一家醫院時,張志傑已經沒有了脈搏,在經過約3小時的搶救後,他被送往第二家醫院,但最終搶救失敗。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醫師楊躍進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從現場救治視訊來看,沒有就地給予張志傑心肺複蘇,擡出比賽場轉運及時,但心肺複蘇的最有效措施沒有立即進行,是心血管病急救的缺陷。

張海伶也表示,從急救角度,發生心髒驟停後周邊人應該第一時間進行心肺複蘇,如果有專業醫護人員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有70%—80%的幾率讓心髒恢複跳動。

“心肺複蘇的成功率會随着時間的推移直線下降,每晚1分鐘成功率遞減10%。如果10分鐘之後開始心肺複蘇,成功率為0。”張海伶表示,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4分鐘之内開始的心肺複蘇,病人因為大腦沒有損傷,複蘇後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響。

她介紹,一般一個被成功搶救的心髒驟停患者,需要院外到院内的每個環節都順利交接。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的身邊人立即進行心肺複蘇、除顫,120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後接力按壓,進入醫院後急診科持續進行心肺複蘇、放置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除顫等,患者恢複心率後,生命的接力棒會交到心内科手上,心内科通過手術等方式恢複患者心肌供血。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等人2023年在《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發表的研究顯示,2020年,中國急診接診的院外心髒驟停發病人次超75萬,但救治品質不容樂觀,患者存活出院率僅為1.2%。

心髒驟停高發地點主要是公共運動場所、交通樞紐、大型購物中心和工廠等。由于能夠第一時間就地或趕到現場進行心肺複蘇和除顫的人員往往不是專業救援人員,而是作為旁觀者的普通群衆,是以對公衆加大心肺複蘇教育訓練至關重要。

據統計,2020年中國心髒驟停患者旁觀者心肺複蘇實施率為20.3%,現場施救仍主要依賴醫院急救人員,等急救醫護到達現場時,往往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

此外,加大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的配置也是降低心髒驟停患者死亡率的關鍵。AED是一種普通公衆也可掌握操作的醫療器械,它可以自行判斷、分析患者身體情況,識别是否為可除顫心律,如為可除顫心律,會提供高能量電流,對人體的特定區域放電,幫助因室顫、無脈性室速導緻驟停的心髒恢複正常的心律。

2021年,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釋出的《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定要求》團體标準,建議每10萬人應配置100—200台AED。但目前中國每10萬人配置AED數量僅為15台左右。

2021年12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的《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指南(試行)》提出,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應優先保障重點公共場所,加大配置密度。建議在城市軌道交通、長途車、鐵路列車、飛機以及交通場站、大型企事業機關機關、工廠工廠中的房間、城市廣場、教育和教育訓練機構、養老機構、社群、體育和文化娛樂場所、大型商超、酒店、旅遊景點、學校、幼稚園等人員密集場所和警車、消防車等應急載具内,逐漸推進配置工作。

2023年7月,國家衛健委在答複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将配合相關部門研究AED配置管理相關的立法工作,加強公共場所AED等急救裝置配備,形成全社會支援急救的良好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