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作者:隴南武都釋出

來源:上觀新聞

炎炎夏日,約上三兩好友、帶上孩子,藍天白雲草地、帳篷燒烤露營,牛肉羊肉烤豬肉、海鮮生腌小龍蝦,好不惬意、好不歡騰。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夏季是體驗戶外燒烤的好時候,也是食源性寄生蟲病高發季,肉、魚、甲殼動物、植物、水等媒體中都可隐藏寄生蟲。燒烤食材品類豐富,把控火候時一定要確定将食材烹饪熟透,否則就可能導緻寄生蟲感染。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省流版

預防寄生蟲關鍵在于“講衛生”。

1. 不吃生食、半生食,不喝生水。

2. 蔬果生吃要洗淨,盡量去皮。

3. 正确洗手,生熟刀闆要分開。

肉類食材中的常見寄生蟲

帶縧蟲

帶縧蟲可分為豬帶縧蟲(鍊狀帶縧蟲)和牛帶縧蟲(肥胖帶縧蟲),分别以幼蟲形态存在于豬肉和牛肉中,其成蟲均成白色帶狀,有節片,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腸中,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或者便秘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貧血、腸梗塞等并發症。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左右滑動檢視

旋毛蟲

旋毛蟲可寄生于人和豬等多種哺乳動物體内。食用含活幼蟲囊蚴的未熟豬肉、羊肉等會導緻感染,輕者可無症狀,嚴重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等表現。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魚類和甲殼類食材中的常見寄生蟲

華支睾吸蟲

又稱肝吸蟲,寄生于人或哺乳動物的膽管中,蟲卵随糞便排出體外,相繼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和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吞食。食用未熟的含肝吸蟲囊蚴的魚、蝦、螺等會導緻感染,輕度感染者可無症狀,重度感染者可出現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瀉、精神不振、肝大等臨床表現,嚴重者可發生膽管炎、膽結石以及肝硬化等并發症,甚至膽管癌。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異尖線蟲

異尖線蟲寄生于海洋哺乳動物,人因生吃、半生吃含活幼蟲的海産品,如小黃魚、帶魚等而感染,感染後出現惡心、嘔吐、劇烈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左右滑動檢視

并殖吸蟲

又稱肺吸蟲,成蟲主要寄生于宿主肺内。生食含幼蟲囊蚴的淡水蟹、蝲蛄、小龍蝦會導緻感染,醉蝦、醉蟹、生腌等制作方法并不能完全殺死囊蚴,食用後,未被殺死的囊蚴侵入人體發育成幼蟲或成蟲後寄生在肺髒裡,引起肺吸蟲病。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左右滑動檢視

牛蛙及其他食材中的常見寄生蟲

廣州管圓線蟲

福壽螺、褐雲瑪瑙螺等軟體動物是廣州管圓線蟲常見的中間宿主,兩栖類、魚類、齧齒類等生物會因捕食中間宿主而成為轉續宿主或終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螺類、蛙等會導緻感染,進而出現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膜炎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病變。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左右滑動檢視

蔬菜和生水中的常見寄生蟲

布氏姜片吸蟲

簡稱姜片蟲,是寄生于人體、豬小腸中的一種大型吸蟲。蟲卵随糞便排出入水後,在中間宿主扁卷螺體内發育成尾蚴逸出,附着在水紅菱、荸荠和菱白等水生植物表面或浮于水面上,脫去尾部形成感染階段的囊蚴。生食含囊蚴的菱角、荸荠、茭白,或生飲被囊蚴污染的水會導緻感染。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預防寄生蟲感染三要點

1

不吃生食,半生食,不喝生水,食物要燒熟煮透。

2

蔬果生吃前要清洗幹淨,能去皮的盡量去皮。

3

處理食物前後要洗手。生熟刀闆要分開,使用後及時清洗幹淨。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2024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為“誠信尚儉,共治共享食品安全”。除了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疾控君還為大家準備了有獎問答,題目簡單,獎品多多,快來參與吧!

食品安全周|有獎問答

1. 答題規則:本輪設定5小題,每題隻有1個選項正确,全部答對即可進入抽獎頁面。

2. 活動時間:7月1日至7月5日。

3. 答題次數:活動期間,每人限答1次。

4. 獎品設定:本期有獎問答獎品随機發放,根據答題先後順序發放,在活動後快遞到您家!

獎品數量有限,趕緊分享給您的好友,讀文學科普,答題赢好禮!

7種寄生蟲,這些常見食物中都有

參考文獻:

[1]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撰寫組. 食源性寄生蟲病診治專家共識(2023)[J].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41(6): 653-668.

[2] 王真瑜, 吳寰宇, 江莉, 等. 2015-2019年上海市市售食品寄生蟲感染監測分析[J].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21, 39(3): 347-351.

[3] 戴思敏, 馬曉疆, 張耀光, 等. 2016—2020年上海市土源性線蟲病和重點食源性寄生蟲病調查分析[J].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21, 19(3): 143-14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