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作者:探秘曆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文|心飛揚

編輯|t

引言

1995年,在1940年以後移居到拉脫維亞的數十萬其它族裔沒有想到,自己會一夜之間失去公民身份,變成一個合法的“外人”。

其中最容易遭到差別對待的是俄羅斯族,因為拉國與俄國是針尖對麥芒。時至今日,歧視性政策絲毫未見消減,反而随着俄烏的沖突加劇越演越烈。

以至于,普京都忍不住“破口大罵”,痛心俄族的待遇像畜牲。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普京)

一、大帝一怒為俄族,拉國歧視太過分

如果問鹽度最低的海是哪一個?答曰:波羅的海。

在一衆環繞它的國家中有三個面積小人口少但近幾年在涉俄事務上跳的很高的小國,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曾是蘇聯的一部分。拉脫維亞,是其中一個,也是與俄關系最緊張的一個。

2023年12月,普京毫不客氣地點名批評了該國,直指它歧視境内所生活的俄族群眾。

“豬”,是這位強人發言時使用的字眼,用來形容俄族在拉脫維亞政府心中的地位和在政策上所受到的迫害。

他作為一國總統敢這麼說自然不是沒有緣由的,事實上,普京所說的這個問題在拉脫維亞已經存在了将近30年。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地圖)

那是1995年,一紙法令規定,隻有1940年之前就是拉脫維亞公民的人和他們的後代才是公民。于是,一下子有70多萬人淪為了“非公民”。

想要獲得該國國籍,不是沒有管道,但是要求非常苛刻:對語言和居住時間有規定也就罷了,還設定了所謂的“優先審議權”。

如此一來,即便是能夠滿足入籍申請的所有條件,也可以用“别人能優先”的理由随時插隊。

在蘇聯解體前的1989年,俄族以90.6萬人占據了拉脫維亞總人口的34%,這個比例其實已經很難用“少數”來形容了。在某些城市,比如裡加,甚至已經超過了拉族人。

本身人數就多,再加上解體前都以俄語作為官方交流語言,俄族人無需學習拉脫維亞語,大部分都過不了入籍的語言關。是以,俄羅斯族是非公民中占比最高的群體。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拉脫維亞)

他們中很多是已經移居多年,生活和事業都紮根此地,難回故國。一時之間,與測試有關的消息洛陽紙貴,拉政府相關部門的人靠着賣小道消息都賺了個盆滿缽滿。

到1998年,拉國的俄族人口是82.25萬。即便不考慮新生人口,也有近10萬人在社會的歧視、國籍政策的壓力下選擇了離開。

除了在國籍上設定障礙,拉脫維亞還努力撥亂反正恢複拉語的官方地位。此後,不僅是本族人要使用拉語教學,就連其他族裔在中學之後也必須得用拉語上課。

這些措施針對性極強,同時拉脫維亞又在上竄下跳非常積極的謀求北約的庇護,無異于明晃晃的巴掌打在了俄羅斯的臉上。搞得雙方關系極為僵硬,俄方不惜祭出了制裁的大棒。

那麼,為什麼時間節點設定在1940年?拉脫維亞又為何與俄羅斯的關系這麼差?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拉脫維亞)

二、強行“聯姻”民心散,大量湧入俄族人

拉脫維亞國家确實不大,隻有6萬多平方千米;人口在90年代的巅峰時期一度逼近了300萬,但是到2018年已經下降到了180萬。

它獨立成國的曆史很短,并入蘇聯之前隻有22年的獨立史,再加上解體之後一直到今天,以一個國家為機關出現的時間才半個世紀。

曆史上,拉脫維亞一直流轉于不同的國家之手。18世紀,它在波蘭的管轄之内,但是很快又在法俄對波蘭的瓜分之中劃歸沙俄。

1918年,拉脫維亞的蘇維埃政權得到了蘇聯的認可;奈何好景不長,1920年就換成了資産階級上台。

因而,這個新生的國家與蘇聯并不親近,選擇了全面向西看的路線。民族主義的教育成功在國民心中塑造了沙俄、蘇聯的侵略形象,為以後反俄、反蘇情緒的高漲打下了基礎。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拉脫維亞)

在這一時期,非公民的問題就已經出現了:來自周邊幾個國家的難民和一些各種原因,沒有國籍的人。且為數不少,粗略估計有4.4萬人。

隻是難民多來自俄羅斯白俄等地,拉脫維亞主觀上并不願意去解決,是以才一直拖着。

1940年,拉脫維亞加盟了蘇聯。但必須要強調的是,和别的加盟國不同,它并非自願而是屬于強買強賣。

它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的法理依據是1939年蘇聯和德國之間的條約,1940年蘇聯找借口直接出兵,這才拿下了拉脫維亞。

在拉國政府二十餘年的經營之下,共産主義發展壯大的空間不大,全國的黨員人數堪堪數百。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群眾會積極擁護蘇聯。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蘇聯地圖)

蘇聯為了更好的控制拉脫維亞,做了兩件事:第一,大量更換政府上司層的成員,安排自己人擔任主要部門的負責人;二是遷移了大量俄族人過去,稀釋其本國群眾。

如果僅僅是這樣,或許群眾的抵觸情緒還不會那麼嚴重:從1941年開始,超過25萬拉脫維亞人或被驅逐或被流放到環境惡劣的西伯利亞。

1958年,拉脫維亞政壇大地震:十數位核心、接近核心的官員接連下台,換上來的清一色是俄族。此情此景,群眾隻能唉呼:拉脫維亞已經不是拉脫維亞人民的了。

與此同時,俄語被強制代替拉語成為官方語言。結果就是,短短二三十年後俄語母語化的比例為13%,能用俄語完成日常交流的高達69%,俄族人憑着母語就可以在拉國橫走。

天長日久,小沖突逐漸積累成了大分裂。1987年,大批人聚集在裡加,參加反對加盟蘇聯的活動;1988年,活動的規模擴大,人們高喊“俄羅斯滾出去”。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拉脫維亞)

1989年,拉國率先踏出了确立“本國法律高于其他”的一步,這一步開啟了蘇聯四分五裂之路。

在蘇聯解體的前一年,拉脫維亞就已經啟動了獨立的步驟。1991年8月正式脫離蘇聯,四個月之後,蘇聯徹底變成了曆史。

三、入籍之路實在難,境遇未曾有好轉

在這段争取獨立的過程中,俄族成為了犧牲品:需要他們的時候,就許以入籍;大功告成之後,就被一腳踢開。

他們也是為拉脫維亞的建設付出了汗水的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蘇聯派過去的各行業的專家。拉脫維亞在汽車、電氣等工業上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他們的支援。

非公民,就沒有投票權不能參與國家的治理,處于社會鍊條中的底部。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蘇聯解體前後)

非公民的問題在蘇聯時代是消失了的,那些人和其他人一起自動成為了蘇聯的公民。但是分家之後,願不願意給國籍則是拉脫維亞說了算。

現實是,不管是民族情緒上的對立還是對龐大的、文化獨立的“外族”的忌憚,必然是要極力打壓俄族的。

從1940到1990年,50年間俄族人增加了70餘萬,拉族人卻反過來減少了10萬左右。這一增一減,雙方原本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尤其是,拉脫維亞要重拾他們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所走的路線:建構本民族認同、向歐洲靠攏。這兩點不管要實作哪一個,俄族都是擋路石。

更讓人忌諱的是,國内的俄族人存在成為俄羅斯控制拉脫維亞的傀儡的風險。是以,他們獨立之後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就包括把那些非公民們趕出政府部門。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俄族人)

1994年,拉脫維亞通過法律的方式以1940年為時間界限,此後遷移到該國的人都沒有國籍。很顯然,這是在與蘇聯、與俄羅斯切割。

原因很簡單,1940年正好是加盟的時間,大規模遷移俄族也是在此之後。以1940年為節點,足以區分開拉族和以俄族為首的少數民族。

當然,拉脫維亞也知道不能把路全部堵死,給出了入籍的途徑。隻是,在條件和執行上都非常嚴格,在最初的三年裡每年準許的人數隻有兩三千人。

在新世紀之後稍微有所放松,原因也不是它自己改變了對俄族人的态度,其實是歐盟在背後施壓。它想要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對其成員國在少數民族的待遇是有要求的。

是以,拉脫維亞在1998年對入籍人員的範圍有所放松。再加上2004年成功入歐,短暫吸引過非公民努力申請入籍。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拉脫維亞)

随着2008年俄羅斯向非公民放開了簽證,難度高的入籍吸引力逐漸降低。

隻是,這麼多年拉政府一直不願意放棄利用非公民來限制俄族人,始終沒有尋求解決方法的誠意。而且,拉、俄之間的關系好壞還是拉國俄族人待遇的晴雨表。

自從分家之後,這兩個國家基本上就是長期處于不太友好的狀态。拉脫維亞站在了反俄的最前線,一直在為北約東擴搖旗呐喊。

2014年克裡米亞行動之後,拉脫維亞更加忌憚俄羅斯了,生怕曆史重制,連呼籲了20年的給新出生人群公民地位的建議也被否決了。

2022年俄烏突然爆發沖突,非公民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拉國修改了法律中對語言的要求,增加了難度,并在2022年、2023年、2024年接連以此為借口大規模驅逐俄族人。

“對待俄群眾像對待豬一樣”,被普京痛批的拉脫維亞,什麼來頭?

(俄駐拉國使館)

2023年12月份,他們驅逐了1213名俄族,其中包括700多名年齡超過了60多歲的老人。人數最多的一次,是同年8月份,6000餘人被迫離開了奮鬥多年的地方。

難怪普京會在人權相關的會議上對拉脫維亞“口吐芬芳”,他們确實長年打壓俄族、不把這些人當成同胞看。

參考資料:

馬鋼.俄羅斯與拉脫維亞:交惡的背後……[J].世界知識,1998,(10):18-19.

冬治.拉脫維亞的俄羅斯人處境艱難[J].世界知識,1992,(17):1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