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作者:知行韬略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庸才淘汰優才——團隊逆向淘汰的三個真相

什麼?庸才淘汰優才?

怎麼可能?

不是說,優勝劣汰嗎?

要是庸才淘汰優才,這樣的組織還有救嗎?

産品品質怎麼保證,技術創新誰來負責?如何培養接班人?

這些本該組織裡的優秀人才來勝任的事,果真要交給績效平平的庸才嗎?

這樣的企業或部門,怎麼可能會有市場競争力?

别着急,在讨論庸才淘汰優才之前,我們先聊一個大家熟悉的話題,那就是劣币驅逐良币。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這是個金融學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16世紀英國财政大臣格雷欣提出,是以也被稱“格雷欣現象”。

指的是當時英國社會有兩種流通貨币,一種是原先發行的,不含雜質的貴金屬貨币,也被稱為良币;另一種是後來發行的,被加入其他金屬雜質的貨币,也被稱為劣币。

雖然兩種貨币在法律上的價值相等,但人們卻能很輕易辨識出哪些是不含雜質的貨币,而将那些含雜質的貨币拿去交易流通。

長此以往,市面上的良币就漸漸被儲存而減少流通,市場上就隻剩下劣币在交易,這就是所謂的“劣币驅逐良币”。

而我們今天所講的庸才淘汰優才,并不是說管理者愛惜人才,遇到好人才就自己用,而把其他的一般人才派給公司其他項目用。

所謂庸才淘汰優才,指的是一個企業或組織,混的好的,容易升職加薪被重用的,并不是那些業務強、技術優、為組織創造最佳績效的人才,而往往是那些善于鑽營,溜須拍馬,欺上瞞下,搶功诿過的人。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這些人并沒有給組織帶來任何價值增值,但卻混的風生水起,時間久了,那些能幹的優才就離開了,組織裡隻剩下這些不能創造業務價值的庸才,這便是所謂的“庸才淘汰優才”。

為什麼會有庸才淘汰優才?我與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做過深入溝通和交流,大家提到最多的原因有三個:

· 機制問題

正常的企業,當然應該是優才淘汰庸才。

因為市場競争的關鍵,在于誰能以相同的條件和資源,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在企業中,誰能承擔這一責任,當然是優秀人才。

然而,很多企業的考核機制,卻并不是獎優罰劣,也不是公平公正,而是喜歡搞平均主義,玩平衡之道。

那個為企業創造最多價值的員工,并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而那些躺平擺爛的員工,卻可以旱澇保收,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留住優秀人才,更談不上持續增長;

· 文化問題

按照市場經濟的邏輯,優秀的企業往往以客戶為中心。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然而,有一類企業,客戶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沒得選,這類企業中,客戶價值是個僞命題。

既然客戶沒得選,那麼客戶是否滿意并不重要。

這個時候,員工能夠升職加薪的關鍵,并不是看業績如何,因為業績評價體系失靈了,評價标準變成了上級上司滿不滿意。

長此以往,企業就形成了“一切向上級看”的文化價值觀。

這種文化導向之下,避免不了的就是各種恭維、溜須拍馬、琢磨上意。那些想幹事的人,尤其是不怎麼擅長或厭惡人情世故、溜須拍馬的員工,就漸漸被疏遠、排擠和邊緣化。

時間久了,也就自然選擇離開了,就造成了所謂的“庸才淘汰優才”。

· 和管理者有關

一般而言,重視目标和結果,嚴格按照績效标準考核的管理者,不會出現“庸才淘汰優才”的情況。

反過來,那些動不動就菩薩心腸,或者喜歡當老好人,績效打分的時候,總是念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管理者,往往會造就“庸才淘汰優才”的局面。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

這樣的管理者,在标準面前,要麼是非不分,要麼各打五十大闆,要麼考慮各種團隊平衡,這種做法會讓團隊中的明星和骨幹很受傷。

說到底,這其實是公平公正問題。

如果遇到一個總是含糊其辭、是非不分、關鍵時刻總妥協、不能主持公平正義的管理者,哪一個優秀員工能受得了?

這類管理者的做法,往往才是導緻“庸才淘汰優才”的主因之一。

如何終止“庸才淘汰優才”——管理者如何“松土壤,換空氣”

事實上,解決“庸才淘汰優才”的問題并不容易,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之是以出現“庸才淘汰優才”,一定是一連串因素所導緻的結果。

該如何解決,有三個舉措供大家參考:

· 第一,考核要來真的

說到考核,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并不是沒有考核制度,而是有了考核制度不執行,或者是表面嚴肅認真,實際上輕拿輕放,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比如,拿績效考核為例

很多企業明明設定了績效評估的等級,比如ABCD,也給了強制分布的要求,績效評估優秀的A級占多少、良好的B級占多少、及格的C級占多少、有問題要改進甚至要被淘汰的D級占多少等等。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然而,真到了打分那一刻,很多管理者又開始“手抖”了:

一會想到某某員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非常不容易,不能隻給個C;

一會又想到某某員工有背景,和某某上司有關系,表現再差也不能給個D呀;

而那位績效表現最優秀的員工,已經連續2次給了A,這次要再給A,是不是太顯眼了,萬一再取代自己的位置怎麼辦?

就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所謂深思熟慮,一下子将績效考核的嚴肅性、公平性全都破壞了。考核,必須來真的,才能避免出現“庸才淘汰優才”的局面

· 第二,文化要來實的

大多數情況下,企業文化給人的感覺很虛,大到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小到企業的文化手冊與行為規範,文化的呈現方式大多都是偉大的道理,或者良好的期許。

但文化必須落地,才能發揮作用。

文化怎麼落地?

顯然,不能隻靠管理者的日常宣貫,更不能變成牆上的口号,要讓文化走入員工的心裡

避免“庸才淘汰優才”,有三件事非常重要。

一是管理者的以身作則,與其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如親自示範一遍,行勝于言;

二是打造标杆和榜樣,有了身邊的榜樣,有了具體的案例,文化這件事,員工才能相信是真的,“庸才淘汰優才”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三是文化要和員工的升職加薪有關,要和優秀員工的評估有關,這是文化從虛向實的關鍵。

邏輯上講,業務标兵和文化标兵應該是一緻的,如果不一緻,非常考驗企業的人才管理,而如果文化變成虛的,就會讓那些善于表演的人鑽空子,就會出現“庸才淘汰優才”的情況。

· 第三,過程回報要及時

對很多管理者而言,目标設定沒問題,執行落地也沒問題,但往往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就是過程回報。

過程回報的意思是,如果員工做的好,及時表揚和認可,并告訴他哪裡做的好,如何做的更好,如何保持更好;

如果員工做的不好,及時糾偏和指正,告訴他哪裡做的不好,如何改進提高,哪些環節可能存在問題等等。

隻要過程回報做的及時,員工的行為很容易被糾偏,行為改變了,結果也就可預期了。

而對管理者而言,一旦有了具體的過程回報,就能發現各種問題和真相,也就能避免月底考核時,很多非理性因素對自己的影響,這才能從根本上,降低“庸才淘汰優才”的可能性,讓團隊進入到正向循環。

終極解決方案——從存量到增量,從内耗到進化

考核來真的,文化來實的,過程回報要及時,有了這三點,“庸才淘汰優才”的情況就減少了。

然而,有一種情況會是例外。

什麼情況?

那就是企業增長乏力,或者遭遇增長瓶頸,整個公司都在為那點存量搞内耗。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

今天搶客戶資源,明天搶技術成果,折騰了半天沒發展,優秀員工看不到希望,也就會選擇離開,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庸才淘汰優才”。

從這個角度而言,管理者就能深刻了解,為什麼“發展是硬道理”,是一家企業真正的興衰之道。

沒有發展,沒有增量,沒有持續增長,一個企業最終會陷入隻能分現有的蛋糕,不能做大蛋糕的境地。

而優秀員工更看重增量,更看重企業的持續增長。

他們更在意自己的才華,能否在公司發揮更大的作用,抓住更大的機會,成就更大的事業。

從這一點看,我們也就能了解,所謂的企業需要做強做大,除了企業家精神以及創始人的理想之外,更重要的,不做強不做大,很難留住優秀人才,很難給他們新的機會。

比如,華為從最初的程控交換機,到後來的營運商業務,到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到後來的雲、管、端,再到現在的汽車業務等等,每一步都在擴充華為的業務邊界,每一步也都在為優秀人才拓展施展才華的空間。

再比如,人們更多看到的,是馬斯克旗下各業務線的遍地開花,不僅有特斯拉,還有Space x、腦機接口、擎天柱機器人、XAI、Grok大模型等,但看不到的是,馬斯克在給予優秀人才更多機會平台和施展空間的努力。

确切的說,優秀人才和優秀公司是互相成就的。

專門為某個優秀人才設定某個新崗位的事,在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發生過,在阿裡巴巴、騰訊、百度、京東也發生過,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會重新了解“因人設崗”,這個在管理學上極其政治不正确的做法,為什麼在很多優秀企業屢屢發生。

留住那些優秀人才為我所用,這才是很多企業的真實想法。

反過來,如果企業沒發展,沒增長,沒增量,沒能打造更好的發展平台和機會,事實上,優秀人才事留不住的。是以,所謂的高薪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關系留人等等,都比不過事業留人,就是這個道理。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看到,企業給優秀人才的待遇并不低,給予的尊重也很高,但為什麼優秀人才還是會選擇離開?本質上,還是因為缺乏好的事業平台。

是以,管理者也就能明白,發展才是硬道理,創造增量才是硬道理。與其想法設法保護優秀員工,不如讓他們承擔更大的責任,承擔更多挑戰性更高的工作。

即便是暫時的失敗,也會幫助優秀員工不斷成長。

同時,增量有了,機會多了,也能吸引外部優秀人才的加盟,才能真正實作良将如雲、人才輩出,這才是企業持續增長的密碼,才是真正走出“庸才淘汰優才”惡性循環的關鍵。

(全文完)

方案來了|庸才擠走優才?揭秘團隊裡的“逆向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