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作者:淮北釋出

編者按:

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是創新基層治理的有益嘗試,是踐行群衆路線的具體展現,有效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百米”。市委書記覃衛國作出批示:“‘流動辦公桌’的方式很好,相關做法可以推廣。這是繼‘一杯茶’調解法之後,我市基層治理又一品牌,要提煉推廣”。為在全市進一步推廣“流動辦公桌”工作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市委政研室深入街道、社群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形成報告,現予以刊發,供參考。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

——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

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市委政研室

桂苑社群位于相山區主城區,轄區内住宅小區17個、企事業機關14個,居民8083戶、15771人,其中老年人、殘障人士等重點人群5014人。桂苑社群針對轄區面積大、群衆辦事不友善等問題,從2019年開始,力量下沉、服務前移,探索出以“有呼必應、有問必答、有求必解、有難必幫”為主要特點的“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累計服務群衆2萬餘人次,解決急難愁盼問題5600餘件。相關做法被《人民日報》刊載,入選省優秀社群工作法。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一、主要做法

(一)服務方式由“等群衆上門”改為“送服務上門”。辦公地點搬到“家門口”,改變過去“守”在機關“等”群衆辦事的固有方式,組織人員将桌椅闆凳搬到小區住宅樓下、單元樓門口,面對面傾聽民意、點對點解決訴求,打通服務群衆“最後一米”。辦公時間延伸到“8小時以外”,推行“8+3”錯時工作制,即在原來8小時固定辦公時間的基礎上,每周一、周三、周五增加上午7:30—8:00、中午11:30—12:30、晚上5:30—6:30三個時間段的“流動辦公”錯時服務,有效解決群衆“工作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現實問題。

(二)服務力量由“單兵作戰”整合為“多方協同”。針對“流動辦公桌”僅靠社群人員力量“忙不過來”、專業知識欠缺“不會辦理”等問題,統籌轄區各方力量,采用聯合辦公、輪流參與的方式保障“流動辦公”有效運轉。組織物業服務力量,動員紅色業主委員會主任12人,加入“流動辦公”隊伍,現場參與服務、主動調解糾紛。組織志願隊伍力量,組建“三報到”黨員、退役軍人、“五老”、青年黨員等在内的257人的志願隊伍,根據職業特點、空餘時間等安排分工,提供政策解讀、幫代辦等服務。組織職能部門力量,積極對接人社、公安、法院等12家共建機關,邀請14名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成立“桂苑專家團”,提供專業咨詢、調解服務。

(三)服務内容由“辦理具體事項”拓展為“解決各類訴求”。為更好地滿足群衆多樣化需求,桂苑社群積極拓展“流動辦公桌”服務範疇,不斷增加“流動宣傳”“流動調解”“流動議事”“流動答複”等服務内容,實作訴求收集、分類、研究、解決工作閉環,推動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群。自2019年以來,“流動辦公桌”調解鄰裡糾紛、物業投訴等各類沖突糾紛166件,提供婚姻家庭、人身損害賠償、贍養老人等法律援助410餘次,代辦幫辦各類服務事項530餘次,各類沖突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 。2023年12345投訴率同比下降50%,連續4年赴省進京零上訪。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二、推廣建議

“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特點是流動,實質是服務,落腳點是幫助群衆解決實際問題。它是新形勢下城市社群治理的有益嘗試,是踐行“四下基層”的生動實踐,是落實“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具體舉措,具有可複制可推廣的重要價值。

(一)加強黨建引領,完善服務體系。一是堅持統籌謀劃。建議由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進一步提煉和完善“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内涵特點,研究制定全市推廣方案,力争打造成為我市繼“一杯茶”調解法之後的又一個基層治理特色品牌。二是堅持部門關聯。調研了解,“流動辦公桌”工作法在實踐運作中,仍存在社群“牽不動頭”、部門協調關聯不足等問題。建議認真落實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相關檔案精神,充分發揮“街道吹哨、部門報道”工作機制的作用,統籌轄區内公安、司法、城管、市場監管等執法部門力量,共同參與“流動辦公”。三是堅持試點先行。綜合考慮不同社群的風俗習慣、人口結構、曆史傳統、經濟水準等因素,選擇班子能力過硬、群衆基礎較好的社群(村)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逐漸擴大到農村、企業。

(二)立足多元需求,豐富服務内容。一是拓展便民服務。目前,“流動辦公桌”承擔着城鎮醫保、高齡補貼等61項具體便民業務。建議進一步拓寬服務内容,增加理發、磨菜刀、修水電、配鑰匙等“微服務”,更友善解決居民生活中的“小煩惱”。二是增加調解服務。面對複雜多樣的沖突糾紛和日益多元的群衆訴求,建議把“流動辦公桌”與全市520多個“百姓說事點”“說事拉理室”等調解服務室(點)有機結合起來,常态化開展沖突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将沖突“排查在一線、預警在一線、化解在一線”。三是延伸社會服務。把“流動辦公桌”作為掌握不同人群結構需求的平台,并根據不同類型的居民訴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比如,針對老年群體,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精神慰藉等服務;針對嬰幼兒群體,提供臨時照護、科學養育等服務;針對青年群體,提供就業指導、崗位推薦、技能教育訓練等服務。

(三)堅持因地制宜,創新服務方式。一是合理選擇地點。在“流動辦公”的地點選擇上,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比如,在農村,可以将“辦公桌”設在人流量集中的村口、廣場、小賣部等周圍;在企業,可以将“辦公桌”設在工廠中的房間廠房、項目工地、會議現場。二是靈活安排時間。借鑒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8+3”錯時工作制度,以及市圖書館實行“周一、周二閉館調休、周六周日錯時上班”的做法,在遵守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可結合實際,靈活設定上下班時間和工作人數,不斷滿足群衆差異化辦事需求。比如,針對中青年群體較多的小區,可以将“辦公時間”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或周末;針對老年人及特殊群體較多的小區,可以将“辦公時間”安排在工作日的上午或傍晚。三是完善辦理流程。在“流動辦公”開始前,通過入戶走訪、微信群收集等,及時梳理群衆關切,并按照各社群的不同訴求,有針對性地安排相關機關和從業人員參與“流動辦公”。對于“流動辦公”現場收集到的各類訴求,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辦理;不能現場解決的,由從業人員做好記錄,梳理彙總,轉交相關部門及時辦理。

(四)突出常态長效,強化服務保障。一是加強能力培養。針對“流動辦公桌”從業人員“綜合能力不強,對涉及專業性領域的複雜沖突糾紛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等問題,建議加強對從業人員綜合業務、依法辦事、沖突調解、應急處突、溝通調解等方面的能力訓練,打造成一支高素質、作風硬、能力強的“流動辦公”隊伍。二是加強考核激勵。探索開展量化考核評價,将“流動辦公”的具體辦理内容量化為政策法律宣講、沖突排查化解、為民代辦服務等名額,定期實行分類評價、差異考核、定期通報,并将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評優評先等級的重要依據。

來源:淮北改革

初審:陳豆豆

稽核:王偉

審簽:劉永忠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把“辦公桌”搬到群衆家門口——關于推廣相山區桂苑社群“流動辦公桌”工作法的對策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