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一個第三方機構,如此“生财有道”

作者:延吉檢聲

好一個第三方機構,如此“生财有道”

2024-07-02 10:27·延邊檢察

範躍紅 王欣雨

好一個第三方機構,如此“生财有道”

檢察官出庭支援公訴。

好一個第三方機構,如此“生财有道”

檢察官實地采樣檢測。

  作為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的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有權出具蓋有CMA辨別、具有社會公信力的檢測報告,但他們卻在采樣、實驗、報告編寫等環節弄虛作假、偷天換日,出具虛假環境檢測報告共計47份,違法獲利79萬餘元。

  經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提供虛假證明檔案罪分别判處被告機關杭州市H檢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H檢測公司)罰金20萬元,判處被告人徐某妤等3人有期徒刑十個月至六個月,各并處罰金,對認罪認罰的從犯劉某适用緩刑。主犯徐某妤不服,提出上訴。今年5月27日,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至此,這起由最高檢、公安部、生态環境部聯合挂牌督辦的提供虛假證明檔案案,宣告塵埃落定。

  6月6日,該案入選最高檢釋出的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犯罪典型案例。

  與排污企業“同流合污”

  實際采樣工作還沒完成,就進行竣工驗收;投産使用中的儲油庫,出口污染物檢測值竟隻有真實的萬分之一;采樣員足不出戶就出具異地項目檢測合格報告……環境監測資料被“污染”的事實觸目驚心,而這些僅僅是H檢測公司環境檢測造假現象的冰山一角。

  H檢測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環境檢測的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經營廢氣、廢水、土壤、噪聲等項目的檢測,具有檢測類别13大類1086項。公司主要設有品質管理部、現場檢測部、實驗部、市場部等部門,徐某妤擔任總經理,呂某利擔任副總經理,劉某擔任實驗部經理。

  2020年8月,H檢測公司承接某儲油庫竣工驗收項目,提供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服務,進行采樣、檢測并編制環保應急預案、環保驗收檢測報告。同年12月,該公司出具檢測報告,并收取技術服務費用36萬元。

  2021年4月,生态環境部門對該項目進行檢查時發現,報告中非甲烷總烴等名額資料顯著低于标準施工方法下的數值,且無采樣員出入采樣地辦公區的記錄,H檢測公司存在造假嫌疑,且數額較大。

  原來,該公司在未如實采樣的情況下,虛造了檢測資料。違法行徑暴露,公司負責人并未悔改,反而一條道走到黑。2021年5月,徐某妤授意呂某利等人僞造一份合同金額為1.2萬元的虛假環境檢測項目服務合同,并補充僞造原始記錄、項目出入登記和采樣員衣帽領用記錄,以躲避高額處罰。

  2021年11月19日,生态環境部門将該案移送至浙江省杭州市警察局。公安機關于同年12月13日立案偵查。經公安機關商請,拱墅區檢察院提前介入。

  由于案件涉及環境檢測領域,工作專業性強、結果時效性強,且涉案項目衆多,需核實細節,檢察機關針對案件證據體系提出驗證重點、方向的建議10餘條,引導公安機關對涉案公司電腦主機存儲資料、雲端聊天記錄、雲盤資料進行全面提取勘驗,圍繞公司經營政策、造假行為模式、涉案人員身份及職責範圍等收集證據。

  2023年2月21日,公安機關将該案移送拱墅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為準确梳理涉案環境檢測報告的虛假内容、犯罪金額,檢察機關邀請了具有環境檢測領域專門知識的特邀檢察官助理提供意見。

  案件審查抽絲剝繭,真相層層揭開。“故意不真實記錄或者選擇性記錄原始資料”“篡改、銷毀原始記錄”“擅自修改資料”“僞造監測時間或者簽名”“未開展采樣、分析,直接出具監測資料”……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H檢測公司為招攬客戶、提升效益,在徐某妤的授意、默許下,呂某利、劉某等人互相協作,通過上述多種方式,在開展環境監測業務過程中弄虛作假,為部分客戶出具内容虛假的環境檢測報告共計47份,違法所得79萬餘元。其中,2021年3月1日後出具的虛假環境檢測報告共計43份,違法所得42萬餘元。

  2023年7月14日,拱墅區檢察院以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檔案罪,依法對H檢測公司、徐某妤等3人提起公訴。

  今年2月29日,法院經審理,全部采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并作出前述判決。一審判決後,徐某妤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5月27日,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目前判決已生效。對未達刑事立案追訴标準的其他涉案人員,拱墅區檢察院向生态環境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移送行政違法線索,建議及時依法處理。

  為了承攬業務迎合“金主”

  H檢測公司的行為并非個例,在環境檢測行業中,“包合格”甚至已經成為潛規則。因為“治理費用需要上百萬元,成本高收益慢”,排污企業便要求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将檢測報告中的毒害名額改為合格。

  本應是“環保衛士”的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為何淪為了不法企業的“排污保镖”?

  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第三方環保服務行業準入門檻低,有很多小規模的環境檢測公司為了搶占業務,無底線壓低價格,惡性競争,導緻造假風氣盛行,劣币驅逐良币的情況多有發生。為了節省成本,這些公司更使出“渾身解數”,比如少于規定次數進行采樣、使用便宜耗材,甚至招聘大學生,讓無采樣資質的實習生違規進行采樣等等。

  “檢測報告是環境治理、項目整改、竣工驗收、行政審批等事項的重要依據。環保服務機構本應確定監測資料準确、客觀、全面,但是部分檢測機構卻眼紅心黑、唯利是趨,與污染企業沆瀣一氣,毫無對自然、生命的敬畏憐憫之心,肆意踩踏環保紅線。”辦案檢察官說道。

  針對案件審查中發現的環境檢測造假亂象與監管漏洞,檢察機關決定向市場監管部門制發加強環境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檢察建議,讓環境檢測報告真正發揮環境保護“守門員”作用。

  為什麼造假行為屢禁不止?監管盲區如何消除?檢察建議怎樣實作剛性高效?檢察官對轄區内92家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系統梳理,調查掌握近三年轄區内環境檢測報告造假行政處罰資訊,并實地走訪杭州市生态環境局、市場監管行政執法隊、生态環境監測站等部門,深入調研造假行業情況、造假手段、監管職能等問題。

  在查詢大量法律法規,多方走訪調研,借力“外腦”問計專家學者,綜合分析機構情況後,拱墅區檢察院針對發現的多頭監管脫節、執法力度不足、法律責任斷層、守法意識不強等問題提出“事前重引導,事中強監管,事後促長效”的全鍊條治理檢察建議。

  記者了解到,檢察建議制發後,至今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機構負責人開展專項教育訓練、簽訂行業承諾書,并嚴格落實“雙随機、一公開”的關聯監管,累計查辦案件8起,罰沒款90餘萬元,移送公安機關處理2人,1起案件入選2023年度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十大典型案例。

  在長效治理上尋找突破點

  “生态環境治理非一地一院之事,更非一時一日之功。短期整改不是終點,生态環境的長效治理才是最終目的。”該院檢察長桑濤說。如何延續檢察建議的“長尾效應”,防止問題反彈呢?該院在長效治理上尋找突破點,在關聯部門、數字監督、行業延伸上打好組合拳,做好案件辦理的“後半篇文章”。

  堅持“零容忍”的态度,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拱墅區檢察院牽頭與公安機關、生态環境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共同建立環境檢測行業專項治理工作機制,實作資訊共享、聯合督辦、法律研讨與業務交流,聯合對環境檢測、環境影響評價、室内空氣品質檢測等重點領域全面排查整治。

  讓資料跑路,提升監管水準。通過打通部門資料壁壘,建構環境檢測造假大資料法律監督模型,以檢測能力超載、報告資料異常、儀器耗材缺位為關鍵要素進行資料碰撞預警,提升智慧算力。

  在環境檢測行業整治基礎上,拱墅區檢察院還推動“辦理一案”轉為“治理一域”,将環境檢測數字監督邏輯轉化為中介行業弄虛作假亂象監督規則,推動杭州市級層面開展融合監督專項行動,推動中介行業不敢、不能、不願造假,為營造公平、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提供法治護航。

  “生态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我們努力以檢察之力融入社會之治,以檢察建議小切口書寫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大作為,切實維護人民群衆的環境獲得感,守護綠水青山、海晏河清。”桑濤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