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份關鍵回應出爐,得到中國月壤的可能性,早已被美國人親手排除

作者:盧忠誠TALK

嫦娥六号成功将月球背面的樣品帶回地球後,這一消息不僅讓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就連平時喜歡陰陽怪氣的西方人,如今也不得不腆着臉向中國航天局發出提問,如何才能申請到樣品進行研究。針對這個問題,大陸航天局在不久前作出了正式的回應,這份回應對于那些想要研究月壤樣品的國家而言,可以說非常地關鍵。

副局長卞志剛明确表示,任何國家的研究人員想參與研究月壤,都沒有問題,隻需要按照程式送出申請就可以了。這一點哪怕是美國人都不例外,隻要他們采取切實行動掃清障礙,消除“沃爾夫條款”對中美航天交流的阻撓,那美國的科學家就可以參與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樣品。

一份關鍵回應出爐,得到中國月壤的可能性,早已被美國人親手排除

可能有些觀衆不太明白“沃爾夫條款”是個什麼東西,這個條款具體内容就是禁止美國的航天局,以及白宮,甚至是美國的一衆盟友,在航天領域和中國的交流,是從2011年開始生效的, 法案的編号為1340。說白了,就是華盛頓帶着一衆小弟,要孤立中國航天技術,希望我們能夠知難而退,放棄航天領域的計劃。

很明顯,早在2011年,得到如今大陸嫦娥六号月壤樣品的可能性,就被美國人親手排除了。當年的霸道,在此刻徹底迎來了反噬。然而,美國人到了這一步依然死不悔改,在美國航天局局長納爾遜的眼中,嫦娥六号重返地球是中美之間的太空競賽,雖然中國挑戰了美國的太空統治力,但美國仍然有希望在中國之前,再次把宇航員送上月球。

一份關鍵回應出爐,得到中國月壤的可能性,早已被美國人親手排除

從納爾遜的眼中,我們不難看出中美兩國在太空開發,和航天領域的觀點不同。美國的登月計劃,是一場基于霸權主義的太空圈地計劃,是競争。他們甚至還沒有将宇航員送上月球,就已經開始着手配置設定月球上的資源了,而簽訂條約的各國,在什麼成果都還沒出的情況下,就必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對美國進行詳細地彙報。

而中國航天局在走向太空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并積極邀請世界各國合作,比如這次嫦娥六号登月,就搭載了4個國際載荷,獲得成果也是立馬表現出了分享意願。這種互惠,開放,包容的思想,受到法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家的一緻好評。至于美國人能否享受到這種互惠待遇,中國航天局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是我們不願合作,而是白宮用一紙法案關上了中美航天合作的“大門”。

一份關鍵回應出爐,得到中國月壤的可能性,早已被美國人親手排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