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鄧貞軍:以村為家,踏踏實實為群衆辦實事

作者:新黃河

7月1日,濟南市濟陽區召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暨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推進會,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駐濟陽區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鄧貞軍被表彰為“2024年度濟陽區優秀共産黨員”,他用實際行動诠釋了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高尚品格。

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鄧貞軍:以村為家,踏踏實實為群衆辦實事
不忘軍人本色,平凡崗位譜寫不平凡的故事

鄧貞軍1985年10月參軍入伍,39年來,他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不同的崗位建功立業,取得不平凡的成績。

在部隊時,由于表現特别優秀,被直接提拔為幹部。軍旅生涯十八載,先後參加過重要軍事演習、地方抗洪救災、部隊重大典型宣傳等急難險重任務,均圓滿完成并多次受到部隊首長的表揚和獎勵,先後榮立三等功三次。

2003年轉業後,他退伍不褪色,牢記初心使命,開拓創新工作,先後參加過2008年濟南市對口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和濟南市對口援建北川新縣城重建工作,這期間,他克服各種困難,冒着生命危險,帶領媒體采訪團戰鬥在災區一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獎勵,被濟南市授予“濟南市對口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榮譽稱号和“濟南市對口援建北川新縣城先進個人”榮譽稱号。

不斷加強學習,時刻為自己“充電”

工作以來,鄧貞軍依然堅持每天看報、聽廣播,并利用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大課堂等學習平台和載體,不斷學習新思想、新觀念,積極參加各類輔導報告、教育訓練班,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

鄧貞軍還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活動,先後多次參加無償捐血;參加社群和機關組織的敬老助困、幫扶救助、環保整治等公益活動;踴躍為汶川地震災區、疫情防控、“慈心一日捐”等活動捐款或交納特殊黨費,舍小家為大家,服務社會,無私奉獻。

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鄧貞軍:以村為家,踏踏實實為群衆辦實事
把村當家,把村民當家人

自去年6月擔任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後,鄧貞軍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實幹擔當做好第一書記,時刻把自己當成“村裡人”,把群衆看作“自家人”,把村裡的事當作“自家事”。

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提升了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2023年第31屆全國書博會期間,他積極聯系組委會為新市村捐贈了2000冊圖書,以此為契機,又建起50多平方米的農家書屋,現有藏書2000多冊,友善了村民學習借閱。

組織黨員到“濟陽區第一黨支部”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到山東手造濟北展示中心參觀學習,提升鄉村振興發展理念。邀請山東财經大學文化旅遊學院的教授、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協會的專家們就紅色文化、傳統文化、鄉村旅遊等進行獻言獻策,為鄉村文化旅遊振興添磚加瓦。他還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村裡配備并安裝了健身器材,建設了文化休閑廣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鄧貞軍:以村為家,踏踏實實為群衆辦實事
腳上沾着泥土,心中裝着百姓

把傳統文化村落的故事宣傳好。新市村是個傳統文化村落,村子裡有圓隆寺遺址,濟陽老八大景之一的“蘇武斷糧橋”,無梁大殿等曆史文化遺址,還有村史館、農家書屋、“莊戶劇團”等,文化底蘊濃厚,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他通過了解挖掘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迅速寫成新聞稿件。如《新市“莊戶劇團”慶祝農民豐收節》《山東濟陽新市鎮舉辦“秋季村晚”演出活動》《新市鎮邀請民俗專家支招鄉村文化振興》《用好紅色資源,振興鄉村經濟》《村企共建農家書屋,村民共享書香生活》等稿件被新華社、人民網等多家新聞媒體采用。

新市鎮新市村第一書記鄧貞軍:以村為家,踏踏實實為群衆辦實事

把新市村的特色産業報道好。先後撰寫了《新市村上百萬棵生菜苗銷往全國各地》《金秋好時光,生菜大豐收》《新市村積極發展特色産業,上百畝大蒜栽種完畢》《新市村上千畝玉米獲得大豐收》《新市鎮上千畝蓮藕走上市民餐桌》《新市村舉辦原味蘋果采摘節》《濟陽區新市鎮徒馬河濕地公園美不勝收》等稿件,先後在《光明日報》、新華社用戶端、央視新聞用戶端、人民網等中央、省市級以上媒體發表200多篇,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去年底,在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公德心建設辦公室、山東商報聯合舉辦的“榜樣”評選中,鄧貞軍被授予“2023濟南城市軟實力榜樣”榮譽,在他工作過的地方,總會刻下“榜樣”的名字,他用一言一行默默踐行着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使命和擔當,堅守着快樂的初心和期望,用勤奮和執着書寫出美麗精彩的人生。

記者:王靜靜 校對:湯琪 編輯:劉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