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作者:楊風說

2024年,中美歐全球三大經濟體,正在上演一場關鍵性的博弈,這不僅僅牽動中美歐三方勢力,也牽動俄羅斯的國運,影響未來全球大國格局。

上期内容,我們提到美國對華發動“産能過剩”的攻勢,目的是要帶着歐洲,一起對中國進行貿易限制,希冀能遏制中國的發展,然而歐洲卻有自己的打算,中歐雙方還在進行最後的協商。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今天我們把可能出現的結果,做一番預測,這是下期。并且推演未來可能的發展,供大家參考,洞悉未來中美博弈的趨勢,以及世界格局的可能演變。

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措施,将于7月4日生效。雖然,歐盟于中歐咨商後,于上星期宣布調降關稅,但調降的幅度着實太低,隻有約0.5%,甚至更低。歐盟此舉是什麼意思呢?

眼看中歐貿易大戰在即,雙方是否能夠找出一個妥協的辦法?美國也在等着,等着看好戲。

歐盟和中國咨商過後,隻調降那麼一點點的關稅,有人覺得氣憤,覺得欺人太甚,調降0.1%~0.5%的關稅,那是調降嗎?簡直是欺侮人嘛!

我們需要清楚了解歐盟的意思,歐盟這番意思是,既然你(中國)和我咨商,那我也不得不給點面子,但就隻調降了一點點,意思是,你(中國)别再跟我糾纏了,我就是要增加關稅,免得我歐盟區域内的電動汽車賣不動,電動汽車産業倒了,勞工失業。

歐盟這是暗示,除非中國找出一個路子,彌補歐洲國家的損失,不然,歐盟肯定要實施加征關稅的措施。

1 中國加碼反擊

歐盟态度強硬,中國也不是吃素的,早在歐盟決議之前,中國已經揚言,要對美國和歐洲的大排放量汽車加征高達25%的關稅。

此外,在歐盟決議後,中國加碼,打算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征收臨時反傾銷關稅。中國把壓力丢回歐盟這邊。

這時候,一些歐盟國家緊張了,前幾天德國副總理哈貝克訪華。哈貝克剛走,德國交通部長又來到北京,和中國咨商。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上篇文章我們說,先不理會德國在歐盟加征關稅的戲碼中,是否故意扮白臉,但實質上仍然是贊同加征關稅,也先不理會法國是否故意利用這機會,讓德國蒙受損失,因為德國在華有大量的投資利益,特别是德國在中國有汽車合資企業,例如德國大衆汽車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與上海汽車集團有合資企業,分别擁有40%與50%的股份。

中國的态度很明确,事前警告,事後加碼,雖然都還沒有正式實施,但立場堅定。你(歐盟)看着辦,是和是戰悉聽尊便。

這就是外交手法,伴随着經濟利益。歐盟眼見在電動汽車領域敵不過中國廠商,于是出台加征關稅的戲碼。然而中國也不甘平白受損失,同樣以中國廣大的内需市場向歐盟施加壓力。

2 中歐雙方掰手腕

中歐雙方在汽車關稅上掰手腕,誰的胳臂比較粗,力氣比較大呢?

在中國加碼後,德國體認到行不通了,沒辦法和稀泥。沒錯,我就是認為德國在和稀泥,又想順從美國的意思,表面上叫嚣一下,反對歐盟加征關稅的做法,但實際上沒有真正使力,真正地反對歐盟加征關稅的做法。

否則,憑借德國在歐盟區的政治和經濟實力,真要反對,歐盟加征關稅的做法能通過嗎?

德國在中國面前裝無辜,裝無奈,中國不會買賬的。在中國的壓力下,就看德國怎麼做了。

于是,德國總理朔爾茨出面了,他提議,中歐雙方對各自的汽車都征收15%的關稅,如此,歐盟将原來的汽車關稅從10%提高到15%,歐盟保全了臉面,而中國也提高了對歐洲汽車的進口關稅,中國就不用再實施額外的懲罰措施。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朔爾茨的做法可說是兩全其美,各自的臉面和實質利益都顧及到了。

但事情有這麼簡單嗎?朔爾茨的辦法不是不好,但恐怕歐盟背後的老闆美國不會答應,這就難了!

中歐汽車關稅争議事件,我們預計會有幾種可能的結果。

第一,歐盟繼續維持微幅調降後的關稅,最高關稅達到47%。中方最終也對美國和歐盟的大排放量汽車加征關稅。同時,豬肉關稅也将實施。當然,中國還有其他的反擊辦法。

這種可能性的确存在,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西方社會往往是不點不亮,你不敲打他,他不會覺醒。西方社會沒有什麼顧全大局的說法,總是要向對方顯現實力後,對方才會做出改變,也往往需要讓對方痛,對方才會妥協。這種案例在曆史上屢試不爽。

第二個原因是時間有限,因為歐盟加征關稅的實施日期是7月4日, 所剩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不認為歐盟有足夠的實力硬撐下去,是以這種情況維持一段時期後,中歐雙方會再度協商,最終會找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

第二種可能性是,中歐雙方在7月4日之前妥協,達成一個折中的辦法。

第一和第二種可能性其實是一樣的,隻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第三種可能性,中歐雙方火并,在汽車關稅上鬧得不可開交,由美國漁翁得利,并且持續一段不算短的時期,我們就說兩三年吧!

但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高。同樣的理由,歐盟現今的經濟實力不足,歐盟經濟的增長動能跟美國相比,比不上,跟中國相比更是不足。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何況,歐盟跟中國目前并沒有霸權相争的問題,沒有必要跟中國鬥得死去活來。

為什麼前面說德國是裝模作樣裝,無辜呢?德國是汽車大國,在歐洲有龐大的汽車銷售利益,汽車産業是德國的工業之本。

是以,德國如此裝模作樣,隻不過是要保護德國車企在歐洲的利益罷了。

也就是說,德國的态度很重要,不要再裝了。中歐雙方達成妥協的關鍵在于德國。再過來是法國的态度。

是以推測,中方會想辦法,德國也會再努力和中國協商,中德雙方會努力斡旋、咨商,彼此尋求一個折中辦法。

3 中德合資企業?

隻不過,德國這時候不能再裝糊塗,兩面讨好。

當中德雙方都有意願,有誠意協商的時候,事情就好辦了。

這裡有一個關鍵點,非常重要,這是中德咨商是否會有結果的關鍵。

在中美博弈的大前提下,中國不至于對歐盟步步緊逼,不至于對德國寸步不讓。

德國方面呢?德國雖然有來自于美國的壓力,也有國内汽車産業的銷售利益,但想要兩全其美非常困難。雖然困難,但問題總是要解決,就像日子得要繼續過下去。德國汽車産業唯一的路子是和中國電動汽車商合作。

既然大衆和中國廠商在中國都有合資企業,如果條件合适,當然也可以在德國或其他歐洲地方建立合資企業。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問題就是條件如何商談。目前,中國汽車廠商在西班牙和匈牙利投資設廠,但是在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沒有,這就留下了談判空間。可以是設廠,也可以是合資公司,端看雙方如何把條件談妥。

另一個重點是,中方在電動汽車領域領先,不是歐盟國家的汽車廠商在短時期内追趕得上,中長期恐怕也追不上,合資企業是唯一的途徑,也是中歐雙方能夠商談的地方。

講實際一點,美國于2022年通過的《削減通脹法案》,不僅僅是限制中國的汽車廠商,也同時對歐洲的汽車廠商作出限制。如果歐洲廠商這時候再和中國大鬧一場,非但會失去中國的市場,在美國的市場也會逐漸萎縮。歐洲汽車廠商,特别是德國廠商将會遭受重擊。

這一點,德國不會不明白,歐洲一些國家也不會不明白。是以,中國的底氣比歐盟國家硬。若是歐盟國家不能妥協,那就拖着。

估計,中方為了和美國博弈的戰略利益,可以讓出一些利益,不會同歐盟大打出手,把歐盟逼到美國那邊,但也不會過于讓步。而是适時反擊,同時預留一些空間讓雙方有回旋、談判的餘地。

對歐盟而言,不論歐盟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額外的關稅,歐盟都是輸家。征收了關稅,歐盟電動汽車日後将毫無競争力,隻能躲在自家賣,因為美國的《削減通脹法案》隻是補助自家的電動汽車商家。

歐盟不征收額外關稅也是等死。算來算去,歐盟隻能迫使中國電動汽車廠商到歐洲投資,或成立合資公司,别無他途。

4 美國親手破壞國際經貿體系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一步步引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額外關稅,中國是反過來,使出大棒反擊,卻也留下空間,讓雙方有機會進行談判、咨商。

歐洲是中美博弈必争之地。上篇文章我們說,美國使出吃奶的力氣,六年下來變換了三種說辭,

從(1)批評中國商品傾銷;(2)指控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政府補貼,以市場換技術;(3)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一直到(4)今日耶倫的“産能過剩”說法。

美國的終極目的不就是徹底拉攏歐洲,對付中國嗎?

但是,這第四次的産能過剩說法,黔驢技窮了。中國如果過了這一關,将能夠攜手歐洲,重建新的全球經貿體系。

美國體系崩落!中國經貿體系升起

二次大戰後,美國主導幾十年的全球經貿體系将逐漸瓦解,而且瓦解此經貿體系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當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于2018年3月,向列國征收鋼鐵和鋁的關稅的時候。就注定了美國将親手裂解其所建立的國際經貿體系。

從我們剛剛說的美國對中國貿易戰的四套說辭,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地推翻自己的說法,之前辛辛苦苦幾十年所建立的國際經貿體系蕩然無存。

美國抛棄了自己所建立的經貿體系,現在卻由中國來竭力維持, 這不是很諷刺嗎?

5 結論

有關中國和歐洲在電動汽車關稅上的争執,看起來是美國主動,美國攻擊。但換一個角度想,中方也不着急,因為美方的攻勢出現過多的破綻,隻要中方守住剛剛提到的幾個觀點。

如果您還沒有看上一篇文章,鼓勵您務必收看,如此對我們的内容才會有連貫性的看法。

上一篇文章,收到不少網友的意見,1450網軍帶風向的,我們就不談論了。一些不同意見的,請您等待一段時間來驗證。如果我們的看法獲得驗證,歡迎您再來我們的節目。

最後強調一下,每當我們做出前瞻性的分析、判斷和預測的時候,我們會盡可能的在未來适當時機跟各位一起做一番驗證。到時候請不要來噴,例如,不希望我們驗證過去的說法,覺得浪費時間。

在這裡跟大家解釋一下,既然我們的節目做出了前瞻性的說法,不管對不對,理應在未來某個時間點驗證一番,這才是負責任的态度。

針對這一點,我們曾經數次征詢網友的意見,大多數網友認同,并且喜歡我們做前瞻性的分析和預測。是以,我們将保留此一風格,請大家多多包涵。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