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作者:草根練劍

前面遊覽了解了故宮西六宮及重華宮的一些景點,接下來咱們再次走進珍寶館。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故宮珍寶館區域

前面文章《走進故宮(六)參觀皇極殿與珍寶館》中簡要地介紹了一些珍寶館的曆史,今天咱們再次走進珍寶館欣賞一下那些豪華奢侈、争奇鬥豔的故宮珍寶館寶藏。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珍寶館入口

走進珍寶館;珍寶館分設于養性殿(第一室)、樂壽堂(第二室)、頤和軒(第三室)。

珍寶館,是從百萬件故宮藏品中(繪畫、青銅、陶瓷除外)遴選出各類精品而設立的展覽專館,以展示清代宮廷文物珍玩為主,是故宮博物院曆史上展出時間最長的常設展區。

北京故宮珍寶館1958年開館。是故宮博物院重要的常年開館的陳列館之一。與鐘表館一道以展示清代宮廷文物珍玩為主,并同書畫、陶瓷、青銅、工藝品等各館共同組成故宮陳列體系,與古建築原狀群展示互相輝映。

珍寶館是一座寶庫,有各色寶石,閃閃發光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還有金絲鳳冠、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最為突出的是有一座争奇鬥豔别具一格的鎬多塔。

第一室 主要陳列:①金編鐘。②碧玉特磬。③金印。④金冊。⑤如意。⑥金發塔。⑦金提爐、金罐。⑧餐具、茶具。

第二室 主要陳列有:①龍袍。②盔甲。③鳳冠。④大金塔。⑤七珍、八寶。⑥朝珠。⑦象牙席。⑧大玉山。

第三室 陳列玉石仙台、天球儀等宮室陳設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珍寶館簡介

珍寶館裡的藏品大多是明清皇帝皇後及一些王公貴族後宮嫔妃随身禦用之品,設計之精美,工藝之精湛,用料之奢華,令人咋舌,它們能充分反映出當時高超的文化藝術水準,也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統治階層奢華的生活。

關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寶物,究竟有多少?  

故宮博物館陳列着許多國寶級的古董,中國幾乎所有的稀世珍品都在裡面進行了妥善的收藏與保管。

故宮博物館裡面的國寶級文物不僅價值連城,而且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品。

據說故宮博物院收藏文物的最大特點是“倒金字塔”結構,“珍貴文物占比93.2%,一般文物占6.4%,資料隻占0.4%,幾乎件件都是國家定級的珍貴文物”。

故宮博物院目前收藏有180多萬件文物,其中絕大多數屬于清代宮廷遺存,今稱“清宮舊藏”。清宮舊藏品有的源自前代皇室的遞藏,有的系由宮廷營造體系——内務府造辦處與蘇州、南京、杭州三織造等共同承旨制作,另有每逢年節地方官吏的貢品,甚至不乏來自少數民族政權或與西方國家交往獲贈的禮品。

其中陶瓷35萬多件,玉石器、瓷器、琺琅器、玻璃器、文具及雕刻品等近15萬件,織繡13萬件。珍寶、配飾、武器、樂器、鐘表儀器、生活用具等宮廷器物近10萬件,書法和繪畫近10萬件。銘刻6萬多件,金屬器3萬多件,雕塑近2萬件。

 這些文物曆經歲月淘洗,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物證。其中有一部分以金、銀、玉、翠、珍珠等制作而成,不但材質珍貴,甚或還由著名匠師設計制造,可謂精美絕倫、竭盡巧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工藝技術水準,顯示出皇權至高無上的氣度與尊嚴、皇家富麗精緻的品味與好尚。

 “珍寶館”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遴選約400件(套)文物,結合建築的特點,在皇極殿兩側庑房四個展廳分别陳列珠寶、金銀、玉石、盆景類文物。

珍寶館,鐘表館,石鼓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等,這些館的寶物集中起來也不少。

下面随着筆者浏覽欣賞那些精美絕倫、價值連城的國寶吧!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鎬多塔珍寶館最為突出的珍寶之一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累絲嵌珍珠寶石覆缽式塔

此塔有三大特色:一是用材名貴,塔身通體為黃金質。

二是裝飾華麗,遍身嵌飾珍珠、綠松石、青金石等,具有明顯的西藏風格的裝飾風味。

三是形制獨特,正中為中心塔,四周圍繞着八座小塔,分别代表四方四維八個方向,是藏傳佛教空間觀念的展現。此塔是典型的勝樂金剛形式。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珍珠彌勒立像

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意譯為慈氏,繼釋迦牟尼為佛。此像菩薩裝,以黃金鑄成,燦爛奪目,工藝精湛,造型優雅,全身鑲皇族禦用的東珠共180餘顆,盡顯富麗莊重之美,是乾隆年間鑄造的金佛精品之一。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寶石釋迦牟尼佛像

此像面容嚴肅,鼻梁高挺,具有中亞人的特征,身穿袈裟,衣褶呈規則的棱狀起伏,雙手施轉法輪,全跏趺坐于蓮花上。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珍寶館中展出的帝後服飾中,這件鳳冠是唯一一件明代皇後的鳳冠。

珍寶館中展出的帝後服飾中,這件鳳冠是唯一一件明代皇後的鳳冠。

孝端皇後王氏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與萬曆皇帝大婚成為皇後,享有了一個女人所有的尊榮,卻得不到一個妻子應有的快樂。萬曆皇帝對她沒有一絲興趣,皇帝深愛着鄭貴妃,并且為了這個女人,數十年對朝政消極怠工。鄭貴妃做夢都想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自己擁有皇後的鳳冠,為此萬曆一朝後宮禍患不斷。

鄭貴妃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孝端皇後在位42年後,在深深的痛苦中逝去,她的這件皇後鳳冠也随她葬入地下。一件皇後的鳳冠折射出兩個女人一生的痛苦。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貂皮嵌珠皇後冬朝冠

朝冠,顧名思義就是古代君臣上朝時戴的官帽,這件精美的貂皮嵌珠皇後冬朝冠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冠頂以三隻金累絲鳳疊壓着,周圍綴七隻金累絲鳳,冠後飾一隻金翟,整個朝冠飾有很多貓眼石、東珠、珍珠,奢華無比。

清代皇太後和皇後的冬朝冠形制與皇帝的冬朝冠基本是一緻的,但裝飾所用的珠寶更多。夏朝冠的形制和裝飾與冬朝冠亦基本相同,隻是把金累絲鳳變成金鑲桦皮鳳。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東珠朝珠

與朝冠配套的朝珠,也是清代君臣上朝時需要佩戴的一種飾物,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員等,穿朝服時都要佩戴朝珠。朝珠每盤有108顆圓珠,一盤圓珠分為四份,份間加不同質地的大圓珠一顆,叫“佛頭”。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點翠珍珠密蠟項鍊。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乾隆皇帝朝服像

朝珠的質地一般有東珠、珊瑚、蜜蠟、青金石,以東珠朝珠最為尊貴,隻有皇帝皇太後皇後在宮中舉行大典時才能佩戴。

所謂東珠就是産自于東北地區的珍珠,以差別于産自南方的南珠。因為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是以清朝将東珠視為至寶。

清代皇室非常看重東珠這種産于東北松花江下遊及其支流的淡水珍珠,曾作出規定,隻有宮中可以支配,王侯大臣不得随意使用。

朝珠由108顆東珠穿成,以四個珊瑚結珠(亦稱分鑲)等分,結珠兩側穿有青金石結珠共8粒。其中一珊瑚結珠連接配接綠松石佛頭,以黃縧與背雲相連,背雲上嵌金鑲貓眼石一顆,并将珊瑚雕成蝙蝠形狀制成結牌,有東珠結珠四粒,墜角以金累絲為托,下墜紅寶石一顆。朝珠有紀念三串,每串穿綠松石10顆,墜角為紅寶石,上系東珠結珠各一。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镂空嵌珠石扁方

扁方是清代滿族婦女插發用的頭飾,相當于漢族婦女發髻上的扁簪,它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能控制發髻,防止散落。

珍寶館裡的這件金镂空嵌珠石扁方十分精美,以花葉紋镂空,兩端在镂空處分别用翠、碧玺和珍珠填嵌枝葉、花瓣及花蕊,周邊嵌以珍珠,全器共鑲嵌珍珠100粒,斷接處包以銀箍。扁方形體輕盈剔透,顔色搭配和諧,表現了清代宮廷流行的審美情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錾花如意

金錾花如意作為一件金器,其形制是仿照清中期宮廷流行的三鑲如意的式樣而制。通體刻有镂雕花紋,花紋繁複,玲珑有緻。如意内部中空,可以放置香料,設計極為巧妙。如意的三個蓋面,以碧玺為花瓣,以珍珠為花芯,以翡翠為葉子,滿嵌超過100顆的顔色相間的寶石連成的裝飾帶,煞是好看。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鳳紋盆。 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珍珠天球儀

天球儀,又叫渾天儀、天體儀,是古代用于觀測天體運作的儀器。這台金嵌珍珠天球儀,堪稱中國最豪華的“地球儀”,純金打造,鑲嵌着3000多顆珍珠,奢華之極,是流傳至今唯一一件用黃金做成的天球儀模型。天球的球體用珍珠鑲嵌28星宿、300個星座和2200多顆星,圍繞球體裝有赤道環和地平環,北極還有時辰盤,九龍環繞的四足金支架支撐着球體。

該地球儀的出現說明當時清政府對世界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對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有了大概的了解,盡管如此,清政府仍然沒有勵精圖治奮起直追,也沒有真正想要和當時列強一樣重視工業化。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錾大吉葫蘆式擺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累絲嵌松石佛龛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累絲嵌松石壇城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胎珊瑚桃式盒

這件金胎珊瑚桃式盒,是清代後妃們盛放珍寶的首飾盒清,造型非常生動,金胎外面的珊瑚系由多塊珊瑚粘接而成,嚴絲合縫,毫無破綻,珊瑚成色上佳。

盒分為器和蓋兩部分,内為金胎,外為紅珊瑚面,滿琢紋飾。頂中部雕刻着篆書“壽”字,字上面凸雕一隻展翅的蝙蝠,寓有福壽之意。盒上半部雕雲氣紋,雲氣中有9條龍騰躍其中;下半部雕海水托雲氣紋,海水湍急。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翡翠卧牛

卧牛翠質,微透明,頭、角及身體的一側留有深黃色玉皮,黃綠相襯,色澤極美。牛呈卧伏狀,四肢均屈于腹下,尾則搭于一足旁。下配以海水紋紫檀紅木座。

此作品雖然素身而不琢紋飾,但牛之身體肌理明顯,神态刻畫生動。翠為礦物質,多數不透明,個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澤。綠色鮮亮者價值最高。因其質地堅硬,故多不琢紋飾。翠在清代中晚期開始盛行。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扳指,古時候叫韘(shè)

扳指,古時候叫韘(shè),原本是扣弓弦的器具,套于拇指之上,防止拉弓射箭時勒傷手,最初多用骨或象牙制作,後來逐漸成為一種裝飾品,所用原材料也越來越多樣。

這個清宮舊藏的翠扳指,以質地硬滑的玉、翠為原料加工而成,形制為兩端平齊、外周平滑的圓筒。此外,還有金銀質的扳指,是豪官顯貴手上的裝飾品,有的還飾有紋飾或镌刻詩句。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翡翠魚式盒

這件翡翠魚式盒是清代的首飾盒,用整塊翡翠雕琢而成,兩半相扣成盒,魚身有細鱗紋,鳍、尾、鰓部嵌有紅寶石。機關在魚眼睛處,打開魚肚子裡面可以用來裝首飾。魚身有細鱗紋,鳍、尾、鰓部嵌有紅寶石,盒内還刻有乾隆禦制詩《詠痕都斯坦玉魚》。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碧玉采玉圖山子

玉山子代表了代表明清玉雕藝術的最高水準,擺脫了傳統的單一平面雕琢,立體感強,用的是新疆和田玉料。珍寶館裡的這座碧玉采玉圖山子,浮雕着山石、大樹,其間兩個人頭戴尖頂氈帽,腰系布帶,足蹬高靴,雙手捧玉石結伴而行,頗為生動。玉山子的背面刻有乾隆禦制詩《于阗采玉》。

新疆曆來是高品質玉料的重要産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朝廷平定了新疆,控制了玉料的開采和使用。新疆玉料作為土貢,分春秋兩季源源不斷充貢内廷,促進了乾隆時期玉雕工藝的繁榮。另一方面,來自新疆的玉料也成了乾隆帝捍衛國土偉業的重要物質展現。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水晶兕觥

兕觥(sì gōng)是古代的一種酒器。說起兕觥,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商周的青銅器,及至後面的諸多朝代,也一直使用各種觥的酒器。

故宮的這件水晶兕觥在造型、紋飾上都是仿造于古代青銅器,但勝就勝在它非常特别的水晶材質上,無色透明,光潔純淨,雕琢精美。清代出現了許多水晶制品,水晶球已十分珍貴,這件乾隆時期的水晶兕觥在造型上更顯獨一無二。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胎綠琺琅嵌紅寶石高足蓋碗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胎掐絲琺琅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清 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足高5厘米,用八成金制成;杯為圓形口,口邊刻有回紋。

杯口邊鑄有“金瓯永固”、“乾隆年制”篆書;通體錾刻纏枝花卉,其上鑲嵌數十顆碩大珍珠,紅、藍寶石和粉色碧玺。

杯兩側為雙立夔耳,夔龍頭各嵌珍珠一顆;底部是三象首為足,外形呈鼎式,“金瓯永固杯”是清宮内不多見的皇帝專用飲酒器。

“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

每當元旦(春節)淩晨子時,清帝在養心殿明窗,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把屠蘇酒注入杯内,親燃蠟燭,提起毛筆,書寫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是以“金瓯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器物。金瓯永固杯現在陳列在養性殿,為遊客所津津樂道。

此件金瓯永固杯由清宮造辦處制作于乾隆62年。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對此杯的制作極為關注,他不僅親自審閱圖樣,還數次提出修改意見,直到滿意為止。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象牙席

象牙席;這床象牙席,前面是織得細細密密的象牙席,背面是明黃色緞子,邊緣用深藍色緞子包裹。據說制作時,将象牙用藥水浸泡軟化後,編席子一般,編織起來的。織這麼一床席,不僅工匠極其不易,并且也是極其殘酷的事情。一頭大象才兩根細細的象牙,那得犧牲多少頭大象才可以織這麼一床席子啊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乾隆帝田黃三聯玺】

此聯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所镌,系由一塊相當大的田黃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鍊連在一起。這三玺的篆刻方式與玺文布局均有不同。“乾隆宸翰”為陽文篆刻,“樂天”亦為陽文,“惟精惟一”為陰文篆刻。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乾隆帝田黃三聯玺】

此三聯玺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玺中備受青睐,以後各帝亦十分珍視。清末代宣統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攜出此印,且随身不離,至1950年方将其交出,經有關機構移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奉天之寶”玺】

這是一方金“奉天之寶”玺,通高17.5cm,邊長12cm。此玺為清初皇帝的印信,模制而成。方形,雙龍鈕,并附“奉天之寶”圓形牙牌。

“奉天”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祖訓》“奉天法祖”之典,清入關前制此印玺,有欲與明朝争天下之意。“奉天之寶”為盛京皇宮收貯的十方寶玺之一,位列第五。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珠寶帽頂】

衣冠服飾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差别的重要辨別。清代以滿族服飾為基礎,同時借鑒漢族冠服的形式制定了冠服制度。如皇後着朝服時所戴冬朝冠以薰貂制成,上綴珠緯,貫冬珠,有金鳳、金翟、貓睛石、青金石、珊瑚等為飾。

帽頂金質。所分三部分均累絲制成。上端為一朵花形頂托鑲嵌大紅寶石一,中部東珠之下是累絲四龍戲珠,再下端東珠之下圓形底座之上亦為四龍戲珠,底有螺旋圓托。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珍珠寶石塔】

這是一座金嵌珍珠寶石塔,通高129cm,底邊長62cm。塔座木質,方形,為金漆蓮瓣須彌座。塔共用黃金8.5萬克,大珍珠293顆,綠松石、紅珊瑚、青金石等各種寶玉石500餘塊。

此塔原供奉于重華宮崇敬殿佛堂中,重華宮是清乾隆皇帝做皇子時的居所。整座塔運用了錾刻、錘揲、鑲嵌等多種工藝,細膩精湛,各類寶石點綴其間,更顯得其高貴、華麗,是清宮造大型佛塔中的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珠寶圓花】

這是一個清朝的金嵌珠寶圓花,為古代婦女頭上的飾品。金質底托上鑲嵌珠寶。中心為一顆大塊的祖母綠寶石,外圍嵌兩圈小顆的祖母綠與紅寶石,每圈各15粒,寶石皆随形。最外嵌一圈珍珠,共16粒,且外圍皆有可系綴的套環。

圓花中心及外圈寶石中所選用的祖母綠寶石号稱“綠寶石之王”,它晶瑩通透,碧如新柳,肉眼可見祖母綠寶石内部天然生成的包裹體,這些俗稱“蟬翼”的綿绺紋等天然雜質是其他寶石所少有的,更是人工制品所不能的,絲毫不影響其本身的價值,也為鑒别其真僞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寶石蜻蜓簪】

簪為銀質。簪柄以金累絲制成蜻蜓形。蜻蜓須端嵌珍珠,腹部、翅膀鑲嵌紅寶石共5粒,尾部及裝飾飄帶等處點翠。

此簪累絲工藝細膩精工。裝飾題材蜻蜓取其諧音寓意“大清安定”。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累絲九鳳钿口】

钿口長形,稍有彎弧度。金累絲九鳳,鳳頭頂大珍珠各一,口銜流蘇,流蘇的構成有7顆珍珠,中間綴有碧玺、珊瑚、青金石等各色料石及墜角。

钿口是清代後妃戴用的冠帽——钿子口沿上的裝飾物,其紋飾多樣。後妃多用鳳紋钿口,有九鳳、七鳳、五鳳等。九鳳钿口為皇太後、皇後所戴用。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累絲嵌珠寶五鳳钿】

清代,後妃的禮帽和日常的便帽與明代差别很大。這件展品是清代後妃平時佩戴的便帽,稱為钿或钿子。钿一般用藤絲,紙闆或細鐵絲纏繞上黑色絲線,編成帽架,再用各種寶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組成各種吉祥圖案。

這件點翠嵌珠寶五鳳钿以鐵絲、紙闆為架,其外纏繞以黑絲線編織成的網狀紋飾,表層全部點翠。钿前部綴5隻金鳳,鳳口銜珍珠、寶石流蘇,鳳身上嵌珍珠、寶石等物。這件钿共用去大珍珠約50顆,二、三等珍珠數百顆,寶石200餘塊。

整件钿珠光寶氣,雍容華貴。我們看到慈禧太後在很多畫像中,頭上戴的就是這種钿。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珠寶雙龍紋栅口】

此钿口呈長條形,稍有弧度。主體為金累絲二龍并嵌東珠4顆,二龍中間飾以紅寶石為火珠。二龍以點翠朵雲鑲邊。钿口下為11串珍珠,每挂分别為7顆,以紅藍寶石作墜角。钿口是裝飾在冠帽钿子上的飾物,钿子上除了钿口還有钿花、钿尾等裝飾物。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胎掐絲琺琅嵌畫琺琅執壺】

這是一件清朝的金胎掐絲琺琅嵌畫琺琅執壺,為盛酒器。壺身通體以掐絲琺琅西番蓮紋為地,蓋、頸、肩、腹、足等處有對稱布置但大小、形狀各異的畫琺琅開光,開光内飾人物、山水、花卉、庭院等圖案。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掐絲琺琅和畫琺琅都是由西方引進的技術

掐絲琺琅和畫琺琅都是由西方引進的技術。此壺造型沿用明代金執壺樣式,開光内圖案雖作中國人物、景緻,卻雜糅了歐洲繪畫的表現技法,是一件中西合璧的皇家藝術珍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紅珊瑚獅子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寶石镂空花卉八方盒】

此盒用金成色較高,盒上以镂雕、累絲及鑲嵌三種工藝組成不同的紋飾,共鑲翠、藍寶、紅寶、碧玺等上好的各色寶石318粒。

清代金器承襲明代金器多鑲嵌的特點并有所發展,工藝水準有所提高,紋飾較明代繁缛複雜。據記載,1928年12月5日,北平特别市政府清查頤和園物品委員會在仁壽殿共清點出兩件與此件相同的金盒。

更多珍寶館藏品欣賞。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碗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碗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碟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瑪瑙牌子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銅胎法琅爐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制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制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佛珠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翡翠手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制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合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制品壺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制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頭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鼻煙壺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珍珠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制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裝飾品擺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朝珠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玉擺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嵌盒子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翡翠雕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手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鼻煙壺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頭裝飾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飾品

下來再欣賞珍寶館其它一些珍藏;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紫檀珊瑚金鑲嵌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皇帝出行金八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錾雲鶴紋瓶,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亭式香薰,清同治十三年。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銀胎綠琺琅嵌紅寶石右旋螺盒,清乾隆。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镂空大吉葫蘆式香薰,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錾雲龍紋執壺,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甪端香熏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銅鍍金佛亊用品。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銀累絲瓜棱式瓶,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翠雕卧牛 清(1644~1911)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黃玉雕象馱寶瓶,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寶石藍擺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珠翠紅寶石戒指,清宣統。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鑽石祖母綠戒指,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翠镂雕桃蝠紋香囊,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鑲紅藍寶石戒指,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藍寶石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錾花卉紋嵌寶石盒,清代。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銅鍍金佛像

接下來欣賞一組輕松有趣的圖插——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又名《乾隆帝是一是二圖軸》、《弘曆鑒古圖》,表現的是乾隆皇帝鑒賞古物的情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

畫作采用西洋畫中的透視法,畫中人物及景物極富立體感。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畫中人物及景物極富立體感。

2013年4月,北京故宮博物院同意出借42套藏品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其中就包括《清人畫弘曆是一是二圖軸(那羅延窟本)》。北京故宮出借的表現乾隆品味的藏品彌補了台北故宮不足,“譬如‘是一是二’圖軸,這種坐在自己的畫像前面被畫的風格非常有趣味。

台北故宮策劃此展已經兩年多時間,想诠釋乾隆奇怪的藝術品味———他對巧工巧藝的追求,有時又有與儒家思想的背離。但台北故宮所藏有所不足, 如乾隆喜歡畫自己,又喜歡在自畫像前畫畫留念,即“是一是二圖軸”,台北故宮一幅都沒有。

下面再欣賞珍寶館珍藏的一組像生盆景寶藏。

像生盆景,又稱寶石盆景、工藝盆景,是清代宮廷遺存中一類特殊的工藝制品。

盆景使用金銀、珠寶、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貴材料制景,惟妙惟肖模仿天然盆景形态,同時累加吉祥元素,是以,更加凸顯珍寶華美,傳遞安康寓意。

盆景類文物,作為清代宮廷年節慶典時不可或缺的陳設,也是重要的貢品類型,反映出清代皇室獨特的審美趣味與文化心理。

比如這件位于入口處的,銅鍍金錾壽字盆紅寶石梅花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銅鍍金錾壽字盆紅寶石梅花盆景

作為清代盆景廣泛采用的花卉,梅花寓意“梅壽長春”或“梅壽萬年”。仔細觀察其花瓣,全部使用紅寶石串成(共284粒),與翡翠枝葉互相襯托,又與其下金盆輝映,應是專為宮中帝後壽誕特制的祝壽之禮。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掐絲琺琅牡丹花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西洋鐘表與中式盆景共處一室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紅珊瑚制作的盆景

目前故宮博物院收藏最大的珊瑚制品。整棵珊瑚樹高度超過60厘米,采用一整枝紅珊瑚制作,枝幹粗壯,形态自然,實物看起來更加壯觀。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青玉配珊瑚盆景

珊瑚樹在古代被稱作“烽火樹”,是極為珍貴的海中靈樹,清代宮廷更是把珊瑚的珍貴屬性運用發揮到了極緻:種到盆裡!清宮中的珊瑚盆景風格多樣,有微縮景觀、像生植物、神話傳說,皆是富麗多姿,精美絕倫。不得不說,青玉配珊瑚真的是太搭了。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松鶴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琺琅海棠式盆玉石牡丹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

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的盆為木胎,口沿髹金漆,花朵用紅色勾邊,色彩鮮明悅目。盆内以碎料塊為盆土,點綴點藍金屬葉片,上立翠竹三竿,綠色明快,質地純淨,用金屬絲纏裹綠色絲線彎折而成的枝條嵌于竹竿中,頂端系翠葉子,錯落有緻。竹竿旁放置青玉湖石三具,并翠竹筍一隻。竹竿相擁而立,湖石、竹筍距離稍遠,繁簡高低相映成趣。

這件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材質名貴,制作細膩,風格清雅,是案頭清供中的佳品。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長方盆玉石琺琅桃鹿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鐘飾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紅珊瑚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嵌琺琅長方盆穿珠梅花盆景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金瓶珍珠花樹景】

瓶金質,九成金。扁方形,兩側飾獅耳銜環,以錾刻的菱格紋為主體紋飾。銀質内膽。瓶中插黃金樹,以碧玉為葉,珍珠作花,金絲為蕊。這種将金與珠、玉結合的工藝同北方少數民族的金器制作可能有着内在的文化傳承關系。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仿官釉瓷花囊玉石菊花盆

至此,西庑南展廳暫告一段落,并非展品已盡,實為件件俱精,隻可觀之歎美矣。

下來咱們走進西庑北展廳再欣賞一下玉石彩石的珍貴藏品。

這裡除和田玉、翡翠外,此次還展出了為數可觀的瑪瑙、水晶、青金石、綠松石、孔雀石、芙蓉石、壽山石等材質的傳世器物。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擺滿珍玩的多寶格, 遙想皇帝細品之境。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雲龍紋黃玉魚缸。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翡翠擺件

中國傳統玉文化源遠流長,而清代又是中國古代玉石工藝發展的高峰,因其十分重視對材料的選擇,新疆和田玉始終占據着主流,而翡翠則在清代中晚期成為皇室新寵。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白玉雕桐蔭仕女圖

赫赫有名的白玉雕桐蔭仕女圖山子,足可以作為玉石展品中的代表。

其巧妙利用制作玉碗後剩餘的材料,将玉材中心留下的圓形空洞設計為月亮門,展現出玉雕工匠的卓越創造力。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翠雕鶴鹿同春圖

在《千裡江山圖》局部背景的映襯下,這件翠雕鶴鹿同春圖山子分外惹眼。

唐代詩人王建《閑說》詩雲:“鶴壽千年也未神”,又因“鹿”諧音“祿”,古人常将“鶴鹿同春”納入祝壽之辭。翠石之上,老林古松,參天蔽日,意境恬淡清幽。層次分明的圖案錯落有緻,展現出匠者極高的雕刻工藝。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罐。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蓋碗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琺琅彩提籃。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碧玉帶蓋提籃。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玉筆筒。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黃色地套紅色玻璃龍紋缸。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青玉嵌紅寶石爐,瓶。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翠雕白菜式花插。清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翠白菜式花插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提梁壺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造型擺件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水晶球

除常見的山子、盤瓶、插屏類文物, 提梁壺、石爐、造型擺件、各種玉石、彩石類,甚至是水晶球都能在展覽中見到。

下來珍寶館還有更多的珍寶藏品;

銀累絲花籃,清代。

金胎畫琺琅開光西洋人物圖執壺,清乾隆。

金胎掐絲琺琅嵌畫琺琅人物圖葫蘆式執壺,清乾隆。

金蓋托白玉杯,清代。

金錾雙喜團壽字茶碗,清同治十一年。

金嵌寶石八角覆缽式塔,清代。

金累絲嵌珍珠寶石覆缽式塔,清代。

金嵌寶石釋迦牟尼像,清乾隆十三年。

金累絲嵌松石佛龛,清代。

金嵌珍珠彌勒立像,清代。

金嵌珍珠松石樓式佛龛,清代。

金蓋托白玉碗,清乾隆。

金蓋托瑪瑙葵瓣式碗,清乾隆。

金嵌松石佛瓶,清代。

金累絲嵌松石團城,清代。

金錾花嵌松石奔巴壺,清代。

金雙鳳紋盆,清代。

金交龍鈕“奉天之寶”玺,清崇德。

金錾花卉紋嵌珠寶如意式香薰,清代。

金胎珊瑚雕雲龍福壽紋桃式盒,清雍正。

金錾雲龍紋嵌珠杯盤,清代。

金胎畫琺琅杯盤,清乾隆。

金累絲嵌松石盤,清代。

銀累絲燒藍嵌料石葵瓣式盒,清代。

金嵌松石佛龛,清代。

金嵌珍珠寶石佛窩,清代。

青玉雕會昌九老圖山子,清乾隆。

青玉雕秋山行旅圖山子,清乾隆。

紫檀木邊漆地嵌玉石葫蘆式挂屏,清代。

紫檀木邊漆地嵌玉石三果圖挂屏,清代。

紅木邊嵌玉石牙漆地博古圖挂屏,清代。

瑪瑙雕撇口碗,清雍正。

翠雕白菜式花插,清代。

黃玉雕佛手式花插,清代。

黃玉雕束荷式花插,清代。

瑪瑙雕靈芝松椿式花插,清代。

翠雕花鳥紋花插,清代。

紅白瑪瑙鳌魚形花插,清代。

黃玉雕魚龍式花插,清乾隆。

翠雕海棠式花觚,清代。

瑪瑙雕螭耳方瓶,清乾隆。

瑪瑙雕蟬紋觯,清乾隆。

水晶帶鍊花籃,清代。

瑪瑙雕提梁卣,清代。

青金石雕松泉人物圖山子,清代。

瑪瑙碗,清乾隆。

翠雕天平有象紋磬,清代。

碧玉雕司寇匜,清代。

瑪瑙雕螭紋鳳首觥,清代。

蜜蠟雕松桃靈芝象耳瓶,清代。

瑪瑙雕花鳥圖插屏,清代。

孔雀石雕山水人物圖插屏,清乾隆。

壽山石蟠螭鈕方章料,清代。

壽山石雕馬鈕章料,清代。

水晶雕雙耳十角杯,清乾隆。

水晶雕兕觥,清代。

水晶雕天雞尊,清代。

水晶雕獸耳八角杯,清乾隆。

田黃三連印,清乾隆。

花梨木邊嵌玉牙博古圖挂屏,清代。

白玉雕三羊紋執壺,清代。

瑪瑙雕葵花式托碗,清乾隆。

瑪瑙雕螭耳杯,清乾隆。

孔雀石盤,清代。

碧玉嵌白玉穿花龍紋圓盒,清代。

白玉雕桐蔭仕女圖山子,清乾隆。

翠雕鶴鹿人物圖山子,清代。

青金石雕山水圖山子,清乾隆。

碧玉雕雲龍紋甕,清代。

碧玉雕采玉圖山子,清乾隆。

填漆邊嵌玉石花卉圖挂屏,清代。

青玉嵌紅寶石爐、瓶、盒,清代。

芙蓉石爐,清代。

珊瑚獅子,清乾隆。

翠雕卧牛,清代。

瑪瑙巧雕卧蓮鴛鴦,清代。

青金石雕童子卧牛,清代。

青金石雕卧獅,清代。

黃玉雕駱駝,清代。

田黃石雕伏虎羅漢,清代。

壽山石雕伏虎羅漢,清代。

田黃石雕獅鈕方章料,清代。

瑪瑙巧雕荷葉洗,清乾隆。

瑪瑙雕瓜葉式水盛,清代。

瑪瑙雕凫式鎮紙,清代。

瑪瑙雕福壽靈鶴紋筆架,清代。

瑪瑙雕靈芝式如意,清代。

芙蓉石雕筆山,清代。

翠雕鼻煙壺,清代。

水晶球,清代。

紫晶雕瓜式鼻煙壺,清代。

發晶鼻煙壺,清代。

蜜蠟鼻煙壺,清代。

琥珀刻乾隆禦題詩鼻煙壺,清乾隆。

綠松石刻花卉紋鼻煙壺,清代。

青金石雕瓜式鼻煙壺,清代。

孔雀石鼻煙壺,清代。

珊瑚雕松石雲蝠紋鼻煙壺,清代。

瑪瑙巧雕三足蟾紋鼻煙壺,清代。

銅鍍金嵌琺琅海棠式盆紅珊瑚盆景,清代。

五彩瓷盆白珊瑚盆景,清代。

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清代。

紫檀嵌玉座蜜蠟珊瑚仙人乘鳳盆景,清代。

掐絲琺琅桃蝠紋座紅珊瑚盆景,清代。

青玉菊瓣盆水仙盆景,清代。

銅鍍金委角長方盆紅寶石梅花盆景,清代。

金嵌松石方瓶玉石花卉盆景,清代。

金長方盆玉石琺琅桃鹿盆景,清代。

金長方盆玉石琺琅松鶴盆景,清代。

金嵌琺琅長方盆紅珊瑚盆景,清代。

嵌料石盆蜜蠟劉海戲金蟾盆景,清代。

粉彩桶式盆寶石花卉盆景,清代。

銀六方盆金桃樹盆景。清代。

銀六方盆金鐵樹盆景,清代。

銅鍍金盆珊瑚孔雀石三星獻瑞盆景,清代。

畫琺琅盆蜜蠟佛手盆景,清代。

畫琺琅盆碧玺桃樹盆景,清代。

瑪瑙雕佛手式盆玉石花卉盆景,清代。

瑪瑙雕佛手式盆玉石花卉盆景,清代。

填漆八仙圓筒式盆碧玉萬年青盆景,清代。

畫琺琅菱花式盆玉石桃樹盆景,清代。

剔紅海棠式瓶玉石石榴盆景,清代。

剔紅海棠式盆玉石杏花盆景,清代。

剔紅海棠式盆玉石梅花盆景,清代。

畫琺琅菱花式盆玉石荔枝盆景,清代。

金嵌琺琅長方盆穿珠梅花盆景,清代。

金嵌琺琅長方盆穿珠梅花盆景,清代。

畫琺琅盆蜜蠟海棠茶花盆景,清代。

天然木舟牙雕仙人盆景,清代。

點翠嵌珍珠寶石金龍鳳冠,明萬曆。

金嵌珍珠皇後冬朝冠,清代。

金累絲嵌珍珠寶石五鳳钿,清代。

金累絲龍紋嵌珍珠寶石帽頂,清代。

金點翠嵌珠寶蝠紋簪,清代。

金鑲珍珠寶石桃蝠紋簪,清代。

金嵌珍珠寶石蜻蜓式簪,清代。

銀點翠鑲藍寶石簪,清代。

金鑲翠領針,清代。

金鑲紅寶石領針,清代。

碧玺手串,清代。

金點翠嵌珍珠寶石雙龍挑子,清代。

金嵌珍珠寶石帽花,清代。

金嵌珍珠寶石圓花,清代。

銀鍍金點翠嵌珍珠寶石福壽紋簪,清代。

銀鍍金點翠嵌珍珠寶石盆花式簪,清代。

銀鍍金點翠嵌寶石花果紋簪,清代。

銀鍍金點翠嵌珍珠寶石結子,清代。

金嵌珍珠寶石松竹靈壽紋簪,清代。

銀鍍金點翠串珠流蘇,清代。

金镂空嵌珍珠寶石扁方,清代。

金镂空嵌寶石富貴吉祥扁方,清代。

鑲青金石金約,清代。

金鑲珍珠耳環,清代。

金鑲珍珠耳環,清代。

金鑲珠蝠紋翠耳環,清代。

東珠朝珠,清代。

金絲鑲珍珠寶石蛛網式别針,清代。

金累絲龍戲珠紋手镯,清代。

金鑲枷楠香木嵌壽字手镯,清代。

翠手串,清代。

金鑲珍珠戒指,清代。

翠鑲金裡扳指,清代。

白玉鑲金裡喜字扳指,清道光。

金嵌珠寶帶飾絲帶,清代。

銅鍍金嵌珍珠紅寶石帶飾,清代。

金嵌珍珠紅寶石帶扣,清代。

銅鍍金嵌寶石扣環,清代。

碧玺巧雕松鼠葡萄紋佩,清代。

翠镂雕葫蘆紋佩,清代。

金累絲點翠嵌珍珠香囊,清代。

金嵌珊瑚松石齋戒牌,清代。

碧玺雕瓜形佩,清代。

白金鑲鑽石戒指。

白金鑲紅寶石戒指。

金鑲紅寶石戒指。

金鑲藍寶石戒指。

白金鑲珍珠鑽石戒指。

下來欣賞一下甯壽宮珍寶館藏之一;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故宮樂壽堂中的大禹治水玉山

今天的甯壽宮已經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面向公衆開放,成為中外遊客參觀故宮的必遊之地。其中許多珍寶,讓人過目難忘。

在珍寶館的樂壽堂後殿,陳列着大禹治水圖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大陸的國之瑰寶,由産自新疆和田的青玉制成。

玉上雕有峻嶺、瀑布、古木蒼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結隊的勞動者在開山治水。

玉山正面中部山石處,刻乾隆帝陰文篆書“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十字方玺;背面上部陰刻乾隆帝《題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禦制詩,下部刻篆書“八徵耄念之寶”6字方玺。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大禹治水圖背部

在玉山中部,雕有峻嶺疊嶂、懸崖峭壁、遍山洞穴、花木古松、飛流瀑布,又有雲霧升騰至山頂。正面山腰上,指揮者大禹正在親自勞作,他與随從用錘打、鎬刨、杠杆捶擊等方法,鑿石開山使水留下。

玉山之上,三五成群的勞動者在山崖上勞作,共構成十幾處場景,全面展示了古代開鑿技術。他們有的拿着鋤頭開鑿山壁,有的拉着車子搬運山石,有的拿着杠杆撬動巨石,場面緊張熱烈,顯示出先民們開山治水的信心。

玉山頂部的情形則富有浪漫氣息,不僅有奔跑跳躍的麋鹿和猿猴,還有快要登上巅峰的老者及仆從,在山頂浮雲處還有幾個雷公模樣的神仙鬼怪正以雷火助力開山爆破。

玉山底部配有銅嵌金絲的山形青褐色銅鑄底座,與青白玉的晶瑩光澤搭配,更顯雍容華貴、互映生輝。

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整個環繞式的玉山場景,都能看到山壁、花樹、勞動者、工具,沒有任何累贅之處。玉匠師随形施技,以寫實的“剔地起突”雕琢工藝,采用浮雕、凸雕、深雕等技法,将題材與玉石料的原有形狀巧妙結合,用立雕的方法表現人物的多種姿态動作,展現出極高的雕刻技巧。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大禹治水圖玉山局部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大禹治水圖局部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大禹治水圖玉山局部

此玉山由當時兩淮鹽政所轄的揚州工匠雕鑿制成。大塊玉料從新疆和田密勒塔山運到北京後,乾隆皇帝欽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圖》畫軸為稿本,由清宮造辦處畫出大禹治水紙樣,由畫匠賈全在大玉上臨畫,再做成木樣發往揚州雕刻。

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發往揚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時間。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帝又命宮中造辦處如意館刻玉匠朱泰将乾隆禦制詩和兩方寶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刻字完成後,玉山拟定了五處放置地點,并畫好地盤紙樣五張以供皇帝欽定。最後,乾隆帝標明紫禁城内樂壽堂安設玉山,并将該處原陳設“西洋水法一統萬年青”換掉。此後,“大禹治水圖玉山”便一直陳列于樂壽堂,至今再未挪動。

乾隆帝對“大禹治水圖玉山”非常珍視,他在玉山跋文中歌頌了大禹治水的功績,稱其“功垂萬古德萬古,為魚誰弗欽仰視”。此外,乾隆帝還詳述了玉山制造的始末,提及“是器緻之以萬裡,攻用十年告蒇事,博大悠久稱觀止”。在跋文最後,乾隆帝又點名了制作玉山的目的:“獲此巨珍,以傳古王聖迹。非耳目華嚣之玩可比也……因即免其每歲春貢之玉,着為令典,以示體恤。後之人思艱圖易,撫馭有方,征求勿事,慎守旅獒之訓,以凝承大寶,庶不負予制器垂裕之深衷耳”,以此告誡後世不要再雕刻類似的玉山了。

綜上可知,乾隆帝命人雕刻“大禹治水圖玉山”有着明顯的個人意圖,但即便如此,該玉山依然是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的偉大創舉。這件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凝結了無數勞動者的智慧和汗水,其雕琢技藝更是達到了玉器制作的頂峰。玉山上,以大禹為代表的治水先驅不屈不撓、勇戰水患,這座氣勢磅礴的藝術品由此成為中國人戰天鬥地的不朽豐碑。

 接下來再浏覽欣賞一下石鼓館;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石鼓館

故宮的石鼓館位于甯壽宮,除了展出十面石鼓以外,還展出了曆代石鼓贊歌的文字展闆,有韓愈的石鼓歌;蘇轼的石鼓歌;元代周伯溫的石鼓賦;明代朱國祚的石鼓歌;還有乾隆皇帝的再題石鼓。另外還展出了一塊潘迪撰《石鼓文音訓》的刻石,是考訂石鼓文内容的文獻性實作。

石鼓又稱陳倉石鼓,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在2017年《國家寶藏》節目中,将其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首。石鼓共有十塊,為花崗岩質,高約90厘米,直徑約60厘米,每個重約一噸。故宮的展覽介紹中,把石鼓的年代定位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

石鼓的發現有三失三現,每逢戰亂必丢失,每逢盛世必重制。

石鼓在公元627年發現于 陝西 天興(今 陝西 鳳翔 )三畤原。石鼓被發現之後,曾一度無人理會,在當時書法大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的帶動下,受到世人乃至官府的注意。到了“安史之亂”,石鼓被要逃亡的官員慌亂掩埋。直至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查到當初石鼓掩埋之地,在當時國子學博士韓愈上書建議下,石鼓被安置于 鳳翔 文廟,不過此時,“乍原”石鼓已不見蹤影,隻剩下其餘九面石鼓。

到了唐末,戰亂不斷,又經動蕩不安的五代十國,石鼓又再次流落民間消失不見。直至宋朝,在宋仁宗倡導下,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找到其中九面,這就是《國家寶藏》中描述的一段曆史。直到宋徽宗時,最後一面石鼓“乍原”石鼓也被找到,十面石鼓再次集齊。宋徽宗十分珍愛,下令讓人用黃金填注石鼓文,想借此減緩風化對石鼓的侵蝕。

可後來金入侵宋,将石鼓在内大量文物掠走,因石鼓沉重不易運送,便将上面黃金刮下,将石鼓棄之荒野。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戰禍而遺失。

元大德四年(1300年),國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中發現石鼓,便将石鼓送往文廟大成門内儲存。曆經這些磨難,到元代石鼓上文字隻剩386個字了。

自此石鼓平安度過元明清三代。淸乾隆年間,石鼓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乾隆曾命人仿制了這十面大鼓,安放在 北京 孔廟大成門東西兩側,代替了秦石鼓,對秦石鼓起到有效保護作用。

抗日戰争時期,石鼓由當時故宮人的護送,一路遷徙避難,使得十面石鼓得到很好保護,并未損傷遺失。

解放戰争全面爆發後,已被送回北京故宮保管的陳倉石鼓,要被國民黨運到台灣,當時倉促運抵機場。

但臨近起飛時,飛行員卻報告說,飛機已嚴重超載,無法保證飛行安全。經過一行人的再三商讨後,這10面石鼓隻好留下,終得保全。

建國後,這十面石鼓一直存于故宮博物院。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石鼓館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銮車石”石鼓

“銮車石”:記述秦公遊獵經虢城,銮車上懸挂彤弓、彤矢,從人齊聚,進獻獵物,這時人群如障,非常熱鬧。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再題石鼓 清弘曆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十二)再次走進珍寶館

樓蘭三千年的女屍

至此,故宮珍寶館浏覽暫時告一段落。

一路參觀欣賞下來,深深的感覺到那些展品除顯示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氣度與尊嚴,也展現出了皇家富麗精緻的品味與好尚。同時也充分展現出了中國五千年來的文明所在。

置身美輪美奂的殿堂和珍寶館琳琅滿目的展品之中,細細品味這些奇珍異寶所呈現的美,使人能充分感受到先人的智慧理念與情感所在。

參觀之後,使人流連忘返,感慨萬千!

故宮博物院總共收藏各類文物一百八十多萬件,每一件藏品,無不展現了古人們的聰明才智,以及他們精湛完美的技藝。每一件藏品都留下了古代匠人們辛勤汗水的痕迹。

古人們不屈不撓、勇于奮鬥、不畏艱辛、精心設計、精心制作,給中國人民留下了故宮這樣一座氣勢磅礴,宏偉壯觀,舉世矚目的稀世之寶。

還有故宮那些數不勝數、價值連城、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貴文物。

這些文物曆經歲月淘洗,成為了中華民族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物證。也成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具體表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