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導語: 科學家在8336米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一條魚類,并且這個深度正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與我們想象中這個深度的魚和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的魚類的特征是不是一緻的呢?

實際上,并不一緻,科學家發現的深海魚類和我們常見的魚類外表大相徑庭,這是為什麼呢?

深海魚類。

科學團體在之前早已在8421米的海溝找到了深海魚類最深的一條魚類,但是在這次的探索中,僅僅一段時間就找到了在8421米海溝的更深處有生存的魚類,8336米,而不僅僅是找到了在8421米海溝的魚類樣本。

在8336米的深處,科學家們找到了34條深海魚類樣本,并且這些深海魚類都生活在8336米的深海中。

科學家們對這些魚類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并且對它們的基因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分析。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深海中魚類能活下來,相信大家第一個想的就是魚類體内必須有氧氣,否則在深海中深海魚類會因為缺氧窒息死亡。

實際上,保留着氧氣的氧化三甲胺才是深海魚類生存的關鍵,在壓強巨大的環境中,氧氣壓力大,不利于深海魚類的生存,反而是不利于深海魚類的情況。

因為我們體内的生物蛋白在巨大的壓強下會凝結在一起,是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深海魚類體内的氧氣即氧化三甲胺會将生物蛋白隔離,這樣在巨大的壓強下深海魚類體内的生物蛋白不會凝結,進而使得深海魚類存活下來。

同時,科學家們在這次探索的深海中發現了另一種深海魚類,那就是在8421米的海溝中發現的最深魚類的種類。

這兩種生物看似展現出不同的物種,實際上這隻是因為在不同環境中長期生活,是以演化出了不同的物種。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科學家們在8421米海溝中發現的魚類是深海獅子魚,在8336米海溝中發現的魚類則是深海鼹鼠魚。

這兩種魚的差别主要在于體型和外表的差别,深海獅子魚的體型較大,體長可以達到38厘米,大約相當于一個人手掌的寬度,而深海鼹鼠魚的體型則較小,隻有深海獅子魚的一半,有着大約19厘米長。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而外表上,深海獅子魚是呈綠色到青色的漸變色,深海鼹鼠魚則是呈白色到灰色的漸變色。

科學家們在比較兩種魚的基因組時發現,兩種魚的基因組有很大相似性,這是因為這兩種魚是同一個祖先演化而來的物種,是以基因相似性較高。

然而,這兩種魚在外貌上的差别讓科學家們感到疑惑,因為根據生物學規律,遺傳規律上,兩種魚的基因組差異越大,外貌差異也會越大。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于是,科學家們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刻的研究,最終發現,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深海環境造成的,科學家們認為深海環境對深海生物的影響非常大,是以導緻了這種現象的産生。

于是,科學家們決定通過對更多深海生物的研究,探究深海環境對生物造成的影響。

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更深的地方。

科學家們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是以,科學家們又進行了一次新的探索之旅,他們的目的是在更深的海洋中尋找新的生物。

科學家們在8344米深的海洋中找到了生物樣本,但随後進行的研究表明,生物的樣本隻是深海中的漂流物。

然而,8344米深的海洋中并沒有生物樣本,那這就說明8344米深的海洋中并不适合魚類的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8336米深的海洋中有魚,8344米深的海洋中沒有魚,這之間相差僅有八米,為什麼魚會在8336米深的海洋中生存,而在8344米的海洋中就不行了?

科學家們在研究過這兩種魚的外表之後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兩種魚的體重造成的。

兩種魚都能夠生活在8336米的海底是因為它們體内有氧化三甲胺的存在,這種物質使得在壓強巨大的環境中生物蛋白不會凝聚進而危害深海魚類的生存。

如果深海生物體重過大,不利于氧化三甲胺的生存和擴散,進而使得深海生物體内的生物蛋白凝聚,這樣深海生物就無法在這麼巨大的壓強中生存。

這種說法說明了兩種魚隻能在8336米的海底生存,但是并不能說明8344米深的海底不能生活深海魚類,因為這種情況隻能說明在8344米的深海環境中深海魚類不能生存,但不代表無法生存。

如果魚類為這個原因不能生存,那麼其他的動物能存在更深的地方嗎?

有很多無脊椎動物幾乎可以到達海洋的底部,某種深海生物甚至可以達到11000米深的海底,那麼這些動物是如何做到的呢?

無脊椎動物可以在更深的海底生活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體内的抵抗壓強的化學物質比深海魚類要強許多,隻要體内有更強的化學物質,在更深的海底生存就不成問題了。

光的影響。

魚類能在8336米的海底生存的原因之一是光和水的滲透,8336米的海水對光和水滲透的最大限制是8336米,超過這個深度,水對光的滲透率幾乎為零,是以,在8336米深的海水中光幾乎為零。

如果魚類能夠适應這種環境,深海中就能生存魚類。

光對深海生物的影響還有其他方面,主要展現在深海生物的顔色和眼睛的發育兩個方面。

魚類在淺海中深海的生物主要是因為需要适應環境的關系,在淺海中,由于光存在的關系,淺海深度生物的顔色大多是比較鮮亮的,有利于吸引獵物和配偶。

而深海生物則主要是因為在光幾乎不存在,是以深海生物的顔色以深色為主,一方面是在環境中更好地隐藏自己,另一方面是在深海中由于光幾乎不存在,外部因素幾乎不會對深海生物産生影響,是以顔色也就無關緊要了。

深海生物的眼睛在深海中也随着當地環境的變化産生了适應性的變化。

在淺海中,由于光線的存在,淺海生物的眼睛主要是用來接受光線的,是以在眼睛的發育過程中光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眼睛會逐漸變得更大,以增強對光線的接收能力。

然而,在深海中光線幾乎不存在,是以眼睛對光線的接受能力也就失去了作用,深海生物的眼睛會逐漸變小,以減輕眼睛的負擔。

科學家們還發現,深海生物的眼睛在深海中會逐漸變得更小,以減輕眼睛的負擔。

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深海生物的眼睛會有一種顔色分層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因為在深海中,光線的折射和散射作用,使得顔色分布不均勻,進而形成了顔色分層的現象。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結語

科學家們在研究深海生物的過程中發現,深海生物的适應性是非常強的,無論是在環境适應上還是在生理結構上,深海生物都展現出了驚人的适應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深海生物的奧秘,同時也會更加敬畏這些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命。

深海是一個神秘而又迷人的世界,正如科學家們所說:“我們對深海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它仍然是一個充滿未知和驚喜的世界。”

讓我們共同期待,在未來的探索中,深海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科學家在8336米海溝發現最深魚類?為什麼魚不能生活在更深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