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中醫藥著作簡介(45)
【曆史小知識】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國曆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和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兩個階段,共曆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公元960年,後周諸将發動陳橋兵變,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元祐(1086年—1094年)是宋哲宗的第一個年号。北宋使用這個年号共九年。
【導言】上期介紹了曆朝曆代醫藥著作簡介之的《針灸神書》;本期介紹宋朝時期中醫藥著作:的《傷寒微旨》;
(四十五)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中醫藥著作簡介
1、《傷寒微旨》内容簡介
《傷寒微旨》又稱《傷寒微旨論》。是北宋醫學家于元祐元年(即公元1086年)編著的一部關于傷寒病症的中醫典籍。原書早已散佚,現存版本主要是基于明代《永樂大典》的輯錄本,包括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新昌莊氏過客軒校刻《長恩書室叢書》本、1914年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等,并收錄于《四庫全書》、《守山閣叢書》、《叢書內建初編》等。《傷寒微旨》共兩卷,每卷七篇,共十五篇,共兩萬餘字,期間附有方論。
卷上論述傷寒源、傷寒平脈、辨脈、陰陽盛虛、治病随證加減藥、用藥逆、可汗、可下等八篇文章;
卷下論述總汗下、辨汗下藥力輕重、溫中、小便大便、蓄血證、陰黃證、勞複證等七篇文章。
《傷寒微旨》以《黃帝内經》等有關理論來解釋張仲景的《傷寒論》,作者認為傷寒發病由内伏之陽所緻,小寒之後、立春以前,寒毒殺厲之氣大行,中于髒腑,其内伏之陽被寒毒所折,深伏于骨髓。所感寒氣淺者,至春伏陽發洩則其病輕,名曰溫病;感寒重者,夏至後真陰漸發,或伏陽為外邪所引,則病證多變,名曰熱病。并用經絡解釋《傷寒論》的六經走向,認為四時之陽邪為病傷手經,陰邪為病則傷足經,傷寒傷足經而不傷手經。同時作者注重傷寒脈診,認為凡治雜病以色為先,以脈為後;治傷寒以脈為先,以證為後。而大概治傷寒病,見證不見脈,未可投藥;見脈不見證,雖少投藥亦無害。其辨脈又注重脈之陰陽。
在疾病治法方面從汗、下、溫三法來闡發,作者認為汗法不宜過用辛溫,若人飲食動作過妄則陽氣多,用大熱發表則必變成壞病。使用發汗發表藥隻要消除陰勝之氣,不能汗多為法。作者将太陽病分為三種情況,并據不同節氣,分别使用調脈湯、葛根柴胡湯、人參桔梗湯等來治療。同時對蓄血、勞複等進行了論述,尤對陰黃證治作出貢獻,提出了用茵陳茯苓湯、茵陳四逆湯、茵陳附子湯、茵陳茱萸湯等治療陰黃的方法。
《四庫全書》記載的《傷寒微旨論》内容
可汗篇:分陰盛陽虛、陽盛陰虛、陰陽俱盛3門來施治。
可下篇:強調下法需謹慎,主張用至陰藥投之,反對用猛烈瀉藥。
溫中篇:提出溫中散寒的治療方法,針對寒邪内侵、陽氣受損的病症。
《傷寒微旨論》對後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醫家多推崇之。王好古的《陰證略例》也采納了其中的一些論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該書“推闡之旨而能變通其間”,認為在闡發原旨的同時,能夠靈活變通,有所創新。
【桃花島陳藥師評價】《傷寒微旨》立論超脫、言簡意赅,是一部具有深厚學術價值的中醫典籍,微者,不明也,旨者,意也。它強調脈證合參,重視靈活變通,對傷寒病的辨脈、治法及用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獨到的闡發。這種創新性不僅展現在對傷寒病理的深刻了解上,還展現在治療方法的靈活應用上,為後世醫家提供了寶貴的學術參考。該書還收錄了許多自拟方劑,補之未備,為中醫方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成就都使得《傷寒微旨》在中醫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2、作者生平簡介
(約1030—1100年),是北宋時期的著名醫家,準确的生卒年不詳,據《傷寒微旨論》中的病案記載,曾在“邢磁二郡”(今河北邢台磁縣)、“懷衛二郡”(今河南泌縣、汲縣)及“滏陽”(在今河北境内)等地行醫。是以有可能是河北、河南兩省交界地區的人。《四庫全書提要》有雲:“實北宋名醫,以傷寒為專門者。特《宋史·方技傳》不載,其履貫遂不可考耳。”精研傷寒之學,推崇學說之精要,能變通于其間,于傷寒辨脈及汗、下、溫等治法頗有發明。撰有《傷寒微旨論》兩卷,共兩萬多字。比北宋醫王之稱的《傷寒總病論》早了十四年,比的《類證活人書》早二十二年,是現存的第一部有關《傷寒論》解釋的參考書,可惜原書已佚。
【桃花島陳藥師評價】用一首詩來贊與《傷寒微旨》:
宋代名醫,傷寒微旨獨稱雄。
精研醫家術,妙解疑難病勢中。
筆下微言藏大義,方間深意顯神通。
千秋醫道傳薪火,萬古流芳耀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