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薦書 | 再現屈家嶺文化的生死場景——《屈家嶺:五千年前的衆城之邦》讀後感

屈家嶺文化是長江中遊地區距今五千年前後一支強勢且輝煌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自命名以來,屈家嶺文化持續吸引着學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讨論,不僅大量期刊論文相繼發表,與之相關的書籍也陸續出版。《屈家嶺 五千年前的衆城之邦》一書出版于2023年,側重于屈家嶺文化社會層面的研究,生動地揭示了屈家嶺文化先民的生活與死亡場景,展示了長江中遊地區“衆城群立”的區域文明特色。

薦書 | 再現屈家嶺文化的生死場景——《屈家嶺:五千年前的衆城之邦》讀後感

《屈家嶺:五千年前的衆城之邦》 作者:彭小軍 出版機關: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全書分為八章。第一章簡要回顧了屈家嶺文化命名、時空範圍界定的學術史。第二章分析了長江中遊地區孕育屈家嶺文化的背景,包括前屈家嶺時代文化格局的變遷,生業經濟與定居生活的發展,制陶技術與窯業技術的進步,信仰行為的形成等方面。諸多要素的交織融合,共同推動長江中遊地區向一體化文化格局邁進。第三章從較為宏觀的視域探讨了由城址、環壕聚落、普通聚落共同構成的屈家嶺文化古城網絡體系的形成。第四章聚焦到具體的城址及其居民,讨論人口規模、居民結構、人口增長方式,并且巧妙地建立起人口增長與城池修建之間的關聯。第五章更為具體地揭示了居民“住”、“吃”、“用”的日常生活。第六章為墓葬研究,剖析了屈家嶺文化先民的墓地選址理念,解讀了“同圹并穴墓”、“腰坑與甕棺”、随葬豬下颌骨、多樣化葬具等遺存現象。第七章介紹了屈家嶺文化北進中原、挺進淮河、東望太湖、南下贛粵的文化擴張現象及其在中原地區文化大變革中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第八章總結了長江中遊地區在屈家嶺文化時期發生文化結構變化的動因,揭示出屈家嶺文化為史前中國多元一體偉大程序貢獻的江漢力量。

本書的主體内容按照不同研究次元分為屈家嶺文化的形成背景、屈家嶺文化的聚落研究、屈家嶺文化的對外擴張三部分。其中三至五章為屈家嶺文化的生活場所,從宏觀至微觀層次分别論述了城壕聚落群、城址、房址的形态特征,第六章為屈家嶺文化的逝者空間,三至六章共同勾畫出屈家嶺文化的生死場景。讀罷全書,一個鮮活、立體的屈家嶺文化浮現眼前,書中許多研究内容使筆者深受啟發,試舉三個方面。

其一,作者思維活躍、注重細節,往往能夠從某種遺物或遺迹現象入手,通過多種線索的串聯,建立考古遺存與社會背景的聯結,向“透物見人”的目标靠近,頗有見微知著之感。例如對制陶技術的分析。作者注意到大溪文化、油子嶺文化墓葬中随葬陶器數量與快輪制陶技術存在關聯變化,随葬陶器數量顯著增加是社會需求激增的一種表現,社會需求是催生快輪制陶技術的強大動力;同時快輪制陶技術又提高了陶器的标準化程度和生産效率,引起了“産業革命”,産業革命下的規模化生産又促進了陶器的流通與使用。再如對陶窯的分析。作者根據陶窯與居住區、墓葬區的空間分布,窯址範圍内附屬設施是否完善等現象,判斷大溪文化與仰韶文化存在不同的陶器生産方式,進一步考慮到制坯與燒造場所的位置差異反映了陶器生産機關、生産規模的不同,并在此基礎上讨論陶器生産的專業化程度。還有通過“扣碗、扣豆遺存”分析其背後的信仰體系等研究。這些多角度的研究案例啟發我們多多留意考古遺存中的細節,觸類旁通,從不同的切入點去探索古代社會。

其二,本書研究視角全面且新穎,既有屈家嶺文化的整體觀察,又有不同地域、不同時間階段、不同聚落等級視角下的對比觀察,從每座城址、每個聚落的具體材料出發,在聚落特征與社會結構的解讀上建立起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例如作者發現屈家嶺文化城址有明确且相對穩定的功能分區,居住區、制陶區、祭祀區分布清晰,但是各功能區在不同城址的空間設定卻存在明顯差異。再如作者對比了各城址的祭祀遺迹規模、祭具數量與種類、扣碗與扣豆的組合差異等,認識到屈家嶺文化的信仰控制體系在共通的基礎上也存在明顯的區域個性。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從“居葬關系”視角入手,對屈家嶺文化墓地布局反映的居民結構、墓地性質、墓地選址理念提出了新認識,指出屈家嶺文化存在“并立血緣家族”、“整合的區域社群”兩種居民結構,存在“大分散、小聚集”模式的家族墓地與 “大聚集、小分散”模式的大型公共墓地。聚落考古理念下的“居葬關系”探讨多見于商周時期墓葬研究,在新石器時代的墓地研究中相對較少。近年來,張弛、張海、趙亞鋒、李唯等學者分别讨論了長江中遊地區、中原核心區諸遺址,孫家崗、郝家台等遺址的居葬形态,本書對屈家嶺文化諸墓地的探讨進一步豐富了新石器時代居葬關系的研究。

其三,應當充分重視田野考古工作,樹立問題意識,秉承多學科合作的思路,堅持細緻入微的田野發掘,最大化提取資訊。作者在主持城河遺址發掘工作時對南城垣進行了解剖,發現城牆的土層呈斜坡狀分布且靠近城内的位置高于城外,結合對現代勞工挑土過程的觀察,推測城牆的土方來源于城外壕溝。還發現城垣下疊壓的植物印痕遺存可能反映了先民在建城之前處理地面的“燒荒”行為,通過植物印痕的相關鑒定可以判斷植被資訊甚至是建城的季節。作者在發掘王家塝墓地時十分關注墓葬的揭露過程,從預留的填土剖面中收集填土堆積的填埋過程和倒塌資訊,多角度觀察和分析了墓葬的營建、填埋等過程。可見,若想擷取更多的城址與墓葬資訊進行深入研究,要求田野發掘工作更加精細、更具規劃性。

還需注意的是,書中涉及“葬儀觀念”、“葬儀基因”、“葬儀元素”等概念,将合葬觀念、特殊葬俗、随葬現象、葬具等不同次元的要素統合于“葬儀觀念”架構下,這一做法可能不經意間使讀者産生“何為葬儀?何為葬儀觀念?”的疑惑。通常來說,葬儀是指為處理逝者遺體而舉行的一系列儀式活動,其核心在于程式性與儀式性。從觀察随葬品、葬具、埋藏現象等直覺的物質或遺迹現象,到利用這些遺存抽象出墓葬等級、墓葬形制、随葬品空間分布、葬俗等研究線索,到借由這些線索“複原”逝者的喪葬儀式,再到探究葬儀反映的社會組織與觀念,是環環相扣的研究過程。物質與現象是葬儀研究的基礎對象,而非葬儀本身。在新石器時代的葬儀研究中,張弛先生較早并且系統地探讨了史前時期葬儀中的社會權力與觀念,近年來這一研究領域持續升溫,學者們基于各自的研究目标對“葬儀”的了解及其具體應用呈現出差異性。是以,未來我們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明确“葬儀”、“葬儀觀念”等概念的内涵以及葬儀研究的内容、目标,完善葬儀研究的程式與路徑。

總體而言,《屈家嶺》一書視角新穎、内容豐富,力圖勾畫出一幅全面而生動的屈家嶺文化生死圖景,不僅深化、拓展了以往研究,還為其他區域的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借鑒。

作者:潘璐瑤

作者機關: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孟慶齡

複審 | 馮朝晖

本号刊載的作品(含标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