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近年來,牙膏價格不斷上漲,過去幾塊錢一支的牙膏現在動辄幾十塊,甚至上百元,讓許多消費者直呼“刷不起”;在電商平台,一些牙膏産品大肆宣稱具有消炎、止血、抗過敏、治牙周炎等功效。

昔日物美價廉的牙膏為何變得如此奢侈?讓人眼花缭亂的功效真的有效嗎?

1

價格迷霧:越來越貴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多家超市和生活用品店,發現牙膏的價格普遍在每支10元以上,其中20元至50元單價的産品占據約八成。宣稱具有美白、抗敏功效的牙膏售價多在50元到100元不等,一些進口高端牙膏價格每支甚至超過200元。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北京朝陽區某生活用品店貨架上正在出售的牙膏(新華網 逦琛 攝)

電商平台上的牙膏種類更加豐富,價格從20多元至200元不等。以淘寶為例,當月銷量第一的為某品牌美白牙膏,90g規格每支價格80元。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淘寶平台牙膏品類當月銷量排名情況(圖檔來自淘寶APP)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8月牙膏/牙粉月度排名前五的品牌雲南白藥、參半、好來、高露潔、舒客的成交均價基本在25元至50元,其中銷量排名第二的參半其成交均價在50至75元。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釋出的8月口腔清潔護理行業零售榜

Wind資料顯示,國家發改委釋出的36個大中城市普通120克左右牙膏的平均價格2013年1月31日8.16元/盒,2020年1月31日10.00元/盒,2024年3月31日達到11.68元/盒。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牙膏越來越貴”已經不是新鮮話題。去年,新浪微網誌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1億。

盡管市面上牙膏種類繁多,但其核心成分構成相對統一,主要包括摩擦劑、潤濕劑、增稠劑、甜味劑、表面活性劑及香料等。其中摩擦劑占比在40%-50%。據業内人士介紹,這些成分在牙膏的價格構成中,占比并不高。

據上市公司登康口腔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成人牙膏(100克)的銷售單價(出廠價)分别為2.54元、2.55元、2.62元,同期機關成本分别為1.53元、1.47元、1.50元。

“牙膏貴主要貴在在營銷推廣上。”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牙膏“美妝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卷功效、成分、口味,品牌花在營銷推廣上的費用占比越來越高。

調查發現,不少牙膏品牌選擇與知名明星、網絡達人合作,甚至直接通過短視訊平台進行産品植入與營銷,這些手段雖然能夠短期内拉動銷量,但也導緻品牌的營銷支出大幅增加。

同樣以登康口腔為例,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2019-2023年銷售費用率分别為29.2%/25.8%/24.5%/24.0%/28.1%。2024上半年,登康口腔營收超7.03億元,銷售費用達2.12億元,同比增長21.47%,遠超同期營收增速5.45%。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登康口腔2024上半年财報

牙膏價格高,消費者是什麼心态?記者随機采訪了一些超市和線上購物平台的牙膏消費者。

“我是看了網上的廣告和部落客推薦才買的這款牙膏,主打美白和抗敏,用了之後确實覺得口腔感覺清爽很多,但牙齒并沒有明顯變白。”在北京西城區某超市,一位正在購買某品牌牙膏的消費者在接受采訪時說。她坦言,雖然知道高價牙膏的美白效果可能有限,但出于對口腔健康的重視,仍願意買單。

和這位消費者類似,不少消費者為美白、抗過敏等功效宣稱所吸引而購買。也有消費者抱怨,現在牙膏價格确實越來越離譜了,牙膏購買頻率高,希望商家少一些花裡胡哨,回歸産品本質。

2

功效宣傳:

真真假假 亂花迷人

除了價格迷局,牙膏功能的宣傳同樣讓不少消費者困惑。

宣稱兒童牙膏“可吞咽”。在黑貓平台上,記者注意到多名消費者投訴,他們通過線上及線下管道購買的兒童牙膏産品被宣傳為“可吞咽”。而《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的第十三條第二款明确規定,兒童化妝品的标簽上不得标注“食品級”“可食用”等詞語或任何與食品相關的圖案。

暗示治療功效。一些牙膏在宣傳中與治療牙周病等聯系在一起,令消費者以為該産品具有治療作用。某些牙膏聲稱擁有99%的幽門螺旋杆菌抑制率。

在京東電商平台,一款标稱到手價400元的某套裝牙膏,直接标稱“幽門螺旋杆菌牙膏”,已售出超過20萬套。用“幽門螺旋杆菌牙膏”搜尋,則出現更多類似宣傳的“牙膏”或牙科分離劑。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京東電商平台直接标稱的“幽門螺旋杆菌牙膏”(圖檔來自京東APP)

誇大功效。某電商平台上一款熱銷牙膏,産品功能介紹稱,“去牙結石、清理牙垢、去黃美白”,還使用了“假一賠十”、“90%去牙結石”等表述。記者向該店鋪客服咨詢産品的實際效果,客服回應稱,該牙膏用于某醫院去牙結石處方。當追問是否能提供具體的效果驗證報告或臨床資料時,客服轉而提及其專利技術可在國際學術文獻中查閱,回避提供證據。

牙膏真的能去牙結石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的劉醫生表示,牙結石通常比較堅硬,很緊密地附着于牙齒和牙龈表面,牙膏一般不能去除牙結石。他建議,消費者應認清産品真實功效,避免被誇大宣傳所迷惑。

根據《牙膏監督管理辦法》,牙膏不能替代藥品或醫療器械治療口腔疾病。“消”字号、“械”字号、“藥”字号産品均不屬于牙膏的範疇,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需要按照藥品、醫療器械實施嚴格監管。

而目前電商平台不乏“消字号”“械字号”産品當牙膏賣的情況。在阿裡健康大藥房線上銷售平台,記者發現一款宣稱“三天顯著白牙”的“牙膏”,經核實,該“牙膏”實為“械”字号牙科藻酸分離劑。

專家指出,牙科分離劑與日常使用的牙膏在成分、功效及适用範圍上存在顯著差異,并不能作為日常口腔護理的正常用品。若消費者長期将這類産品當作普通牙膏使用,可能會對口腔黏膜、牙齒及牙周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或損傷。

牙膏亂象調查:價格越來越貴,功效真真假假

阿裡健康大藥房正在出售的一款“美白牙膏”,實為牙科藻酸分離劑(圖檔來自淘寶APP)

3

共築健康生态

讓牙膏回歸本源

2020年6月16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釋出,規定牙膏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标準、行業标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龈問題等功效。

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釋出《牙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23年12月全面施行。針對牙膏市場上存在的功效宣稱混亂問題,辦法界定了牙膏的邊界,同時對宣稱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龈問題等牙膏産品的功效宣稱用語進行嚴格限制,以遏制牙膏違法宣稱情況的發生。

辦法明确規定,非牙膏産品不得通過标注“牙膏”字樣等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牙膏标簽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内容、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牙膏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

在采訪中,多家牙膏企業表示,辦法促使行業加快了轉型更新的步伐,并加強了與監管部門的溝通,強化了産品宣傳的科學性與真實性。

業内人士認為,針對虛假、誇大宣稱等問題,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管理部門要加大功效宣稱管理力度,包括媒體在内的相關機構也應該加強科普宣傳,讓消費者理性認識和購買、使用牙膏。隻有社會各方共治,才能構築一個産業良性發展的健康生态。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口腔科主任王成龍在采訪中說:“市場上牙膏品牌衆多,但核心有效成分卻大同小異。我們一般推薦使用含氟的牙膏,因為氟化物對于牙齒礦化是有幫助的。消費者應理性選擇,關注牙膏的有效成分,而非盲目追求高價。”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田潤蘇律師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牙膏前,要仔細閱讀産品說明和成分表,了解功效是否與廣告宣傳内容相符。”他建議,對于明顯誇大、不實甚至虛假宣傳的牙膏産品或假冒牙膏産品,消費者可保留證據,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或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新華網 編輯:牛中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