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垃圾分類工作實施以來,在每個村宅、小區都少不了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風雨無阻值守在桶邊,是當之無愧的“守桶人”,有的火眼金睛,推進垃圾分類精細化、規範化。在華漕的村宅、小區,也有這麼一群“垃圾分類達人”,以實際行動帶動居民積極分類、正确分類。
金豐城第一居委楊鳳麗:
用“一老一小”帶動家庭分類
近日,金豐小區居民群裡釋出了一條關于“金豐‘治慧’小主人為文明衛生社群助力”活動的資訊,僅僅用了3秒鐘,15個名額便一搶而空。
楊鳳麗對活動受歡迎程度有了新認識,也更堅定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做好、做通、做實家庭成員中‘一老一小’,依靠他們帶動家庭成員垃圾分類的自覺性,進而達到一個人影響一群人、一代人影響幾代人的效果,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們的随手習慣。”
2019年,楊鳳麗就在小區開始了垃圾分類工作,她邊學邊做、身先士卒,從一名垃圾分類“小白”逐漸轉變為“專家”。多年的社群工作讓她知道,社群居民垃圾分類工作最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為此她時常帶領物業從業人員在各投放點位向居民宣傳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耐心答疑解惑,并通過抓住“一老一小”帶動家庭垃圾分類積極性。
華漕村李玉環:讓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幹幹淨淨
“有人來扔垃圾時她總是忙不停,沒人的時候她手腳也不閑着,擦擦這兒,摸摸那兒,你看她負責的垃圾廂房都比别人的清爽幹淨。”華漕村的村民這樣評價“守桶人”李玉環。
李玉環的一天是從擦拭垃圾廂房開始的,做好清潔工作後,她還會對廂房周邊的環境進行清掃和維護,不管是地上的煙蒂、紙屑,還是周邊花壇内的零星垃圾,隻要她看見,總能清理得幹幹淨淨。
之前高溫時,李玉環的“武器”除了掃把、夾子外,還多了一條擦汗毛巾和一把扇子。幹活累了,她拿起毛巾在臉上和脖子上擦一擦,搖幾下扇子,然後接着幹。
在李玉環看來,垃圾廂房雖然是收儲垃圾的地方,但不能髒污不堪,不能成為環境的累贅,既然是她負責的“一畝三分地”,她就要打理得清清爽爽、幹幹淨淨,為環境添彩,讓居民愛來。
愛博六村居民區淩福妹:
“守桶人”幹起了“副業”
從張貼醒目的宣傳海報到定期舉辦垃圾分類知識講座,從垃圾分類“督導員”到志願服務參與者……隻要是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淩福妹都會主動參與。
淩福妹是一名桶邊督導員,引導居民正确分類投放是她的本職工作,而工作之餘,她還做起了“副業”——垃圾分類宣傳員。
不管是在樓棟張貼宣傳海報,還是在垃圾分類講座,都能看到淩福妹的身影。她還積極組織志願者隊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操作技巧。
“我們小區老年人也比較多,有的老年人,尤其是獨居高齡的,不是不想分而是不會分,記住了還容易忘,我看到就會告訴他們怎麼分,一次記不住就兩次,兩次記不住就三次。”淩福妹表示在空閑時候,她還會和其他志願者們聊一聊垃圾分類的經驗,和居民的溝通的技巧,大家說一說、聊一聊,互相借鑒,共同提升。
西郊虹韻城居民區物業:
隻要用心,居民總能看得到
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總是少不了物業的身影和力量。西郊虹韻城居民區物業從業人員積極承擔管理和協調職責,引導和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物業經理淩經理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會對各個垃圾分類點位進行巡查,檢視分類桶的使用情況和居民的投放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并和物業保潔員建立溝通聯系,共同完善垃圾分類工作機制,確定小區的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進行。
同樣是西郊虹韻城居民區物業從業人員的王經理,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廣泛且高品質的宣傳,通過社群電子屏上播放垃圾分類相關視訊和利用社群微信群及公衆号轉發垃圾分類科普文章和宣傳片等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我們還在小區裡舉辦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垃圾分類主題演講,讓居民們在宣傳的基礎上看到物業的用心,進而自發自願進行分類,現在整個小區垃圾分類的準确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王經理表示。
供稿:淺晚月編輯:石思嘉初審:徐培馨(實習)複審:姚怡瑩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