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9月24日,銅仁市思南縣雙塘街道,文軍希望國小二年級3班,國文教師劉虹聲情并茂、講解生字,學生姿态端正、專心聽課,課堂氣氛活躍。
“得益于‘四環’教育共同體的協同發展,我積極參與各類教師技能大賽,有了更多與其他優秀教師交流的機會,教學能力提升很快。”90後教師劉虹自2013年從教,目前是文軍希望國小教務處副主任,也是學校骨幹教師。她提到的“四環”教育共同體,由思南縣第五國小牽頭,結對聯盟思南縣文軍希望國小、思南縣雙龍國小、思南縣思源實驗學校、思南縣邵家橋國小和思南縣楊家坳國小等校組成。
文軍希望國小國文教師劉虹的課堂
“教育共同體間協作融合、高效關聯、一體發展,不僅對教師個人成長大有裨益,還能促進鄉鎮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學品質迅速提升。”文軍希望國小校長楊名強介紹,結合學校易地搬遷群衆子女較多的實際,在教育共同體成員學校的共同研讨下,制定了針對易地搬遷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學校整體教學成績從2019年的全縣16所“A類”學校滞後水準,逐年上升,提升至今年全縣第8名。
思南縣文軍希望國小
“我們将共同體學校教師交流、同步課堂、教學研讨等納入考核内容,将營運管理評價、發展性評價、學生學業綜合評價等作為測評内容。考核結果作為縣級評選共同體優秀學校的主要依據。”思南縣第五國小校長王再學介紹,近年來,“四環”教育共同體成員學校辦學成效顯著,在市、縣教學品質考評中均名列前茅。共同體内各校的教師積極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賽事活動,并取得了不俗成績。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是推進教育公平、保障學有所教、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礎要求。作為教育大縣,針對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現狀,思南縣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采取“縣城農村,優質薄弱”模式,以城鄉學校“手拉手”結對協作為載體,縣域優質學校與鄉村學校、教學點組建縣域高品質發展共同體。
“四環”教育共同體開展課例研讨專題講座
堅持“一體推進、協同發展”原則,縣域城鄉學校管理共商、隊伍共建、資源共享、考評共用,以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影響、輻射、示範和引領作用,提升鄉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師資、管理、品質、文化等水準。目前,思南縣組建教育共同體13個,制定出台管理制度15項145條,召開聯席會議58次。
隊伍共育,充實教育共同體師資力量。思南縣積極搭建青年教師成長平台,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選派優秀青年教師集中前往沿海發達地區學習教育訓練,邀請名師團隊、專家學者和學科帶頭人開展專題研訓,提高教育教學水準。
“四新”教育共同體評課議課現場
“我們充分發揮名師、學科帶頭人作用,通過統一的師資教育訓練、校本教研、師徒結對、同伴互助、師資交流等方式,促進共同體教師的專業發展,培養了一批教學骨幹。”思南縣第三中學校長李明介紹,作為“四新”教育共同體牽頭學校,思南縣第三中學充分發揮全省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示範基地校、省級李明名校長工作室、市級吳燕飛名師工作室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充分實作資源共享,抱團發展。
同時,思南縣還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教育”平台,不定期組織聯盟學校學科教研組教師開展綜合教研、主題教研、教學診斷等活動,共建共享教學設計、教育案例、微課等教學資源,推動聯盟學校教研能力整體提升。
思南縣田秋國小勞動實踐課
“線上學習過程中,我們努力把網絡同步學習與線下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學中悟、在教中思、在研中變、在改中進,追求教育共同體的效益最大化。”“西麓”教育共同體牽頭學校思南縣田秋國小校長田仁勇說,自新課标頒布以來,“西麓”教育共同體開展了系列線上教育訓練和實踐操作指導,理論與實踐結合為教師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促進了全人教育、生态課程、高效課堂,有效縮小了學校差距,實作了全縣教育資源的均衡流動。目前,思南正逐漸形成了“以強帶弱、城鄉互促、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外延、共同提高”的學校發展新格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陽
編輯 王雨
二審 谌貴璇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