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必須遵循“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生态環境部黨組書記 孫金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決定》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别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認識和把握“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并貫徹到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堅持黨的全面上司,不斷壓實生态文明建設政治責任
中國共産黨上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改革開放成功推進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每前進一步都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預料的驚濤駭浪。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上司,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上司核心作用,確定改革始終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推動生态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别是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學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态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持和維護黨中央對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的集中統一上司,自覺做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堅持生态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不動搖,推動建立地方黨政上司幹部生态環境保護責任制,形成覆寫全面、權責一緻、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标準管黨治黨,進一步增強黨組織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進人民群衆生态環境福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彙聚起億萬人民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和把握大陸社會主要沖突的變化,以及新時代人民群衆對優美生态環境的需要,大力推進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從加快解決群衆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态環境問題入手,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生态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大陸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改善最快、能耗強度降低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最大、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人民群衆生态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态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始終堅持生态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主動順應人民群衆對高品質生态環境的新期待,以更高标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态環境持續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轉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率先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成果,制定實施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等分領域行動方案,讓美麗中國建設成效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深入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不斷提升生态文明意識,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推動生态環境保護事業行穩緻遠
守正創新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終保持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又要有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實作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态環境保護作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一以貫之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協同推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建立并有效運作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推動解決一批生态環境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督察利劍作用。深化生态環境管理體制改革,組建生态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态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實施省以下生态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推進生态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持續激發改革動力和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态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堅持生态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進一步強化目标導向和問題導向,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創新思維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把該改的和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持續優化生态環境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方式,健全責任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深化生态環境領域科技體制改革。創新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的環境經濟政策和标準體系,全面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健全生态産品價值實作機制,加快培育發展綠色生産力。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不斷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
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内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争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繼續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并舉、先立後破,築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不斷把大陸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方位布局、系統化建構、多層次推進,将制度建設貫穿于生态文明建設程序,“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黨中央、國務院出台《關于加快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及幾十項具體改革方案,逐漸推動建立起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态保護市場體系、生态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基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體系實作系統性重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固根基、揚優勢、補短闆、強弱項,更加注重系統內建和協同高效,強化制度剛性限制。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态環境保護體系,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态環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完善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機制,全面實施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進生态綜合補償,健全橫向生态保護補償機制,統籌推進生态環境損害賠償。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快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等市場化交易。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産所有者、開發者乃至監管者的外部統一監管,規範和限制各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行為。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不斷強化美麗中國建設法治保障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改革是一個通過革故鼎新增活力、添動力、聚合力的過程,需要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有序推進改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積極發揮法治引導、推動、規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穩步推進,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生态文明法治建設進入了立法力度最大、監管執法尺度最嚴、法律制度實施效果最為顯著的時期。生态文明載入黨章和憲法,全面修訂實施“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制修訂生态環境保護法律30餘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餘件,涵蓋水、氣、土壤等各類環境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統,覆寫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态環境法律體系初步形成,有力保障了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支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點工作的有效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法律體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态文明建設”。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鞏固拓展改革成果、破解生态環境保護實踐難題,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保障美麗中國建設。積極推動生态環境法典編纂,統籌做好生态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法律法規及标準制修訂,夯實生态環境保護法治基石。完善執法正面清單動态調整機制,推行審慎包容差異化執法,全面提升生态環境執法效能。加強與司法機關、審判機關與檢察機關的協調關聯,建立資訊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推動完善生态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創新法治宣傳方式,全面增強全民守法意識。
堅持系統觀念,不斷提高生态環境治理現代化水準
堅持系統觀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善于運用系統方法,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結合、目前和長遠相銜接、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使各項改革在政策取向上互相配合、在實施過程中互相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将生态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點面結合、标本兼治,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改善,實作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着力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各管一攤、互相掣肘的問題,建構起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态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複雜性、生态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不斷強化系統觀念,提高系統思維能力,推動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與其他各領域各方面改革同向發力、協同高效,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态文明建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推動重要流域建構上下遊貫通一體的生态環境治理體系,實作整體保護、系統修複、綜合治理。統籌各領域資源,深化多方協作,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完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良好局面,彙聚保護生态環境的強大合力。
《決定》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檔案,必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别是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認真對标對表《決定》部署,嚴格遵循“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科學制定生态環境領域改革任務書、時間表、優先序,推動标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以實際行動走好踐行“兩個維護”第一方陣,努力推動生态文明體制改革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來源:2024年第10期《黨建》雜志轉自:生态環境部
● ●
點分享
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