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薯”光照大地,“豆”大如碗滿袋裝,金蛋蛋賣出好價錢,家家戶戶笑開顔。眼下正是馬鈴薯收獲的季節,在積石山縣安集鎮安家灣村的田間地頭,由金川集團幫扶種植的千畝馬鈴薯迎來了采收季,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和農戶正搶抓農時,利用“機械+人工”的方式,加快馬鈴薯收獲進度。伴随着機械的轟鳴聲,一顆顆大小均勻、帶着泥土芬芳的馬鈴薯翻滾而出,務工的村民們忙着将馬鈴薯分揀、打包、裝車……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産業興則鄉村興,産業旺則群衆富。金川集團駐積石山縣幫扶總隊立足當地實際,持之以恒将幫扶安家灣村馬鈴薯種植産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重點産業來抓,把特色農業種植産業作為群衆增收緻富的主攻方向,培育壯大特色産業,着力增強緻富帶富能力,拓寬群衆增收管道。通過政策推動、市場拉動、科技促動、典型帶動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合作社+農戶”的産業發展模式,按照“規模化、标準化、科技化、品牌化”賦能馬鈴薯産業,打通了群衆增收緻富新路徑,帶強一個龍頭、帶活一個産業、帶動一方百姓。
今年以來,金川集團幫扶總隊量體裁衣,探索成立村級産業攻堅黨支部,放大“黨建”集聚效應,把支部建在産業鍊上、黨員聚在産業鍊上、群衆富在産業鍊上,把黨組織的政治上司、政策引導同合作社、農戶在種植、銷售、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圍繞安家灣村馬鈴薯良種繁育示範基地,打造标杆、示範引領,帶動農戶家家戶戶種植馬鈴薯,基地種植馬鈴薯1000畝,帶動農戶分散種植約2800畝,由合作社組織統一提供農機服務、代耕代種社會化服務,規模化、标準化種植高壟馬鈴薯,不斷發展壯大馬鈴薯産業,推動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今年馬鈴薯又奪高産,畝産達到了4000餘斤,預計産值可達到360多萬元,每戶群衆可增加收入2000餘元,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實作了“黨建鍊”嵌入“産業鍊”,“組織鍊”帶動“産業鍊”的深度融合,紮實有效推動産業轉型更新,為鄉村振興和産業發展把穩了航向。
在幫扶工作中,金川集團還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和特長,堅持用工業化的思路和理念,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不斷豐富和深化一貫堅持的“1234幫扶工作原則”,引導合作社和農戶,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三新”運用,發展高産、高效、優質的農業産業,形成了獨樹一幟富有金川特色的産業幫扶模式,通過科學種植管理,不斷提高種植的産量和效益,讓農戶實作土地流轉、售賣馬鈴薯、就近務工等三份經濟收入,切實将馬鈴薯打造成增收緻富的朝陽産業。
同時,金川集團幫扶安家灣村富民産業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購置的馬鈴薯種植、收獲一體機械裝置及附屬配套裝置,在提升田間作業效率的同時,降低了農戶的勞動強度。幫扶建設的馬鈴薯儲藏庫,極大地降低了馬鈴薯儲藏損耗,拓寬銷售鍊條,促進安集鎮安家灣村馬鈴薯産業提檔更新,帶動廣大農戶增産增收,走出了一條市場化幫扶、組織化生産、企業化管理、産業化發展,振興鄉村産業、促進群衆增收緻富的新路子,引領鄉村振興特色種植邁上發展“快車道”。
做好“薯文章”,做活“薯經濟”,做大“薯品牌”。現如今,金川集團幫扶安家灣村馬鈴薯種植産業逐漸形成了與市場需求相适應、與資源禀賦相比對、特色更加鮮明的馬鈴薯産業發展格局,馬鈴薯産業已成為推動本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一顆顆馬鈴薯閃耀着一片振興“薯”光。
通訊員:曹三成 張新林 王興全
編輯:薛春月
責編:妥衛明
監制:李 華 馬得明
總監制:韓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