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南文藝的鼓點,為時代和人民激越

十年來,蘇州的文藝工作始終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行——

江南文藝的鼓點,為時代和人民激越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振聾發聩,于宏偉藍圖上劃出一個坐标,确定一個錨點,豎起一面旗幟,為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文藝指明方向。

百舸争流,十年,向着同一個方向,中國文藝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

奮楫者先,十年,長江與運河共同孕育的曆史文化名城蘇州,無負于時代的召喚,亦無負于人民的期待,撷江南文藝的潺湲與奔流,彙入一往無前的奮進浪潮,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書寫“最江南”的詩篇。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昨天,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周年之際,蘇州召開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專題調研座談會,傾聽基層文藝工作者的聲音。十年,蘇州的文藝工作始終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行。聽——江南文藝的鼓點,正為時代和人民激越。

汲古潤今 與時代同頻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号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守正創新勇探索,綻放文明新光彩。蘇州文藝的根系,深深紮入2500多年的曆史土壤,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2014年以來,蘇州全市文藝作品及個人獲得國家級獎項48項。以斬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的蘇劇現代戲《國鼎魂》為例。起初是一個流傳在蘇州大街小巷的真實故事,蘇州名門潘氏一族守護西周青銅重器大盂鼎、大克鼎;之後,故事被編排成了蘇劇現代戲《國鼎魂》;蘇劇大獲成功後,著名蘇劇演員、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主任王芳,與青年導演藍天等人攜手,将其改編為電影版,讓更多年輕人感覺到蘇劇的魅力。

一個近乎衰微的劇種,循着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走出了一條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通路。

王芳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蘇州的文藝工作者指明了方向。過去十年,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了一批具有時代特色的文藝作品,《國鼎魂》隻是其中之一。蘇州有昆曲、蘇劇、蘇州評彈等優秀的傳統藝術樣态,文藝工作者要把它們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讓它們在時代中熠熠生輝。”

文藝隻有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才能發展繁榮。蘇州的江南文藝,是随時代而流動的文藝,是新舊接續、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藝。過去十年,蘇州舉辦了6屆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推出了不勝枚舉的江南文藝力作,亦将新一代的文藝工作者推至舞台中央。今年5月,青年評彈演員張怡晟在這場盛會上初試啼聲,由其編排的長篇蘇州彈詞《玉蜻蜓》精簡版備受好評。

張怡晟表示:“總書記說,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我們青年演員都備受鼓舞。我們一直把總書記的話牢記在心,努力傳承和推廣蘇州評彈,努力去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紮根基層 與人民同行

社會主義文藝,就是人民的文藝。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蘇州的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創作的基本遵循。

“縱觀蘇州作家這十年的創作實踐,我們深切感受到人民需要文藝,文藝更需要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作家、藝術家一定要同人民在一起,身處沸騰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站在一邊觀看、蜻蜓點水似地認識。必須沉下心、沉下身,摒棄浮躁,才能從更高的視點去觀照、去反映,去描寫。作家藝術家要接地氣,作品才有‘生氣’、有‘靈氣’、有‘人氣’,也才顯得‘大氣’。”蘇州籍作家、江蘇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範小青說。

深入人民、聚焦人民,讓蘇州作家的寫作熱氣騰騰。範小青于2022年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家在古城》,凝結了她一次又一次深入群衆的奔走與采訪,鮮活而生動。另一位蘇州作家房偉,深入太湖生态島數月,足迹遍布島内的數十個村落,采訪對象逾百人,推出長篇報告文學《太湖萬物生》。還有葛芳,其反映蘇絲蘇繡曆史及現狀的長篇報告文學《經緯芳華》(暫名)也即将完成。在“大絲綢”的寫作理念下,葛芳身體力行地展開田野調查,從江南水鄉一路尋迹至大漠新疆,甚至進行了跨國采訪,深入一線,采集到豐厚的寫作資源,将蘇州絲綢的亮麗名片,以文學的形式傳遞給世界。

範小青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了蘇州作家以指引,文學作品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作家就必須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時代脈搏共同躍動,展示人類共同的理想情懷。

十年間,文藝觸達蘇城的各個社群和街道,真切地回應了人民的需要。地處姑蘇區東北部的蘇錦街道,近年來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資源,因地制宜開展了全民閱讀、樓宇文化等系列活動,多措并舉打造文化新城。2023年,在市文化館專家的指導下,蘇錦街道創排的舞蹈《缂》以舞蹈類最高分斬獲市群衆文化“繁星獎”金獎,今年将沖擊省級“五星工程獎”。

蘇錦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委員,黨政辦公室主任王曉剛表示,基層文藝工作者應當積極踐行“深入基層、紮根人民”的原則,堅持用文藝反映好人民心聲,為人民服務。

以藝通心 與世界對話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

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文藝是世界語言,談文藝,其實就是談社會、談人生,最容易互相了解、溝通心靈。

天工蘇作,凝聚了古老東方一代又一代手工藝人的智慧結晶,在世界舞台傳遞中國的聲音。去年11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開業于2021年5月、集中展銷諸多門類蘇作精品的“蘇作館”上海國展中心旗艦店,用2年多的時間,在滬上站穩腳跟,成了大型展會期間世界各地遊客沉浸式體驗蘇式生活、感受江南文化的“打卡點”。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蘇州文旅集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闾平貴告訴記者:“‘蘇作館’在進博會這個高能級平台上與中外觀衆親密接觸,這種模式也被各兄弟省市競相效仿,帶動了湖北、廣東、山西、江西、内蒙古等地在上海國展中心開設長期展示視窗,形成了一道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的亮麗風景線。”

洋為中用,交流互鑒。在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蘇州實踐中,以蘇文投集團為代表的文化國企,持續加強國際合作,将國外的優秀劇目“引進來”,讓院團的優秀劇目“走出去”。今年4月,在新加坡舉辦的“相約獅城 遇見蘇州”文化周上,蘇文投集團下屬的蘇州芭蕾舞團大放異彩。

蘇文投集團總經理助理、文化藝術中心總經理張亮表示,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寄予了厚望,同時也為蘇州文化國企、文藝院團生産、創作、經營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蘇文投旗下的文藝院團将持續深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演出帶動創作,以創作引育人才,打磨精品佳作,重視傳統文化,以名劇名家名團引領蘇州多元開放的國際形象。(記者 王敏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