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革命後代回憶在蘇聯“紅色搖籃”學習的日子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溫/丁明偉偉宇大志涵葉子玉)

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100多名中國兒童在蘇聯度過了難忘的童年。他們的父親是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人和革命者,如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和林伯元,他們住在"紅色的搖籃"——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

新中國成立後,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的"紅色後裔"回歸祖國,加入國家建設,成為中國新汽車工業的創始者、第一代煉鐵專家、核工業專家、水利專家......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些在"紅色搖籃"中長大的中國孩子,并沒有忘記自己的"第二故鄉",成為中俄友好交往的使者。

"紅色搖籃"孕育革命的後代

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成立于1933年,位于莫斯科東北300公裡處,在許多國家繁殖了共産主義者的後代,被稱為"紅色的搖籃"。伊萬諾沃國際兒童學院的曆史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20世紀的所有事件,當這樣一群孩子來到學校,他們的父母為解放西班牙,智利,希臘,葡萄牙,中國,安哥拉,伊朗,幾內亞·比索等國家而戰時,兒童之家的簡介寫道。

柴于1938年出生于莫斯科,俄語名字"Aurelia"翻譯過來。她的祖父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烈士,她的父親在鎮巢戰役中喪生,她的母親在延安工作時因病去世。雖然她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但她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的家庭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我們這些膚色迥異的孩子,穿着同樣的衣服,說着同樣的語言,生活在一個團結相愛的大家庭裡。柴玉麗向參考新聞記者回憶說,國際兒童醫院非常重視勞動教育,男生學木工,女生學紡織,老師還帶孩子養雞養牛,種菜,挖洋芋。柴玉麗經常幫老師熨衣服、打掃衛生,老師們稱他們為"小家庭主婦"。

然而,1941年蘇聯衛國戰争的爆發打破了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的平靜生活。

戰前,孩子們每天吃牛奶、餅幹等飯菜,"饑餓"成為他們戰後最常見的記憶。1940年來到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居住的陳祖濤回憶說,戰争開始後,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馬鈴薯肚子上,在錫桶裡煮新鮮切開的洋芋,剝掉,撒上一些鹽,然後咀嚼,"即使是洋芋,也不能張開肚子吃。

盡管戰争期間生活艱辛,但國際兒童醫院的孩子們繼續以各種方式支援前線戰鬥。當時隻有七八歲的李多麗和小夥伴們一起去醫院為傷員唱歌跳舞,幫助他們減輕痛苦。"十幾歲的孩子成為民兵,參加軍事訓練,去伐木,縫制軍裝,十歲以下的兒童去醫院幫助照顧傷員,與他們交談,清洗繃帶并喂養他們,"李說。"

1941年,李富春的女兒利特作為蘇聯紅軍預備役軍員參加了各種軍事訓練。在輕機槍射擊訓練中,她獲得了"蘇聯民兵輕機槍手"證書。全副武裝每天步行50公裡,每天滑雪100公裡,在行軍中,利特也落後了一步。

為了解決燃料問題,國際兒童研究所的孩子們參加了伐木活動。男孩的任務是每天記錄兩立方米,而女孩的任務是1.7立方米。利特和他的同伴們渾身起泡,流血不止,還在互相競争,沒有人放慢腳步。

住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的中國兒童也對戰場感到擔憂,毛澤東曾多次寫信給斯大林,要求參戰。1942年5月,毛澤東被派往蘇亞軍校速成班,後來又被派往莫斯科列甯軍校、沃龍芝軍事學院,1944年被派往白俄羅斯戰場前線。1945年,斯大林會見了毛澤東,并給了他一把手槍,以表彰他對蘇聯衛國戰争的貢獻。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中國進入解放戰争,遠離家鄉的孩子們總是想着自己的祖國。在國際兒童醫院生活了近十年的肖素華回憶說,他在兒童醫院禮堂外的門廳裡挂着一幅中國地圖。"我們從廣播中聽到解放軍解放了哪個城市,并在地圖上放了一面小紅旗"。

這群在蘇聯長大的中國孩子,期待着早日回到祖國。

"國家的需求是我的方向。

1950年7月底,一列蘇聯火車緩緩駛入滿洲火車站。

門開了,30多名兒童沖上了站台。其中有12歲的柴玉麗、13歲的肖素華和14歲的李多麗,他們回到了自己從未見過的祖國,好奇地環顧四周。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他們的父親去蘇聯工作和學習,尋求革命真理。1950年前後,兒童之家的中國兒童踏上了父母走過的路,回國投身新中國建設,在工業、國防、經貿、藝術等諸多領域大放異彩。陳祖濤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創始人之一,羅西北為中國水利産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黃健培養了多位跳高世界冠軍,肖亮成為中國第一位水下攝影師......

蕭亮和弟弟被父親蕭三帶回,受母親的影響,在新華社攝影部工作,喜歡新聞攝影。1963年,肖亮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加入北京科學電影制片廠。一年後,工作室進口了一台水下相機,肖和另外兩位同僚被調去學習水下攝影,成為中國第一位水下攝影師。

這位85歲的老人回顧了他的一生,并将1961年列為最重要的一年。同年,他從當時的北京理工大學轉學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以優異的成績入黨。

進入北京理工大學後,李多麗在坦克中學習,後來轉入新成立的固體燃料專業,1961年轉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開始學習液體火箭發動機。"我隻想為國防建設學習,國家需要我學什麼,我學什麼。

"當時,我國的飛彈研究剛剛起步,有些課程還沒有教材,我買了很多關于火箭發動機的俄羅斯文獻,自己啃書去學習,"李說。1964年畢業後,李先生一直從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制造,直到1991年退休。

"國家的需求是我的方向",這是李多麗和其他比伊萬諾沃國際的孩子們的院長年長的中國孩子所共有的信念。

見證新中國逐漸走向繁榮和強大

1943年,蔡赫森和他的兒子蔡波從一所10年的蘇維埃學校畢業,面臨大學的選擇。在衆多機構中,他選擇了莫斯科鋼鐵學院冶金系主修煉鐵,因為他知道鋼鐵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1949年,蔡波回到祖國,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優秀煉鐵專家。他主動到鞍鋼工作,推廣使用蘇聯先進的煉鐵技術,使鞍鋼鐵生産迅速恢複和發展。後來,蔡波調到鋼鐵研究總院,繼續為鋼鐵工業的戰略發展貢獻力量。

1952年,利特畢業于莫斯科的吉米·廖舍夫農業學院。利特回到家後,第一次被配置設定到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但她認為她不應該隻是坐在研究所裡,她應該在農業生産的第一線。于是利特提出要去北方大沙漠,在那裡他要建一個農場。

20世紀50年代末,原子能的應用擴充到農業、礦山、醫藥等領域,我國開始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在農業核輻射中的應用。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了原子能應用研究所,将Litt從農場轉移到北京進行研究。利特主持了6期同位素教育訓練班,培養了1000多名專業人員,成為各省市同位素研究檢測的骨幹機關。

1966年,柴玉麗畢業于當時的北京對外貿易學院,開始從事機械、汽車等進出口工作,見證了國家工業貿易的發展。"1970年代和1980年代從蘇聯和日本進口的汽車和工程裝置感覺特别先進,到1980年代末,國内工廠已經發展起來,許多國産汽車出現在街頭。

"我一生都在從事進口貿易,直到1990年代初退休前的幾年,我終于開始出口。"現在,國家的制造業增長越來越快,出口品類比我們當時多,"柴歡欣地說。

中蘇人文友好交流使者

2020年,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向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的18名中國學員頒發了偉大衛國戰争勝利75周年紀念獎章。"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的中國學生在俄羅斯偉大衛國戰争期間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把俄羅斯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俄羅斯将永遠記住他們給予的幫助。"俄羅斯今天記得你,愛你,"傑尼索夫先生說。

"國際兒童醫院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在那裡的生活和成長的故事證明了兩國之間的友誼。"我們中的許多人,在工作或退休後,已經成為中俄友好交往的信使,"李說。

1936年,蕭素華的父母離開滿洲,到莫斯科東方大學秘密學習。1937年,蕭素華出生在莫斯科,父母沒來得及給他起名字,他趕回鄉下參加革命事業。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每個人都叫蕭素華"李忠維傑",這個名字是用他父親的筆名和他的小名字拼寫的。直到他回到家,少年蕭素華才有了正式的名字。他的父親給他取名"蘇華",象征着中蘇友誼。

肖素華在蘇聯生活期間愛上了芭蕾舞,回到中國後繼續教歌舞,學習芭蕾舞,并緻力于中西舞蹈交流。20世紀80年代,蕭素華來到蘇聯學習舞蹈編排,回國推廣交響樂編舞方法,當時國内還處于空白狀态。蕭素華還融合了《紅樓夢》、《白蛇》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創作舞蹈作品,将中國式舞劇搬上世界舞台。"我想讓西方知道,中國的舞劇概念并不比西方差,它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與世界對話。

肖亮還常年緻力于中俄文化交流。1985年,蕭煉來到莫斯科,結識了蘇聯文學界的一些新朋友。"我的蘇聯朋友對中國電影非常感興趣,我把《紅高粱》等電影帶到了蘇聯電影學會和全蘇聯國家電影學院放映。這些電影都是中文版,我同時翻譯。"蘇聯影評人看到這些電影非常震驚,對中國電影的快速發展非常好奇。

之後,肖亮開始為蘇聯電影雜志撰寫專欄,介紹中國電影,并将蘇聯電影的新作品和新理論帶回給北京電影學院的師生。

1998年,離開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近50年後,肖亮和其他20多名中國學生回到了兒童醫院,此後他們多次回到這個"第二故鄉"。小亮回憶說,原來的兒童校舍已經被拆除,新漂亮的建築建在老址上,但學校還在那裡,周圍的樹林還在,遠處的河水還在。

革命後代回憶在蘇聯“紅色搖籃”學習的日子

過去在國際兒童醫院上課的場景(檔案圖檔)

革命後代回憶在蘇聯“紅色搖籃”學習的日子

李多麗向記者展示國際兒童學院學生照片(大志涵)

來源:參考消息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