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作者:老饕探店

油撻是許多上海人記憶中最難忘的菜肴之一!小時候,很多地方都有賣油鑷子的攤位,當燈火通明地站在攤位邊緣,看着油底殼"扭曲"的油鑷子泡泡,很多孩子都不會放慢節奏。記憶中的油鑷子,外層金黃酥脆,内層蘿蔔絲甜多汁的水,讓人吃不厭倦!現在的油撻通常都可以在菜園或旅遊景點買到,但總覺得味道和記憶不一樣,傳統的老味道已經越來越少了。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這是位于上海市黃浦區局門口的一家小店,據說是一家小店,但實際上和一個小攤位差不多,在很小的外牆上,上面是一個紅底黃色的店名牌,店名叫阿壩油撻,店主是一對老夫婦, 穿着白色工作服的艾娃今年83歲,旁邊老爺爺已經快90歲了,婆婆負責油撻的煎炸,老爺爺負責收拾錢。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小店,據說十多年前因為兒子做生意不堪欠下很多外債,已經進入老夫婦出來賣油鑷子還清了兒子的債務。這兩家公司已經在這裡待了近十年,每天的售價從2.m到6.m,大多是全年的,即使在40攝氏度的高溫下也是如此。因為艾娃的手藝很不錯,突然成名了,甚至有很多人橫跨上海大部分地區吃飯,不到10年的時間,夫妻倆就為兒子還清了近90萬的債務。非常簡陋的小店面,簡單的食物,承載着一個故事,一個社會的縮影,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雖然油撻可能看起來很簡單,但這種傳統工藝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随着社會餐飲業的發展,傳統食品逐漸被取代,不是因為它不容易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營麻煩,體力勞動辛苦,不費力不賺錢,利潤微薄和銷售,導緻很多人不會選擇學習做或重做老生意, 是以對于兩位老人來說,其實這份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炎熱的天氣。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油撻主要用面粉和白蘿蔔絲制成,白蘿蔔切絲,輔以洋蔥不精緻,混入面糊中,抓面糊到模具上,放入煎鍋中顯型。需要把握火,外皮金黃酥脆,填飽了通過成熟的味道。油撻形狀像木餡餅或紙杯蛋糕,味道類似于油炸蘿蔔球,但塊較大,吃餡感覺更嫩。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由于靠近居民區,有許多熱情的鄰居喜歡幫助Ava的生意,不時聊幾句話。有人問艾娃:"艾娃,你的皮膚怎麼這麼好看?"雖然不多,但她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她總是像以前一樣帶着微笑回答:"每天給油煙,這油煙的皮膚好嗎,哈哈!"。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現在Ava有了店面,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油鑷子的價格也從每年2.5元調整到4元一。一個女人一般隻接受現金,不能用手機支付,也許艾娃怕不給錢的人,畢竟艾娃也老了,對電子産品不是很信任,是以買東西的朋友最好帶現金吃飯哦。

上海最勵志的美食店,83歲阿婆靠賣4元一個的小吃,為兒還債90萬

4元一塊油撻滿蘿蔔絲,蘿蔔餡很脆,不太鹹,很新鮮,吃起來有食物本身的味道。其實油撻的味道已經不再重要了,小食物保留在記憶和煙火中是城市最好的味道,希望這種氣質能保留得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