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奇女子莎樂美,讓尼采瘋狂,讓裡爾克着迷

作者:思想先行讀書會
傳奇女子莎樂美,讓尼采瘋狂,讓裡爾克着迷

莎士比亞傳記片《愛哲學家》中的一張照片。

世人都知道尼采是一個偉大的哲學,裡爾克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但我不知道的是,他們都喜歡同一個女人,向她求婚,然後他們拒絕了。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樣的陌生女人讓他們如此着迷?

她于1861年出生在俄羅斯上層階級的一個家庭,能夠與他的三個兄弟自由閱讀和玩耍,并在他父親(将軍)的獠牙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十七歲時,她遇到了知識分子的向導基洛特牧師。基洛知識淵博,前衛,為莎樂美提供了康德,盧梭,伏爾泰,叔本華和斯賓諾莎等思想家的極好見解,這深深地影響了莎樂美,并動搖了她過去沒有反思過的一些信念和信念。漸漸地,莎樂美感受到了對基洛特的愛,就像她愛她的父親一樣,一種高貴而神聖的感覺。然而,這段關系很快就破裂了,基洛特向莎樂美求婚,提出要抛棄她的家人,這讓莎樂美感到恐懼和不安。她敏銳地意識到,她正在追求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這種愛指向了某種具有宗教意義的象征意義,而這種象征性的東西是任何真正的男人都無法付諸行動的。由此,她也提出了不婚姻主義的想法。

傳奇女子莎樂美,讓尼采瘋狂,讓裡爾克着迷

莎樂美自傳電影《愛情哲學家》劇情

1880年,她成功申請進入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當時是歐洲唯一一所接受女性的大學,主修宗教、哲學和語言學。在經曆了艱苦的大學生活後,由于肺結核,她不得不從學校休息一下,以支援她的馬修。當她到達羅馬時,她遇到了著名的馬韋達夫人,正是在馬韋達夫人的會議室裡,她接觸到了許多當時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特别是和一位年輕的哲學家保羅·雷相處得很愉快,導緻知己。然後,過了一會兒,保羅·雷在母親面前,向自己坦白求婚,莎樂美拒絕了,她無法忍受那平凡的婚姻生活,隻希望繼續和保羅·雷保持親密的朋友關系。

後來,哲學家尼采被介紹給莎樂美。尼采第一次見到莎樂美時,她被自己獨特的氣質所吸引,莎樂美也被尼采的才華所打動,他們互相談論,道德上、宗教上、文學上、藝術上、婚姻上、性别上等等。最後尼采無法抑制内心的興奮,同樣對莎樂美表現出的愛,以及結婚的沖動,莎樂美再次表達了不嫁的想法,她的内心非常沖突,一方面,渴望與男人在精神上深邃交流,另一方面,也反對男女之間不平等關系模式的結構。自負的尼采遭受情感挫折,這是他後來女權主義和偏頭痛神經症的情感觸發因素之一。

但到了1886年,又發生了一個戲劇性的插曲。莎樂美遇到了比她大15歲的英俊而有才華的語言學教授安德烈亞斯,并且有着共同的敏銳度,這一次她同意嫁給他,這是安德烈亞斯近乎瘋狂的追求。但有人認為,隻有以婚姻的名義,而沒有婚姻的現實,兩人都有與他人互動的自由。這種婚姻形式,為莎樂美帶來了相對穩定舒适的創作環境,事業上也有小成就,10年出版了8本書,50多篇文章。

傳奇女子莎樂美,讓尼采瘋狂,讓裡爾克着迷

到1897年,莎樂美與年輕詩人裡爾克發生了戀情。此時,裡爾克敏感而脆弱,具有女性特質,他深深着迷于莎樂美成熟、自信的氣質,用自己細膩的筆觸表達自己對莎樂美的欽佩,在《對所羅門》中深情地寫道:

捂住眼睛,我仍然可以看到你。捂住耳朵,我還能聽到你的聲音。沒有我的腳,我仍然可以走到你身邊。沒有我的嘴,我仍然可以打電話給你。

莎樂美被裡爾克孩子般的溫柔所震撼,并用她寬廣的胸懷擁抱了裡爾克。他們一起去農村生活,一起去俄羅斯旅行。最後,莎樂美覺得必須讓裡爾克自己長大,是以她選擇退出,結束了一段為期三年的戀情。

1911年,莎樂美迎來了人生的最後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在弗洛伊德的門下學習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分析在當時歐洲的一些小圈子裡開始流行起來,當莎樂美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理論時,她表現出極大的興奮,想通過這個理論更多地了解自己,後來又找到了當時精神分析的上司者弗洛伊德,跟着他去學習精神分析理論, 并保持與弗洛伊德的關系。她最終成長為第一代精神分析學家,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别是在性别理論和積極自戀理論方面。

在莎樂美的整個傳奇故事中,她是前衛女權主義的代言人,或者更準确地說,她是一個超越男女性别意識的不守規矩的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