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作者:導演幫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明天,今年在中國推出的第一部印度電影《調音師》将上映。這種每年從印度吹來的"異國風"在今年晚些時候到來。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叔叔》和《起跑線》在中國上映了三部電影,累計票房12.42億元。

姗姗來遲的印度電影也吸引了印度影迷的胃口。

2018年印度電影的票房黑馬《調音師》(The Tuner)在首次上映時在印度獲得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收入,在imDb印度電影TOP250中以8.6的評分上升到第三位。爛番茄新鮮度100%,國内豆莢得分在8.4,一直居高不下。

不少人稱贊它是2018年最好的懸疑片,是一部像《隐形客》一樣充滿反轉魅力的燒腦電影,也為國内觀衆提供了了解印度電影另一面的機會,除了勵志、歌舞表演、現實問題外,懸疑片也是印度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2010年法國精品短片《調音師》,該片由奧利維爾·特蕾妮(Olivier Trene)自導。這個14分鐘的片段講述了一部驚悚片的故事。

鋼琴天才阿德裡安在一場重大比賽中失利後失去了信心,後來發現打扮成盲人調音師不僅可以獲得雇主的好處,增加收入,還可以給他們額外的"便利"來監視别人的生活。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法國短片《調音師》

在他為一個剛剛開始一個危及生命的家庭工作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盲人"阿德裡安在他死去的丈夫和受害者的妻子的"引人注目的敬禮"下演奏了舒曼的"詩人之愛"。一首歌結束後,誰活着,誰死了,隐藏在黑屏後面......

2013年,導演斯裡拉姆·拉格萬(Sriram Ragwan)在朋友的推薦下觀看了這部短片。在人物身份的設定、故事的不可預測的方向、短片的集中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想象和延伸空間。拉格萬說,這部法國短片是調音師的"萌芽"。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前面是導演斯裡拉姆·拉格萬

雖然改編是在這裡完成的,拉格萬将沒有直接參與創作的奧利維爾·特蕾娜(Olivier Trene)放入了編劇的團隊中,但事實是,這部短片隻是一個介紹,拉格萬在懸念基調之上對驚悚片進行了激烈的改編。

印度版故事的主人公阿卡什,不再是調音師,而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鋼琴家,彈盲人的目的更簡單,也就是說,如果眼睛看不見,不是鋼琴能演奏更好的實驗。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英雄阿卡什

他以盲人的身份"目睹"女演員西米和她丈夫的謀殺案,這是所有漩渦的開始。鑒于阿卡什的身份,中國人似乎不宜翻譯标題"調音師",其原名"Andhadhun"贊成盲目,大膽的演奏,有些人将其翻譯為"皇帝的損失"。

此外,短片中的大反轉點可以概括為兩個,阿德裡安飾演盲人,他進入犯罪現場。在139分鐘的《調諧器》中,兩個反轉點被解釋在故事的前三分之一。也就是說,随後的反轉和圍繞阿卡什和蛇蠍毒液編織的人物網絡,對拉格萬和他的團隊來說都是重要的教訓。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蛇蠍毒液(左)阿卡什(右)

拉格萬在與其他四位編劇的集體寫作中,将他從懸疑大師希區柯克那裡獲得的靈感發揮到了作用。"一部好的懸疑電影是不可預測的,你認為會發生一些事情,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與你預期的完全不同,從頭到尾都是意想不到的,"拉格萬說。"

為什麼驚喜?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盲點。為了達到每次反轉的效果,拉格萬将觀衆的視線、視角、資訊量與阿卡什完全同步,分享自己的盲點,讓他經常在驚奇的同時,有驚心動魄的情感體驗。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更何況,在影片結束前15分鐘,該劇的高潮戛然而止。觀衆從阿卡什的視角中解放出來,從和他一起經曆一切,聽他講故事。經過120分鐘的親身體驗,觀衆又回到了觀衆的視角,誰該相信到底,成為最大的懸念,也是最無窮無盡的地方。

至于《調音師》的風格,拉格萬借鑒了科恩兄弟的《冰血風暴》和美劇《冰血風暴》系列。"怪異而逼真"的音調與他對調諧器的看法非常吻合。正如Ragwan所說,《調音師》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搞笑電影,有邪惡和殘酷的時刻。"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冰血風暴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調音師》的出現也帶來了另一種疑惑,印度電影也擅長懸疑?難道印度電影的主流形式之一,在中國的大銀幕上很少看到改編和翻拍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前面提到的IMDb印度電影TOP250,雖然是一個美國網站,但印度人的英語口語通常更好,是以該地區幾乎是印度粉絲偏好的晴雨表。這位調音師在IMDb上的資訊已經成為他近七名印度同胞的保留地,這表明這部電影在印度的土地上有多受歡迎。

仔細觀察IMDb印度電影TOP250的前10名,除了"調音師","戰鬥"(2013),"Nayakan"(1987),"搖頭丸"(2017),"黑色星期五"(2004),"花式枷鎖"(1993)都是懸疑,驚悚,犯罪相關類型,令人驚訝的是,這是印度最受歡迎的類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最受好評的"摔跤吧"!爸爸隻有第九名。

其中,《The Fight》在全球的票房收入超過7.5億美元,毫無疑問,這部馬拉雅拉姆語(印度語言之一)電影的主要觀衆在印度。其他幾部懸疑犯罪電影,要麼是因為它們的年齡,要麼是因為它們與印度曆史有關,都沒有在國外很好地傳播開來。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戰鬥"海報

但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了解印度懸疑犯罪的普遍性。此外,印度對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模仿和運用,為懸疑犯罪片的制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印度電影業一直對改編和翻拍持開放态度。超人,星球大戰和變形金剛等大片的印度版本正在崛起。上個月,印度電影"三可汗"之一阿米爾汗宣布了他在印度版"阿甘的好消息"中的角色。他之前在《未知死亡》中的角色改編自《記憶碎片》。

同時,印度電影人對東亞電影也有想法。翻拍《無限之路》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很久;南韓電影《孤獨特工》、《抓住那個人》、《隻有你》都被翻拍過,甚至有翻拍《小姐》的消息;成龍的《雙龍會》在印度翻拍了三次,跨越1994-2017年。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印度版雙龍社

你如此熱衷于改編和翻拍有兩個原因。

首先,印度的電影市場太大了,例如,2018年有20億電影觀衆。這20億次旅行背後的主要力量是農民,他們占人口的70%。是以,印度的票價由國家設定,相對便宜,漲幅從5元到15元不等。

每天有近1400萬人去電影院。觀衆需要源源不斷的故事來填補他們生活中的空白。印度每年的1,500部電影隻需要自然地借鑒外國電影,以提供創造力的來源。

此外,國産電影互相翻拍也經常發生。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電影業需要為數百種當地語言提供服務。通常情況下,一部電影被改寫成不同的語言。

例如,國内被稱為"三傻寶萊塢"的觀衆主要是印度北部的印地語,而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我們的友誼歲月》("三傻寶萊塢2")是南印度泰米爾語的翻拍版。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三個傻傻的寶萊塢》

其次,印度電影制片人的翻拍往往非常印度化。無論好壞,它總是有一個獨特的标簽。

如果總結印度電影改編、翻拍的"三闆斧頭",大概是從原故事中找出最有特色的地方去盜用,其他部分可以丢棄,比如"調諧器";

《調音師》:豆瓣高分短片,如何改編成印度神作?

調諧器

即将上映的《調音師》就是這樣一個印度電影系統的成功商業案例。文化差異的減弱、荒誕故事、驚悚片和黑色喜劇,以及懸疑迷喜愛的反轉叙事,都認為《調音師》在國内會有不錯的票房表現,為今年的印度片頭開了個好頭。

-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