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作者|趙大竹
在某電商平台618的中場休息時,參會的年輕藝人通過後方頻道,向譚藝哲打招呼。譚義哲突然意識到,他和幾乎所有這些藝術家都曾合作過,黃子軒、李宇春、尚偉、毛不易、徐未洲......
譚藝哲和TYZ音樂工作室承包了絕大多數市場流量的藝人種類和流量,這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偏見:作為第一批海外留學生回歸的專業音樂人,譚藝哲部分進入偶像市場,看起來并不酷。
"對于如何為交通藝術家制作音樂存在誤解。"如果這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幫助一個交通藝術家制作音樂,這不就是提高了音樂的品質嗎?"譚說。"
<h1 class="pgc-h-arrow-right">1</h1>
最近,譚藝哲在上海、長沙、無錫之間來回奔波,穿梭于不同的綜藝節目之間。
今年上半年,譚一哲和團隊與這三個視訊平台合作。優酷的《This Is Hip-Hop 3》、愛知的《我是歌手2》、騰訊的《明日之子4》繼續開播,譚一哲擔任音樂總監。
專業音樂學校畢業生譚一哲不僅擅長器樂,年輕時還打嘻哈。他與三位編舞家合作了"This Is Hip-Hop",并親自參與了音樂改編,試圖找到一些新的表演方式。
《我是歌手2》是原創節目,工作室的樂隊參與了整個過程,期間成員們做了近十次核酸測試。通過音樂設計,譚藝哲努力利用樂隊幫助舞台上的每一組藝術家。
"明日之子4"精選了年輕的新興樂隊,這是Tan和節目從業人員之間的第四次合作。他幫助音樂家完善他們的音樂表演,建議樂隊應該演奏得很好,舞台應該很漂亮。
在這段時間裡,譚藝哲還看到了火箭少女告别演唱會的縫合,以及一些商業晚間音樂作品。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他為電子商務平台618 Evening完成了超過95%的音樂改編和混音。目前,各種工作已安排在9月進行。
如此龐大的工作量需要強大的團隊支援。Tan的工作室TYZ Music目前擁有一支20多人的團隊,分為樂隊和作曲兩組。作曲大多是在經曆了80年代之後,而樂隊大多是在90年代回歸之後,理念和演奏風格更新鮮。
譚一哲的工作室TYZ音樂(可從受訪者處獲得)
譚詠麟被定位為專業音樂總監,像昆西·瓊斯一樣為邁克爾·傑克遜服務,憑借自己強大的技術能力和音樂智慧為藝人服務。"我年輕時會演奏所有的音樂,我可能不會在老年時演奏,我是一名藝術家,"他說。做你喜歡的事情。"
<h1 class="pgc-h-arrow-right">2</h1>
譚藝哲的音樂生涯從一開始就與偶像和流量息息相關。2004年,他從加拿大留學回來,正好趕上國内選秀。譚一哲也很幸運,成為一名在第一波選秀中長大的音樂家。他曾經說過:"我和李宇春一起長大。"
此前,他曾在多倫多的一所私立音樂學校學習流行音樂制作,在那裡他是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專業高校的經曆使他積累了紮實的音樂科學知識和器樂技能。
即使是第一批在國外學習流行音樂的音樂家,譚一哲也剛剛從最基層的音樂家和編舞家那裡回國。他曾經告訴自己,在酒吧當音樂人,相對穩定在一個月三五千元;
張亞東發現了譚藝哲的才華,譚藝哲也多次提到張亞東是"直接提升我最重要的恩人"。從2005年到2007年,他一直在張亞東的廠牌做作曲、制作。張亞東也毫不猶豫地帶着後代,介紹了他與李宇春、李健、莫文偉、娜英等人的合作。
在選秀時代,90%以上的歌曲需要重新改編,作曲工作也得到了重視。電視選秀節目徹底改變了音樂家,音樂家和詞曲作者的收入和生活方式,包括Tan Yizhe。譚一哲憑借專業精神,迅速赢得了他在行業中的地位。
譚一哲(由受訪者提供)
2007年,譚藝哲憑借在電影《愛情呼喚轉移》中的角色,獲得中國音樂排行榜上最年輕的編舞獎。通過朋友的介紹,譚一哲結識了譚麒麟。有一次,和譚麒麟共進晚餐時,譚會長哼了一首旋律,把譚藝哲的心用手機錄了下來,第二天就把編舞工作發給了譚會長。譚麒麟非常興奮,歌曲都收錄在專輯中,譚藝哲也作為制作人首次正式亮相。
此後,譚藝哲的邀請繼續成為李宇春、李健、尚偉等專輯制作人,還擔任李宇春、李健等音樂會音樂總監,并為多部影視劇、晚間制作歌曲。資料顯示,譚一哲曾18次獲得各類音樂獎項提名,六次獲得最佳作曲獎和最佳制作人獎。
<h1 class="pgc-h-arrow-right">3</h1>
在事業的好時光裡,譚一哲選擇抛開一切,到洛杉矶學習最新音樂,在美國建起了Studio,但直到美國夢破滅。從2014年到2016年,他處于低潮,甚至一度切斷了所有節目和收入。
"美國各地都有有才華的人。譚詠麟最終意識到,"美國的成功絕不是靠人才,也不是靠家族和企業運作。"
他曾經見過一位音樂家,他在2000年赢得了格萊美獎,每年賺一百萬美元,現在每年從版稅中賺取1萬美元。他意識到,美國的競争太激烈了,音樂家也不像中國那樣可替代,擁有如此龐大的市場和如此多的節目。
他開始思考他要去哪裡,他要去哪裡。他走訪了美國一系列同僚,發現自我定位清晰。從國外同行那裡,他了解到自己更适合成為一名專業的音樂總監,而不是成為一名藝術家。
與此同時,國内音樂市場也達到了一個上升期。譚先生發現自己錯過了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市場。他拒絕了真人秀綜藝節目的邀請,該節目繼續在全國各地開火。更可怕的是,他發現這個國家90後的音樂家并不覺得自己可以做音樂。
"這絕對是我們的問題,它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正在變老。他說。
譚一哲思路清晰,既然市場走勢無法改變,就要适應市場的需求,為最炙手可熱、最年輕的音樂人服務。
意識到一個人的能力最終是有限的,他開始尋找志同道合的音樂家合作,他擁有TYZ音樂工作室。Tan先生解釋說,T代表Top Talent,Y代表Young,Z代表Zone。該工作室的名字還說它是"最有才華的年輕人區"。
這一次,譚先生做出了正确的判斷,即中國确實是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市場之一。
"不吹牛,美國有幾位獲得格萊美獎的音樂家和我一起來到中國。因為中國的音樂市場很好,音樂家也受到充分的尊重。譚說。
<h1 class="pgc-h-arrow-right">4</h1>
多年來,他與該國幾乎所有的交通明星合作過,而Tan似乎代表了該國年輕,時尚的音樂。
譚義哲(線上圖檔)
7月1日,譚詠麟為他的工作室TYZ Music制作了上半場成績單,創作了100多首歌曲,并在現場樂隊中表演了16場現場表演,其中包括Rocket Girl和TFboy等标志性藝術家的現場表演。此外,該工作室還承擔了四個流行的綜藝音樂部分。
如果不是疫情爆發,TYZ Music的樂隊将在52周的時間内每年舉辦50到60場演出,包括音樂會,音樂節和綜藝節目。作曲團隊每年可以有300到600件作品。大多數合作夥伴都是活躍的一線藝術家或流量玩家。譚義哲被同齡人昵稱為"半個音樂圈的挑剔者"。
"王媛去了伯克利音樂學院,回來後告訴我,聽完你的歌,我覺得你符合國際标準。黃子軒之前并不在乎樂隊,和TYZ音樂樂隊一起完成合作,在演唱會上特别感謝我和TYZ,說沒有跳舞後,都得用樂隊現場表演。譚一哲表示,這種微妙的影響,何嘗不是對音樂市場的積極推動。
工作之餘,譚藝哲偶爾會為自己做音樂。
他花了兩年時間給自己制作了一首自嘲的"沒有人聽"的歌曲"制作人"。這首歌一次融合了九首曲調,與先進的現代和弦和肮髒的和弦和諧相處。他演奏了他所有的樂器,并以次要未來vox的形式演唱。
"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像我這樣的音樂,不要求别人了解,隻要求自己快樂!"譚說。同時,這首特别耀眼的歌曲,也充分展現了譚一哲掌控音樂各方面的能力。
盡管感覺不太可能成為一名歌手,但譚正在考慮一張完全個人風格的專輯。"在市場之外充分展示你的想法和态度。他想,"這種二進制性也符合我的雙子座性格。"
<h1級"pgc-h-arrow-right">與譚一哲的對話</h1>
譚和他的寶寶(線上圖檔)
新觀點:既然交通音樂現在占據了主流,那麼音樂的品質展現在哪裡?
譚一哲:我從留學回來,在學習了各種先進的流行音樂理念後,幫助才藝秀偶像作曲、制作,難道不是自己就能提高音樂的品質嗎?如果流歌手沒有選擇我們這樣一個實力派的音樂家,選擇低層次的人,那就是降低音樂的品質。
和《卡路裡》的制作人彭飛一樣,在歐洲學習爵士小提琴,他在台灣獲得了金歌獎。他會做火箭女孩的歌曲,他不像普通人。這難道不會提高音樂的品質嗎?
有一個誤解,隻是成為一名交通歌手的感覺。流動歌手的音樂必須沒有品質嗎?
首先,有一個事實是,我們無法改變音樂市場的現狀,不能與時代的力量背道而馳。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但構成和生産仍然掌握在這些高層人士手中。即使音樂如此糟糕,為了優點,我們難道不會提供幫助嗎?你不想幫助提高标準嗎?我相信我會做到的。
新觀點:你把自己定位得更像音樂服務提供商嗎?
譚一哲:我的心态是不斷練習自己。我的想法很簡單,音樂家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強大的作品,像李榮浩、張世磊,有自己的風格,作品,給别人做歌,風格很鮮明。另一個是他有技術能力為所有藝術家服務,比如昆西·瓊斯。我将自己定位為後者,專業音樂總監。我不是藝術家,我要用我的智慧為藝術家服務,甚至是交通歌手。
新觀點: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你必須這樣定位自己的?
譚一哲:2014年到2016年是我的低谷。那時,我敏銳地意識到年輕人音樂的力量。我曾與許多成功的歌手合作過,但我發現年輕人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後來有一場火秀,最初要求我擔任音樂總監,但後來我不想去,失去了機會。後來,我發現90位音樂人之後,就算不是紅了,也找不到我們做音樂,我們老了。這當然是我們的問題,它與時俱進。
然後我反思我的音樂以及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我發現這是為了服務最熱門和最年輕的人。将來,像TFboy這樣的音樂是我的工作,我是年輕音樂的代表。
New View:你個人的音樂追求如何?
譚義哲:我已經40歲出頭了,也許到我50歲的時候,我已經改變了,我要成為一名藝術家,我不會做所有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從20歲開始成為藝術家,我可能會被刻闆印象,很難突破,我不能包容和合作。過早地走上這條路是不完整的。
在你年輕的時候播放所有的音樂,也許你在中年時不演奏它,然後你就是一個藝術家。做你喜歡的事情。我現在在演奏音樂,也許是在50歲的時候,隻有三個和弦。
音樂從古代到現在一直現場表演。貝多芬和李斯特都是現場演奏的,沒有錄制。我現在是一名專業的音樂總監,因為我喜歡現場表演。
新觀點:譚一哲和TYZ音樂為何赢得了這麼多合作夥伴?
譚義哲:以前,我通過作曲來建立自己的位置,然後是音樂性,團隊專業精神。
音樂總監沒有那麼多樂器,他們不能讓演奏者負責。昆西·瓊斯可以演奏十幾種樂器。我有很好的器樂基礎,這個我很自信,也是一般人無法與我競争的,隻有用嘴告訴音樂家,音樂家是不會被說服的。
現在生産者門檻越來越低,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完成了,需求也不像以前那麼複雜了。但在專業音樂總監的範圍内,我們做得足夠專業,包括現場音樂家在舞台上彈鋼琴的姿勢、狀态,甚至安全,我都要考慮。
現在合作夥伴也特别善于溝通。我會問你想做什麼,藝術家會說這個想法,我用我的技術能力來彌補你的缺點。和王媛一樣,他們給了我全力,他們認為我不會為自己的工作而後悔。
《我是歌手2》的制片人車淼也是如此。第一次排練時,他看了一眼就說,放心,你想怎麼做?然後它又發生了。
新觀點:你認為現在中國音樂的整體水準比以前好嗎?
譚義哲:我不認為音樂市場更好,沒有更糟。今天在許多節目中作曲的能力遠遠超出了2000年時代,但原始水準不如當時那麼好。音樂能力上升了,但原來的水準真的沒有上升。
因為有太多的商業改編。這是環境、投資人、節目、電視台、網絡平台、觀衆決定的方方面面的結果,不是音樂人能改變的。
人們覺得唱片精緻,代表着品質。但換言之,沒有唱片,沒有精心制作的原創時代,網際網路音樂時代或者這些專業音樂人都在做着什麼,時代還是會選擇留下最優秀能力的這些人。
新觀點:你會覺得自己不能發揮出最充分的技巧嗎?
譚一哲:有時候會有一些屈肌,但這也是為了适應一種融合。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美國學習和生活,我看到很多音樂家和制作人也都是這樣,罵着市場。後來想,為什麼要罵人?
與環境保持平衡隻是一個程度。有些工作,我們可以發揮到80%,但有時隻發揮20%的空間,會感到委屈。事實上,付錢給你的人很滿意,因為他們用了最好的人。
要區分工作的心态,我們不是藝術家在作品中,不能都按照自己的标準來做。學會與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就像歌曲中的"XX壯舉"。二十",誰能和誰合作。
新觀點:音樂家回國後會比在美國受到更多的尊重嗎?
譚義哲:我認為我比美國、日本和歐洲有更好的尊重和更好的收入。這個不是吹牛。我去過美國,我遇到過很多格萊美音樂家,還有一些人和我一起來過中國。
中國市場是一個大盤子,文化進步越來越大。中國的音樂市場現在是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有很多機會。
現在我的團隊中有很多外國人。美國不缺人才,選擇太大了。但在中國,隻要你有足夠的牛,所有的工作都會來到門口。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