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經周刊|對接大灣區

作者:南昌新聞網

9月26日,市黨代會報告提出,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面連接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全省對外開放的"視窗"。

10月24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等戰略合作架構協定簽署儀式隆重舉行。南昌與粵港澳大灣區7大"核心節點"城市攜手并進,再次加快南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步伐,進一步鞏固廣東推進國家戰略實施聯合登陸力,其合作内容也迎來了全方位更新!(執行主編Magnone,作者:賴海榮)

"1加7":南昌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南昌被譽為"廣東洞庭、吳宗楚偉"之稱,兩地地地地勢近,人脈親近,業務往來。按照戰略合作架構,南昌與廣東将走得更近、更便捷的交通連接配接,嫦娥和深圳高鐵建設快速推進,陸運班次增加,鐵海運輸效率加快,産業先進制造業叢集轉移和布局加快,加強生産合作、創新協調,平台加強,深圳大協會将帶動許多大型企業。 項目、好項目落戶南昌,"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環環相通,使南昌制造業遠渡大洋市場強,南昌的生态産品和秀麗的風景進一步滿足了廣東人民農産品的供給和休閑需求。

- 開放

南昌與各簽約城市将共同推進資訊共享、電子許可互認和跨區域事務"全網辦公"。南昌和深圳、東莞市将在企業創業、稅務、社保、醫療、衛生、戶籍等領域開展跨省級辦事。南昌、廣州将加強城市空港和高鐵通通的開放,進一步暢通城際物流通道。南昌、深圳将加強南昌湘堂國際陸港與深圳港(鹽田、蛇口等)的深度合作。

- 行業

南昌與承包城市将深化平台合作,加強産業鍊互補性。廣州将支援南昌在廣州打造先進制造基地,同時,兩地将發揮"南昌VR-廣州電氣大賽"優勢,支援廣州打造全國電力大賽産業中心,共同推動廣州申山軌道交通裝備産業與南昌軌道交通産業園深度合作。深圳将支援南昌優質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進行債券發行融資。東莞市與南昌市将攜手打造國家智能裝備制造"雙高地"。此外,承包市還将支援企業在昌投資農業,加強農産品産銷對接。

- 創新

南昌與承包城市将加強科技工作交流,鼓勵科技服務機構開展跨區域合作,共同推動部分重點企業跨地區重點技術問題聯合研發。其中,廣州将積極推進中山大學南昌研究院建設,支援南昌醫藥研發企業在廣州醫院開展臨床試驗。珠海市、東莞市分别支援珠海橫琴、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和中國(南昌)科學島交流合作。

- 活動

作為開放的前沿,會展經濟是廣東的亮點。依托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國際投資大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中國國際航天博覽、國際智能家居展、東莞家居博覽會、東莞泰博、中國有機食品博覽會、世界VR産業大會、南昌飛行大會等活動,南昌及承包城市将加強 電子商務、貿易物流、會展等相關行業交流互動。此外,中山和南昌将與其他城市合作舉辦華中工業博覽會。

在文化活動和民俗交流方面,"紅商"兩城射擊、田徑、羽毛球、龍舟、賽艇等體育比賽達成協定。各地還将依托城市地标、旅遊景點,開展城市定向賽、戶外越野賽等群展活動,加強繪畫創作主題、藝術團體交流通路,促進非文物文化交流,積極推進廣東烹饪交流合作。

民生

在教育、醫療、便利服務等領域,合作更強,人文效益更大。廣州和南昌将接入地鐵移動支付網際網路平台。承包市與南昌市将互相探索的中國小到當地學校,并開展教學考察,學校(園)互派。在職業教育方面,承包城市與南昌鼓勵機構合作,形成職業教育聯盟,支援中國職業教育城(南昌)建設。在醫療衛生領域,大力推進中山大學附屬南昌醫院等項目建設,協調廣東省立中央醫院與南昌洪都中心醫院合作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探索建立醫療卡、雙向轉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等合作機制。各地還将完善公共衛生防控預警應對機制,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此外,簽約城市還将支援南昌按照企業申報要求确定粵港澳大灣區"食品籃"生産基地和産品加工企業,深圳将支援符合條件的農産品申報"深圳産品"。

- 文化旅

南昌和廣東七大城市擁有豐富的紅、古、鄉村文化旅遊資源。根據簽約内容,各方将共同打造旅遊精品路線、文化旅遊産品。廣東七個城市的市民參觀滕王閣、南昌漢代海屯侯國家遺址公園、美嶺、八山人、鳳凰海溝等景區,并享受免費或半價優惠。南昌居民在前往佛山等旅遊城市時,也會獲得相應的福利。此外,南昌鼓勵佛山成為粵港澳文化旅遊的重要節點城市。

- 人才

為了共同繼承紅色基因,南昌與承包市明确鼓勵南昌市八合紀念館、小平步道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紅色教育教育訓練基地。在幫助南昌培養方面,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将支援南昌優秀年輕幹部送去學習、交流、鍛煉,并開展各領域乾部交流。在技術人才方面,簽約城市支援南昌與"粵菜大師"、"廣東機械師"、"南粵家務"三大品牌項目合作。此外,各方還将加強"人才活動周"、"高層次人才研讨會"等人才活動項目合作。

市委常委、副市長肖雲說:"此次簽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得到了廣東省兩省八市的高度重視。我們有信心并期待簽約。此次簽約内容廣泛,内容豐富,營運力強,将有力助力南昌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為區域發展帶來蓬勃勢頭。我們相信,今年年底南昌深高速鐵路開通後,我們的合作将更加順暢,各領域的前景将更加廣闊。南昌将以簽約為出發點,努力推進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實作實事求是,為地區發展,造福人民。"

"十一":平台碰撞,實作優勢互補發展

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發展平台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良好的平台建設,可以帶來資金、技術、人才等因素來支援企業,并大力推動産業叢集的發展,幫助産業鍊形成更好的趨勢。在此次簽約中,跨省級平台合作成為亮點。南昌與廣東省7個城市發展平台逐案簽約,取得11個簽約成果,進一步實作互利共赢。

強大的聯盟

南昌高新區電子資訊産業、航空制造業勢頭強勁,對應廣州高新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在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中具有創新優勢。

南昌高新區與廣州高新區均處于優良狀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良好,曆史發展機遇期相同,強強聯合。雙方将以發展科技産業合作為重點,突出優勢互補、持續精準,開展深度合作。在電子資訊産業方面,兩地将重點圍繞新型顯示、內建電路、半導體照明、移動智能終端等産品研發生産系統,支援兩家低窪企業互相合作,補充鍊條延伸鍊,探索建立電子資訊産業智能合作試點示範。在數字經濟産業方面,兩地将大力推進電子資訊、醫療、新材料、航空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圍繞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鍊等領域打造中國軟體區域。在醫藥健康産業方面,兩地将聚焦醫療器械、生物制藥、中藥、智慧醫藥等領域,共同推動生物醫藥産業資源整合、鍊條擴張和專業技術水準。此外,兩地将重點加強中國(南昌)科學島、江西省高層人才産業園與廣州科學城、廣州知識城科教創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資源的整合與互動,探索互相搭建創新平台,探索共建飛地産業園, 支援南昌高新區承接廣州高新區産業轉移,在人才交流和培養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同樣,南昌高新區和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惠州中軒高新區将深化類似領域的産業合作,促進科技協同創新,提升雙向開放能源水準和深度合作人才交流。

"此次簽約,助力南昌高新區和廣東三高新區進入協同發展的'快車道'。在這個平台上,南昌高新區可以在更高的視野、更大的空間裡,以更快的速度規劃發展,真正走出創新鍊、産業鍊、人才鍊、政策鍊、資金鍊整合發展的新途徑。廣東三高新區在産業鍊營運、人才激勵、投資等方面理念新穎,發展步伐敢于第一,腳踏實地,通過深化交流合作,我們的觀念更新可以更快,發展步伐可以更現實,讓南昌高新區發展蹄子穩固, 穩定。此外,我們合作夥伴的産業協調可以更深入,元素的流動可以更順暢。回程後,我們立即研究出台更多吸引人才的實用措施,将資金引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創業精神,同時我們也推動南昌人才,本地企業與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對接,實作協調發展、互利共赢。"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南昌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萬正說。

互補

此次簽約,南昌通過開發區與廣州南沙經濟區、廣州空港經濟區和佛山高新區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将優勢三産業、資源對接,加速形成共同發展的良好趨勢。

其中,廣州南沙經濟區具有良好的創新基礎、産業基礎、區域優勢和經濟發展潛力,先後建成了新的國家級經濟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綜合合作示範區,承載着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發展格局。南昌與廣州南沙開放區将充分利用雙方區位優勢,圍繞産業、金融領域、港口清關、科技創新、開發建設營運、綜合開發等方面進行交流合作,促進雙方在多重戰略疊加優勢突出、千億産業叢集培育、 完善平台運作機制等環節關聯,共同打造開放、主倉主平台。加快廣州南沙港區至南昌雙向地圖訂貨線開通,提出複制"玉神聯合港"模式至廣州港南沙港區,開通"玉光聯合口岸",拓展糧材進出口新管道。

南昌和廣州空港經濟區将共同探索樞紐網絡的建立和完善,國際航線、國内幹線互相支援和協調發展運輸網絡體系,建立專家資源共享體系,建立人才資格互認機制,促進企業人力資源服務交流與合作。

南昌通過新能源汽車産業開放領域,智能裝備制造業取得了快速進步,對應佛山高新區以"智能化""高端化"為先導,着力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佛山市先進制造業核心引擎。南昌、佛山高新區産業發展高度融合,雙方将支援兩地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經濟合作,重點加強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合作,聯合舉辦成果交易會、産品展、協會年會,共同推進科技孵化器建設。

"南昌是一座英雄城市,非常高興通過開放區域與南昌簽約。我們将在行業内合作,佛山産業有着深厚的基礎,南昌電子資訊與新材料産業正在迅速發展,這是佛山高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雙方在産業鍊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在科技方面,也可以進行深入交流,佛山擁有衆多高校、科研機構,這些資源可以通過開放區導入南昌,更好地服務于南昌的發展。同時,南昌在幹部培養方面有豐富的資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進步,共同發展。"佛山市高新區管委會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潘東升說。

精确對接

南昌小藍經濟區位于大南昌都會區的核心圈内,與京九、滬昆高鐵經濟帶橫截面相連,是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遊城市群、長江三角洲、海峽西海岸經濟區的重要發展腹地。各方将進行精準對接,從開發區到接收平台對接,再實施到具體企業對接,促進合作順利落地。

此次簽約,南昌小榄通過開放區與中山火炬開發區、中山咀恒新區和廣州增城通過開放區達成戰略合作架構協定。

中山火炬開發區位于中山東部,以先進裝備制造、健康醫藥、資訊光電三大産業為先導,先後建成了國家級健康科技産業基地、中國電子(中山)基地等九大産業基地。南昌小榄經濟區将深化與中山火炬開發區的産業互補性,促進平台共建,加強開放合作,組織人員交流,充分發揮雙方在園區管理、投資、規劃建設、産業發展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加強全面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一體化的邊疆腹地,中山咀恒新區是中山參與粵港澳合作分工的主要陣地。翠亨新區創業區專注于醫療保健,精密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南昌小榄經濟區将與徐恒新區在招商引資、産業發展、區域驅動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定期組織主導産業特别是龍頭企業、生物制藥行業配套企業或相關企業的合作交流活動,與惠人藥業、濟民信譽、三鑫醫療等共同探讨技術合作與聯合攻堅路徑。 兩地生物制藥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創業團隊的整體素質。

廣州增城通過開放區實施強力制造區戰略,廣本增城工廠實作年産車産能53萬輛,日立汽車、上汽集團華南基地建成投産,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産業叢集不斷壯大。南昌小藍由開放區将依托南昌小藍由開放區國家外貿轉型更新基地和廣州增城通過開放區汽車産業基地平台效應,建立企業供需資訊共享平台,定期有針對性地釋出采購資訊,加強産業鍊上下遊企業産品采購支援, 探索外貿出口合作,共同形成新的發展趨勢。

資源共享

南昌綜合保險區位于長北國際機場附近,地處閩江新區的腹地,位于京九海峽與滬阾的結合道上,富音高速公路和長邯高速公路在此交彙處,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簽約後,南昌綜合保險區與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險區達成戰略合作。廣州白雲機場依托白雲國際機場,交通便利,将建成港口通關、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等多功能綜合特色功能區,計劃鞏固保稅物流等傳統産業的基礎上,以倉儲物流和會展銷售為支柱,以現代金融和研發設計為重要支撐, 加工制造和測試與維護作為開放式現代工業體系的補充。

此次合作,南昌綜合保險區和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險區将共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樞紐,通過整合各自國内、國際、海外倉庫等資源,完善政策,拓展功能,創新監管,借助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險區國際機場出入境優勢, 以及中歐與廣東合作發展的優勢,深入推廣跨境電商"前後倉"創新模式,疊加跨境電商商品保稅貿易和貿易功能,推動在廣州白雲機場設立"江西商品展位",在南昌綜合保險區設立"廣州商品展位",設立"廣東商品展台", "港澳商品展台"旨在促進兩地"貨海"和文化創意商品的交流與發展。加強兩地"一體化"合作,搭建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平台,實作南昌白雲機場綜合保險區貨物配送的有效牽引,以及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險區貨物配送的有效供應,豐富國際進出境運輸路線,持續優化供應鍊服務, 提高通關效率,擴大兩地貿易物流規模,降低企業一體化物流成本,建構雙向出境通道。

結果轉換

此外,為了發揮政府統籌的作用,進一步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資金輔助發展,該項目落地南昌市政府與廣東光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架構協定。據了解,廣岩集團是廣東省國有骨幹企業,現已成長為礦産資源、電子資訊化、環保型産業、工程地産、金融共同開發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雙方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機制,共同推動南昌相關産業的發展,包括但不限于電子資訊産業、有色金屬、環保産業和城市服務業等領域。積極推進"發光産業園"項目投資建設,做大做強南昌矽基半導體照明産業,推動佛山照明與江鈴集團合作,布局汽車照明生産基地項目等,通過龍頭企業的投資項目,帶動提升供應鍊和價值鍊水準,延伸産業鍊, 加速叢集效應的形成。我們将共同探索和推進工業固廢處理項目建設,建設南昌循環經濟工業園,助力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根本作用,以及廣安集團在電子資訊、有色金屬、固廢等行業主導産業中的作用,以資本、技術、項目和産業基地為紐帶,加快南昌産業發展步伐。

"前段時間我去南昌學習,感覺南昌政界人士和幹部團隊作風好,重商、親商、愛商、營商環境好。光宇集團與南昌有很多合作的地方,特别是在電子資訊領域,南昌的一些生産要素具有獨特的優勢,我們正在尋求與南昌相關方的合作,包括與南昌大學副校長蔣鳳儀教授達成合作願景,計劃在南昌建設一個發光工業園。在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企業貢獻的同時,當地也有發展機會。接下來,我們要在南昌尋求更多的合作空間。"廣研集團董事長劉衛東說。

"N":産業鍊關聯項目組落地

大對接,真實落地。這一戰略簽約以城市為框,以平台為軸心,以産業為鍊條,以項目為支點。12個實實在在的産業鍊項目,先後成為南昌市、江西省和廣東省7個市相關産業鍊合作從架構到實施的"第一軍"。在簽約儀式現場,32個工業項目簽約落地,是我市堅定不移推動全産業鍊一體化發展的實戰行動和務實措施。也有大量企業積極關注合作成果,希望融入合作架構。

醫療器械行業

完整擴張産業鍊,為企業提供深耕的沃土。醫療器械行業是晉縣第一産業。為推動醫療器械産業高品質發展,打造千億産業,晉縣縣不斷提高産業規劃能力、營運能力、專業能力、營運能力,以"五鍊融合"為先導,積極引進一批爆炸性項目,并在科技創新和産業科研合作、高端人才引進方面下功夫, 加強地方機構合作,省市共建、整合資源,搭建平台,促進投資、智能化、技術融合,力争成為全市科研創新、融合城市之一。

在此次簽約中,我市共簽訂了3個與醫療器械相關的産業鍊項目,使晉縣收獲頗豐。晉縣人民政府與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晉縣将依托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的資源優勢,為轄區的醫療器械企業生産優質産品,打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平台。廣東醫藥交易中心還将為金賢醫療器械企業提供在年度藥品貿易大會上推廣宣傳的機會,并聯合舉辦年度藥品貿易大會。

此外,錦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與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南昌市醫療器械協會與珠海市醫療器械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架構協定。

"晉縣黨代會确定了'産業強縣、生态縣、文化生活縣、勤工興縣'的發展戰略,按照這條戰略路徑,堅持以産業發展為動力,大力發展醫療器械和綠色建築的有利特色。此次金縣與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簽約,南昌市醫療器械協會和珠海市醫療器械協會簽約,将依托廣東省的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通過簽約方在資訊、人才、集合、技術等方面的密切合作,推動金縣醫療器械産業轉型更新, 推動晉縣縣經濟高品質發展跨越式發展。"晉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徐永剛說。

"珠海的醫療器械産業發展相對較早,目前有200多家生産企業在二類、産品與南昌企業形成互補關系。珠海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秘書長楊善宏表示,"簽約後,我們将與南昌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建立溝通平台,如果條件允許,盡快促進雙方企業互訪,共同探索産業發展和業務合作機遇。我們還将利用珠海的地理優勢,加快将兩大醫療器械産業技術、産品推向世界。"

虛拟現實産業

2016年2月,南昌開始了VR産業發展的"第一針",經過四屆世界VR産業大會,近六年的深耕,南昌VR産業發展已經實作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精彩蝴蝶變遷,全球VR資源要素正在加速向南昌聚集, "南昌看VR,VR看南昌"已經成為一張美麗的南昌"新名片"。

作為南昌VR産業鍊強鍊補強的重要一步,此次簽約,南昌VR共創城與深圳市虛拟現實産業聯合會達成戰略合作架構協定。雙方将共享虛拟現實産業發展機遇,共享科技創新成果,共同打造南昌VR科技城項目,成為虛拟現實産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工業高地、合作高地和示範應用高地。

"我們将幫助南昌VR Cotrony市打造VR/AR行業權威資料釋出平台,推動虛拟現實和人工智能生态圈的建立,推動VR/AR行業新标準的建立,加強中國VR/AR産業的品牌化,打造全球VR/AR學術交流中心。"深圳和南昌之間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補和功能合作,深圳發揮其原有的技術研發優勢,南昌發揮出内容制造、技能培養、應用場景研發或體驗優勢,我期待兩地能夠實作VR'雙城'的願景。"

會展與經濟産業

展覽經濟是城市發展的推動力。近年來,我市積極引進全國會展,培育地方會展,對接有關部委和國家會展組委會、行業協會、專業機構,申辦了一批優質大型品牌會展項目,展企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有效提升了南昌在全省會展業的一級、知名度和影響力。

簽約儀式上,市商務局(市會展廳)成功簽約3個項目。與廣東宏威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廣東鴻威将在南昌設立子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展會上的優勢,在南昌舉辦專題展會,并協助廣東省南昌吸引投資。

"近年來,我們城市會展業取得了蓬勃發展,連續幾年榮獲最具競争力會展城市的稱号。今年,我市将舉辦15個民族品牌展覽會,數量僅次于北方廣深等一線城市。我市還出台了一系列會展業扶持政策,助力會展企業發展。南昌本地會展企業少,機會多,吸引了不少外資企業來長落地發展。"南昌市會展廳商務處處長長長說,"廣東宏威是目前國内民營會展企業中擁有最多數量的獨立IP企業,廣東鴻威在常設立分公司,将助力我市開拓會展項目,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準,進一步擴大全市影響力。"

市商務局(市會展廳)還與中國展覽(廣東)文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共同主辦2021中國(中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該博覽會定于12月11日至13日舉行,規模為40,000平方米。中國(中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将永久設在南昌,原則上每年舉辦一次,規模逐年增加,力争成為中心區域的品牌展會。

此外,市商務局(市會展廳)與廣東資訊展覽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協辦中國(中央)工業博覽會,計劃于2022年5月11日至13日舉行首屆展會,初期規模設定在5萬平方米左右,然後每年定期舉辦, 規模逐漸擴大。

文體行業

南昌是我國最早開展賽艇運動的城市之一,以奧運冠軍金子偉為代表的大批高水準運動員經過訓練,在國内外重大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為了繼續開啟江西民間賽艇運動的新篇章,推動賽艇運動從精英"賽艇"向大衆開放,給南昌市民健康富足的生活畫出濃烈的槳,我市還打造了優越的水上運動基地環境。

此次簽約,南昌水上運動協會與深潛運動健康(深圳)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将共同組織"廣東"賽艇城際聯賽,派出官員和隊伍參加比賽并學習觀察,有效提升兩地競技體育水準和競賽組織水準,穩步提高工作水準。同時,立足于"廣東"賽艇城際聯賽,多元化拓展其他體育項目,逐漸實作體育為平台,合作内涵延伸到文化藝術、生态環保、經貿等領域的多元交流合作。雙方還将在江西深潛基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賽艇交流中心,在東莞、深圳、佛山、廣州設立江西企業家賽艇交流中心,以賽艇為紐帶,推動兩省創業交流機制和活動的發展。

"通過進一步加強我市與廣東省各市之間的聯系,我們将加強體育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南昌水上運動協會法定代表人程偉說。我們将充分發揮合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依托競争平台,開展跨區域的城際企業與企業家交流活動。"

協會溝通

簽約儀式上,江西安依鋁合金塑鋼型材産業基地企業協會與佛山市南海鋁型材行業協會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雙方将推動各種資源的充分共享,充分利用産業聯盟的功能,共同解決鋁加工行業發展的關鍵和共性問題。我們将共同推動鋁型材企業優勢互補,鼓勵南海企業參與安邑門窗專鎮建設,鼓勵安邑鋁型材門窗企業優先采購佛山南海高端裝備和本土品牌裝置, 并鼓勵安毅18萬海外銷售隊伍增加鋁型材産品在南海的銷售。深化兩地在展覽和展覽中的互動,推動佛山南海、南昌安一協辦"門窗幕牆博覽會",每年組織或組織企業參加對方的展覽。

此外,江西南旅糧食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廣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定,江西省聯合股權交易中心與廣東省股權交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南昌市航空技術裝備內建開發行業協會和深圳市無人機協會也簽署了合作協定。

"通過協會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加強我市與廣東各市相關産業之間的合作,并通過協會平台尋找項目的落地點、分享的基礎,善用協會平台,善用合作協定,達到技術共享、項目交流的目的,促進産業鍊的不斷完善。市工信局相關科科長石夢達希望通過協會交流進一步完善産業鍊。

商務合作

在産業鍊上簽署合作協定的同時,産業項目紛紛落地,市工商聯還積極與廣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工商聯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進一步推動南昌市工商界與廣東市商務合作。在合作中,雙方将交流和學習各自的好想法、良好做法和良好經驗,為各自地區的經貿、經貿、投資、文化、旅遊等活動提供資訊資源,努力為雙方成員企業之間的經貿合作創造條件, 在商會群組織之間,不斷努力開拓新的合作領域。

"廣東省六個城市的南昌工商聯(總商會)和工商聯(GCC)已與友好工商業聯合會(GCC)簽署了協定。這樣,南昌和廣東六個城市在工商聯、組織層面的商會、民營企業層面的互動,不斷加強七個城市民營企業之間的雙向交流與合作。通過發揮工商聯的橋梁紐帶作用,平台搭建良好,民營企業與發展的合作越來越好。"市工商聯會員處副組長朱振震說。

工業項目落地

産業鍊項目是深化對接的"第一支軍",産業項目是深化合作的實戰行動。當天活動現場共簽約産業合作項目32個,總投資859.85億元,涵蓋電子資訊、生産服務、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

近年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化了與南昌的合作。華為江西區域中心項目簽署投資協定,"紅城智能體"于6月釋出,南昌八合紀念館、漢海投後國文物館、騰王閣等河圖試點項目。在此次簽約中,華為(江西)智能網絡聯盟汽車産業創新中心項目場地小藍穿越開放區,探索戰略産業叢集數字化轉型更新新路徑、新模式,依托華為在ICT領域30多年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幫助小藍通過開放區域探索戰略産業叢集數字化轉型更新新路徑, 新車型,小藍通過開放區,成為全國智能網汽車行業創新和産業數字化高地。

深圳市英力泰電子有限公司主要通過供應鍊提供手機、數位、智能終端等液晶屏及産品。新力光電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車載智能顯示制造商,也是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關鍵部件制造商,主要生産電容式觸摸屏、微型攝像頭子產品、中小型顯示子產品、指紋識别子產品、保護蓋和內建觸摸子產品。雙方計劃共同投資建設高新區顯示子產品生産項目,為南昌電子資訊産業增添新的動力。

佛山市金銀河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在安義縣建設安德萊赫特高新技術高溫膠粘劑、氣凝膠生産基地項目,該項目可實作年産10萬立方米氣凝膠、5萬噸高溫膠和年産28台矽膠及锂電池行業專用裝置,加快該縣新材料産業的發展。

合作成果豐碩,發展前景廣闊,也讓衆多企業紛紛表示願意留在南昌發展。"金域醫藥是一家以第三方醫學檢測和病理診斷企業為核心的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現已成為集團連鎖綜合性第三方醫療檢驗機構。為了布局全國醫療服務市場,我們位于南昌高新區,那裡優良的環境讓我們的發展突飛猛進。金源醫藥是江西最大的第三方體檢機構。看到南昌與廣東省七個城市簽約,我興奮而有信心,相信區域合作一定會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們還将繼續深入探索領域,為區域協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廣州金源醫療檢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明說。

"開放将為企業帶來更多市場,粵港澳具有巨大的農業消費潛力。文氏股份在南昌、漳州等地設立了多家水産養殖企業。我們希望南昌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特别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和農産品對接。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廣東同仁到南昌發展,共同推動現代農業産業化。"溫氏食品集團董事長溫志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