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作者:感受南京

形狀像梅花,柔軟可口,小紙杯在南京的記憶

梅子餅,其外觀不是小吃,而是江南地區一種特别風味的小吃。

據說,乾隆皇帝來到江南時,親眼看到它呈梅花的形狀,親手給梅餅起了個名字,一直傳到今天。

李子蛋糕在南京曾經興盛,校門口、菜園旁邊市場随處可見,1元可買一個,甜又飽。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南京的梅餅攤賣少了,現在隻能叫幾個,左主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左主梅花蛋糕,始于1986年,在江蘇路的起點,後來幾次選址在馬台街定居。

今年已有35年的曆史,在南京梅餅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名鼎鼎。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梅子蛋糕美味兩個關鍵:一是調整糊狀,二是火高手。

面粉和米粉的比例會影響蛋糕體的柔軟度,硬硬或太粘都不能。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火是脆皮的關鍵,火在等待,皮膚軟軟地躺在地上,火等得太多,就燒焦了。

吃李子蛋糕是一種樂趣,看着師傅做李子蛋糕也有一些樂趣。

一鍋大約需要7-8分鐘,調整後的糊狀物倒入模具中,然後左右旋轉,使糊狀物均勻地附着在模具上。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填入餡料,再倒入意大利面蓋,撒上葡萄幹、小燈籠、瓜子、紅綠絲等小材料,蓋上鐵闆,等一會兒,一杯彩色梅子蛋糕即可烘烤。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李子蛋糕共有四種口味:豆沙、紫薯、水果、黑芝麻,價格不變,6元/個。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梅子餅吃起來很熱,米飯表面小圓,QQ子彈、葡萄幹、瓜子、紅綠絲大大豐富了頂級口感,甜甜交織在一起,柔軟在甜瓜籽的酥脆香氣中。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基底酥脆的皮膚,脆脆的中帶韌性,熱餡藏在其中,必須慢慢吞咽,否則真的會太熱而無法預防。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所有的餡料都是手工制作的,是真實的。

紅豆味最傳統,甜而不膩,豆泥柔軟、細膩、絲滑,是我小時候的心思味。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果味十足,其實隻有香蕉的味道,烤香蕉除了保留其原有的風味外,還帶有一種不同的焦味、柔和的味道,像吃冰淇淋一樣,小妝的最愛。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幾十年過去了,梅餅似乎已經從南京的日常小吃變成了"旅遊"小吃。

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為了一團米專門跑到這麼遠,不值得。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當然也有一些懷舊的人,對童年這個甜蜜的想法,童年的濾鏡也不錯,金陵劇情也不錯,總之,幾天不吃就恐慌了。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與其他老店不同,左師傅從不隐藏自己的技藝,相反,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收集弟子,是以店裡經常有一些"新面孔"。

不僅可以傳授這些技能,還可以幫助那些和自己一樣困惑的年輕人,學習一門手藝來賺錢養家糊口,為什麼不呢?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馬台街的煙花在南京人的記憶中逐漸褪去和褪色。

人氣依然是老店,依然在這裡,講述的故事曾經輝煌,美食依然,美味記憶不會有瑕疵。

南京馬台街梅花糕,35年來每天都排隊

左梅子主蛋糕

新食品市場1-3馬泰街(同佳巷)

▼07:30-20:00

¥人均: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