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作者:話筆閑談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衆所周知,宋代畫院興盛,在藝術皇帝宋徽宗的主持下,鼎鼎有名的宣和畫院成立了,用優厚的待遇招來了一批可說是全國最優秀的丹青妙手。到了南宋,宮廷裡也設有和北宋一樣的畫院,名家同樣璀璨,比如夏圭、李唐、劉松年,還有馬遠。

馬遠人稱馬一角,那山水畫得可真是極富詩情,尤其意境深遠,看他的畫,絕對是視覺上的一大享受。

《華燈侍宴圖》、《踏歌圖》、《寒江釣艇圖》,稍對繪畫史有些了解的人一定都知道這些作品,它們是馬遠的代表作,不僅墨法簡率淋漓,意趣也是一等一的。

不過身為南宋畫院待诏的馬遠,其實有很多作品都是專門為宮廷繪制的,比如《華燈侍宴圖》,描繪的就是南宋宮廷夜宴的場景。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南宋的宮廷繪畫,有一個特點就是“依詩作畫”,也就是所謂的“命題詩畫”,即先有詩,後配畫。舉個例子,就相當于甲方先給了段文案,然後乙方再按照文案來制作一段視訊。

馬遠在“命題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這裡提名《宋帝命題冊》,名字就很直接點名了誰是甲方了。

馬遠曆任兩代皇帝——宋光宗和宋甯宗,《宋帝命題冊》裡的宋帝便是宋甯宗趙擴。

關于此畫的背景,普遍認為是趙括經曆宋金“開禧北伐”的失敗後,失去大權,無可奈何之下隻得轉移注意力,開始流連山水,最後命馬遠作了十幅精緻的山水畫。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宋帝命題冊》共有十幅,每一幅都是左文右圖的形式,這就是“對幅詩畫”。一般這樣的詩畫裡的詩文,要麼是帝後自己創作的詩歌,要麼是摘錄前人的詩歌。《宋帝命題冊》裡就屬于後面一種,裡面的十首詩都是取自楊萬裡、王安石、宋徽宗等人的詩句,不過這字卻是宋甯宗所寫,反正算下來,也算是有他一份創作了。

因為是先寫詩,後畫畫,是以這些畫在主題上有着非常高的适配性。

其一:詩出自楊萬裡的《嶺雲》

好山幸自綠巉巉,須把輕雲護淺岚。

天女似憐山骨瘦,為縫霧縠作春衫。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畫一個白衣文士坐在松下看遠山浮雲。

其二:詩出自陳與義《觀雪》

無住庵前境界新,瓊樓玉宇總無塵。

開門倚杖移時立,我是人間富貴人。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畫中幾處樓宇聳立在山林,較近的這座樓宇中仍然可見一對主仆,仔細看還能看到那個主人拄着拐杖正在看景色。

其三:詩出自王安石《雜詠五首·一》

小雨潇潇潤水亭,花風颭颭破浮萍。

看花聽竹心無事,風竹聲中作醉醒。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這個場景就很清涼惬意了,白衣文士躺坐在小亭裡,看荷聽雨聲,馬遠的筆觸非常真實細膩,從那水草、荷莖以及竹子的彎曲程度,能想象到此時的風一定很大。

其四:詩出自李石《扇子詩》

黃金坐擁拂衣紅,風動荷花香動風。

鼻觀浮香誰領會,姮娥夜泊水晶宮。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這幅畫畫得真是美極了,以大視角俯瞰的角度,畫荷花香飄‘萬裡’,河岸參天大樹綠意盎然,再過去還有遠山重重,景色相當宜人。

其五:詩出自邵雍《和王規甫司勳見贈》

何止千年與萬年,歲寒松桂獨依然。

若無楊子天人學,安有莊生内外篇。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這是一首酬贈詩,因而出現了主仆二人之外的‘友人’,為契合詩境,同樣畫上了繁茂蒼松。

其六:詩出自宋徽宗《二家宮詞》

池面冰開漾綠波,枝頭花朵蹙紅羅。

東風信有陽和意,應為今年樂事多。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這是宋徽宗的宮詞,因而畫面場景較為工巧,有宮廷院景的感覺。畫中白衣文士立在池邊賞景——那個永遠抱着東西的童子已經是第二次抱琴了,可見琴仍高雅文人的标配啊。

其七:詩出自楊萬裡《晚登連天觀望越台山》

暮山如淡複如濃,煙拂山前一兩重。

山背更将霞萬疋,生紅錦障裏青峰。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越台山廣州越秀山,當年楊萬裡在這裡登山賞漫天赤色晚霞,而馬遠則将這一詩意入畫,群山雲霧缭繞,細看山的背後還有紅色晚霞彌漫。

其八:詩出自宋祁《大椿》

擢幹蟠根伴客神,八千餘歲是為春。

由來等數知多少,試問丹霞洞裡人。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童子居然不見了,可能是劇情需要,需要主人親自“試問丹霞洞裡人”,馬遠畫得倒是細緻有意思,這位“丹霞洞裡人”穿着還挺山野,而前面這近大遠小的古木虬曲蒼勁,在視野中極為突出。

其九:詩出自範成大《浯溪道中》

拟把扁舟系絕壁,夾岸桃紅柳煙碧。

看山看水到月明,卧聽漁童吹短笛。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其實範成大的原詩是“安得扁舟系絕壁,卧聽漁童吹短笛。弄水看山到月明,過盡行人不相識。”這裡大概進行了改動。

畫中一片江南秀麗的春季朦胧之景,桃紅柳綠,泛舟溪上,真是惬意得很,惬意得白衣主人在船上都趴成了一條線了。

其十:詩出自宋徽宗《二家宮詞》

煙靜雲嬌露已睎,晝長人困杏花時。

秋千閑倚樓台看,盡日無風彩索垂。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畫中白衣主人站在高樓處眺望風景,童子持扇靜立。與徽宗相關,這建築景緻自然很有宮廷之風。

以上,就是馬遠這十幅《宋帝命題冊》的内容,因為是為宋甯宗所畫,而畫裡從頭到尾都出現了一個白衣文士,是以這位畫中人被認為就是宋甯宗本人,而畫中風景則取材自江南臨安西湖一帶景色。

這十幅畫構圖簡潔,皆取山水景物的一角細緻描繪,且含有大量留白,這就是馬遠著名的一角式構圖。

一次看個夠:南宋大家馬遠的十幅山水,他的山水真的無出其右了

遠山朦胧,雲霧迷離,精緻的建築和空靈柔美的山水,不僅展現出了宋人的閑庭雅緻,還充分展現了馬遠精湛而成熟的繪畫功力。啟功先生就曾稱譽它“畫意與宋帝所題詩意相合,則證明此冊可能是僅存的尚保持南宋時原序的書畫合璧冊,舉世無雙。”